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達州大竹縣一個鎮,合併了4個鄉鎮,工業重鎮

2020-12-23 偉遊四方

2019年底,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進行了鄉鎮區劃調整,要說調整幅度最大的鎮,就要數石河鎮了。

「撤銷雙拱鎮、二郎鎮、李家鄉和蒲包鄉,將原雙拱鎮、原二郎鎮、原李家鄉和原蒲包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河鎮管轄。」

也就是說,4個鄉鎮被石河鎮給合併了,新的石河鎮由原來的5個鄉鎮組成。為此筆者做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對比一下。原本的這5個鄉鎮,不管是面積還是人口,只有石河鎮相對突出一些。尤其是人口方面,雖然原石河鎮3.5萬的人口不算多,但是其他四個鄉鎮的人口總和還不及原石河鎮。

由於袖珍鄉鎮太多,所以進行了合併,這些規模小的鄉鎮都合併到了較大的鎮。此次大竹區劃調整,石河鎮合併的鄉鎮最多,這也讓新的石河鎮面積超180平方公裡,成了大竹縣面積最大的鎮

(石河場鎮衛星圖)

石河鎮位於大竹縣北部,和達州市達川區交界。石河鎮交通較為便利,有高速公路過境並設置有出入口,距離市區相對較近的區位,讓石河鎮有「大竹北大門」之稱。

石河鎮以舊時的石河場而得名,因老街是用石板鋪就而成,又因地勢較低處匯流成河,故得名石河。石河鎮歷史悠久,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形成了集鎮,在上世紀還是石河區公所所在地,「石河區」下轄多個鄉(公社),是區域性的中心集鎮。畢竟是一方的「老大哥」,這也為後來的鄉鎮撤併奠定了基礎。

(石河場鎮面積粗略測量)

石河鎮的場鎮面積約1平方公裡,規模不算大,但也比雙拱、二郎、李家、蒲包的場鎮要大,也曾獲得過「省級試點小城鎮」的稱號。

(石河鎮的企業)

石河鎮是達州的工業重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天然氣、石灰礦、灰石巖、鐵礦石等礦產資源。依託礦產資源,石河鎮內建有工業區,鎮內有大型水泥生產企業,面積相當於石河集鎮。

旅遊資源方面,石河鎮有鼓兒山、青雲洞、立石寨、中國香椿源大爐山等景觀。

對於大竹縣石河鎮,你有什麼印象?(圖源網絡,文中數據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達州1區3鄉鎮30村在列!2019年四川鄉村振興先進名單公示
    2019年3月 達州發布推送 今日(1月20日) 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 2019年四川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
  • 達州大竹縣環州機電變賣旗下廠房資產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法院將於2020年12月20日起對大竹縣環州機電設備公司旗下廠房資產進行司法變賣。變賣有效期為60天。標的物為大竹縣竹陽鎮雲東大道工業園區1號樓、2號樓、3號樓及門衛室、配電室、車棚等建築物和工業園區工業用地。
  • 達州1鎮3村獲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
    前段時間 達州發布推出 近日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 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聯合發出通知 公布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
  • 「三品」戰略,開啟達州工業精品發展新未來
    四川省提出「工業挑起大梁、製造業扛起大旗」的發展要求。多年來,達州市持續培育壯大消費品製造業,努力打造「達州造」消費品精品品牌,為四川工業消費品快速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做出積極貢獻。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達州市委書記包惠提出,今日之達州,正在奮力建設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以及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
  • 達州市各區縣市,城區面積排名,大竹縣最大,萬源市要加油
    達州位於四川省的最東端,特別是萬源市龍泉土家族鄉是四川省的最東端的鄉鎮。達州市屬於山區地級市,平原很少,只有少數河流地區有一定的平壩。好在達州市是四川出川河東重要交通樞紐,如今的經濟發展更是一天一個樣,發展非常迅速。擁有兩大機場,達州河市機場和百節機場。
  • 主動融入成渝 四川大竹縣觀音鎮與重慶鄉鎮探索聯席工作機制
    成渝雙城經濟圈(大竹梁平連接帶)協作發展共商共建聯席會議程一凡 邱椿博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觀音鎮,與重慶市多個鄉鎮接壤。大竹縣文旅中心以及重慶市梁平區袁驛鎮、屏錦鎮、七星鎮、碧山鎮、竹山鎮等單位,就一體化協同發展達成共識:川渝兩地的友鄰鄉鎮將聯合推進基礎設施、旅遊開發、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四川「合村並鎮」即將運行,部分鄉鎮將「合併」,看看有你家嗎
    四川「合村並鎮」即將運行,部分鄉鎮將「合併」,看看有你家嗎提起四川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四川火鍋粉。爽滑彈牙的火鍋粉,不光彌補了一個人吃火鍋的尷尬,還吃到了自己想吃涮火鍋的菜。來四川除了吃火鍋粉,香辣的兔頭也是不錯的選擇。
  • 四川達州實力最強的縣城:人口108萬,卻至今未通高鐵
    作為西南地區經濟最強的省份,四川近些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其在2019年的GDP也已經突破4萬億,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西部第一省,即便是放眼國內都是前十的存在,可以說是非常的耀眼。這片土地確實有太多值得稱讚的地方,豐富的資源和肥沃的土地註定了四川在西南地區的不凡,也奠定著它「霸主」的地位。我們都知道,四川境內最發達的城市莫過於成都了,這座城市幾乎佔據了省內三分之一的GDP,其發達的金融和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得其在國內也是屬於鶴立雞群的存在,很難讓人忽視。
  • 江蘇有望「撤鎮設區」的鎮,由四鄉鎮合併而來,或將併入揚州市區
    在眾多鄉鎮中,三垛鎮是江蘇有望實現「撤鎮設區」的鎮,或將併入揚州市區。三垛鎮是由四個鄉鎮合併而來的,原本的二溝鄉、三垛鎮、司徒鎮和武寧鄉合併形成了如今的三垛鎮。2019年,三垛鎮的總面積為188.6平方千米,人口為8.3萬人,實現GDP36.3億元。這裡是全國重點鎮,也是揚州的中心鎮。
  • 【方志四川•縣區動態】大竹縣地方志辦公室:緊扣三個動作 主動...
    【方志四川•縣區動態】大竹縣地方志辦公室:緊扣三個動作 主動作為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020-06-0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持續三個月 四川達州大竹縣啟動新一輪巡察工作
    李佳成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4月26日,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彭漢主持召開十三屆大竹縣委第十二輪巡察工作動員部署會,縣委組織部部長吳煉對本輪巡察工作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根據會議安排,本輪巡察從4月27日開始,持續三個月,將對縣人大常委會機關、縣政協機關、縣委編辦、縣扶貧開發局、縣信訪局、縣醫療保障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縣糧食局、縣廣播電視臺、縣疾控中心、泓霖供水有限公司、楊家鎮、月華鎮、團壩鎮、廟壩鎮、童家鎮、觀音鎮18個單位領導班子及成員進行巡察。
  • 四川達州實力最強的縣城:總人口108萬,未來有望撤縣建市
    說起四川,我想許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這座位於西南地區的省份,一直以來無論是經濟還是交通都是處於西南地區第一的存在,在這片48.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著將近9000萬的人口和4萬多億的GDP,這樣耀眼的成績即便是放眼國內也是前十的存在,而近些年的四川也是緊緊抓住機遇,結合自身的優勢穩步向前
  • 浦發銀行唐銘陽,細說達州宣漢縣胡家鎮的故事
    因為它們都有火車站,只不過火車站都沒有在縣城,而是在遠郊的鄉鎮上,開江火車站在任市鎮,宣漢火車站在胡家鎮。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宣漢縣這個擁有火車站的胡家鎮。 浦發銀行唐銘陽說,胡家歷史悠久,場鎮始建於清代幹隆年間,因場內的胡家坪而得名,有「川東重鎮,巴山明珠」。胡家是連接宣漢、萬源、達州的物資集散地,除了鐵路之外,距達陝高速公路出口約8公裡,交通比較便利。
  • 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最有趣的城鎮,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名字!
    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有一個媽媽鎮,在中國獨一無二,很有趣。大竹縣51個鄉鎮街道之一的媽媽鎮,位於大竹縣西南部,距大竹縣約25公裡,鎮界鄰水縣。關於媽媽鎮名字的由來,有一個曲折的故事,清朝時這個地方是長樂鄉,傳說有個不知名的老太太在這裡開了家客棧,她善良、熱情、大方,特別關心窮人,當地人把她尊為「好媽媽」。
  • 四川達州竟出了這麼多名人!四川達州近現代十大名人盤點
    達州,是四川省地級市,四川省政府批覆確定的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陝結合部交通樞紐、文化商貿中心和生態宜居區域中心城市。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2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達州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省東部,自東漢建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為該地區州、郡、府、縣所在地,是四川省人口大市、農業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革命老區;達州是四川巴渠文化的中心地帶,境內羅家壩遺址、城壩遺址是長江上遊古代巴人和巴文化中心遺址的發源地。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四川達州近現代shi大名人。
  • 大竹縣廟壩鎮:農旅融合走向小康生活
    大竹縣廟壩鎮在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奔康,今年榮獲達州市十佳小康鄉村殊榮。一大早,大竹縣廟壩鎮漁人部落風情園裡,已是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 「農業多貢獻·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走進四川大竹縣水產現代農業...
    參會代表參觀小龍蝦繁育中心四川新聞網達州8月25日訊(記者 王灩雨 攝影報導)汽車沿著蜿蜒的盤山路一路向前,道路兩旁,青綠的稻穀在晨風中輕輕搖曳,點綴其間一片片銀色的池塘倒映著蔚藍天空,池塘下,一隻只小龍蝦正在泥土間安靜吐息著……
  • 四川達州宣漢縣一個鎮,名字有點「土」,在古代還曾是一個縣
    在網上,駐馬店、棗莊、合肥等地名被一些網友嘲笑為「土味」,土味的地名不僅限於大城市,有些鄉鎮的名字同樣接地, 例如,今天進入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境內有帶「土」字的鄉鎮土黃鎮。
  • 四川達州大竹縣:培育高素質農民 促進產業振興
    2020年,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農廣校根據大竹縣縣域產業發展規劃和「五大」特色產業發展的要求,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高素質農民培訓規範,抓緊抓好了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一類是技能服務型,分糯稻生產、特色產業(薴麻)、生豬標準化養殖、設施蔬菜、草食牲畜養殖和水產養殖等6個專業,7個培訓班328人,另一類是現代創業創新青年培訓,設無公害蔬菜種植專業1個班40人,共計培訓368人,所有參訓學員均取得了高素質農民培訓合格證書。通過培訓,為大竹縣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