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投資炒股,登上了世界首富的人。巴菲特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令人敬仰的投資者,更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法,支持每一個孩子的做法,他也始終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的人生有你自己打造」。
巴菲特有三個孩子,大兒子成為了一位農場主致力於解決全球的饑荒問題,長女蘇珊成了一位基金管理人,小兒子彼得為了自己的夢想,成了傑出的音樂家,並獲得了艾美獎等重要獎項。
每個孩子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也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過著幸福的生活。
時至今日,巴菲特經商的理念和對兒女的教育方法,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鑑,而巴菲特對子女的教育,被巴菲特奉為穩賺不賠的投資。
這就是巴菲特的教育理念,相比於直接滿足孩子伸來的手,不如逼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財富,畢竟要錢要慣了,就忽視了金錢的來之不易,自己試試就知道應該勤儉節約了。
教會孩子吃苦
巴菲特的小兒子因為喜歡音樂,和很多人創業人一樣,需要租房子,但一系列的開銷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曾向父親開口借錢,卻被自己的父親一口拒絕,還說」金錢會讓我們的父子關係變得複雜」,小兒子便一氣之下跑去借了貸款,後來彼得回憶:「在還款的過程中,我學到的遠比從父親那直接拿錢要多,父親的選擇是對的!
而相比於那些富家子弟,巴菲特的長子霍德華則將樸素發揮到了極致。62歲的他,身處美國伊利諾州,常年種植大豆和玉米,也曾奔赴非洲,悄無聲息地參與著一場與飢餓作鬥爭的運動,致力於解決全球飢餓問題。
他曾形容自己是個「樸素的大老粗」他也曾做過很多工作,做過停車場的收款員、做過建築工人,競選過公職,但他最終發現自己在幹農活的時候最快樂。農業是他天賦的職業,「讓他平靜,讓他重新找到方向。老巴菲特對於大兒子的讚賞從未隱藏過:「連我都吃不了那種苦」,
投資孩子的精神財富才是最重要的,這是巴菲特認為穩賺不賠的投資。反觀現在不少父母,把孩子的房子給買好,車子給湊齊,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他們。殊不知,孩子含著的不是一把金湯匙,而是一枚金匕首,親自廢除孩子的創造能力。
巴菲特把更多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學習工作的經驗和方法,留在了《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裡,通過這本書,與股神面對面,領略他的卓識和眼界,學習創造財富的能力。
試著拿掉孩子的金湯匙吧,過程也許會痛,但是將來受益無窮,這將會是一個穩賺不賠的投資。
《巴菲特全書》系統、全面地總結了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和方法,具體實錄了巴菲特的主要投資案例,書中不僅包含他的投資智慧,還講述了巴菲特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公司的傳奇發展史。
對巴菲特的人生、投資智慧感興趣的可以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