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式耳機的主動降噪性能比入耳式好,但是入耳式耳機物理降噪效果更好,綜合的降噪效果沒有絕對的說法,因產品和場景而異。
——蓋得日記
對於音質有比較完美追求的人,對耳機也會有更高的要求,日常通勤時聽歌會選擇使用主動降噪耳機,來獲得更好的聽覺體驗。
今天將推薦幾款通勤適用的主動降噪耳機,大家取需。
雖然索尼是最早一批進入主動降噪耳機領域的廠商,但降噪耳機市場一直由BOSE主導,索尼始終以「追趕者」的姿態存在,直到MDR-1000X的出現,索尼似乎是開了竅,降噪技術大幅提升,終於到了可以和老大哥BOSE掰手腕的程度。
緊跟著推出的WH-1000XM2在美國《消費者報告》的無線降噪耳機測評中排名第二,僅次於BOSE的QC35二代。而最新推出的WH-1000XM3更是受到廣泛好評,被CNET、The Verge等知名科技媒體評為2018最好的降噪耳機,在音質、降噪效果、續航上全面反超BOSE,成為新一代主動降噪耳機的標杆,這次「索粉」們終於可以自信地喊出「索尼大法好」了。
索尼第三代旗艦降噪耳機,在減少機身重量、增加頭部橫梁支撐的同時,音質和降噪繼續領跑行業,成為如今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裡實至名歸的第一名。索尼第三代旗艦降噪耳機,在減少機身重量、增加頭部橫梁支撐的同時,音質和降噪繼續領跑行業,成為如今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裡實至名歸的第一名。
BOSE是主動降噪耳機的開山鼻祖,世界上第一個主動降噪耳機正是由它的創辦人Amar Bose所發明的,在主動降噪領域,BOSE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壟斷地位。不少人正是通過BOSE接觸到主動降噪這個概念,可以說BOSE就是主動降噪耳機的代名詞。
在商務端,BOSE是不少大型航空公司頭等艙、商務艙的標配降噪耳機。在大眾消費市場,SONY的降噪耳機還沒異軍突起的年代,頂級的主動降噪耳機只有BOSE一家可選。
QC30是頸掛式設計,在降噪效果上,QC20稍好一點點,都處於行業的中上水平,音質方面兩者與自家的QC35還是有較大的差距.QC30摒棄了線材的束縛,用戶也不需要再忍受碩大的降噪模塊組件,搭配獨特的鯊魚鰭矽膠耳塞,佩戴後的牢固程度和舒適度都是有口皆碑的,非常適合日常通勤和運動時使用。
在主動降噪這個領域,BOSE可以說就是主動降噪耳機的代名詞。
QC35Ⅱ是QC35一代的升級版,前三款推出時間較早。雖然他們在型號命名上的首字母縮寫都為QC,人們也慣常只叫它們的縮寫,但其實兩者差別不少,QC20、QC30為入耳式耳機,當中的QC是QuietControl,突出的是快捷控制,而QC25、QC35Ⅱ則為頭戴式,當中的QC代表QuiteComfort,主打佩戴舒適度。
頭戴式的QC35Ⅱ非常適合用於長途飛機、火車和高鐵上,出色的降噪效果能極大地屏蔽飛機的發動機噪音、鐵軌的摩擦聲。也適合日常的上下班通勤,很好地壓制公交、地鐵的風噪、路噪,在抑制嘈雜人聲的同時,它還可以智能識別出報站、鳴笛等警報聲,不至於坐過站和發生危險。
售價:約2299元起
購買渠道:京東/天貓/實體店等
在改為入耳式設計後,AirPods Pro調音風格依然走均衡路線,耐聽但不好聽,低頻的量明顯增加了不少,厚實感也得到了提神,在密閉性增強的情況下,音樂的細節更容易被察覺,具體表現在以往容易被錯過的低頻鼓聲和音樂收尾階段的裝飾音都能很好的還原。
其他功能上AirPods Pro表現優秀,可通過機身壓感區域開關降噪、開啟通透模式,呼出siri等功能,充電盒支持無線充電,十分實用,通話質量更是比WF-1000XM3好非常多。
相較於AirPods2,AirPods Pro功能更多,音質更好,性價比十足。不過跑步時需關閉降噪,否則會有安全風險。
BANG & OLUFSEN beoplay H9I
在眾多的耳機品牌中,來自丹麥的B&O肯定是最懂得設計的一個。上至音響下至耳機,只要是出自B&O之手,設計感就一定不俗,它的不少產品還被納入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
相比BOSE和SONY的耳機,H9i在降噪效果上並沒有優勢,它更關注的是耳機在開啟降噪後對原有音質的影響。降噪耳機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接收外界音源,並發出反相波形的音頻,因此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底噪」,這種底噪不僅會讓部分人感到不適,還會嚴重地幹擾音樂播放的效果,降低其解析力。
而H9i並沒有一味地追求降噪深度,而是通過算法儘可能地降低開啟降噪後對音質的損耗,因此H9i在音質上相當不錯,加上舒適的小羊皮耳罩、出色的外觀設計和做工,足以俘虜一大批用戶的芳心,適合對音質、外觀有追求,對降噪需求不高的用戶購買。
售價:約2698元起
購買渠道:京東/天貓/實體店等
分體式耳塞由於受限於其自身的體積,續航和降噪效果一般都比較差,可是索尼最新推出的WF-1000XM3把分體式耳機的降噪水準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相比第一代「降噪豆」WF-SP700N有了巨大的提升,降噪與續航有了質的飛躍,連最為人詬病的連結穩定性方面也進步明顯,很少出現頻繁掉線的情況。
降噪性能方面,WF-1000XM3已達到了WH-1000XM3七成到八成功力,日常通勤或室內使用差別不大。它的音質與降噪效果在真無線耳機中算是頂尖水平. 在延遲效果方面,與蘋果Airpods仍有不少差距,能勝任日常的看視頻與聽歌,不適合用於對延時要求較高的遊戲場景。
如果你需要一款分體式(TWS)主動降噪耳機,那麼WF-1000XM3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下載蓋得排行app搜索「主動降噪耳機」查看榜單,可以了解更多品牌詳情,滿足您的更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