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廣汽三菱在天津小站練兵園舉辦2019款帕傑羅專場試駕會,關於2019款的改變與試駕感受,角師傅已經介紹的非常詳細,老鐵們可以訂閱後查閱往期文章。那麼本文我們聊什麼?聊聊歷史……
上圖為潘帕斯貓
說起帕傑羅,很多人就說「山貓」。總能聽見「山貓」、「山貓」的叫,到底為何取名「山貓」?這就比較有意思了,如果你從字面意思搜索,確實能搜到一種名叫猞猁的動物,長得像貓,屬猛獸,猞猁也叫山貓,但山貓真正的意思並非源於此處。這要從「PAJERO」這個詞入手。 Pajero本意指the Pampas cat潘帕斯貓,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也叫南美草原貓,生活在海拔100-5000米範圍內,也是比較兇猛的動物。不管怎麼樣,用「山貓」一詞作為三菱PAJERO的暱稱還是很貼切的,喜歡在逆境中鋌而走險。
第一代帕傑羅誕生於1982年,但是三菱旗下第一款SUV車型並非1982年問世。三菱造SUV車型也是從合資開始,這就要從二戰後開始說起。戰後日本經濟蕭條,基礎設施建設也不好,三菱需要一款越野車來提供運輸,這時三菱就和美國威利斯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合資產品,你能在車身上找到Jeep的標,也能找到三菱的標,甚至標誌性七孔格柵都有,這些產品被稱作為「三菱吉普」。
這種合作持續了20多年,70年代初期,三菱覺得應該推出一款屬於自己的越野車產品,於是在1973年推出了帕傑羅概念車,這也是三菱第一次使用這個名稱。不過,外形還是沒有擺脫威利斯產品的影子。
1978年,三菱推出了第一代FORTE皮卡產品,底盤採用梯形大梁非承載式車身,前雙擺臂獨立懸架、後板簧非獨立懸架。1979年,第二款帕傑羅概念車Concept-II問世。嗯!這回完全沒有當初合資產品的影子了,而且底盤正是來自FORTE皮卡。
1982年5月,基於FORTE皮卡底盤而生第一代帕傑羅問世。初代車型尺寸為3930*1680*1860mm,軸距2350mm,非常小巧,這個尺寸只比現在吉姆尼大上一點點。一經推出立刻在本土火了,隨後推出了五門長軸版,軸距達到了2690mm,儲物能力更強。
1987年,三菱為帕傑羅裝載了3.0L V6自吸發動機,代號6G72。而這個時候的帕傑羅外形應該國內有不少粉絲見過。除了動力強勁外,內飾配置也更豪華,帕傑羅逐漸有了自己的調調。
1992年,第二代帕傑羅上市,從這一代開始,國內玩家似乎喜歡叫它的底盤編號,會看到V31、V32、V33、V43、V45。在第二代車型中,發動機動力也有多種可選,國內玩家較為熟悉的便是V31的2.4L四缸自吸和V33的3.0L V6自吸。而V43和V45兩個版本其實是美版帕傑羅,當時叫蒙特羅,V43是3.0L V6自吸,V45則是3.5L V6自吸,都是90年代中後期非常不錯的進口車。
有意思的是,1996年長豐集團與三菱汽車共同成立了「長豐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引進帕傑羅技術(V31/V33),生產長豐三菱獵豹汽車。在當時一份廣告文案中是這樣寫到「源自領導世界四輪驅動潮流三菱·帕傑羅高貴與純正的血統—」。2010年廣汽與長豐重組,獵豹系列繼續研究V31/V33技術。2012年廣汽與三菱成立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開始國產三菱新型SUV。這是一段國內三菱的分支路線。
在1999年,三菱發布了第三代帕傑羅車型。外形大改,設計團隊來自世界著名的賓尼法利納,稜角消失,變得圓潤富有曲線。那在第三代車型上,帕傑羅放棄了非承載式車身,改用承載式車身,而且後橋變成了多連杆獨立懸架,其實是向舒適性轉變。第三代車型使用了改良型 Super-Select 4WD分動系統,機械式變為電子式。這時候動力已經沒有四缸機了,均為六缸。底盤代號V73為熟悉的6G72 3.0L V6發動機,V77則搭載3.8L V6發動機。
眼前的這代帕傑羅是第四代車型,誕生於2006年。同樣有多種配置車型,但國內玩家最熟悉的是經銷商渠道的V93和平行進口渠道的V97,一個3.0L V6,一個3.8L V6。也就是說,此時帕傑羅身上核心部件技術其實已經有(_____)之久……
角師傅總結:
帕傑羅的確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傳奇車型,37年,四代演化,外加幾年獨特身份的存在,這些都是玩家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同樣,越野性能實力不俗,讓這款車擁有非凡的迷人之處。雖然未來帕傑羅在日本本土停產,但海外市場依然會繼續演化,未來如何,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