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戚英傑

2020-12-26 中國荷都網

  累世積澱 ,猶記千年茶風;新開一盞,傳承盛世茶香

  ——訪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戚英傑

  天風吹醉客,乘興過山家,雲泛龍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屈原在《離騷》裡曾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隱喻君子品德之高尚美好。由此觀之,「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可謂是文人雅士對於飲食的至高讚譽了。而這份讚譽的背後,是一段傳承千年的古韻茗香,是一枚飽蘸風雅的文化遺珠,更是一個在新時代重煥風採的傳統產業——西湖龍井。

  出身茶人世家的戚英傑憑藉對西湖龍井的一腔赤誠,引領家族企業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忠實傳承手工制茶技藝,積極融入「網際網路+」潮流,籌建國內第一座西湖龍井博物館,把承載了唐宋盛世遺風的茶文化引入當下,也推向更加廣闊的國際舞臺。

  

 

  西子湖側畔 ,傳世有茶香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無論是在文士騷客的佳句名篇裡,還是古今遊人的流連目光中,杭州無疑都是一片深得自然慷慨饋贈的靈秀之地。這裡不僅有西子湖畔的畫橋煙柳、雲樹籠紗,有環湖而抱的逶迤群峰、秀美林泉,還別有一段飽蘸了千年風流的悠悠茶韻,那就是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龍井」。

  在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東至南山村,西至靈隱、梅家塢,南至梵村,北至新玉泉以內的龍井茶基地,為西湖龍井茶核心產區。東起北緯三十度黃金線穿山而過,起伏的峰嶺引來了東南的暖溼氣流,又將西北寒風阻隔在外,獨特的白砂土與黃紅壤疏鬆肥沃、通水透氣,共同孕育了「茶中聖品」西湖龍井,也滋養了一個世代以茶為業的龍井世家——戚氏。戚英傑正是這個茶人家族的第十二代傳人。

  2009年,隨著父親年事已高,原本建築專業出身的戚英傑放棄了對口工作,回來接手家族產業。儘管有著久浸茶香的家學淵源、也不乏自小培養的濃厚興趣,但對於當時的戚英傑來說,這依然是一段頗為艱難的「跨行創業」之旅。

  進入企業的頭三年,他沉下心來輾轉各個基層崗位,潛心鑽研西湖龍井從採收、炒制、加工到成茶的工藝流程,以對傳統手藝的堅守和對天時節令的順應,守護西湖龍井「色綠、香鬱、味甘、形美」的四絕之譽。

  

 

  西湖龍井的採收歷來以早為貴、以嫩著稱,尤其清明節前採制的明前龍井,素有「女兒紅」的美稱。為了不墜西湖龍井茶的傳世嘉譽,戚英傑堅持「只做春茶」,每年的青葉採收只在3、4月間的早春時節,最長不過一個月。時間雖短,對青葉品質的把控卻絕不簡單。舉凡長度、色澤、品相乃至芽葉數量,戚英傑都帶領團隊嚴格遵循相應的採收標準,從源頭奠定西湖龍井茶的上乘品質。

  繁忙的採收季裡,每一叢鮮嫩的龍井青葉都是「才下枝頭,便上案頭」,第一時間經歷晾曬去青、粗篩分類,在短短數天時間裡失水、降苦、增香,完成生命中的第一道蛻變,然後進入最為關鍵的炒制環節。

  為了保留西湖龍井的醇正茗香,即便在春茶生產的高峰期,戚英傑也堅持傳承古老的手工制茶工藝。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鮮葉的品相,靈活運用「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壓、磨」十大手法,依次對龍井青葉進行粗製、精製、儲存,一絲不苟地執行全流程標準化工序,最終將一捧葉片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葉底細嫩呈朵的西湖龍井茶呈現在世人面前。

  不僅如此,隨著「大數據」與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戚英傑還建立起了一整套龍井茶溯源系統。通過系統,消費者和公眾可隨時查看茶園的實時景象,對西湖龍井茶從種植、施肥、修剪、採摘、加工的全管理流程進行追溯和監督,從而確立起西湖龍井茶市場的監管與誠信體系。

  

 

  在戚英傑重重把控下精製出的龍井春茶,一經衝泡便香馥若蘭、湯色清亮,入口齒頰流芳、沁人心脾,更富含胺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久飲可生津止渴、提神抗衰、清熱利尿、強心解痙,還具備減脂降壓、防癌抗菌等保健養生功效。2010年,它曾以「中國十大名茶」的身份入駐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館;2016年,又成為G20峰會的官方專用茶。

  憑藉著驚豔國際的絕佳品質和對傳統制茶工藝的體系化傳承,戚英傑榮獲杭州市西湖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發布的「第二批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傳承人稱號,帶領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開啟了延續古老工藝、弘揚龍井茶文化的嶄新徵程。

  一盞傳古韻 , 一盞引新章

  西湖龍井,因產於杭州西湖龍井村周邊群山而得名。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已經有了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至於宋元,龍井茶從山野禪寺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先有杭州太守趙抃以「珍重老師迎意厚,龍泓亭上點龍團」之句,記述高僧辯才烹茶待客之事,又有詩人虞集以「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盛讚龍井之色清味甘。到了明清,《湖儒雜記》稱其「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則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乎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相傳,清乾隆帝下江南時就曾遊龍井茶園,還親自採過茶葉、看過茶農炒茶。時人將其採摘過的十八棵茶樹圈地而養,稱之為「御茶」,至今仍可在獅子峰下見到,「龍井問茶」更因此被列入西湖「新十景」。

  而這裡,也正是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1350畝無公害西湖龍井茶基地的所在之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國家取消了茶葉統購統銷政策。為了解決茶農的銷售問題,戚英傑的父親戚國偉聯合茶區六名村支部書記,成立了杭州西湖龍井茶葉公司。創業之初,由於缺少資金,企業步履維艱。戚國偉拿自家房子當做經營場所,又向銀行貸款數萬元,帶領鄉親們蹬著三輪車,晚上到茶農家裡收購茶葉,白天到景點販賣,就這樣一點一點地成長壯大。在戚國偉的帶領下,公司自1986年開始承辦國家禮品茶,始終是浙江國禮龍井的唯一指定生產企業,所創「貢牌」西湖龍井更是唯一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的西湖龍井茶品牌,先後招待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德國總理默克爾、俄國總統普京等各國政要,並為此收到過國家外交部的賀信。

  三十載流金歲月,父輩茶人的砥礪拼搏讓當初小小的鄉辦企業一路高歌猛進,發展為了如今實力雄厚、頗具規模的「杭州市農業龍頭企業」。不僅建起了佔地4000㎡的辦公樓、加工廠及倉儲,在北京、上海、西安、揚州等各大城市開設了300餘家「貢」牌西湖龍井茶專賣店,更激勵著戚英傑不忘初心、再續輝煌。

  面對厚重悠長的千年古韻和珠玉在前的父輩佳績,戚英傑化壓力為動力,憑藉堅韌的意志,先後邁過了景區廠房建設、機械設備更新、工藝調整優化甚至是監督施工時不慎從高空墜落受傷的重重坎坷,積極利用現代營銷理念與網絡信息技術,帶領企業和品牌實現了新的發展。

  

 

  戚英傑直言:「西湖龍井茶的名貴,不僅在於其色綠香鬱、味甘形美,更在於它的天然稀缺。」就目前而言,龍井茶共有錢塘、越州、西湖三個產區,合計種植面積約110萬畝。其中,只有西湖產區所產的龍井茶才能被稱為西湖龍井,而西湖產區的茶園卻僅有2.3萬畝。換言之,對於西湖龍井茶企來說,產量的突破並非可行之策。為此,戚英傑為企業謀劃了三個清晰的品牌體系:一是優中選優的「獅峰龍井」,貴在做精;二是咬定核心主產區的「西湖龍井」,旨在做強;三是廣納周邊產區優質茶源的「龍井茶」,意在做大。

  在此基礎上,戚英傑一方面持續鞏固傳統營銷渠道,另一方面積極順應「網際網路+」潮流。不僅帶領企業進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成功帶動大額銷量,還在疫情復工後大膽嘗試直播帶貨,2小時銷售額超200萬,有力提升了企業和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構建起了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體系。

  與此同時,戚英傑也在帶領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謀求進一步的轉型升級,計劃引入外部資本籌備上市,希望將西湖龍井一脈的千年茶韻與傳世茗香送上更加廣闊的舞臺,弘揚傳統茶文化,重現唐宋茶風尚。

  文化載茶史 , 風華一館藏

  在戚英傑看來,西湖龍井不僅是產品品牌,更是文化標誌。守住西湖龍井,就是守護和傳承千年茶文化。因此,在他的心中,始終藏著一個「西湖龍井茶博物館」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他籌謀六載,踏遍千山。

  2013年,戚英傑跟隨杭州市農辦到歐洲考察。期間,當地一家專供皇室的酒莊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酒莊裡有個很小的展覽室,裡面放滿了書冊,隨手抽一冊出來,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載著歷代的酒標,一個酒標就是一個與皇室相關的故事,散發出濃厚的歷史氣息與文化底蘊。讚嘆之餘,戚英傑馬上聯想到了西湖龍井的境遇。

  

 

  當時,國內一年的西湖龍井茶消費數據為一萬噸,而真正的西湖龍井產區產量實際只有約550噸,巨大的差距背後是魚龍混雜的市場亂象。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業界對西湖龍井茶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薄弱,是國人對西湖龍井茶的模糊認知,更是西湖龍井茶文化的荒蕪與遺落。從那一刻起,戚英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為西湖龍井茶建一座專門的博物館。

  為此,他耗費巨大精力,多方收集龍井茶的文史資料與實物。北宋年間的茶碾、杭州出土的銅摺疊火鏟、道光三十年的布政使司牙貼,還有見證了杭州一帶一路茶葉史的方正大茶莊紅木茶箱等,都被戚英傑收入博物館,用來紀念那些充滿茶香的歷史時光。2019年,這座由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獨家出資,由戚英傑和收藏家趙大川共同擔任館長的杭州西湖龍井茶博物館於龍塢茶鎮落成,前後耗資四百多萬,佔地1600平方,收藏了一千三百餘件文獻文物資料,向每一位茶人、來客訴說著西湖龍井茶的前世今生。

  如今,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傳統茶文化正在逐年復甦,盛世品茶的風尚更吹進了年輕一代的群體當中,西湖龍井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黃金時代。而戚英傑也時刻履行著作為西湖龍井制茶工藝傳承人的職責,不斷吸納新鮮血液進入企業,藉由培訓與展館將西湖龍井茶的寶貴傳承分享給更多的人。

  

 

  我們相信,在以戚英傑為代表的新一代茶人茶企的引領下,西湖龍井必將重現昔日驚豔文史、禮贈各國的千古風流,在更加廣闊的舞臺上綻放一盞盛世茶香!

相關焦點

  • 訪杭州西湖龍井茶葉公司董事長戚英傑
    累世積澱 ,猶記千年茶風;新開一盞,傳承盛世茶香——訪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戚英傑天風吹醉客,乘興過山家,雲泛龍沙水,春分石上花。茶新香更細,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 西湖國賓館指定用茶,花落70年井牌龍井
    2020年10月,杭州西湖國賓館茶葉採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在綜合評議、擇優推薦的基礎上,杭州西湖區茶葉有限公司成功中標,井牌茶葉正式成為西湖國賓館指定用茶。 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在此地寫成;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在這裡草籤;2016年,西湖國賓館圓滿承接了G20杭州峰會領導人接待工作。2017年12月,西湖國賓館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井牌七十年  井牌是杭州西湖區茶葉有限公司旗下茶葉品牌,前身是成立於1950的西湖茶葉收購站,主要負責當時西湖鄉4018畝茶園西湖龍井茶的收購工作。
  • 西湖龍井茶五大核心產區:獅、龍、雲、虎、梅、龍井茶≠西湖龍井
    根據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龍井茶》中的規定:龍井茶分為:錢塘、越州、西湖、三大產區,其中僅西湖產區內所產的茶葉為「西湖龍井」 茶,另兩產區則稱為 「龍井茶」 。西湖龍井茶: 家喻戶曉的綠茶:「龍井茶」 中最享譽盛名的要數西湖產區的 「西湖龍井」 茶了。 「西湖龍井」 茶因原產於杭州西湖湖畔的龍井鄉周圍的群山之中而得此名。
  • 西湖龍井還未開採,別被烏牛早矇騙!西湖龍井茶哪個正宗?
    西湖龍井芽頭較細,幹茶瘦長,顏色糙米黃,黃中帶綠;烏牛早芽頭粗壯,幹茶扁寬,茶葉更肥大,顏色綠,表面光滑。 西湖龍井味醇厚,回甘好,比較耐泡;烏牛早多含青草味,這一點在西湖龍井的茶湯中是品嘗不到的,而且烏牛早沒有西湖龍井耐泡,只能泡2~3泡。 正宗的西湖龍井都有原產地的防偽標識,謹防假冒哦!
  • 西湖龍井的產地在哪兒,有何特色
    傳說乾隆在杭州品嘗了「龍井茶」後,一時高興,敕封了當地龍井胡公廟旁的18棵茶樹為「御茶」,要求年年貢奉。文人騷客皆愛之,西湖之水,加上龍井之茶,聞香,品茶,論道皆為美談。此外西湖龍井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再由考究的工藝和用料的加持有口皆碑也是自然。
  • 京東超市籤約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 開啟西湖龍井產業帶扶持計劃
    9月25日,京東超市與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在杭州市西湖龍井一級核心產區梅家塢籤署合作協議,正式開啟西湖龍井產業帶扶持計劃。基於京東平臺的數位技術和溯源能力,京東超市將聯手協會打造西湖龍井茶線上、線下結合的無界零售場景和新消費模式,加強西湖龍井茶產品溯源能力建設,助力西湖龍井農產品上行。京東零售集團消費品事業部乾貨食品部茗茶組負責人王賽、杭州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和種業管理處副處長申屠嬌、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副會長胡壁如等出席籤約儀式。
  • 茶農們雪中搶收茶葉,西湖龍井可還好?
    3月28日一早,浙江不少地區開始降雪,杭州淳安縣屏門鄉、湖州德清縣新市鎮的茶農們紛紛出門搶收茶葉。 杭州市氣象臺昨天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北方強冷空氣已經開始影響杭州,氣溫將持續下降,預計29日最低氣溫平原地區3-5℃,山區1-3℃,有暗霜或霜凍。山區地區的農戶們正在抓緊做好農作物的保暖搶收工作。 西湖的龍井還好嗎?
  • 中國五大好喝的茶葉排行,西湖龍井居首,你贊同嗎
    中國的茶葉種類非常多,每個盛產茶葉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名茶!在網絡上流傳著一個「茶友公認的五大好喝的茶葉排行」,其中的西湖龍井高居榜首!第五位:六安瓜片第四位:信陽毛尖第三位:福建鐵觀音第二位:江蘇碧螺春第一位:西湖龍井
  • 什麼是西湖龍井茶苗?
    在我國,茶葉的種類是非常多的,而幾乎最為人所熟知的,應當是我國的六大茶類了,這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紅茶、黃茶、黑茶、白茶以及烏龍茶,不同的茶葉其生產地是不一樣的,而不同的人,其口感和喜好也是不同的,因此,這六大茶類也可以說是深受不同民眾的喜愛,那麼今天小編就具體和大家說一下綠茶之西湖龍井
  • 是什麼影響了西湖龍井的耐泡度?
    茶耐不耐泡,雖然能夠側面反映一些茶葉的品質,但絕不是作為評判好壞的唯一標準。那麼,是什麼因素影響了西湖龍井的耐泡程度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及內含物質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耐泡度。理論上講,喬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為半喬木,再次為灌木。
  • 國家一級評茶師帶您十分鐘認識西湖龍井茶!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杭城四月,草長鶯飛,柳綠桃紅,龍井飄香。今天,茶童就帶領大家花十分鐘的時間來認識一下西湖龍井茶,希望您通過此文能夠對西湖龍井茶有個全面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能得以受用。美國國父茶聖陸羽在其所撰寫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到了北宋時期,西湖龍井茶區已初具規模,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產的「白雲茶」和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被列為朝廷貢品。
  • 杭州開展「護茶」專項行動 保障西湖龍井「放心消費」
    底色是「綠色」的標識,會貼在西湖龍井茶產地保護區內茶農自產自銷的毛茶上。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供圖中新網杭州3月19日電(記者 胡亦心)春暖杭城,「西湖龍井」新茶也於近日開採。為保障「放心消費」,日前,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杭州市農業農村局、杭州市公安局等部門,開展為期3個月的「西湖龍井」護茶行動,進一步規範「西湖龍井」茶生產、銷售行為,淨化「西湖龍井」茶消費環境。茶企標,獲得「西湖龍井」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許可和龍井茶(西湖產區)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準用的企業可使用。
  • 真假「西湖龍井」誰能分清?地理標誌保護難解品牌亂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地理標誌保護難解品牌亂象商家個個自稱賣的是西湖龍井,價格和品質卻千差萬別。近期春茶上市,許多市民都想一品正宗西湖龍井茶香,但在電商網站搜索時卻發現,商品魚龍混雜難以辨別。地理標誌為品質「背書」「鑑別西湖龍井有這四大招數,一摸二看三嗅四嘗。」隔著手機屏幕,李豫正跟主播學習挑選西湖龍井的訣竅,但聽了半天仍是一頭霧水。再詢問身邊朋友,有的說要看外形,有的說是聞香氣,有的直接說看價格,每斤1500元以下統統不靠譜。
  • 有標識才正宗,盧正浩為天下茶客傾心奉上正宗西湖龍井春茶!
    每年春天,茶客們都在等待著西湖龍井春茶上市,這是杭州獨特的味道。一杯西湖龍井,在細膩的茶湯中感受江南的十裡春風。「春雨貴如油,春茶貴如金」,明前龍井即將上市,但是市面上售賣的西湖龍井魚龍混雜,即使是老茶客也難免「中招」,因此正宗西湖龍井顯得彌足珍貴。盧正浩致力於打造正源正味的西湖龍井,每一款茶產品都有政府防偽標識,可溯源,可驗偽。
  • 2017年2季度上海市茶葉商品包裝專項監督抽查結果
    龍井茶 凱溪 250克 2017.04.02 杭州虎跑茶葉有限公司
  • 教你一招 | 啥是正宗西湖龍井茶,看完秒懂!
    這麼說吧,如果你哪天來杭州玩,在想著帶點啥特產回去的時候,龍井茶,肯定是第一秒就閃現在你腦海中的關鍵詞。
  • 杭州踏青好去處,遊客逛西湖東,杭州人去西湖西,說的就是這裡
    國學大師俞樾想必是個對「在路上」情有獨鐘的人,杭州的風景中,他覺得西湖雖美卻太過雕琢,而富於野趣的九溪卻是頂級勝景,並寫出了「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樹」這樣看似平常卻相當絕妙的好句。九溪位於煙下嶺西面,龍井山南面。
  • 【為民辦實事】讓茶葉喝的更放心,西湖立體式打造「精品示範」茶葉...
    食品 安全 西湖篇 杭州食品小作坊治理工作紀實 西湖區轉塘街道、雙浦鎮等地是西湖龍井的重要產地,家家戶戶都有炒制茶葉的習俗,茶葉小作坊作為當地特色產業一直延續傳承至今。
  • 杭州西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西湖古稱錢塘湖
    《新白娘子傳奇》、《白蛇傳》、《青蛇》、《秋瑾》、《兩宮皇太后》、《梅花三弄之水雲間》等影片也均在杭州西湖取景拍攝。 西湖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蹟聞名中外,以湖為主體,以植物造景為主,輔以亭、臺、樓、閣、廊、榭、橋、汀,「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 「明前頭採西湖龍井手作茶」驚豔了cctv7
    頂峰茶業,以一杯至鮮,傳承茶世匠心,遵循傳統,始終堅持用心做一杯好茶,做一杯正宗西湖龍井,這份匠心手作茶讓這一年只收穫一季的西湖龍井更有品質和溫度。2016年頂峰茶業作為G20杭州峰會的高級贊助商,西湖雙璧(西湖龍井、九曲紅梅)成為峰會的指定用茶,這對於頂峰來說是一份莫大的榮譽和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