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 KUsari,36氪經授權發布。
角落生物是日本企業San-X推出的擬人虛擬角色系列,其設定為喜歡躲在角落的、不自信的軟萌形象,被統稱為——角落生物。
憑藉其高人氣,角落生物獲得了「日本虛擬角色大賞2019」最具人氣獎。而2019年這一年,角落生物的商品銷售額達到200億日元。
創造出這些人氣角色的公司San-X,則是一家創立於1932年的文具企業。經過八十八年的發展,San-X憑藉其創造的虛擬角色形象為大眾所知。
2012年,San-X以日本人喜歡角落的心理為主題設計出了一系列虛擬角色形象。
該系列角色有主要有角落生物(主要角色)和迷你生物(輔助角色)。所有角色的共同點是性格消極、喜歡角落等。
上排:從左至右分別是白熊、企鵝、炸豬排、貓、蜥蜴
下排:從左至右分別為包袱、雜草、炸蝦的尾巴、珍珠、黑珍珠
角落生物的目標受眾群體主要有兩個,一是以兒童為中心的家庭受眾,一是20-30歲的青年群體。
在日本,以這兩類受眾層的虛擬角色產品較為少見。從角落生物的粉絲畫像中可以發現,成年男性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他們當中很多是因為自己孩子或是女朋友喜歡角落生物而開始接觸。接觸後,他們開始注意角落生物的商品、LINE表情貼圖以及遊戲和書籍,慢慢地也被角落生物所創造的世界給治癒了。
就這樣,角落生物成為了日本人氣不減的虛擬角色。
在角落生物人氣高漲的同時,San-X也開始通過推出繪本、線下主題活動、大電影、遊戲等內容將IP的價值擴大。
比如,2014年3月,San-x推出了角落生物的首本繪本《角落生物:在這裡最安心》。這部作品大賣後,又推出多部繪本作品。
2017年7月17日—8月1日,角落生物主題的動漫列車運行。
2019年11月8日,在角落生物迎來7周年,角落生物劇場版《角落生物 立體繪本與神秘之子》(日語:映畫 すみっコぐらし とびだす絵本とひみつのコ)在日本公開上映,繪本也同時刊行。
《角落生物 立體繪本與神秘之子》上映首周票房在日本國內電影票房榜排行第三,上映第三周累計動員58萬人,票房收入突破7億日元(截止至11月28日)。即使是在大人氣電影《冰雪奇緣2》上映後,角落生物劇場版也連續三周進入票房排行榜Top5。
2019年《角落生物 立體繪本與神秘之子》獲得了日本電影影評人動畫獎。今年7月10日,由知名動畫導演萬九執導、動畫團隊Fanworks聯手打造的動畫電影《角落小夥伴電影版:魔法繪本裡的新朋友》在日本上映。
角落生物劇場版
2019年劇場版《角落生物 立體繪本與神秘之子》上映時,也推出了同名繪本作品。
遊戲方面,主要以任天堂平臺為主,自2014年起推出《角落生物:在這裡生活感覺很安心》《角落生物:來開店吧》《角落生物:建設村莊吧》及《角落生物:這是哪裡》四款3DS平臺遊戲。此後,這四款遊以合集的形式登錄Switch平臺,售價為5800日元。
2016年在iOS和安卓平臺推出《角落生物:來解密吧》三消手遊。2019年11月系列新遊戲《角落生物:繪本中的世界》上線,售價為4800日元,玩家可在遊戲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培養。
在角落生物人氣高漲的同時,San-X也開始了基於IP的授權業務,覆蓋領域包括文具、雜貨、書籍、遊戲軟體、服飾、玩具等。
此外,角落生物會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系列周邊。例如2020年發布的「水獺和角落生物的野營」「在草莓咖啡廳喝茶的角落生物」,以及最新的一期主題是「珍珠奶茶公園」。隨著近兩年珍珠奶茶在日本的大火,2020年8月,角落生物也結合這一流行趨勢推出了珍珠奶茶公園主題的系列周邊。該系列的產品有橡皮、自動鉛筆、筆袋、鑰匙包、背包、掛件、抱枕、以及場景擺件套裝等。
奶茶公園系列
個人護理類商品包括創可貼、牙具套裝、指甲刀、可攜式鏡子以及髮飾等。2020年7月31日,角落生物與明色化妝品推出聯名美顏水,實現人氣化妝品與人氣角色的完美聯動。
日用雜貨類商品包括毛巾、水壺、背包、坐墊、便當包、杯子、手帕以及各類夏季冰涼產品(冷感材料製品)。
角落生物化妝水
從基於IP的授權和自推產品這個角度看,授權商品的種類多樣,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收藏向的玩具開發也注重運營思維。比如,應季節誕生的不同版本的商品,冬天有帶著帽子和圍巾的角落生物,夏天有拿著西瓜的角落生物等。
角落生物不僅出售單個角色的玩偶,還出售更具趣味性和收藏價值的玩偶套裝。例如職業扮演系列,每個套裝都有相應的背景和其他場景道具,角色也能換上制服。
亞克力套裝
和其他人氣IP一樣,角落生物也推出地區限定的周邊,在各地車站、景點商店,都可以看到角落生物限定商品的身影。
日本各地限定掛件
其實,不管是在韓國還是日本,基於虛擬形象的角色產業都已是成熟產業。在這個產業裡,基於IP做漫畫、動畫、遊戲,IP跨界和服飾、玩具等產業合作推聯名商品都是常見的商業變現方式。
但角落生物的IP授權業務裡,比大多數形象IP多了一項——食玩。
「食玩」一詞本身是從日本傳來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附帶食品的玩具。在日本,食玩的受歡迎程度不亞於扭蛋,而且歷史悠久。隨著食玩的發展,也逐步分為帶有食物產品的可食用食玩玩具,以及不帶食物產品的食玩玩具。後者,又被稱為「知育菓子」,側重於手工製作,即讓玩家用提供的玩具材料,按照說明書DIY成各種各樣的食品(比如飲料、麵包、方便麵、日式便當盒、蛋糕等)或者微縮場景。
而San-X對角落生物在食玩方面的開發,兩者都涉及了。
先來說說,角落生物的可食用食玩玩具。
2017年,一條食玩分享視頻在B站獲得了7.2萬次播放量。這條視頻的內容,是角落生物布丁食玩的製作過程。UP主「美食圈」拆開包裝袋,拿出貓爪盤子、食物材料、製作工具,再按照說明將食物製作完成放進貓爪盤子,剪輯成了這段3分鐘的視頻。
截屏自B站UP主「美食圈」視頻
和一般的布丁及盤子相比,角落生物布丁食玩的器皿和製作出來的食物,都是微縮版,看起來也非常軟萌可愛。這正貼合了角落生物的核心受眾群——孩子。這些需要買家自己動手製作的玩具,既給了家長和孩子一個互動的機會,也非常受小孩子的喜歡。
又比如,萬代新上市的角落生物海軍主題蛋撻,正是今年夏季版的食玩產品。目前已在日本各地開始發售。
售價方面,這類玩法較為單一的可食用的食玩玩具,售價在100元人民幣以內,也有部分食玩包的售價在10-20元。食玩包,可以理解為可食用的食物,配上特殊的玩具工具來使用。
和國內深受80後孩童時期喜歡的酸梅粉有些類似,酸梅粉食用時需要配上小勺子,而零食包裡的塑料小勺子的勺柄被做成了企鵝、老鼠、老虎、猴子等形象,非常可愛。不少小孩會為了搜集不同勺柄的勺子,而多次購買酸梅粉。日本的食玩包也是如此。
但相對於大多數帶可食用產品的食玩玩具,不含食物產品的食玩玩具售價普遍更高。
這是因為,這系列的玩具產品,場景更複雜,且售賣對象也不再局限於小朋友,而是包括了有模型收藏喜好的女性。也就是說,這類食玩玩具,已經可以被稱為微縮世界模型玩具了。比如,角落生物的角落跑腿系列食玩,國內售價高達274元人民幣。
國內售價,含稅
又比如,日本玩具公司RE-MENT推出的兩款角落生物的主題盒玩——「角落小夥伴的派對時光」以及「城市角落的洋菓子店」。以「城市角落的洋菓子店」為例,一共8款產品供玩家收集,單款售價約30元(450日元)。
因為食玩本身的趣味性,決定了這類產品中許多都帶有收集屬性。即,現在我們常說的「盲盒」。
在推出系列產品的時候,告知玩家一共有幾款,其中1-2款為隱藏款。隱藏款的概率低,會引導玩家多次消費,完成收集。在角落生物和Re-ment的合作中,也可以看到許多食玩盲盒產品。
2020年,角落生物迎來了第8周年誕辰。伴隨著多種多樣的商品、動漫遊戲的宣傳、以及品牌聯動,角落生物正繼續擴大其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為日本又一大國民級IP。
至於「食玩+盲盒」的銷售方法,我們將在介紹食玩的稿件中進一步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