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瑞幸咖啡的「吹哨人」,挖一挖瑞幸咖啡的倒掉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磐石之心

4月2日,瑞幸咖啡自爆虛增收入22億元,直接拉爆了股價,盤前大跌84%,開盤後多次熔斷,以跌75.57%收盤。而2個月前的1月31日,瑞幸股價還創出51美元的最高價。

作為瑞幸咖啡騙局的最早"吹哨人"磐石之心,2月1號的時候看到渾水做空報告就已經預感,瑞幸財報發布季很可能出問題,果不其然。

其實,我一直堅持"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早在2019年1月7號就曾撰文《瑞幸咖啡們若2019年內無法上市,將轟然倒下!》預測瑞幸咖啡本質上是為了上市融資而創業,必須依靠上市才能把遊戲繼續下去,否則就得死。

當時正值瑞幸咖啡最輝煌的高光時刻,沒人信我說的。很多讀者也表示,有便宜咖啡喝一喝,為何你要咒他死,你居心不良!

我不僅是瑞幸咖啡騙局的"吹哨人",還是共享單車騙局的"吹哨人"。早在2016年,共享單車最輝煌的時刻,我就撰文《摩拜、OFO若能活到2018年冬,我直播吃土,這群投資人沒水平沒逼格》,預測2018年冬天共享單車將完蛋。

這次"吹哨"讓我遭遇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摩拜單車以侵犯名譽權為由把我告上法庭,索賠120萬。經過2年的審理,摩拜敗訴,並被美團收購。而ofo倒閉,哈羅單車被阿里供養,一切都應驗了我的預測。

為此,我因為說真話,預測未來,而損失了5萬元律師費。同時,收穫了大量讀者的辱罵:你把共享單車罵死了,我怎麼騎車上班?

我一直強調,所有以薅羊毛思維評判商業的人都是愚蠢的。商業是有商業經營規律的,不是做慈善,共享單車不是、瑞幸咖啡也不是,最終企業都要盈利,沒有盈利模式,靠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忽悠的企業,都是騙子。

瑞幸咖啡與共享單車一樣,都是一場赤裸裸的資本遊戲,他們並不在意經營的質量,只在乎資本的態度。這和傳銷、龐氏騙局都十分類似。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創業者拿出1000萬元創業,企業估值1000萬,持股100%;

A投資者,投入1000萬元,企業估值1億,持股10%;

B投資者,投入1億元,企業估值10億,持股10%;

C投資者,投入10億元,企業估值100億,持股10%;

創業者和投資人一共投入了11.2億元,企業估值100億元,上市後炒到市值300億元。

然後,創業者和投資人把一部分股票拿到股市交易,以數十倍的價格成功套現離場,股民接盤。

接著,企業發現經營越來越困難,於是財務造假,繼續推高股票。當窟窿越來越大,無法彌補的時候,就交出造假老底。

因為,投資全都以數十倍的價格收回,所以企業破產也不會影響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收益。

你會發現,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咖啡,這些產品到底是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編出一個美麗的故事,能否騙到上市。

騙不到上市,就是類似摩拜、哈羅的下場,投資人互相撮合,發現有引流和廣告價值,就拿去引流用。當然,摩拜打包到美團裡,已經在數個季度的計提虧損中,把摩拜100多億的虧損平攤完了。

哈羅單車,目前對於支付寶仍然有引流價值,支付寶上市的時候,很可能會打包上市,走美團一樣的路線,不斷計提虧損,直到把所有成本平攤到股民身上為止。

而瑞幸咖啡沒有這樣的好運氣,沒有好爸爸,所以要麼自己上市,要麼Game Over。慶幸的是,瑞幸的背後有會玩資本遊戲,講故事的大佬們,在這裡就不點名某L想系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下瑞幸、蔚來、滴滴背後的大佬。

這個資本遊戲,與龐氏騙局非常像。龐氏騙局,最典型的特點是:沒有實際經營業務,以超高收益為誘餌,吸引人投資,然後用後投資的人支付此前投資人的收益,直到最後無法補上窟窿。

麥道夫,這個人把龐氏騙局發揮到極致,騙了10多年,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實在騙不下去,他才自首。

創業咖啡何其相似?咖啡,只是擊鼓傳花遊戲的那朵花。在他們的嘴裡,賣咖啡只是交個朋友,重要的是通過喝咖啡的人,讓公司進軍AI、智慧零售等等,總之什麼火爆,就往什麼上面吹。

通過虛增收入,瘋狂擴張的方式,製造規模龐大,經營良好的假象,然後刺激更多人購買股票,在擊鼓傳花遊戲即將無法掩蓋的時候,突然自首。

早在2016年我的《網際網路黑洞》一書中,我就曾提出"網際網路思維"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只能是工具,而不是戰略。回歸經營的本質,你開一家咖啡館,必須要做到盈利,很健康的財務報表,而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AI、大數據和智慧零售概念。

如今,瑞幸咖啡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他自己要為此被美國股民起訴,賠償700多億元,相關造假者可能入獄的問題。

而是這個造假事件,讓中概股集體蒙羞,讓中國企業在全球的信譽集體掃地!中國A股已經多日來資金淨流入,但是隔夜美股大漲後,4月3日,中國A股並沒有跟漲,反而是一片綠油油。

這說明,很多外資開始懷疑和恐懼中國企業的財務報表真實性,開始打退堂鼓。

瑞幸咖啡的投資人們,必須被釘在恥辱柱上,他們是中國企業、中國股民的共同敵人,是中國的罪人!

作為一名股民,我詛咒這幫混蛋!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
  • 董事長慘遭24高管逼宮,陸正耀另起爐灶挖人,誰想搞死瑞幸咖啡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編輯 | 陳芳造假事件之後,瑞幸咖啡迎來的不是破產,而是內鬥大戲。1月6日晚,社交平臺曝出《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總共24人籤字畫押,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謹一。
  • 瑞幸咖啡大肆挖腳星巴克員工 重要崗位開3倍薪水
    攜帶10億資本入局的瑞幸咖啡正瘋狂燒錢和擴張,5月8日,有接近瑞幸及星巴克兩家公司的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瑞幸大約已挖腳了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了近1/4員工。其中部分重要崗位開出了星巴克同崗位的3倍薪水。同一時間,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了「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品牌願景和公司定位。
  • 給自己挖了三個坑,瑞幸咖啡到底想埋誰,有人知道嗎?
    2020年2月1日,渾水(Muddy Waters ) 針對瑞幸咖啡發布了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瑞幸咖啡股票應聲下跌,跌幅達24%,輿論一片譁然。唱衰聲再次四起。這家年僅一歲半就成功上市、並且成為2019年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也是全球最快IPO公司,在有些人眼中活成了一個神話,在有些人眼中活成了一個笑話。
  • 咖啡市場吸引力有多大 元氣森林挖來瑞幸人力高管也開始布局?
    原標題:咖啡市場吸引力有多大 元氣森林挖來瑞幸人力高管也開始布局?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原瑞幸人力高管冉浩加入元氣森林,或在咖啡領域有新動作。
  • 瑞幸咖啡的「人事兒」
    1月6日晚,社交平臺曝出《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總共24人籤字畫押,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謹一。 瑞幸咖啡剛剛經歷了一番煉獄,被曝虛假交易22億人民幣後,瑞幸咖啡面臨國內外多項調查,管理層充滿動蕩,但並沒有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
  • 作為意識形態的瑞幸咖啡
    咖啡很便宜,一杯美式咖啡只要20元。即便是在市中心,人流量也算大,這家咖啡館還是倒閉了,換成了瑞幸。 中間幾乎是無縫對接,幾乎沒有裝修時間,桌椅好像也沒換。我和往常一樣,想點一杯美式咖啡,但是卻遇到了困難。你必須下一個APP或者使用小程序來點。 店員不會理你,有了APP之後之後,店員確實不需要和顧客說話了。他們在後臺看訂單、規格,完成交易。
  • 瑞幸咖啡上演「宮鬥政變「, 同室操戈何太急?
    據悉,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所以有了現在的「逼宮」大戲。據悉,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所以有了上述的「逼宮」大戲。瑞幸咖啡真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又陷入內鬥,雙方目前各執一詞,事情真相如何,依然撲朔迷離。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層內鬥必定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早已大傷元氣的瑞幸,將如何渡過這場「劫難」呢,讓人擔憂。
  • 瑞幸咖啡曝驚天內鬥,陸正耀或另起爐灶拋棄瑞幸
    瑞幸造假風波後近一年,又曝出大瓜。1 月 7 日消息,一封名為 " 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及多位高管聯名請求罷免董事長郭謹一 " 的聯名信引起熱議。今日,瑞幸咖啡向媒體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不方便透露。聯名信中,包括瑞幸副總裁周斌、李軍等在內的 31 位瑞幸中高管聯名籤字,直指瑞幸咖啡董事長郭謹一貪腐無能。
  • 比咖啡還提神的「宮鬥大戰」,瑞幸咖啡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事件一出,讓本來因財務造假事件後沉寂了許久的瑞幸咖啡,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有網友表示,「剛割完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竟然還能上演一波宮鬥劇」、「看瑞幸內訌大戲比喝咖啡提神多了」。事實上,很多跡象表明,自從自曝財務造假事件之後,瑞幸的生存狀況比很多人想像的要好。
  • 倒掉這杯瑞幸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
    一方面是全國4500多家尚在營業的門店,一方面是證監會的鐵拳,瑞幸一步步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又快速跌落神壇;當瑞幸這隻多骨諾米牌倒下,又對中概股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摘掉「民族之光」的帽子,看清瑞幸之恥;倒掉這杯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
  • 元氣森林挖來瑞幸人力高管 進軍萬億咖啡市場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獨家獲悉,元氣森林近期迎來一位新的人力負責人:原瑞幸咖啡HRD冉浩。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冉浩於2017年加入瑞幸咖啡,一手搭建了瑞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而在加入瑞幸之前,冉浩曾在神州租車就職近10年。
  • 陸正耀醞釀東山再起 挖角瑞幸咖啡開始共享空間創業新項目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侯雋)2021年1月初,在社交軟體脈脈上有瑞幸員工爆出前創始人陸正耀開始率舊部創業共享空間相關項目,該項目已經持續很長時間。社交網絡上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意欲直接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如同瑞幸當年從神州挖人一樣。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 三個男人一臺戲?
    據了解,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陸正耀挖角未果?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挖來瑞幸人力高管,元氣森林要進軍萬億咖啡市場?
    Tech星球獨家獲悉,元氣森林近期迎來一位新的人力負責人:原瑞幸咖啡HRD冉浩。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冉浩於2017年加入瑞幸咖啡,一手搭建了瑞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而在加入瑞幸之前,冉浩曾在神州租車就職近10年。冉浩的title雖然是HRD(人力資源總監),但瑞幸內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無CHO(首席人力資源官),因此他算得上瑞幸咖啡人力資源的一把手。
  • 挖來瑞幸人力高管 元氣森林要進軍萬億咖啡市場?
    文 | 王琳Tech星球獨家獲悉,元氣森林近期迎來一位新的人力負責人:原瑞幸咖啡HRD冉浩。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冉浩於2017年加入瑞幸咖啡,一手搭建了瑞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而在加入瑞幸之前,冉浩曾在神州租車就職近10年。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三個男人一臺戲」?
    據了解,陸正耀正在操作共享空間的相關項目,有社交網絡傳出的聊天對話顯示,陸正耀有意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但這一操作,遭到郭謹一的制止,隨後有了如今的「逼宮」大戲。━━━━━陸正耀挖角未果?1月7日,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瑞幸咖啡,曇花一現?
    前不久,聽聞「瑞幸咖啡」被通知退市得消息,有驚無訝。驚的是「它真的要退市了嗎?」畢竟融了那麼多個億;無訝的是早在上個月,瑞幸咖啡被渾水披露其財務造假,繼而股價大跌,心中已有預期。瑞幸咖啡從被爆造假到被勒令退市,只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
  • 瑞幸咖啡宮鬥大戲不落幕 陸正耀親自下場逼宮欲重回「鐵王座」?
    一位接近瑞幸的咖啡行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沒有得到更多證實。有媒體報導稱,在本次內鬥上演前,陸正耀已經註冊新公司,還從瑞幸挖了一批人,操作路線與曾經瑞幸剛成立時,從神州系挖人一樣。有瑞幸員工在脈脈上爆料稱,瑞幸的內鬥早在六天前已經在內部爆發,劇情跌宕起伏,有部門80%以上的員工被挖到新公司。「瑞幸不死,內卷不止」。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
    用美國投資者的錢來補貼國內消費者的瑞幸咖啡,被笑稱「國貨之光」,那麼他們為什麼要自曝「家醜」?1瑞幸咖啡為何選擇「自爆」瑞幸咖啡之所以自爆「家醜」,主要原因還是瞞不住了。瑞幸咖啡的「成功秘訣」並不神秘,說白了就是瘋狂「燒錢」。用首杯免費、買二送一等高額折扣的方式來快速獲客。不惜付比別人更高的薪資,花高價挖人才。據其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在2018年的淨收入為8.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淨收入為4.8億元人民幣,淨虧損5.5億元人民幣。虧損居多但瑞幸咖啡對此似乎並不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