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但是你可以叫醒一個愛你且心懷敬畏的人。
兩個人的愛情「婚姻」怎麼穩固?我想答案只有一個:你們彼此離祂越近,祂就撥轉你們的心靈,使你們互相喜愛、憐憫,你們會不斷地成就彼此,也會使彼此更加感贊祂對你們這份愛的引導與賜予。
這就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金字塔關係。
今天我們來聊聊人性,且慢,這不是來自一個20多歲姑娘的忠告,而是來自於安拉的揭示:
人對於主,確是孤負的。他對於那孤負,確是見證的。【Quran100:6-7】
為什麼要引用這段經文?因為我們確已獲得的巨多的恩典。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無比感贊祂應答了我們哭泣時所做的每一次祈禱,堅定了我們破碎且布滿血絲的內心。我們會一遍又一遍的在生活中、許多的場合去提起我們內心的這份感贊,並且宣揚這份巨大恩典的美好。
但是,慢慢的,你的心靈開始被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罪惡所影響,這個黑點不斷的在你的內心增加,罪惡之門開始敞開的時候,福利之門便會關閉。
因為敬畏者才會被開闢出一條意想不到的出路和福利之門。那麼福利之門是什麼呢?
你可能擁有一位伴侶,他可能是有知識的,他可能是敬畏的,她可能是服從的,她可能是賢淑的,他可能是維護的,他可能是善待的,她可能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這些都是巨大的可以感知的福利,但你會意識不到這些東西的珍貴與美好。因為福利之門關閉了,不是這些屬性不存在了,不是這些享受沒有了,而是硬邦邦的心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恩典的存在。
你確實忘記了。
當你困頓悲傷無力求援的時候,你張開雙手,哭著立起來放棄好久的夜間拜,在拜中祈禱你的訴求,但你依舊怕得不到回應,你怕自己罪惡重重,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你誓願只要安拉應答,你就一定好好珍惜這份安寧。
但當人獲得恩典的時候,人就容易辜恩。
〔17:83〕當我施恩於人的時候,他掉頭不顧;當他遭遇禍患的時候,他變成絕望的。
〔22:11〕有人在邊緣上崇拜真主,若獲福利,他就安然享受;若遭禍害,他就輕率背叛。他將喪失今世和後世,這是明顯的虧損。
於是美好的生活裡出現任何一點波折,你會接受不了這種狀態,然後會辜負的說道:我不想要這樣的恩典,我不要……甚至會祈禱一些對你自身不利的事情。而祂早已知道,祂說道:
〔17:11〕人祈禱禍患,像祈禱幸福一樣,人是急躁的。
確實,你是創造我們的,你怎能不了解我們的屬性呢?如若我們就如你為我們揭示的真理一般,我們是急躁的,我們是健忘的,我們是很少感謝的,我們是辜負的,你不會創造我們。但是,你說:你的確知道我們所不知道的,我們是為世人產生的最優秀的民族。
這句話的分量何其之重?因為服從了你的言辭,順服了使者的生活,信仰克制了私慾,這些屬性就會被減弱,而勸善戒惡,行善施捨,善待維護,這些都會因為你的翻轉而不斷增強。因為你,我們成為了遵循正道的信士,所以才優秀且高貴。
你說:〔3:103〕你們當銘記真主所賜你們的恩典,當時,你們原是仇敵,而真主聯合你們的心,你們借他的恩典才變成教胞;你們原是在一個火坑的邊緣上的,是真主使你們脫離那個火坑。真主如此為你們闡明他的跡象,以便你們遵循正道。
但是真的做好了嗎?每當考驗來臨的時候,你是選擇疏忽恩典選擇罪惡!還是選擇記起恩典而拒絕災難?
這時候你的知識就起了作用。敬畏確實以知識做盔甲,當你的知識告訴你安拉的刑法是什麼,這個可能導致的災難是什麼?可能會因為這個罪惡而失去什麼?可能死亡還要以這個而復活?那麼,你會直接略過惡魔包裝的表象而看透本質,從而拒絕那些罪惡,然後感贊祂再次引導了你。
但是如果沒有服從的知識,沒有古蘭聖訓為你教導的知識,你被汙染的理性可能不會給你正確的抉擇,而選擇往往是順從私慾的。而私慾這種東西,你越順從它,它就越無法滿足。你越克制它,它就會被你視入糞土而不屑一顧,甚至內心反感,厭惡一切安拉所厭惡之事。
怎麼達到從一個層次進入到另一個層次,這需要不斷的求知。不能只敬不畏,或者只畏不敬。自己有哪方面的短板,就找源頭克制。
所以有效果的話要比有道理的話更重要,因為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但你可以叫醒一個愛你且心懷敬畏的人。
敬畏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種階段,它可能忽高忽低,但是它有一個臨界點,那就是最低的主命義務你要履行,而不是今天你敬畏做夜間拜,明天不敬畏連主命都撇棄,這不是忽高忽低的信仰,這是當兒戲。
聖門弟子時代的信仰會有高有低,但他們的臨界點不會使他們懈怠基本主命,他們可能因為沒有今天起來禮夜間而無比懺悔【他們可能一直在堅持】,他們可能因為今天沒有念古蘭而心懷悔恨【他們可能一直堅持誦念】。他們可能因為沒有起來封副功齋而懊悔不已,但他們在一個水平線上的範圍內波動,而這個時代的我們能高到為祂奮鬥生命,低到見不到塵埃。這種巨大的浮動應該使我們自身省視。
但依舊祝賀那些因為罪惡而靠近安拉的人,因為你們對於罪惡的懺悔,而安拉使你們再次成功。但這應該成為一個裡程碑,你要常常提醒自己,永不再犯且求主援助,託靠安拉同時拴好駱駝。
少而讓你知足的要強於多而使你疏忽的。
ta曾看你忘恩,而取走恩惠,
ta曾看你不懂珍惜,而使你失去
ta曾看你焦躁不安,而給你機會靜心思考
ta曾看你的心漸漸遠離ta,而給你沉重打擊,以便你清醒
唯有謝謝你,你的主也是我的主
祝那些堅忍的人平安,敬畏者真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