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張家口春節老照片:南武城街歲末年市 穿新衣戴新帽的孩童

2020-12-12 愛歷史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爺上天開始,便進入到了過年的節奏。

在張家口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撣塵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去沽酒;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去走一走。」

因此每年一進入臘月,人們的整個心思便放在如何把春節過好上面了。各家各戶在把房間收拾打掃乾淨之外,還要將被褥衣服清洗乾淨,年前人們還得爭先恐後的去把頭髮理了,因為正月期間按照習俗是不能理髮的。

對於春節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大年三十的那一頓年夜飯。為了能夠把年夜飯辦得豐盛,上街去買年貨是每年必須的事情。

在過去張家口每年的歲末年市主要集中在了南武城街,當時在南武城街上店鋪林立,街道兩旁有大小店鋪70多家。

春節歲末年市時,臨時在這裡擺攤設點的商販更多,人們在這裡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挑選自己的過年商品,為的就是能夠在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一頓年夜飯。

在年市上人們都會買上一捆芝麻秸稈,這是為年三十晚上特別準備的。吃過年夜飯,12點的鐘聲一響,一大家人便走到院子裡,無論男女老少都要踩在秸稈上面,隨著秸稈發出的噼裡啪啦的聲音,人們把這樣的習俗稱之為「踩歲」。隨著芝麻秸稈在人們腳下被踩碎,一些零碎的芝麻粒被踩了出來,這裡面包含的寓意便是「年年香,年年有」,大年初一誰家不想圖一個好兆頭。

過年期間對於孩子來說,最為期盼的除了可以放鞭以外,毫無疑問的便是可以穿上一身的新衣。穿新衣,戴新帽,這可以說是中國人過春節最為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這不僅僅是寓意著辭舊迎新,而且還間接地證明著這一家人的經濟情況。如果新年的時候都沒能置辦上一身新衣,可想而知這家人的經濟有多困難。所以在過去,無論平時過得有多艱難,父母都會想方設法在春節時給孩子置辦上一身新衣,讓這個年過得儘可能的圓滿。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 | 「穿新衣」
    春節習俗 | 年前習俗之「穿新衣」春節習俗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的習慣風俗,中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常見的春節習俗有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等,在春節期間,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今天是正月初五,我們就聊聊「穿新衣」。「年」的傳說你還記得多少?過年點鞭炮、穿新衣的由來你知道嗎穿新衣,傳統民俗文化。初一日,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送舊迎新之意。
  • 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原裝絕版民國老照片
    民國《貴縣誌》(1934版)記載:「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在縣東中山公園,民國二十三年建,四周鐫刻李總司令宗仁題字,汪兆銘先生『太平人傑』題字,居正先生題詞,歐仰羲、黃紹耿序文,龔政撰石達開傳。」
  • 春節印記|穿新衣
    過春節除了吃餃子、放鞭炮外,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穿新衣。
  • 【長者風採】穿新衣過大年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餃子、蒸年糕,打燈籠、放鞭炮。」這首童年的歌謠,記憶猶新,每年過大年前都要準備新衣服。年三十的晚上,新衣要穿在身上。小時候過年,我母親給我準備新衣,但我極少看到在過年的時候她們為自己準備新衣。我結婚後,過年時我給孩子準備新衣。過年穿新衣,是中國的老風俗。祈盼新年新氣象。「春節」,始於虞舜時期,「春節」的名稱定於西漢。
  • 民國女性罕見老照片,真正的大家閨秀,別有風情
    民國女性歷史老照片:老大,老二與老三    民國女性歷史老照片:個個看起來優雅    民國女性歷史老照片:遊山玩水的愛好不分年代    民國女性歷史老照片:努力學習的學生們    民國女性歷史老照片:母親的氣質很吸引人
  • 春節賀詞祝福語大全,吉祥喜慶,提前拜年啦!
    二、辭歲迎新春節到,新年新春新氣象;大紅燈籠迎財神,鑼鼓喧天喜氣罩;煙花璀璨耀前程,友誼問候暖心窩;祝福簡訊隨喜到,祝願朋友樂逍遙;一年要比一年好,生活美滿闔家歡。三、爆竹聲聲新年到,鑼鼓喧天春意鬧,牛年已來到,祝福先送到,一祝合家歡,二祝幸福滿,三祝身體健,四祝錢多賺,五祝情意甜,六祝事如願,恭祝您及家人牛年幸福,萬事如意!
  • 13年發展,張家口崛起一座新城!新建超市、公園、商街
    ,一個個小區拔地而起,隨著人口的入住配套也在逐步完善,超市、公園、商街、學校全都有,一個越來越完善的西山產業區正在徐徐展開。醫院的規劃建設對周邊的居民意義太重大了,建成後大家有個頭疼腦熱再也不用跑到市裡了,在自己門口就能看病,方便。二、教育未來幾年內,西山區域有望增加多所學校,包括小學、幼兒園··填補區域教育落後現狀,真正的「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 90餘張南京民國老照片熱傳 現"婦女絞臉"照(圖)
    90餘張珍貴民國照片熱傳 清晰度之高較為少見  在網絡及微信上流傳的這組「彌足珍貴的南京老照片」共有90餘張,這些老照片多為民國時期的照片,幾乎全為黑白顏色,照片上拍攝的既有鼓樓、  南京文化學者薛冰告訴記者,這組老照片中的建築照片大多曾發表過,只有極少數較少見的民間生活照片比較有趣,這些老照片與他以往見過的老照片最大的不同就是清晰度高,「這種清晰度也可能有些是經過電腦調整的,以前見過的老照片大多清晰度不高。」
  • 1932年北京老照片 彭德爾頓鏡頭下的民國北京
    分享一組1932-1933年期間的北京老照片,讓我們一起閱覽彭德爾頓鏡頭下的民國北京影像。彭德爾頓30年代初曾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拍攝了大量中國當時的老照片,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影像。以下為他當時在北京各區拍攝的照片。
  • 老照片:民國時的人們是怎麼過年的?那才叫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民國時期過年時,大戶人家家裡祭祖兒孫們給祖先的神位磕頭的情景。到了除夕這天要進行數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祭祖儀式,祭祖時擺上祖先神位,給逝去的祖先上香燒紙,祈禱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過年長輩們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民國時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一般不會太多,表示心意即可。
  • 老照片:彩色修復後的民國十大美女,顏值驚豔
    於是突發奇想,如果將一些歷史名人老照片彩色修復,會產生什麼效果呢?新鮮出爐的民國十大美女老照片,彩色修復版,請各位評判!林徽因林徽因(1904年-1955年),出生於杭州。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是民國有名的才女,她的《你是人間四月天》被廣為傳誦。
  • 潮州老照片:民國初期的潮州廣濟橋、開元寺、時鐘樓
    分享一組民國時期的潮州老照片,一覽百年前的潮州街景及廣濟橋、開元寺、潮州天主堂等名建築風貌。 1913-1923年,人們往來在潮州的一條商街的石板路上,既無喧囂又整潔,出奇的清淨。
  • 因為少了孩子般「過年穿新衣」的盼望
    眾所周知,過年有數不勝數的講究,「新年穿新衣」為最重要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許現代人無論何時都能穿新衣,而自詡「大人」的我們,早已無了小時候過年穿新衣服的那種翹首盼望,越來越覺得過年沒意思。過年穿新衣服具體源於何時,難以考究,據梁宗懍所編撰《荊楚歲時記》:「家人雞鳴而起,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可見南北朝時,「過年穿新衣服」的習俗已經流行。傳統習俗形成的原因離不開歷史社會背景,尤其中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更甚。
  • 50、60、70、80年代春節老照片,簡單而珍貴的年味!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舊時春節老照片,一起回味一下那時簡單而幸福的年味兒,撿起純真年代過年的美好記憶……▼ 春節穿新衣,紅旗商場到後來的百貨大樓是最時尚的存在。以前,普通人家過年才會添新衣,所以每到新年,有新衣服穿,自然是開心極了!
  • 「民國老照片」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段歷史(30多張)
    >重慶舊影,1945年12月重慶舊影,1945年12月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民國初期的小孩子的老照片民國初期的小孩子的老照片民國初期的小孩子的老照片山西臨汾窯洞生活老照片,1939年。
  • 罕見南京古寺民國老照片,每一張都是絕版
    罕見南京古寺民國老照片,每一張都是絕版 民國時期的棲霞寺山門,拍攝於1944年。
  • 民國夫妻老照片:美麗驚豔的少帥夫人,詩意秀氣的林徽因!
    圖為一組拍攝於民國時期的夫妻生活狀態老照片,當時的拍攝技術雖然比較落後,甚至大部分影像都是比較粗糙的影像畫面。然而時隔百年後,這組珍貴的老照片卻成了最真實的歷史。
  • 「年味」詩詞給你真正年味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離春節只有幾步之遙了,鬧市街頭的年味,也逐漸濃鬱起來,空氣中仿佛都瀰漫著一股叫做「年」的氣味。那麼,什麼是年味呢?是穿新衣、戴新帽,大街小巷放鞭炮,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個年夜飯,圍爐守歲看春晚?題華夏傳統春節之魅力李良松時臨歲節現驚奇,遊子歸鄉似箭離。摩託汽車潮水湧,飛機高鐵疾風馳。捎回錢物還心願,忍受饑寒赴樂池。少長村頭翹首望,迎來團聚美滋滋!
  • 民國老照片:冬季儲存冰塊,冰雕的豬八戒,製作景泰藍的工人
    民國老照片:冬季儲存冰塊,冰雕的豬八戒,製作景泰藍的工人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之前的人在夏季是如何乘涼消暑的,莫裡森所拍攝的民國老照片給我們提供了答案,圖為民國時期,一個用繩子拉著冰塊的男人。
  • 民國時期的「警花」老照片,在電視劇裡你可是看不到的
    應該是在清末民初,具體時間大概在1903-1904年左右。說起來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但要說中國什麼時候有女警察的?知道的人可就很少了。中國女警察是在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正式成立後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