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社會中扮演著多種多樣的角色,不可避免的會需要與人分工合作,那麼溝通就成為了人際交往中一道非常重要的環節。孔子曾說「言不順,則事不成」,由此可見高效的溝通技巧不僅可以讓事情解決得更為順利,還可以讓人際關係更好地維持。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最為神秘的大家之一,隱居於雲夢山鬼谷,他的著作《鬼谷子》一書是他給後世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書中對於人際交往中的溝通技巧、識人技巧有著十分深刻的見解。他認為人可以分為富、貴、賤、辯四種,對於不同的人,有相對應的溝通方式,如果你在與人溝通時總是無法得心應手,那以下四個方法一定會讓你有所啟發。
第一,與富者言,依於利
「富」就是指財富,對於財富積累很多的人而言,利益是較為重要的。與他們溝通時要著重體現「價值」,那麼具體該如何做呢?首先要體現自身的價值,也就是你自己能為他做什麼;其次就是要了解他需要什麼,對症下藥。
你自認為有好的項目,但無人投資,這並不是身邊沒有有錢的朋友,而是因為你沒能想方設法展現出能夠讓他們投資的「價值」。所以與有深厚財富積累的人溝通,要注重利益與價值的展現。
第二,與貴者言,依於勢
「貴」就是指地位、權貴,那些在社會位高權重的人氣場一般很大。很多人與氣場大的人溝通交流時,會被壓制沒有底氣。這就需要懂得借勢,無論是借自己的,還是借別人的,只要能為自己「壯膽」,不在氣勢上低人一頭。因此自信就是其中的關鍵,雖然內心尊敬對方,但言談中要不卑不亢舉止大方,將自己置於和對方平等的地位,這樣才能收穫對方的尊敬,對方也會認真與你交談。
第三,與賤者言,依于謙
「賤」指的是身份較低、地位卑微,在這些處於人生低谷的人眼中,獲得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貧賤之人並不一定是因為能力不足導致的,畢竟貧窮富有、成功失敗,都只是人生的不同狀態,因此與身份卑微的人溝通交流時要謙虛、要尊重對方。而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身份地位較低的人,也是判斷一個人人品的標準。
第四,與辨者言,依於要
「辯」指的是能言善辯,能言善辯的人可以輕而易舉將對方的邏輯打亂,進而將自己的邏輯灌輸給對方。因此與這類人交談時一定要做到簡明扼要抓住重點,與他糾纏過久反而會容易被他的觀點影響。
以上便是鬼谷子關於溝通技巧的建議中的冰山一角,《鬼谷子》一書集成他半生心血,整理了無數適用性極強的處世之道以供後世學習借鑑。俗話說「說話是一門藝術」,悉心研讀《鬼谷子》將其中的大智慧融匯貫通,做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定能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