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小朋友肯定也發現了,我們平時穿的衣服上前襟的扣子一般都是七顆或五顆,小編也心血來潮的數了一下,發現襯衫的扣子都是七顆,那麼為什麼不是四顆或六顆呢?
服飾的產生最初是人類為抵禦風寒,保障人身安全的一種創造,隨後漸漸地也有了社會文化的特徵,風俗的不同可以直觀地從服飾上表現出來。
以前在部分農村地區,一些老人在製衣服時都遵循扣子為單數的習俗,緣由是衣服扣子從上到下按照「有吃」,「沒吃」的順序扣下來,只有紐扣是單數時,扣到最後才落在「有吃」上。如果扣子是雙數,那麼就意味著沒吃,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所以為了討「有吃」的吉利,在很多地區尤其是贛西,都流行著扣子「宜單而忌雙」的特色風俗,同時也反映出了「奇數吉祥」的文化。
那麼有的小夥伴又該問了,如果最上邊是「沒吃」開始,紐扣是單數,到最後不是變成「沒吃」了嗎?這個問題小編就能解決:誰會從「沒吃」開始呀,當然是從始至終「有吃」才好。
當然除了這些流傳下來的特定民俗之外,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受「四六不成材」這句民諺的影響。這種說法緣於《易經》,天四是陽爻的起點,地六是陰爻的起點;也可以說天四是陰爻的終點,地六是陽爻的終點。但無論是起點或者終點,都不堪重用,好比一個是新生的樹苗,另一個是行將腐爛的朽木,都不能成材。
不成材就是沒有本領成不了大器,而『四六不懂』則表示不懂常禮、不會辦事的意思,因此要避開4和6,由此延伸出忌諱衣服的紐扣為雙數,認為這會影響到人的事業成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各地流傳的民俗、風俗,更是處處透露著我國古文化內涵,同時也表現出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比較特殊的民俗風俗嗎,歡迎留言區留言!免責聲明!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中觀點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僅供參考!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各種奇聞異事,滿足你一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