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話稿寫作如何把握領導意圖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是中共「八大」開幕詞中膾炙人口的名言。毛澤東主席宣讀這篇2000來字的開幕詞時,曾被34次熱烈的掌聲所打斷。據說,毛澤東對文稿的撰擬只是提了簡單的要求,時任秘書的田家英只用了一個通宵就寫出了初稿,並獲得了毛澤東的認可。正是因為田家英深刻領會並準確表達了毛主席的意圖,開幕詞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文秘人員在講話稿寫作中應怎樣捕捉領導思想的火花,深層次探究寫作意圖?筆者以為苦練自身悟性,摸準領導思想脈搏,並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寫出切中主題、讓領導滿意的講話稿的有效途徑。
一、苦練「悟」功,領導意圖悟中來
大凡每次寫作之前,領導都要對寫作人員「暗授機宜」。在實際寫作中,領導意圖很多時候並非清晰明了,而多是一些大致的思路和感性的認識。秘書正確領會這些思路和認識,進而上升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需要苦練悟功,悟出領導意圖。
一是學做「關門領導」,換位思考去領會。
領導講話稿是為領導寫的,也要由領導去講。領導想講什麼,秘書怎樣知道?面對領導交代寫作任務的隻言片語,很多文秘人員無所適從。實踐中,我們覺得及時換位思考是深刻領會寫作意圖,迅速進入寫作狀態,提高文稿質量的有效方法。這裡說的換位思考是指秘書人員寫作前要調整心態,從思想上努力將自己擺在領導的位置,嘗試做「關門領導」。站在領導的高度,就要注意研究上級的政策,了解本部門、本行業的工作情況,通盤考慮全局性的工作進展狀態。在此基礎上,提出做好工作的方略和措施。思想上真正進入了領導狀態,就與領導坐在了一條板凳上,領導在想什麼?哪些工作需要加強?
什麼措施最得力?思路豁然開朗,就容易產生與領導不謀而合的功效,這樣寫出的講話稿定位準確,才「像」領導講話。
二是甘當「外腦」,參謀輔助勤領悟。
秘書可以領導的口氣寫講話、發文件,但秘書總是秘書,他在領導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始終是輔助性的。一些重要的決定和重大的決策,都是由領導拍板,秘書只是在幫助領導收集材料、查找依據、核實情況中發揮作用。很多時候,秘書工作表現為領導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有人將秘書工作稱為領導的外腦。由於秘書貼近領導這個特殊性,很多文秘人員成了領導的左膀右臂,直接見證或間接參與了領導決策的過程,這對領會領導意圖無疑是有益的。
領導意圖的形成是有過程的,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反覆醞釀,最後才能形成明確的意圖。秘書一般都在領導身邊工作,對領導的行為和思想都有較多的了解,要做一名合格的文秘人員,只是對領導的喜好、習慣有所了解是遠遠不夠的,要善於觀察領導言行,在幫助領導搜集資料、梳理思路、分析歸納的過程中,對領導決策提供建議性幫助。毛澤東重視秘書,雖然多數文稿他都親自起草,但他對秘書的要求是能夠對領導「提意見」。能夠在領導面前提意見,實際上就是參與領導決策,只不過這種參與是建立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的,帶有意向性的,供參謀和採納的建議。歷史上很多著名的領導人秘書都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了領導決策的過程,對領導的管理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文秘人員在參謀輔助中要甘當「外腦」,改變「撥一撥、轉一轉」的被動工作方式,變應付為積極主動,對講話稿寫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