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其重量約佔人體的 15%,
成人的皮膚面積為 1.5~2 平方米。
皮膚病有 2000餘種,
雖然除皮膚惡性腫瘤、藥疹、天皰瘡等重症皮膚病外,
大多是不危及生命的「病」、「輕病」,
但瘙癢、「噁心」的外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打造「面子工程」,
不能只靠「表面功夫」,
中醫治皮膚疾病,
注重內外兼治。
在省內中醫外科界,有一個具有福建本土特色的中醫外科學術流派,其學術思想與診療特色運用於臨床,收效顯著,散發著無限魅力與生命力。
它是閩醫蕭氏皮膚科學術流派,由福州市名中醫肖治安先生及其子孫經過數代人百餘年不懈努力而形成,如今在肖定遠、黃寧等第七、八代傳承人手上創新發展。
走進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通過肖定遠、黃寧等傳承人的門診故事了解學派的醫術結晶。
▲閩醫蕭氏皮膚科學派傳承工作室團隊
70 歲的李奶奶第一次找黃寧看診時,她已受火赤瘡(西醫名為尋常型天皰瘡)糾纏兩年多,全身長著大小不一的圓形水皰,又癢又痛。西藥(激素)治療時,症狀好一些,停藥後就復發,苦不堪言。
黃寧仔細察看她的症狀,水皰的皰液呈淡黃色,壁薄易破,破潰後滲液、糜爛面呈淡紅色;部分皮疹已結痂,可見暗褐色色素沉著斑。再看舌象、切脈,舌淡苔黃膩,脈滑數。
「口乾嗎?胃口怎麼樣?睡眠怎麼樣?排便正常嗎?用過什麼藥?」黃寧一一問病,辨證患者屬心血不足、溼熱毒蘊證,需養血清熱、祛溼解毒,處方為連翹赤小豆湯加減,外塗紫草油,西藥照常。
記者跟隨黃寧門診觀察到,他開方總是十分謹慎,不論面對初診病人或複診病人,他都堅持四診合參,考究組方配伍,常花費數分鐘。
在黃寧記錄的處方中,記者看到,每14天李奶奶複診一次,每次黃寧都會根據她的症狀變化而調整方藥。前期溼熱邪氣未解,加強清熱利溼解毒,三診、四診時,陰虛毒戀,則改為扶正養陰、清解餘毒,隨症加減。隨著中藥處方調整,激素用量也在調整,逐漸停用。兩個月後隨診,未見新發水皰。
▲閩醫蕭氏皮膚科學術流派第八代傳承人黃寧門診為病人講解病情
從善於應用草藥施治瘡瘍皮膚病到如今中西醫結合治療,閩醫蕭氏皮膚科學派認為,學術無中西門戶之見,中西醫在病名上是可以統一的,但要重視辨證求本。辨證突出了個體的差異性、特殊性,也就體現疾病的本質。
黃寧的老師肖定遠教授是學派第七代傳人,也是福建省名中醫,今年82歲高齡依舊一周8個半天潛心臨床。他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瘡瘍病、皮膚病、乳腺病、泌尿男性疾病等外科病;在治療皮膚病上,以治療紅斑狼瘡尤為著名。
▲黃寧(右)跟師肖定遠教授(中)門診
肖定遠教授認為,中醫學派的傳承重在創新。
在傳承蕭氏中醫外科學術思想「治療陽證,注重調理氣血;治療陰證,強調滋補肝腎;外治用藥不離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臨床體會,主張「內外兼顧,內治重視調理脾胃,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臨床要做到調治脾胃貫穿治療始末,配合外治療法,局部用藥,藥效直達病所」,將家傳金黃散、瘋油膏、紫草油等改良為加味金黃散、加味瘋油膏、複方紫草油等。
黃寧則在肖定遠教授的教導下,為蕭氏皮膚科學術流派冠以「閩籍」。
黃寧根據福建地域自然環境及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進一步提出「風溼熱蘊膚,氣血津液運行不暢」是我省皮膚病發病機制,「脾腎虧虛」是發病根本因素,在治療上主張「祛風除溼清熱」、「調和氣血津液」、「補脾益腎」等;
同時強調現代中醫皮膚科醫師必須掌握現代醫療技術,提倡「西為中用」,提高診療療效,縮短病程,在醫院的支持下,科室引進了皮秒級調Q 雷射等先進診療設備。
從最初的鄉村草藥醫發展到具有福建特色的皮膚科學派,肖定遠、黃寧等傳承人還在不斷創新。
他們積極開展學派學術思想科學研究,科室近年中標各級科研課題13 項,創建中西醫結合皮膚病(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並根據科研成果,改良脂桂酊為複方脂桂酊,拓展適應範圍,造福更多皮膚病患者。
「蕭氏醫學經驗取之於民,也應用之於民。」多年來,閩醫蕭氏皮膚科學派一貫博採眾長。
蕭氏中醫外科第五代肖治安從前廣收丹方,集百家之精華,有時甚至重金向人購買良方,經考證反覆試驗後應用於臨床;
肖定遠教授承襲肖氏家風,不管病人地位高低,一視同仁,與群眾面對面,把祖上傳承下來的醫學經驗都用於救治百姓。
黃寧認為,中醫學派的發展要把中醫學派學術思想的精華轉化為治療方法,廣泛運用於臨床,才有生命力。
▲福建省名中醫肖定遠教授門診中帶教
8月初,黃寧參加本報主辦的2020年健康八閩行義診宣教活動,他在漳州平和縣看到當地百姓中有不少患有皮膚病。然而,一個 50 萬人口的平和縣,一個縣醫院皮膚科只有一個醫生、一臺雷射設備,能開展的診療項目十分有限。當地百姓想要得到好的治療效果需要到漳州,再不行還要去廈門。
「如果我們定期到平和醫療幫扶指導,將蕭氏中醫皮膚科學術流派診療經驗普及到平和縣,當地百姓就能在家門口治療皮膚病了。」黃寧告訴記者,近年來,他與團隊通過會診、帶教學生、舉辦培訓班/研修班、成立名醫工作室,把蕭氏中醫皮膚科學術流派的學術思想與特色診療經驗帶到基層。
此外,2019年在福建省衛健委支持下,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牽頭,成立了福建省中西醫結合皮膚科聯盟。
黃寧介紹,這個聯盟作為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學派學術思想傳承、皮膚科科室建設的一個平臺,目前已有一百多家公立醫院成為聯盟單位。
未來,通過這一平臺,蕭氏皮膚科診療經驗將大惠於民。
關於中醫學派的發展,肖老與黃寧等傳承人一致認為,「一家獨大沒有用,百花齊放才有益」。他們目前正著手挖掘和聚合省內中醫皮膚科學術流派,希望通過蕭氏中醫皮膚科學術流派的建設,帶動省內中醫皮膚科流派的建設與發展,形成具有我省特點的省級中醫皮膚科學術流派,在全國佔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