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景谷秧塔大白茶

2021-01-11 茶馬古道JL

秧塔大白茶產於景谷縣民樂鄉的秧塔村,這裡有40多戶彝族人,早年稻香潭祖,居住在這青山環抱的山谷小盆地,這裡海拔約1800米,山高、古深、多雲霧。我們三月底來到景谷,當其他的茶區已在採收早春茶時,秧塔的大白茶芽還未發育。據李姓村民陳樹述,他們的祖先是馬幫,也就是茶馬古道中的馬幫,一百多年前去到瀾滄江時看到茶樹長得非常挺立,於是選擇幾株長了較好的茶樹,採集樹上的茶籽帶回秧塔播種,茶樹經過雜交變異,並且適應高山地的氣候,於是長出一層層的茸毛茶芽,於是將茶苗移植到家旁的坡地上。這些茶樹就這樣一生十,十接百的種滿了秧塔這個小山寨坡。

秧塔白茶適應了景谷的水土後,形成了茶樹的優良品種。白毫顯露,條索銀白,氣味清香,茶湯鮮爽,滋味淡雅醇和,因此以產地特色命名,在1981年被評為雲南八大名茶之一。90年代後,多採用插育苗移栽,並建有較大面積的無性系茶苗,擴散出景谷茶區並有5萬多畝白茶,雲南其他茶區也有引種。

央塔大白茶若是細分,有綠芽大白茶及黃芽大白茶,兩種都屬喬木型,大葉類。在茶園中兩種幾乎很難分辨出何種是綠芽,何種是黃牙。經景谷茶廠王總一一指點,可以看出一二。綠芽大白茶分枝較密,葉片水平或下垂狀著生,葉色深綠,芽葉肥碩壯實,茸毛特多,是綠白色。黃芽大白茶分枝較稀,葉片稍上斜狀或水平狀著生。葉色綠,芽葉一樣肥壯而長,茸毛也很明顯,是黃綠色,與大白茶的芽是綠白色為最大的區別。

種植歷史已有160年,現今老種茶樹還在。因為外形特殊,白豪又有富貴樣,於是清朝當地官吏責令精心採制成「白龍鬚貢茶」,向朝廷納貢成為西遊珍品。大白茶能製成多種茶類,春茶與谷花大多製作傳統的曬青毛茶。而在清明前也就是明前春尖,可製成炒青或烘青,則香氣更佳,毫色銀灰,湯色透亮,也可以製成紅茶,金毫顯露,條索肥碩,香濃醇甜。由於白毫顯露,條索銀白煞是好看,因此有很多茶商將它撒在普洱茶的麵餅上。

如果論及到白茶,在市場上因品種之別,及工藝之異而形成多種成品的白茶。白茶大概有三種成因:一是利用白茶製作工藝,就是不炒不揉,經萎調、乾燥,而製作出來的茶;二是指茶樹品種,茶樹的葉片和茶芽密披白毫;三是指白片茶,就是葉片偏白色的茶樹品種,製作方式是綠茶工藝,如安吉白茶。景谷大白茶則是前兩者的匯合,適工藝也是品種。

來到央塔讓人聯想起茶市場「把茶」的商品。是將茶葉揉製成圓直的條形,檢選長度一致的茶條,用紅絲帶束絮成一把,即成「把茶」。聽說這樣製成的茶,是早年向皇帝納貢的珍品「龍鬚茶」。景谷大白茶成長在青山環抱的景谷中,再加上高山的優勢。這也難怪成為景谷的大白茶,如同它芽上的毫色銀灰,在市場上都是最驕的寵兒。

相關焦點

  • 茶知識:普洱之景谷(勐臥)月光白
    這次的標題我要強調的是沒有寫黑茶,因為這個月光白茶談不上是黑茶,所以筆者才把標題這樣寫。景谷古稱「勐臥」,傣語「勐」為地方、「臥」為井,意思為有鹽井的地方。據史料記載,秧塔大白茶種植歷史有160多年,清道光20年(1840年),陳家從勐庫茶山採得數十粒種子,藏於竹筒扁擔中帶回種植,出苗後發現一株芽葉黃色的茶苗,就把它移到家邊園地裡,這株奇特的茶苗就是現在的秧塔大白茶。月光白屬於白茶類——雲南的白茶。
  • 景谷民樂鎮:白茶產業助農「綠色致富」
    「我家祖祖輩輩都是靠種植茶葉為生,目前已經種植大白茶100多畝,其中古樹大白茶有4畝多,年收入達30萬元左右。只要採下來就是錢,白茶產業讓我們實現了『綠色致富』。」站在自家的茶園裡,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樂鎮大村村秧塔村民小組村民陳明聰高興地和記者聊了起來。
  • 目前,雲南白茶悄然崛起,它和福建白茶有什麼區別呢?
    在近幾年,熱度上升最快的除了普洱茶以外,就屬白茶了。白茶是六大茶類其中的一類,在六大茶類中,它不僅是茶類中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的本色,而且還具有品飲價值和收藏價值。說起白茶,很多人會想到的是福建白茶,但是雲南白茶的出現並非是福建白茶流行才出現的。那麼雲南白茶和福建白茶又有哪些區別呢?
  • 景谷大白茶是月光白嗎?和福鼎白茶有什麼區別
    景谷大白茶產於雲南省景谷縣民樂鄉大村秧塔,其特點是茶樹品種優良,芽葉滿披茸毛,成茶肥碩重實。白毫顯露,條索銀白,氣味清香,茶湯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飲,以產地特色命名。種植歷史已有150多年,今老種樹尚在。
  • 《芷兮課堂》2020年春 走進雲南茶山 白茶篇
    這就是雲南白茶,滋味清淡雅潔,仿若不染塵俗。秧塔白茶秧塔地處高山密林的雲霧山中,氣候溫涼,種植歷史已有160多年,清道光20年(1840),今老種樹尚在,從清朝開始,當地官員便令茶農將大白茶製成「白龍鬚貢茶」向朝廷進貢,該古樹大白茶以口感佳、耐衝泡而聞名於世,成為茶中珍品,芽葉很有特色,嫩葉呈黃白色,葉柄黃中透紅,芽頭肥碩背面生滿絨毛……大部分茶樹樹齡在200年左右。
  • 月光白究竟屬於普洱茶還是白茶
    有人說「月光白」是白茶,有人說月光白是普洱茶,而有人說月光白是綠茶,甚至要還有人認為屬於紅茶。那麼,月光白到底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茶呢?事實上,嚴格來說「月光白」不管是從六大茶類上來劃分,還是從採制作工藝、發酵程度上來講,歸屬於白茶。為什麼呢?
  • 雲南有一種茶,香得自然,甜得清新
    上個月我們送出了十份雲南白茶,收到了很多好評反饋茶友們都說雲南白茶香氣很好,滋味也很甜,其實雲南白茶的香氣更好是集合了很多原因形成的。一是雲南具有生態環境優勢,雲南地處高原地區,生態環境良好,而很多雲南白茶的原料都是古樹原料,所以在滋味上面會更加的豐富飽滿;二是更具有加工優勢,很多產茶地方都有梅雨季節,製作白茶過程中往往需要烘乾,而雲南陽光充足,空氣乾爽,可以直接陽光曬乾,所以香氣上會更加自然;其次,一些白茶用的原料是景谷大白茶,景谷大白茶是省級茶樹良種,有性系品種,種植歷史已有160多年,最適合做白茶,所以滋味香氣會更好
  • 白茶的香氣有哪些類型?4點帶你分清白茶的香型(下)吾雨茶課堂
    省外白茶是近幾年才隨著白茶市場的日益火熱,逐漸出現的,涵蓋雲南、臺灣、廣東等省份,但這些省份只是極小批量的生產白茶,其中又以雲南白茶名氣最大。雖然越來越多地區開始生產白茶,但是不同地區產出的白茶,所呈現出來的特色有著很大區別。
  • 普洱江湖之 古樹大白茶—清香淡雅茶中極品
    這種茶芽尖滿是絨毛,成茶條索肥碩,白毫顯露、湯色清亮,香味濃鬱、甘醇可口……被稱為「秧塔大白茶」從清朝開始,當地官員便令茶農將大白茶製成「白龍鬚貢茶」向朝廷進貢,該古樹大白茶以口感佳、耐衝泡而聞名於世,成為茶中珍品。1981年「白龍鬚貢茶」也就是今天的秧塔大白茶被評為雲南省「八大茗茶」之一,並作為國家54種名茶之一載入《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茶葉卷》。
  • 4個維度說白茶,帶你讀懂白茶鮮為人知的一面|吾雨茶課堂
    一、按地域劃分白茶產區主要在福建,包括福鼎、政和、建陽、松溪等,以福鼎、政和兩大產區為主。隨著白茶市場的日益火熱,近幾年福建省外也逐漸有白茶出現,包括雲南、臺灣、廣東等等,其中又以雲南景谷白茶名氣最大。
  • 雲南白茶的五顏六色是什麼,白茶看顏色能看出什麼?
    你接觸雲南白茶的時候是不是會第一眼把雲南白茶散茶看成是枯枝爛葉。對,你沒看錯,雲南白茶除了級別高的芽茶外,看上去就是枯枝爛葉。第二種是紅黃黑花雜色的雲南白茶,這種白茶看上去紅色佔比很大,有點類似剛發酵出來的紅茶的色澤。這種白茶會帶有一點酸味,算是工藝失敗的白茶。這股酸味對於品質的影響非常大,我們都知道白茶很簡單,就喝香(聞香和品香)和甜這兩個味。
  • 景谷大象手指鼓,吉祥如意幸福物!
    景谷大象手指鼓,吉祥如意幸福物!      走進景谷,無論是旅遊場所、賓館大廳,還是市井街巷,你都能見到大象手指鼓和象腳鼓。他家 製作生產的象腳鼓,因為是民間純手工特色工藝製作,帶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工藝品, 深受群眾喜愛,曾被2017「愛心飛翼」翼裝飛行世界盃景谷分站賽組委會定為運動員禮品——景谷紀念品。通過運動員帶到中國以外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瑞典、巴西、挪威、委內瑞拉、智利、墨西哥和法12個國家。小小的景谷大象手指鼓,成為中國雲南普洱發往世界各地的吉祥信物。
  • 黃茶與白茶不要再傻傻地分不清楚,小壺仙教你如何衝泡黃、白茶!
    現今茶葉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大部分人都有了飲茶的習慣,其中就有飲用白茶。另外,在我國的六大茶類之中,還有一種茶叫黃茶,只是很多人不太了解,黃茶產量少,並不常見。那麼,白茶跟黃茶是什麼茶,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製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
  • 啖茶論道茶葉圖案第二十二期:白玉龍——一款能夠顛覆你認知和口感的雲南古樹白茶
    範承勝,安徽農業大學茶業系機械制茶本科畢業,在雲南茶界耕耘多年,與雲南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合作打磨,利用雲南百年古樹茶為原料,經過三年的時間研製的「六道十八法」國家專利工藝,匠心打造出別具一格的雲南古樹白茶:白玉龍系列,這是一款有別於福建白茶、雲南景谷白茶的高品質、高性價比、符合現代審美要求的茶界新寵。
  • 小米有品上線最美好茶,雲南大葉種白茶,掃除白茶盲學
    最近家中開始喝茶了,紅茶、綠茶、普洱茶可謂是應有盡有,家裡的老人也對此不疲,但在很多人的眼中白茶不值得一提,可能是製作工藝簡單,所以很多人並不看好白茶,在中國六大茶類之中白茶的地位略顯尷尬。但我卻不這麼覺得,畢竟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我卻對這不起眼的白茶情有獨鍾,不喜歡還是因為你不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