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除了人類之外,它們的智商應該很高,鯨魚是用鏡子做實驗的動物之一。
科學家們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究了虎鯨的大腦結構,結果發現,虎鯨的大腦結構類似人類,它的大腦重量除以自身體重,得到的數字是大猩猩的7倍,也相當於大猩猩的高智商,此外,虎鯨還進行了鏡子實驗,簡單地說,就是給一面鏡子,讓虎鯨照亮自己,看他們是否能從鏡子中分辨出自己,結果顯示,虎鯨通過了鏡子實驗,而人類的嬰兒在18個月前是很難通過鏡子實驗的,但是這並不能證明虎鯨的智商高得可怕,與人類相比,虎鯨的智商低得可憐,一般認為,虎鯨的智商在2-5歲之間。
鏡子實驗是什麼意思?簡而言之,就是照鏡子,讓小動物們照亮他們的尊嚴,看那些動物是否知道他們是他們自己。這個實驗似乎很簡單,每個人都能做,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家裡把自己的貓、狗、貓、狗弄到鏡子前讓它們照一下,看看它們是否知道自己是誰。
人類作為一個實驗主持人,該如何界定這些動物是否知道它們是自己?研究人員的方法是在這些動物的臉部,或身上其他不看清的地方,做出明顯的標記,這些標記具有顏色無氣味的特徵,並且在做這些標記的時候,不要讓被試動物發現(有時會用麻醉劑)。
反光鏡實驗中的動物包括鯨魚(並非所有鯨魚都有條件進行反光鏡實驗),猩猩,獼猴,瓶鼻海豚,大象,歐洲喜鵲等等,而貓和狗等不進行反光鏡實驗,人類嬰兒在18個月前就很難進行。
這很重要,事實上,動物是否存在著自我意識,即自我認識的問題,這一點很重要。
自知之明是人的意識最重要的基礎,只有自知之明,才能產生對自然的理解和邏輯,才能產生智慧。
這一試驗表明,人類還需要大約18個月才能產生自我意識,許多看起來比較聰明的動物並不具備自我意識,而那些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也只具有一些非常初級的淺薄的自我意識。
有人常以為動物有意識,其實意識是人類大腦特有的一種功能,是智慧之源。有人勸那些認識模糊的人去查一下「意識」這個詞的解釋,先弄清楚意識是什麼,再大言不慚。
如果世界上真有動物有意識,能懂得時間,懂得邏輯,人類還能如此隨意地稱王稱霸嗎?
所以,儘管鯨魚具有某種自我認知能力,但它們並不具備明確的自我意識,更沒有邏輯,它們的生存活動主要依靠遺傳和本能。
越來越多的鯨魚受到人類活動的幹擾,產生了擱淺自殺等現象,就說明了這一點。
鯨通過發出聲波來接收回波,從而能夠清晰地識別遠距離目標,這是利用聲波識別方向、尋找食物和尋找伴侶的重要功能。
很多動物都是利用普通聲波、超聲波或次聲波來活動,人類通過對這些動物習性的研究,運用仿生學的原理,製作了利用聲波測距和探測的聲吶。隨著人類在海洋中越來越多地使用聲吶技術,這就給利用聲波探測動物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特別是在現代軍事活動中,艦船聲吶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廣泛的頻率範圍,從次聲波到超聲波都有。這一行為嚴重幹擾了鯨魚的生活,越來越多的鯨魚擱淺自殺。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鯨魚智力不高,它們不能識別和處理聲波,因此對自身傷害較小。
調查顯示,鯨魚的腦容量為9公斤,而人類僅為1.2~1.5公斤。
但人的大腦中有860億個神經元,鯨魚的大腦要達到36公斤才能達到與人相當的重量。
即便鯨魚擁有人類1/4的神經元數量,也不可能擁有人類1/4的智能,這完全不是按數量來排序的。
鯨魚的智商到底有多高呢?在科學世界中沒有精確的答案。
時間與空間的交流就是這樣,根據鏡子實驗的結果,逆戟鯨能夠通過鏡子實驗,具有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比人類18個月以下的嬰兒更聰明;5、6歲的孩子開始形成時間概念和邏輯記數,上小學時邏輯思維比較複雜,應該比鯨魚智力高。
所以一隻成年鯨魚的智力水平應該在2~5歲之間。
然而,鏡像實驗本身也存在爭議,有些人認為動物感知能力的方式各有不同,這種實驗不能準確地定義動物是否有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