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藝術史學家搞錯作者的巔峰之作

2020-12-21 澎湃新聞

佩魯賈市政大樓內錢幣兌換行會大廳系列壁畫,曾被藝術史學家認為是拉斐爾的作品,其實真正的作者是拉斐爾的老師——與達·文西並稱義大利畫神的佩魯基諾。被搞錯作者的作品正是佩魯基諾的巔峰之作,這些作品目前仍陳列於義大利佩魯賈市政府內原錢幣兌換行會大廳內。

撰文 | 張羿

1

從文學到繪畫——人文主義世界觀中的古代希臘羅馬英雄

從中世紀末期或文藝復興時代早期,即14世紀初,但丁(Dante Alighieri, 約1265年-1321年)就開始思考耶穌誕生前古代希臘羅馬世界的偉人在天主教世界中的歷史地位,他們在世時沒有受洗也無法得到基督的祝福,除了基督教聲稱的原罪之外,「他們沒有犯罪……他們生時基督教未立。」在《神曲》中,這些成就卓越的古人因其不朽業績而住在被稱為靈薄界(limbus)的煉獄與地獄的邊界地帶,他們沒有痛苦,在這裡等待上帝審判(圖1)。很顯然,但丁受到了古代希臘羅馬的英雄人物與他們業績的激勵,他希望在自己的長詩中將其融入到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天主教神學之中。

圖1. 多米尼克·迪·米凱利諾(Domenico di Michelino),《但丁與三界》,畫布油畫,1455年繪製,現陳列於佛羅倫斯主教堂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隨著古代典籍的再發現與傳播,後來的人文主義學者則對古代希臘羅馬英雄與他們業績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根據他們的生平事業創作出了許多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當中最著名的應是彼得拉克(Francesco Petrarch,1304年-1374年)的長篇史詩《非洲》(Africa),它熱情謳歌了布匿戰爭中的羅馬年輕統帥西庀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公元前236年–公元前183年)的業績,這首長詩為彼得拉克贏得了桂冠詩人的榮耀。

15世紀是人文主義在義大利高歌猛進的時代,飽含人文主義精神的文藝作品大量湧現並在豪華者洛倫佐·美第齊統治佛羅倫斯時期達到了高潮。正是在這一潮流影響下,在獨立於教會的自治共和城邦政府辦公樓內,人們開始用描繪非基督教的古代英雄形象與業績的繪畫作品來裝飾討論世俗城邦事物的議事大廳,這些作品無疑有著鼓舞城邦公民追求正義並獻身城邦事物的作用,我們在此不加解釋地給出幾幅流傳至今的代表性作品,見圖2(作品解讀可見《》)和圖3。這種與教會理念相衝突的披著復古外衣的文化藝術潮流終於在15世紀末期遇到了天主教中保守主義的巨大反彈,1492年,豪華者洛倫佐去世,佛羅倫斯政權逐漸落入到多米尼克教派的僧侶薩沃納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年-1498年)的掌握之中,這位狂熱的教士不僅在布道時大聲斥責人文主義思想,並毫不猶豫地將他的思想付諸行動,大量的書籍、藝術品甚至連象棋之類的玩具都在佛羅倫斯被公開焚毀。

圖2. 塔迪奧·德·巴爾託羅,《寓意形象與羅馬歷史人物》,溼壁畫,1413年-1414年作,現位於義大利錫耶納市政廳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3. 佛羅倫斯舊宮百合花大廳東牆與南牆一部分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薩沃納羅拉發起的瘋狂反文藝復興運動最終因遭到包括羅馬教廷在內的主流社會的反對而失敗,但他關於基督教的某些思想卻影響深遠,包括波提切利和米開朗基羅等文藝復興藝術大師都深受其影響。對於宗教、世俗兩界的統治者與人文主義學者來說,如何調和古代希臘羅馬遺產與天主教教義以及由它們生成的各種思想文化藝術作品將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急迫問題。毫無疑問,佩魯基諾在文藝復興名城佩魯賈市政大樓內的錢幣兌換行會大廳內的壁畫正是調和古代希臘羅馬歷史與天主教文化在藝術方面的初始嘗試。

2

佩魯賈市政大樓內錢幣兌換行會大廳系列壁畫

文藝復興時代的佩魯賈是教皇領地內一個自治共和城邦,該城地近羅馬,在15世紀末期,城邦與教廷達成某種妥協,在共和政府開會討論重要世俗事物時,主管該城的紅衣主教會派教廷代表列席參加。佩魯賈共和城邦的政權當時掌握在城中以僱傭兵為職業的巴格裡尼(Baglioni)家族與其它一些新興資產階級行會領袖的家族手中,這些行會領袖輪流擔任被稱為先輩(Prior)的城邦政府最高行政長官,任期兩個月。這些行會在政府大樓內都擁有自己的聚會並討論事物的大廳,當某一行會領袖執掌最高行政權力時,討論城邦事物的會議就在該行會大廳內舉行,因此富有的行會都會盡心裝飾自己的大廳,一來可以彰顯其實力,同時也與他們心目中的城邦精神與政治相結合。

圖4與圖4a為錢幣兌換行會大廳系列壁畫,歷史上許多藝術史學家從18世紀到20世紀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將其創作時間定為1510年後,因為他們堅信其作者為拉斐爾。但隨著各種新技術的發明以及與此畫相關的收入-稅務文件的再發現,我們現在可以確定其作者為佩魯基諾(Pietro Perugino,1446年-1523年),創作時間為1497-1500年間。佩魯基諾是15世紀後半期義大利文藝復興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在世時與達·文西並稱義大利畫神,他還是拉斐爾的老師。從1480年代開始到1510年前後,他的藝術創作水平與聲望達到頂峰,我們將介紹的作品,正是他的巔峰之作,這些作品目前仍陳列於義大利佩魯賈市政府內原錢幣兌換行會大廳內。

參與該作品策劃的人文主義學者為馬圖蘭琪奧(Francesco_Maturanzio,1443年–1518年),他出生於佩魯賈,青年時曾遊歷希臘,會講流利的希臘語。回義大利後,他先後在多所大學任教,1490年代中期,他在故鄉的佩魯賈大學得到了一個榮譽極高的終身教授職位。馬圖蘭琪奧作教授的同時,還擔任過佩魯賈共和城邦政府的公職,先後作為大使出使羅馬與佛羅倫斯,1503年,他任政府總理。他撰寫的《佩魯賈編年史》是我們今天研究文藝復興的重要文獻。

圖4. 佩魯基諾,錢幣兌換行會大廳內壁畫(局部)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4a. 佩魯基諾,錢幣兌換行會大廳內壁畫(局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5. 佩魯基諾,錢幣兌換行會大廳天頂畫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6. 佩魯基諾,《耶穌誕生》,高264釐米,寬225釐米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7. 佩魯基諾,《耶穌升天》,高264釐米,寬225釐米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8. 佩魯基諾,《男女先知》,高229釐米,寬370釐米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5所示的大廳天頂裝飾畫表現的是古代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題材,它吸收了當時最新的考古發現,即古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中的裝飾手法。圖6和圖7是傳統基督教聖經新約題材作品,它們分別表現的是基督降生到人間與他後來為人類贖罪死去而升天的情形,畫家在這兩幅作品中基本上沿用了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造型設計。圖8是略帶新意的作品,它表現了天上的基督教上帝與人間的兩組人物,地上左邊一組為舊約聖經中的猶太先知或領袖,右邊是基督誕生前古代希臘羅馬世界中的先知,應該說這幅男女先知的畫作是整個房間畫作敘事的關鍵,它將西方古代世界這兩種不同文化連結了起來。

圖9與圖10這兩幅畫作一起試圖講述整個古典希臘與羅馬最輝煌的歷史及人物,應該說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嘗試,它們明顯受到了圖2與圖3的影響。這兩幅畫作在結構上基本相同,每幅圖畫分為兩部分,在圖畫上部每位象徵世俗美德的女性下方有三位古代英雄。

圖9. 佩魯基諾,古代名人(1),高293釐米,寬418釐米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圖9左上部代表「謹慎(Prudentia)」的女子下方從左到右的三位古代人物為費邊·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公元前275年-公元前203年),羅馬共和時代的軍事家;蘇格拉底(Socrates,約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雅典哲學家;努馬·龐皮裡烏斯(Numa Pompilius,公元前753年–公元前673年),古羅馬第二任國王。在右上方代表「正義(Justitia)」的女子下方從左到右三位古代人物為:羅馬共和國的第二奠基人卡米盧斯(Marcus Furius Camillus,約公元前446年–公元前365年),古希臘七賢之一的庇塔庫斯(Pittacus of Mytilene,公元前640年-公元前568年),第一位主張貴族與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統治者,將羅馬帶入全盛期的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公元53年-117年)。

圖10. 佩魯基諾,古代名人(2),高291釐米,寬400釐米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圖10左上部代表「勇毅(Fortitudo)」的女子下方從左到右的三位古代人物為:魯舍斯·西雪梨烏斯(Lucius Sicinius,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80年),羅馬平民的領袖,帶領平民用罷工等和平形式與貴族抗爭並取得了貴族階級的讓步;列奧尼達一世(Leonidas I,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80年),古希臘斯巴達國王,在溫泉關抗擊波斯大軍時犧牲;豪拉提烏斯·科克萊斯(Horatius Cocles),羅馬共和早期的守衛羅馬的英雄;在右上方代表「克制(Temperantia)」的女子下方為:羅馬救國英雄西庀阿·阿非利加努斯;伯裡克利(Pericles,公元前495年– 公元前429年),雅典黃金時代的領袖;昆特斯·辛辛納圖斯(Quintus Cincinnatus,公元前519年-公元前430年),羅馬共和早期政治家、軍事家,有超強的能力卻不貪戀權勢。

圖11. 佩魯基諾,《加圖》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11是在大廳入口門邊的畫作,從裝飾藝術的角度看應該起著補牆皮的作用,畫中人物加圖(Marcus Porcius Cato,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49年)是一位平民出身的羅馬政治家。

我們下面對圖9、圖10和圖11中的人物分別作簡單介紹,希望讀者可以通過這些人物了解作品意圖和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對古代希臘羅馬世界的看法。

2.1

古代希臘的歷史人物

庇塔庫斯為古希臘七賢之一,他最重要的成就在於制定法律,雖然他曾經有過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在他統治下的米蒂裡尼(Mytilene)城邦中,貴族與平民在法律面前卻被平等對待。

列奧尼達一世為古代希臘的斯巴達國王,希臘文明與自由的捍衛者。斯巴達是古代希臘世界的軍事強國,但比較閉塞且平時不太與其它希臘城邦來往。公元前480年,當波斯帝國的百萬大軍進攻希臘世界之時,這位國王儘管接到了出戰必死的神諭,還是帶著斯巴達300名勇士和少量的盟國士兵來到了溫泉關,希望憑藉關口險隘來阻擋如潮水般湧來的波斯軍隊。在激戰七天之後,由於希臘當地馬利斯城邦的一位出賣斯巴達的奸細帶領波斯軍隊走小路從背後開始進攻,列奧尼達斯已無險可守,他派一位隨軍徵戰的孩子回斯巴達報信,自己與他的三百勇士最終全部戰死在溫泉關。正是因為這位斯巴達國王的犧牲喚醒了希臘人同仇敵愾的勇氣,鬆散的希臘各城邦終於團結起來並打敗了波斯侵略者,而作為國王而戰死沙場的列奧尼達一世從此也永遠成為希臘文明中的勇士,他的表率作用被世世代代傳誦至今。斯巴達不同於雅典,這個樸實的民族並沒有創造出輝煌燦爛的藝術與文化,但它在希臘漫長的歷史時期,一直是與雅典同等重要的希臘世界的領袖,它那剛毅質樸且注重集體利益的生活方式成為後世烏託邦理論的源泉,正是因為像列奧尼達斯這樣的人們為它添加了鮮活的注釋,使得後世的人們可以真正理解西方貴族那種先於平民的勇敢獻身精神。

伯裡克利為雅典黃金時代的政治與軍事領袖,雅典民主政治在他領導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隨著經濟發展,雅典的學術與藝術等各方面都進入了空前的繁榮時期。伯利克裡掌權時期為公元前461 – 公元前429年,他年年被選為國家的最高領袖,在雅典的普選民主制度下,不得不說這是個奇蹟。兩千多年後的今天,西方文明世界仍然十分懷念他統治的時期,認為那是人類歷史上最光輝偉大的時代之一。筆者想在此用伯利克裡本人於公元前430年春天在雅典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來為他治下的雅典作個總結,我不知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統治者可以如此自豪地真誠面對自己的人民講出類似的話來:

我們雅典人無須羨慕任何其他國家的政體。我們的政體不是模仿他國得來的。我們的制度要成為別人的模範。我們的政體之所以稱為民主政體,是因為政權在多數公民手中,而非少數人手中。在這一政體下,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擔負公職的人能夠得到的榮譽,不是因其出身,而是因為他的努力與貢獻。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貧窮而默默無聞。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一樣,享有充分的自由。雅典公民享有的自由程度之高,甚至連懷疑、妒忌都是自由的……儘管如此,我們可以享受各種娛樂,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忘卻日間勞作的辛苦。每年在規定的日子裡,舉行各種比賽和祭祀,不忘將我們的居所變得更加舒適……在教育制度上,我們的競爭對手從孩提時代起,即加以最嚴格的訓練,使其成為勇敢的人,而在我們國家裡,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他們那樣嚴酷。但是當危機來臨時,我們表現出來的勇氣不在他們之下。我們不學習他們通過非人的殘酷訓練來應對考驗,我們用每個人所預備的能力,即決斷力,來應對考驗。我們的勇氣不是產生於法律的要求,而是源於每個雅典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各自的行為準則……我們愛美,但我們有度;我們尊重智慧,但絕不迷戀於此;我們追求財富,但我們只會儘可能地利用它,而不以此炫耀。在雅典,貧窮不可恥,可恥的是不為脫貧而努力。我們尊重個人利益,卻是為了更加關心公共利益。這是因為在追求個人利益為目的的事業中表現出的能力,同樣可以服務於公共事業。在雅典,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我們不會認為他愛好和平,我們認為他不具有公民的資格……總而言之,我們的城邦雅典在所有方面都是全希臘的榜樣。我們每個人都是雅典公民所具有的榮譽、經驗與德行的結合體,就是說具有完整的人格。這不是自我吹噓,而是事實。因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生活方式而變得強大的現在的雅典證明了這一切。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雅典的哲學家,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學思想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Plato)、色諾芬(Xenophon)與喜劇作家亞裡斯多芬(Aristophanes)的對話流傳下來的。蘇格拉底對哲學的主要貢獻在倫理學、認識論等領域,他的思維方式與哲學方法一直流傳至今。他對民主政治持懷疑態度並對他生活時代越來越具暴民傾向的雅典民主體制多有批評,這種懷疑與公開批評在雅典於公元前404年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敗給斯巴達時顯得極其不合時宜。他也因此觸怒了當時的雅典權貴而被判處死刑,雖然有機會逃跑,但他並不想因逃避法律而破壞社會契約,因此他選擇接受判決並喝下毒藥。

2.2

古代羅馬的歷史人物

努馬·龐皮裡烏斯是傳說中公元前715-公元前673年年間的羅馬第二任國王,他並非羅馬人,作為一位薩賓族的農民與學者,在成為羅馬國王之前,他過著悠閒的晴耕雨讀生活。在羅馬第一任國王去世後,他受到羅馬數次邀請之後而成為羅馬國王。羅馬在第一任國王羅穆路斯建立羅馬之後,不僅對外一直處於戰爭狀態,而且內部也沒有什麼文化與宗教體系。努馬上任後,努力發展農牧業,使得羅馬經濟可以不靠戰爭而自給自足;他還為羅馬建立一套曆法,這套曆法一直沿用了600多年,直到凱撒時代;他為羅馬帶來了秩序與法律,不只是規範了人們的行為準則,而且將社會按照職業劃分為不同組織,這樣使得居住在羅馬境內的不同民族可以相對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但努馬在其任上的最大貢獻是為羅馬建立了一個開放的多神教宗教系統,使得羅馬在後來近千年的時間裡可以吸收並引入其它民族的宗教而不會與已經存在的羅馬宗教發生矛盾。正是有了這一開放的宗教系統使得羅馬後來可以不停地同化或吸引不同民族與國家加入羅馬,最終成為一個疆域遼闊的開放性帝國。正如希臘歷史學家狄俄尼索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所指出的那樣:使羅馬強大起來的要因在於他們對宗教的見解,而這正是努馬留給羅馬的最大遺產。

豪拉提烏斯·科克萊斯為貴族出身的羅馬共和早期英雄,公元前509年羅馬由王政進入共和體制,此後在反抗試圖復闢羅馬王政的外國軍隊時,他單身一人扼守臺伯河上的薩布裡西烏斯橋(Pons Sublicius),擋住敵人的進攻並保證羅馬軍隊在拆毀橋梁後撤入羅馬城中,他自己後來卻不得不遊泳回到城內,但傷愈後成為終身殘廢而無法再參加軍隊或在政府中擔任公職。

魯舍斯·西雪梨烏斯在公元前493年被羅馬平民大會選舉為第一任護民官。公元前509年羅馬由王政進入共和體制之後,最尖銳的國內社會矛盾轉化為貴族與平民的矛盾。公元前494年,西雪梨烏斯率領下全體羅馬平民總罷工並佔據了羅馬的蒙特薩科洛山峰(Monte Sacro)。經過艱苦談判,羅馬貴族階級最終作出了讓步,為了維護平民的利益,羅馬設立平民大會並每年由平民大會選出兩位護民官(Tribune),他們必須出身平民並對元老院與執政等公權制定的政策與法律制度具有一票否決權,護民官在任時,受到法律保護,其人身不得受到侵犯。護民官的設立,緩和了羅馬社會的階級矛盾,也是羅馬平民開始參與國家政治的開始。作為平民領袖,西雪梨烏斯當選為公元前493年的第一任羅馬護民官。他被畫入圖畫,說明了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出身平民的新興資產階級銀行家們政治地位的上升。

辛辛納圖斯為共和早期的羅馬貴族,政治家與軍事家。他曾在公元前460年擔任羅馬的執政官,是羅馬的兩位最高行政長官之一。由於他超強的領導力,在公元前458年與公元前439年時,當羅馬處於危急中時,他又被當時的羅馬執政官與元老院推舉為獨裁官,在任期六個月中可以獨攬大權,具有國王一般的權力。但當危機結束之後,他總是立刻放下權杖,返回自己在鄉下的農莊,重新過上晴耕雨讀的樸素生活,尤其讓人傳為美談的是在公元前458年時,作為獨裁官他率領羅馬軍隊打敗入侵外敵之後,立刻返回羅馬交出權力,在獨裁官位置上他僅僅呆了15天。具有超強能力卻從不貪婪權勢,這被解釋為羅馬共和時代與後世共和主義的重要美德,而辛辛納圖斯就是這一美德的典型代表,他的事跡一直被人稱頌至今,從文藝復興開始,有關他的藝術品在不同時期不斷湧現出來,我們可以在巴黎、維也納乃至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內的歐美許多地方見到他的雕像,美國的辛辛那提州的名字也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

卡米盧斯在歷史上被稱為羅馬的第二位奠基人,他曾因遭人陷害而被流放,但當羅馬被高盧人佔領,國家處於生死存亡之時,他從自己的流放地率軍趕來驅逐並戰勝了高盧人。在此之後他率領人民不僅重建了羅馬城,而且使得羅馬重新走向強盛,許多史學家認為他在羅馬歷史上的作用僅次於建立羅馬的首任國王羅穆路斯。羅馬自從建立共和體制以來,羅馬貴族與平民長期處於矛盾之中,雖然出身貴族,但在貴族與平民的爭鬥中,卡米盧斯極大地放棄了貴族立場,他有效地勸說元老院中的元老,使貴族與平民代表通過對話達到一定的妥協,從而緩和了羅馬的階級矛盾。在他去世前的公元前367年,作為具有卓越戰功與空前威望的獨裁官,他最終推動元老院通過了「李希尼法案(Lex Licinia Sextia)」,該法規定羅馬的任何國家公職,包括執政,統統對平民開放並由競選產生。因為羅馬元老院由任過國家高級公職且政績卓著的人員組成,李希尼法案的通過為平民出身的人進入元老院敞開了大門,為羅馬的社會流動性提供了保證。

費邊·馬克西姆斯為羅馬軍事家,以「費邊戰法」而聞名後世。在羅馬對陣漢尼拔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被稱為「羅馬之盾」。在戰爭的早中期,他是極少數(如果不是唯一)的羅馬人可以意識到儘管羅馬當時擁有許多偉大的戰將,但沒有一位真正是天才漢尼拔的對手。他務實地制定出堅壁清野,不停騷擾但避免大軍團正面對陣漢尼拔,同時努力阻斷迦太基對漢尼拔的支援的消耗性戰爭策略,事實證明他的這一保守戰法有效扼制了漢尼拔那勢不可擋的銳氣,將戰爭拖入了漫長的對峙時期,使得羅馬同盟的威力逐漸顯現出來。隨著年輕的西庀阿·阿非利加努斯的登場,羅馬最終徹底扭轉了戰局。由於後者在北非登陸威脅到迦太基本身的生存,漢尼拔於公元前203年不得不奉召撤出義大利回國。費邊沒有活到羅馬最終贏得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勝利時刻,就在漢尼拔撤出義大利之後的一個多月,這位用持久戰法帶領羅馬熬過了戰爭的最艱難歲月的72歲老人終於像燃盡了的蠟燭一樣離開了人世。

西庀阿·阿非利加努斯是羅馬的救國英雄,阿非利加努斯是全體羅馬人送給他的愛稱,意為徵服非洲之人。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艱難時刻,24歲的他主動請纓被破格任命為羅馬一個方面軍的總指揮,率領兩個軍團前往西班牙開闢第二戰場並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他在西班牙的勝利是羅馬在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對峙期間第一次取得的實質性大捷。29歲時按照他自己的要求並且得到羅馬公民大會強烈支持的情況下,他再次破格被選為執政,這是羅馬最高行政長官,原則上必須由40歲以上的人擔任,西庀阿的當選無疑是因為軍功。在執政官的任上時,他帶著志願軍去了西西里,並在一年後登陸北非,迫使迦太基召回了在義大利作戰的漢尼拔,在此之後的扎馬會戰中,西庀阿一舉擊敗了偉大的漢尼拔,第二次布匿戰爭因此以羅馬的勝利而結束。西庀阿是青春羅馬的象徵,他堅信共和體制並兩次堅決地拒絕了送來的王冠;作為一名出自望門的羅馬貴族,他17歲起從軍並徵戰四方,但他同時又是當時被認為先進的希臘文化的仰慕者與學習者;他謙遜、平和、魅力十足、行為舉止優雅而又得體,得到了包括他的敵人漢尼拔在內的人們的普遍尊重。

加圖,又稱老加圖,是平民出身的政治家,他曾於公元前195年做過羅馬執政官。他是以剛毅質樸為特徵的羅馬傳統道德的堅定捍衛者,同時又是戰爭狂人,儘管他自己幾乎沒有上過前線,但每當羅馬遇到外部問題時,他都力主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在羅馬取得布匿戰爭的勝利並徵服希臘後,物質財富迅速增長,因為急速擴張,許多羅馬人開始引進並模仿希臘的生活方式,前面提到的西庀阿就是希臘文化的仰慕者,但這一潮流遭到了加圖的反對。加圖在此佔一席之地,大概與15世紀末以薩沃納羅拉為代表的天主教保守勢力的反文藝復興思潮有關。坦率地說,筆者並不喜歡這位在戰場幾乎無尺寸之功的羅馬政治家,他在元老院中搬弄是非整肅西庀阿的行為在筆者看來可以說是共和時代羅馬歷史中最不光彩的一頁。在美國電影導演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2017年出品的《普京專訪》節目中,當斯通問普京對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的看法時,普京把這位美國戰爭狂人比作老加圖,筆者在觀看這部影片時,不得不佩服普京的確是一位洞見深邃的政治家;近來隨著川普通俄門調查的進展,筆者越發感佩普京的政治嗅覺。讓筆者感佩的另一點是普京對羅馬史的精通,儘管平時不露,但在隨機訪談節目中可以結合現實政治如此準確地引經據典,不愧是聖彼得堡大學法律系真正的高材生。

圖拉真是羅馬第一個出生在義大利地區以外憑自身能力被羅馬權勢階層選中而達到權力頂峰的人,他是一位用智慧與美德來統治整個羅馬帝國的偉大皇帝。在他統治的近20年時間裡,羅馬達到了它整個歷史的全盛時期,此時帝國疆域最為遼闊,國內的公共建築與社會福利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他還大力普及教育,設立專門基金支持對所有貧困家庭孩子的教育。我們現在羅馬仍能見到圖拉真凱旋柱等一系列他遺留下來的宏偉建築遺蹟;在義大利以外地區,他統治時代建造的圖書館、橋梁與劇院等公共建築遺蹟也有不少保存了下來,有的至今仍在被人們應用。但丁曾在《神曲》中盛讚其文治武功,他也因此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最為人懷念的羅馬皇帝,代表了義大利過去的光榮與偉大,他是這組圖畫中唯一出生在耶穌誕生之後的人物,在但丁的神曲中他在煉獄中等待升入天堂。圖拉真生活在羅馬賢君時代(公元96年至180年),皇位是養子繼承制,即在任皇帝在帝國境內選拔最有能力的人過繼為自己養子,經過考查後由元老院批准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圖拉真正是因其早期的軍事政治才能被前任選中才成為羅馬皇帝的。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人類最早的民主體制,它最大的缺點是缺乏制衡。眾多歷史書中都盛讚伯裡克利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貢獻以及他的時代所達到的文化高峰,但應該看到,伯利克裡實際上是利用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實施了相當程度的獨裁統治。毫無疑問,他是一位能力超強的人物。在他去世以後,雅典迅速衰落,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敗於斯巴達,從此淪為希臘的二流國家。相對來說,無論共和還是帝國,羅馬都是一個相對更加成熟的國家,圖拉真之後,還連續出現了數位優秀的皇帝,帝國的和平與繁榮仍舊持續了近百年。

3

結 語

佩魯賈市政大樓內錢幣兌換行會大廳系列壁畫是文藝復興時代古典主義藝術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在藝術形式上達到了極度的優雅與和諧,雖然有重要的人文主義學者幫助策劃,但它的內容卻相對簡單。整個系列壁畫的最終完成,為畫家佩魯基諾的學生拉斐爾後來於1508-1511年間在梵蒂岡籤字大廳內的系列壁畫(圖12和圖12a)的成功提供了寶貴經驗,後者無疑是在一個更高水平上調和非基督教古代希臘羅馬世界的人文成就、天主教神學理論與中世紀宗教哲學的藝術表現。

圖12. 拉斐爾,梵蒂岡籤字大廳(局部),1508年-1511年繪製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12a. 拉斐爾,梵蒂岡籤字大廳(局部),1508年-1511年繪製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標題:《曾被藝術史學家搞錯作者的巔峰之作 | 藝海拾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藝術一刻|梵谷的巔峰之作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編者薦語:授權轉載,文化虹口為您講述藝術史的三兩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藝速課artroom ,作者名畫知多少 藝速課artroom用創意短片,講藝術知識《星月夜》是梵谷1889年精神崩潰後所畫這件瘋癲之作
  • 藝術史學家稱,一幅新發現的畫是怹的真跡
    一位義大利藝術史學家認為,耶穌的紅色粉筆畫,是萊昂納多為《薩爾瓦特·蒙迪》所作的研究在達文西去世500多年後,這位卓越的藝術大師,仍然不斷地吸引著藝術愛好者——激發他們去質疑蒙娜麗莎微笑背後的秘密一看到這幅素描的動態線條和精緻,她立刻懷疑這可能不僅僅是一幅達文西作品,而是一幅為《薩爾瓦特·蒙迪》所作的研究。迪馬利亞是眾多學者中的一位,當時,他們對這幅價值4.5億美元的油畫歸屬進行了質疑;儘管藝術史學家承認,萊昂納多創作了一幅名為《薩爾瓦託·蒙迪》的作品,但他們對這幅作品是否是拍賣會上出售的作品意見不一。
  • 藝術史學家稱,一幅新發現的畫可能是怹老人家...
    一位義大利藝術史學家認為,耶穌的紅色粉筆畫,是萊昂納多為《薩爾瓦特·蒙迪》所作的研究 在達文西去世500多年後,這位卓越的藝術大師,仍然不斷地吸引著藝術愛好者——
  • 西方繪畫的巔峰之作及藝術成就
    灰與黑的協奏曲,畫家母親肖像,惠斯勒,美國,1871年,布面油畫,144 × 163cm,巴黎奧賽博物館該畫雖然著重探索的是色彩的絕妙變化,形式的裝飾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美,但畫家在探索藝術形式的同時,並未放棄對現實生活的真實表現,畫面上人物性格的刻畫堪稱入木三分。作者以滿腔熱忱與崇敬之情塑造了一個嚴肅虔敬、質樸無華的典型的美國母親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
  • 梵谷的巔峰之作《星夜》
    其間,他曾經返回黃房子尋找被封存的畫作,竟然發現雨季時房間滴漏的水已經將很多畫作毀壞。厄運一次次將他打入谷底,可他仍然堅強面對一切,在病情平穩時,他一面修復過去的畫作,一面勤奮作畫,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畫和一百多幅素描。其中就包括被後人稱作他一生的巔峰之作《星夜》(The Starry Night)。
  • 穆夏的巔峰之作,藏在這個隱秘的角落
    ·穆夏系列原版版畫《我們的天父》獨角鹿近期私洽售出穆夏神秘之作《Le Pater》1894年年末,穆夏遇到了莎拉,由此踏上了成為新藝術運動領袖的道路。1895年1月,穆夏為莎拉創作的第一幅海報《吉斯蒙達》面世,當即在藏界引起轟動。穆夏為1898年的四幅版畫《藝術》繪製的一幅草稿與1900年為珠寶大師Fouquet創作的店內設計圖稿 / 穆夏基金會收藏五年之後的1899年,他依然在創作,心中卻有一種渴望愈加清晰。
  • 藝術之幸:新發現的達文西畫作
    安吉裡之戰 ▌《安吉裡之戰》,表現的是戰馬和士兵在戰鬥中的情景,這是為了紀念1440年米蘭軍隊的「佛羅倫斯之敗」。達文西創作的這幅畫在當時被認為是代表達·文西最高藝術成就的作品。這幅畫是已經完成,還是後來被完全毀掉,成了永久的謎團,這幅畫就這樣成了世界藝術史上十大懸案之一。現在,由英國基金會支持的一些藝術家聲稱,他們相信這幅傑作就藏在瓦薩裡稍晚奉美第奇家族之命創作的一系列壁畫的牆後面的夾層中,它是被瓦薩裡保護性地藏起來了。義大利著名藝術科學家莫裡茲奧·塞拉西尼的專長是調查藝術品的下落。
  • 西方美術史上的巔峰之作及藝術成就
    灰與黑的協奏曲,畫家母親肖像,惠斯勒,美國,1871年,布面油畫,144 × 163cm,巴黎奧賽博物館該畫雖然著重探索的是色彩的絕妙變化,形式的裝飾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美,但畫家在探索藝術形式的同時,並未放棄對現實生活的真實表現,畫面上人物性格的刻畫堪稱入木三分。作者以滿腔熱忱與崇敬之情塑造了一個嚴肅虔敬、質樸無華的典型的美國母親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
  • 網文界三本巔峰爽文,每一本都是巔峰之作,晚上打開根本停不下來
    書名:網遊之極品領主作者:一點寒芒先到.QD簡介:原本打算在《盛世》裡混生活的吳易意外成了一名光榮的領主,但……有沒有搞錯,我大祝融居然是一個玩狗的小蘿莉,名將,名將的氣質呢!書名:不可名狀的日記簿作者:悲傷之人的絕唱簡介:不可名狀的日記簿是一款全球同步發行的完全嵌入式遊戲,以跑團內容為核心,讓所有玩家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觸。
  • 「人設崩塌」的帕西諾,憑藉巔峰之作,捍衛了好萊塢影帝的地位
    阿爾帕西諾的巔峰之作,被授予奧斯卡電影終身成就獎好萊塢有兩位「過氣」的巨星,他們的演技堪稱教科書,從未出演過任何爛片,參演的電影作品通常都是各大電影節及權威獎項的常客,他們被稱為美國的「古惑仔」。「小弟」是戲王之王的羅伯特·德尼羅,當今美國影壇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演員,位於影史十大表演藝術家榜首。
  • 網絡小說的巔峰之作有哪些,看看你追過的上榜了沒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網絡小說中也是適用的,對於眾多的網絡小說讀者來說,總是說某某書是巔峰之作,某某書無可超越,尤其是在誕生了諸如《雪中悍刀行》、《贅婿》、《遮天》、《全職高手》這類作品之後,巔峰之作的言論更是甚囂塵上,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網絡小說巔峰之做的事情,希望您能喜歡。
  • 玄幻小說裡的巔峰之作,完結後依然處於巔峰,第一本《詭秘之主》
    從烏賊一世之尊的設定來看,主角克萊恩無心之言,說不定就是直指命運的核心,好運的黃黑之王,迷霧的主人。難道又是一本一世欽定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優點:有耐心講故事,用懸疑和文筆引導劇情而不是隨大流,足夠看到誠意,而且經過狗糧宗師之後,烏賊貌似也沒有興趣繼續撒狗糧了,這是一個好消息。
  • 《骷髏畫》,溫瑞安四大名捕系列的藝術巔峰之作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哪跌倒就從哪站起來。」這句至理名言放到高風亮身上卻並不合適,發生在「北旱砂壩」的稅銀被劫案,這一次的跌倒、失敗把高風亮推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四大名捕之《骷髏畫》由此展開故事開端,引出「人皮骷髏畫」,然後這兩條主線齊頭並進深入,鋪開故事情節。
  • 武俠討論,在古龍的所有作品中,哪一部算得上是他的巔峰之作呢
    那麼,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哪一部算得上是他的巔峰之作呢?在他的所有作品中,1968年開始連載的《劍俠情緣之無情劍》是最受喜愛的小說,儘管其他好小說也陸續出版,但很多人認為這部小說是他作品的巔峰之作。這部小說以李尋歡為主人公,70多萬字,從整體資料上看,是古龍作品中最成功的作品,奠定了古龍在新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全書結構嚴謹,描寫細膩,書中主人公李尋歡個性十足,人物形象及其豐滿,贏得了不少讀者的喜愛。
  • 浮世繪的巔峰之作,來省博看這最著名的「巨浪」
    葛飾北齋 《神奈川沖浪裏》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5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孫夏)曾影響梵谷、德彪西等藝術家,至今仍頻頻出現在時尚品牌中的巨浪,可以在省博看到了。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使其成為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並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江戶時代後期,透視原理等技法傳入日本,被稱為「名所繪」的風景畫成為木刻版畫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其中,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繪的巔峰之作。特別是葛飾北齋的「巨浪」,已經成為日本文化與藝術的象徵。
  • 你一定要看的古代言情小說的巔峰之作
    西子情想必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喜愛小說的書友們對《妾本驚華》一定不會陌生吧,當時有沒有人對能寫出這麼出色小說的作者有沒有產生興趣呢?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本特別熱門的小說,除了之前提過的巔峰之作《妾本驚華》之外,還沒有看過的可以收藏起來啦!《京門風月》南秦傾了一個謝,半壁江山塌一空。忠勇侯府被株連,世代名門望族一朝灰飛煙滅。
  • 二十部玄幻小說巔峰之作
    牧神記是最近幾年最火的玄幻小說之一,按時間順序,玄幻小說中《聖墟》之後是《牧神記》,《牧神記》之後是《詭秘之主》,都是具有統治力的經典小說,也是作者宅豬成就白金作家的封神作,從《帝尊》到《人道至尊》再到《牧神記》一脈相承,都很精彩。新書《臨淵行》熱度不高,首訂不到一萬。3.
  • 那些玄幻小說家的巔峰之作,你看過幾部?
    他的巔峰之作無疑是《鬥羅大陸》《絕世唐門》,但是今天介紹的卻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冰火魔廚》,這也是他的一部比較好的作品,可以說是巔峰之時的作品。小說講述了年幼的融念冰隨父前往冰神塔救母,誰知救母不成,父親也陷落於冰神塔中,只有念冰得以身免。拿著父親和母親留給他的兩顆寶石,在冰雪祭祀的追殺下,他跳入了湍急的天青河中。天意將他帶到了桃花林中,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人,鬼廚查極。
  • 呂伯奢之死,曹操屠其全家,史學家為曹操鳴冤
    這句話第一次出鏡就在誤殺呂伯奢一節,而誤殺呂伯奢的情節中以呂伯奢一家盛情款待與曹操猜忌誤殺作對比,為奸雄形象提供支撐,使曹操「生性多疑」的形象蓋棺定論。但是,對於這樣含糊的記載真的能夠用來塑造一代梟雄形象嗎?事實上,《三國演義》雖說是著作,但卻不能逃脫小說的範疇,在正史《三國志》中,對於呂伯奢的冤死並沒有提及。最初的有關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晉王沈《魏書》,而這其中,大有「呂伯奢之死不冤」的意味。
  • 一部中國電視劇的巔峰之作,豆瓣評分9.0,孫紅雷因此劇一夜成名
    如果您覺得文章寫得還算可以的話,請您伸出您寶貴的雙手為作者點讚留言或轉發,您的鼓勵將是作者堅持寫下去的動力源泉!文:《一部中國電視劇的巔峰之作,豆瓣評分9.0,孫紅雷因此劇一夜成名》作者:娛樂小丑近年來,中國內地影視劇的製作可謂是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大約生產400部左右的劇集,但隨著廣電總局出臺的各項條款和某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