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睡10平棺材房,睡覺不敢翻身,妻子換衣服兒子外出避嫌

2020-12-22 搏瑞

現在這房子的平均面積是多少?據統計,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積為40.8左右,而家庭平均居住面積為123.2平方米。

雖然有可能很多人的居住面積還沒有達到這麼多,但還是合理的。你有沒有想過那座10平的房子?

也許十平的房子沒有你的過道那麼寬敞,但他是一個三口之家!

一家三口睡10平棺材房,睡覺不敢翻身,妻子換衣服兒子外出避嫌

如上圖所示,一個三口之家就坐落在這樣的空間裡。最尷尬的是因為房間很小,沒有連的地方來換衣服,當一個母親想要換衣服,她必須讓她的兒子出去,以避免懷疑。

當我兒子半夜想上廁所時,他也用最原始的小便器「接尿」。我想如果大多數人都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將無法留下來。

從門往裡看,真是全景,而且東西也更多,我覺得連沒有地方可去。

一家人也睡在這樣的上下鋪中,由於兒子一天天長大,需要單獨睡一張床,夫妻倆只能擠在下面的小床上,連很難翻身。幸運的是,這張床還比較結實,他每天的重量將近400斤,真的是「壓力山大」!

一個三口之家本來就很擁擠,但是家裡難免會有親戚朋友,所以床就成了臨時的沙發。

除了內室,外面還有一個兩層的左右廚房。因為廚房區鳥、油煙機也不能安裝。把風扇用作排油口真是太好了!

當然,還有更多的異國情調。我們剛才看到的廚房要變成浴室了!

因為我兒子上四年級,家裡的書多了,這使得小房子更擁擠。

以上是改造前的外觀,很難想像他是如何被改造成兩室一廳一廚一衛?見證下一刻一起來!

原本狹小的臥室,經過改造,無論是從光線還是空間上,都顯得過於明亮。過去雖然空間小,但梁高,所以下面的面積使用方便,而且臥室抬高了,所以「一室」的空間就騰空了。

我們來看看細節,廚房也搬到了房子裡,廚房設施配備了齊全。沒有必要像以前那樣依靠風扇來排煙。

廚房是開放式廚房,緊挨著餐桌。以前廚房的桌子要經過幾個門,這使得盤子很容易涼,所以在一個房間裡就不用擔心了。

還有「一室」這是兒童房,我們改造了以前的廚房,在下面留出了小客廳,這樣我們就不能再在不能移動的空間使用一家人巢了。

這裡設計師還特別開了一個小天窗,可以方便通風,不讓空間完全封閉,有空氣流通。

廁所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有限的空間內,衛生間也配備了所有的設施,地板也被使用防腐木。

一個三口之家一定有很多東西。所以設計師設計了很多儲藏櫃,當他們不打開時,他們不會佔用任何空間,當你打開他時,他的存儲空間比你想像的要大。所以稍後不要擔心,東西堆將佔用一個小空間。

這裡設計師還有一個特別貼心的小設計,因為女主人經常需要工作,以前,根本沒有書桌,所以她只能窩在床上,現在有一個摺疊板,非常方便。

在他被轉換之前,可以說他在被轉換之前是「棺材屋」,改造之後,真是讓我們目不轉睛!你看了設計師後,會佩服他嗎!

關注「物質生活家居」,每天學習專業實用的家裝裝飾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隨時與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一家四口住11平棺材房,兒子兒媳「睡牆上」,生活毫無隱私可言!
    一家四口住11平棺材房,兒子兒媳「睡牆上」,生活毫無隱私可言!小黃一家就是典型的「上漂之家」,一家三口在上海一個只有11㎡的兩層「棺材房」裡一住就是30多年,而且小黃的未來結婚對象也在最近搬了進來。相當於今後一家四口要住在11平的「棺材房」裡。黃爸黃媽睡在閣樓唯一一個臥室裡,空間高度低得平時站起來頭都抬不起來,黃爸黃媽曾經還多次不小心撞到頭、被屋頂的釘子刮傷。長期居住下去極有可能影響脊椎健康!
  • 單親媽媽當13歲兒子面換衣服,對孩子危害很大,異性親子也要避嫌
    異性親子之間需不需要避嫌?不避嫌對孩子有哪些危害嗎?案例:鄰居小梅早年就和丈夫離了婚,擔心重組家庭會影響兒子,所以小梅沒有再嫁獨自一人撫養兒子長大,周圍鄰居對小梅這對母子也很是照顧。老師當時制止小梅「您怎麼能當著孩子面換衣服呢,他已經是13歲的大男孩了」本以為小梅會不好意思,誰知道小小梅笑了笑說「沒事老師,我親生的孩子怕啥,都習慣了,從小沒有爸爸孩子膽小,長這麼大了都是和我一起睡,沒事的。」
  • 兒子睡臥室父母睡廚房,一家四口擠24平小屋,網友:你憑啥生二胎
    兒子睡臥室父母睡廚房,一家四口擠24平小屋,真是越窮越愛生二胎在蘇州,就有一家四口擠在24平米的房子裡,戶型是簡單的一臥一廳一廚一衛,若是3個人住,勉強能夠過下去,可是四個人住,生活質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 "星爵"克裡斯·帕拉特一家三口外出 公開奶爸日常
    "星爵"克裡斯·帕拉特一家三口外出 公開奶爸日常 時間:2020.11.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
  • 一家三口外出,爸爸與兒子穿親子裝,媽媽:真過分,我倒成外人了
    很多人的回答是不會,不過小編倒不這樣認為,不同的人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做法,有的人素養比較低,對待繼子就不那麼真心實意;有的人素養比較高,會對繼子視若己出。這不,在一個重組家庭裡就上演了很溫馨的一幕。
  • 90平三房,從毛坯房到入住,一家四口過著安詳詩意的幸福生活!
    從最開始的毛坯房交房開始,從最開始的設計、選材、找工長,開工改水電、鋪磚、刷牆、挑選家具家電,布置軟裝,到入住新房,全程過程都是自己一個人忙活,家屬從未參與,自己做決定裝修其實也蠻不錯的,不會產生什麼矛盾。雖然超出了預算,但是全屋安裝了智能家居系統,很滿意,一家四口過著安詳詩意的幸福生活,很讓人羨慕。
  • 鄭愷一家三口首同框,攜妻子苗苗女兒外出放風大秀幸福
    反正我是從跑男才開始接觸到鄭愷的,畢竟,跑男也是給我們帶來不少快樂的,對於這個速度與溫柔並存的「小獵豹」鄭愷,更是愛的沒話說,他與妻子苗苗也是在今年五月份官宣結婚的消息,而時間飛逝,在10月22日,接受採訪的時候,就接到鄭愷的好消息,苗苗產女啦!
  • 40㎡老房住一家三口,玄關掛滿溼衣服,進出房門像「闖關」一樣
    想必很多年輕人,和這對小夫妻的情況是很相似的,一家三口住著40㎡的老房子,甚至連陽臺都沒有,衣服全都晾曬在玄關位置,進門以後滿眼都是溼衣服,進出就像闖關一樣。臥室更是如此,一家三口擠在這間小臥室內,只有一張雙人床和一個簡易衣櫃,孩子現在小還能對付,但是孩子一旦長大,要分房睡的時候,沒有多餘的空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正是因為想要提高生活質量,並且為了長久考慮,兩夫妻找到設計師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在設計師幫助下,面積雖然依舊是40㎡,但是空間進行重新規劃後,變得整潔寬敞了很多。
  • 一家三口住10平方,34歲兒子沒睡過正式的床!蝸居的他們盼到了
    鄒阿姨的家距離人民廣場步行還不到一刻鐘住在這樣「黃金地段」的一家人卻日夜期盼著能夠搬家因為他們所居住的新閘路(二期)地塊都是近百歲高齡的二級以下舊裡破舊、狹小,還缺少獨用廚衛鄒阿姨一家三口就蝸居在10平方米陰暗逼仄的老房內正常的床擺不下鄒阿姨只能給34歲的兒子弄了張彈簧床晚上支上,白天再收起來怕兒子睡傷了腰彈簧床上面又鋪了塊舊床板最尷尬的是家裡沒有抽水馬桶白天還可以去外面的公共廁所解決晚上只能在房間裡用痰盂罐三個成年人很是尷尬
  • 韓國一家7口擠在100平貨櫃房,全家共用一個7平衛生間,真的擠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住在韓國的一家7口,夫妻倆辭去城市工作,回到老家自己搭建了一棟兩層的貨櫃樓房,現在和父母還有3個孩子7個人擠在這套100平的房子裡。
  • 世界最恐怖的旅館:晚上睡在棺材裡,客人經常被嚇哭,你敢嘗試麼
    世界最恐怖的旅館:晚上睡在棺材裡,客人經常被嚇哭,你敢嘗試麼隨著百姓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門旅行成為了大家閒暇時候的一種選擇,而出行的幾項活動無非就是吃喝玩樂,但是這之間少了一點的就是住。但是現在酒店的營銷方式也越來越多,花樣也越來越新鮮,經常推出一些特價房,或者與節日相關的主題房間,但是大部分的裝修風格都大同小異,而且比較簡單,稱得上是簡潔美觀,但是不算是有新意。世界上有這樣一家小旅館,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它的裝修風格,可以說得上是全世界最獨特的,也是最恐怖的。並且,令你想像不到。它和我們住的常規的酒店或者旅館非常不一樣。
  • 上海一家三口擠27平房子,屋頂掛滿排汙管,女兒只能睡在爸媽床尾
    上海就有這麼一戶人家,家裡一共有三口人,一家人居住在27平方米的小房子裡面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上海一家三口擠27平房子,屋頂掛滿排汙管,女兒只能睡在爸媽床尾 上海就有這麼一戶人家,家裡一共有三口人,一家人居住在27平方米的小房子裡面
  • 25萬香港人住在不足10平的房子,更殘忍的是:活著卻住進了棺材
    25萬香港人住在不足10平的房子,比這更殘忍的是:我還沒死,就已經住進了棺材最近在微博上來自@今日俄羅斯RT發布的一個關於香港住房的紀錄片《方寸間的地獄》刷爆了網絡一位住在棺材房的香港人這麼說當平面空間已經壓縮到極致時房東們便把目光投向了立體空間棺材房就這樣誕生了如同火車臥鋪的車廂一樣在一定空間內,分割出上中下6個床位每間高度不超過半米
  • 一家四口睡覺的畫面火了,孩子睡姿「自由奔放」,網友:佛系爸媽
    很多家長反映,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再也沒有睡過整夜覺,一晚上要麼幫小孩蓋被子,要麼關心孩子會不會掉下床,但也有一些家長帶娃特別佛系。最近一家四口睡覺的畫面在網上火了,在絕大多數小孩跟父母睡覺的家庭中,孩子睡著之後,家長也不安心。
  • 媽媽回家看到一家四口睡覺,爸爸「左擁右抱」兩個女兒,兒子呢?
    有些家庭是因為爸爸特別喜歡女兒,有些家庭是因為周圍生兒子的人太多,非常想要一個小公主來平衡。在網上,有不少媽媽吐槽,結婚前沒看出三大五粗的大男人是個「女兒奴」,孩子一生下來,天天繞著女兒轉!有一段時間大家熱議兩張照片,照片上是爸爸抱著孩子們睡覺,拍照的人是媽媽。
  • 一代歌神,與妻子約定丁克,和情人生育兒子,一家三口很幸福
    一代歌神,與妻子約定丁克,和情人生育兒子,一家三口很幸福說起譚詠麟,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在音樂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許冠傑之後,譚是公認的歌神人選。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音樂領域有著無人可及成就的歌手,也有著自己的黑料,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 一家四口睡照片走紅,婆婆忍不住笑了: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然而有些家長卻不怎麼想,只要他們睡得舒服,他們就不關心他們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太「佛系」。案例研究:前段時間,有一個關於一對父母帶著孩子的熱議,一家四口睡覺的照片突然在網上流行起來。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睡得很香,兩個孩子卻的睡姿太奇怪了,人們不得不感嘆:這對父母心來說太大了。
  • 為南安市洪瀨鎮這一家三口!
    一張木床,給哥哥和癱瘓母親休息;一個地鋪,是自己睡覺的地方。自從今年3月初哥哥突發中風癱瘓在床後,洪瀨鎮洪東社區58歲的徐貽明就放棄工作,獨自照顧起64歲的哥哥和90歲的母親。徐貽明有輕微的智力障礙,他和哥哥都未曾娶妻,一家三口相依為命。儘管連住處都是寄住在親戚家,但徐貽明仍保持樂觀心態,每天都會將地板打掃得乾乾淨淨,儘量照顧好哥哥和母親。
  • 寶寶出生後,一家三口怎麼睡?以下睡法暗示寶媽家庭地位高!
    文丨木棉媽媽寶寶的出生,家裡多了一個小成員,原本的二人世界,大床可以隨便翻身,隨便睡覺,加了一個小寶寶,睡覺方式就發生變化了。那麼有寶寶後,你家都是怎麼睡的呢?不同的睡法,暗示著寶媽的家庭地位哦。01、寶爸單獨睡「寶寶一晚上醒好多次,會影響我第二天上班!」有寶寶後,有些寶爸會自己去次臥睡覺,寶媽跟寶寶睡,照顧寶寶的任務就落到寶媽一個人身上了。這種情況顯而易見,寶媽的地位高不到哪兒去,相反,還有點低。
  • 兒子都16歲了,媽媽還堅持不分床睡,越界的母愛讓孩子徹底毀了
    等著過了幾年,兒子慢慢長大了,她多次提出分床睡,但是兒子都會說自己怕黑,爸爸不在家不安全,所以以後就一直沒有再提分床睡這件事,直到孩子現在16歲了,她仍然堅持每天和兒子一起睡覺。兒大不避母,越界行為害了孩子兒子一直和媽媽睡了16年,現在已經上高中了,但是仍然離不開媽媽,晚上睡覺必須媽媽在身邊才能睡著,這樣給媽媽增添了不少煩惱,但是兒子也被養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