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創新!從徐匯區的「首證」到今天的早餐工程建設,上海便利店...

2020-12-21 上海徐匯

便利店是食品銷售經營者,賣的是預包裝食品。飯店是餐飲服務經營者,製作加工食品後出售。

這是兩種主要的食品經營主體業態,以往,經營者在上海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時,只能申請其中一種,要麼開便利店,要麼開飯店。

鼓勵新生代食品經營者健康平穩發展,這道隔閡在上海被打破。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今天宣布,根據該局發布的《關於落實本市早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食品銷售經營者申請從事兼營餐飲服務的,在符合食品製售許可標準後,可以核發相應經營項目。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便利店可以跨界,現場製作加工熱食對外銷售。

把熟的加熱,無法把生的做熟

其實兩年前,上海就曾嘗試打破便利店和飯店間的「次元壁」。

2018年5月8日,徐匯區市場監管部門發出了一張特殊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這張許可證的經營項目一欄內,多出了「(含菜餚復熱)」這幾個字,而此前上海已頒發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中,從未有過這樣的操作。

別小看這幾個字,有了它,便利蜂漕溪北路店才可以在便利店內做冷凍、冷藏菜餚的到店加熱,以及在保溫前提下的分餐銷售,類似傳統食堂那樣的「打盒飯」。沒了它,便利蜂要「打盒飯」就屬於超範圍經營,要承擔法律風險。

「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時,就想豐富業態,在所有連鎖門店賣盒飯,覆蓋周邊居民的三餐。」上海便利蜂商貿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高級總監劉曄青表示,兩年前的制度創新,讓夢想成為了現實,但這種創新仍未徹底打破便利店和飯店間的「次元壁」——便利店只能把熟的加熱,卻無法真正像飯店那樣把生的做熟。

多家便利店已申請兼營餐飲服務

上海正在全力推進的新一輪「早餐工程」建設,讓許多便利店看到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如果能夠兼營餐飲服務,我們就能提供更多品類的優質早餐。」劉曄青坦言,除了中午、晚間等尖峰時段,24小時營業的門店要忙於加熱分裝冷凍、冷藏菜餚,此外還有大量時間,食品製作加工能力其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正好可以用來做早餐。

「我們一直關注這方面的制度創新,口子剛開,就提交了主體業態的變更申請。」上海逸刻新零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公關負責人沈佳紅透露,逸刻北京西路店和恆豐路店想在食品經營許可證的主體業態上加一項「餐飲服務經營者」,並增加「熱食類食品製售」「自製飲品製售」等經營項目。

如此通過審核,逸刻便利店就能現場加工製作蛋餅、炒飯、煎餃等品類的早餐,「和三明治等預包裝食品的冷冰冰相比,現制現售的早餐更熱乎,更有中國味道。」沈佳紅表示,相比於傳統餐飲門店,便利店有網點數量眾多的優勢,打通兼營餐飲服務這「最後一公裡」後,完全可以為上海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早餐體驗。

打破「餐廚比」,放開手腳轉型

業內人士指出,上海的這項制度創新,將極大激活便利店等食品經營者的活力,一大批傳統便利店有望轉型。但該人士也坦言,允許食品銷售經營者兼營餐飲服務只是第一步,在實際審批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政策配套來支撐。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打破「餐廚比」的限制。

所謂「餐廚比」,就是各類飯店、飲品店的食品處理區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大多數便利店如果兼營餐飲服務,都會碰到餐廚比問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處副處長黃麗瑢表示,製售的食品種類增加後,便利店普遍會調整、擴大原來的食品處理區,但按照此前的相關規定,食品處理區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有上限,這些食品處理區調整、擴大後,很可能超過上限,在相關許可審批上卡殼。

對此,市場監管部門制定了配套舉措:各類飯店、飲品店的食品處理區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不設上限,並在審核時,允許將取餐等候區、自助取餐櫃等面積計入就餐場所面積。

如此一來,在不違反食品安全等底線要求的前提下,便利店等食品銷售經營者可以放開手腳轉型。

一些便利店甚至可以轉型為「外賣型」飯店——食品處理區放到最大,就餐場所縮減至最小。哪怕沒有就餐場所,可以用取餐等候區、自助取餐櫃等「充當」就餐場所,從而符合申請餐飲服務經營者要提供就餐區域等消費場所的要求。

審批放手,外送量由市場決定

對於「外賣型」飯店,市場監管部門還為他們的未來發展留了一招後手。

按照原來的相關規定,申請「含網絡」經營項目的食品經營許可申請人,其單位時間的外送量有上限,以防門店實際接單量超過實際製作加工能力,因「趕單」造成食品安全隱患。現在,這項規定被打破——不再審核單位時間外送量。

「食品安全監管的重心,應該是質,而非量。監管人員要盯住經營者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製售的食品是否安全,而不是他們的加工量、外送量。」黃麗瑢坦言,一家便利店、飯店製售多少食品,應該由市場來決定,而不是審批人員來定。

以盒小馬門店為例,其一個蒸煮櫃每小時可以製作數百隻包子,假設未來「盒小馬」會通過外送早餐來增加部分營收,按原有的標準「鎖定」,其大部分門店1個小時只能送幾十份包子,不利於門店的多元化經營和發展。

來源:上觀新聞

編輯:韋麗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小小便利店,為「早餐工程」添柴加薪
    到便利店買早餐,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上班族和居民的習慣。品種不夠豐富?早高峰排隊等候時間太長?店堂狹窄沒法坐下來吃?隨著上海「早餐工程」迎來升級版,這些「短板」正在逐一克服。按照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上海已明確「便利店+早餐服務」「新零售+早餐服務」「流動餐車+早餐服務」「網際網路平臺+早餐服務」為「早餐工程」四大新場景。
  • 眾人拾柴火焰高 上海早餐工程暖心又暖胃
    市級層面制定並由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早餐工程建設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以及早餐供應體系形態。在區級層面,各區抓緊編制早餐網點規劃、早餐工程實施方案、行動計劃以及各類支持政策等。        政策保障的不斷完善更為上海早餐工程「保駕護航」。
  • 上海7800家便利店推進「早餐工程」,新一批示範點將授牌
    9月11日,【零售商業財經】聯繫到上海市商務委,了解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文件後整理髮布。上海市委辦公廳已明確:「便利店+早餐服務」「新零售+早餐服務」「流動餐車+早餐服務」「網際網路平臺+早餐服務」為「早餐工程」四大新場景。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海早餐:民心工程催熱消費市場
    如今,在各區和企業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早餐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早餐業態實現創新發展,市民群眾的感受度不斷增強,企業參與積極性顯著提高,早餐消費市場引發各方市場主體關注。」「網際網路平臺+早餐服務」在內的四大新場景是上海早餐工程的最大亮點,如今———「便利店+早餐服務」新場景基本實現。
  • 政府大力推動新一輪早餐工程建設 阿拉上海人的早餐吃出場景感
    上海大力推動新一輪早餐工程建設。早餐企業拓展網訂櫃(店)取服務,光明集團70家示範點門店已全部實現「網定店取」,計劃年內擴展到100家;在超市、便利店開展早餐網訂櫃取試點,安順路BK24門店已開業運行。21cake全市已經布點投放200個智能取餐櫃,下一步將新增投放至300個。
  • 上海:讓百姓早餐吃得便捷豐富健康
    流動餐車、網訂櫃取等模式加緊布局 各區優化營商環境賦能早餐工程建設讓百姓早餐吃得便捷豐富健康上海新一輪早餐工程建設風生水起。光明食品集團旗下70家便利店已實現「網訂店取」,計劃年內擴展到100家,早餐「網訂櫃取」模式已在安順路的BK24門店試點成功;21cake在全市布點投放200個智能取餐櫃,下一步將新增投放至300個;美團共為漢堡王、麥當勞、蔡先生等5家實體門店設置10臺智能取餐櫃,並已在商業樓宇投放90臺無接觸智能取餐櫃;餓了麼智能櫃已在全市布設90個點位,未來3年預計在上海投放近3000組智能櫃。
  • @上海市民,早餐新選擇來了!今天上海「盒小馬」6店同開,覆蓋多個...
    東方網記者程琦、柏可林8月12日報導:沒時間、選擇少,早餐總是吃不好,該怎麼破?別擔心,東方網記者獲悉,能夠滿足市民白領對於早餐好吃、好買、便捷等訴求的早餐新業態「盒小馬」來了,並且今天在上海6店同開。  從今天起,途徑地鐵上海體育館站、 蓮花路站、宜山路站、真北路站、淞虹路站、 嵐皋路站的市民白領又多了早餐新選擇。
  • 上海早餐工程擁抱數字賦能 在線購 送到家
    央廣網上海12月2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指導,普陀區商務委員會、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主辦的「餓了麼」數位化助力上海早餐工程暨「暖心早餐-春暖計劃」啟動儀式今天舉行。上海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早餐工程被列為民心實事工程後,持續推動早餐供應方式創新,以生活數位化助力城市數位化。圍繞上海市委、市政府推出《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2020—2022年)》提出發展「網訂櫃取」「網際網路+早餐」新場景。
  • 上海早餐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2022年底基本消除早餐供應盲點
    創新供應方式,發展「便利店+早餐」「新零售+早餐」「流動餐車+早餐」「網際網路平臺+早餐」等方式,推動早餐更便捷;擴大資源共享,支持企業開發各色產品,大力發展「共享早餐」,推動早餐更豐富;倡導營養均衡,鼓勵企業推出健康特色早餐,推廣使用綠色環保包裝材料,推動早餐更健康。
  • 上海早餐工程「上新」了!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供應盲點
    近日,上海早餐工程第二批示範點授牌儀式舉行。在各方面支持和參與下,第二批推出覆蓋16個區的140家早餐示範點,涉及企業的數量由15家擴大到26家,品牌由16個增加到28個。同時,《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正式對外發布。上海將力爭經過三年努力,構建起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
  • 上海推「18條意見」為市民提供健康的早餐方案
    記者 劉歆 攝    早餐吃什麼?怎麼吃?這件民生大事有了新方案。昨天下午,市商務委召開早餐工程新聞通氣會,解讀由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意見》提出創新供應方式,以網訂櫃取、流動餐車、共享早餐等新模式推動早餐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
  • 優化網點布局、推低脂低油套餐、新增複合門店……上海早餐工程將...
    市商務委說,早餐工程建設將構建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計劃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各項目標,累計新(改)建網訂櫃(店)取門店1000家,累計新增早餐複合門店1000家,共享早餐門店(點)覆蓋率達到85%以上,實現早餐工程標識全覆蓋
  • 多元主體共推早餐新場景 上海早餐工程再添140家早餐示範點
    央廣網上海11月1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近期,上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上海市推進早晨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通知,加快上海早餐供應體系建設。早餐供應網點是供應體系的重要載體,也是老百姓感受上海早餐溫度和熱度的重要窗口。
  • 上海早餐工程首批60家示範點授牌
    人民網上海10月29日電 (龔莎)10月29日上午,「上海早餐工程首批示範點授牌儀式」在第一八佰伴廣場舉辦。活動旨在推廣早餐工程示範點,發揮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推進早餐工程建設,體現城市溫度,彰顯城市品質,真正讓市民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 上海早餐工程升級 布局全市「規劃大網」
    我們園區附近有美食廣場,都是中午開業,樓下的便利店提供早餐,但高峰期排隊嚴重,有時候等不了那麼久。  最近讀到新聞,說上海正在提升早餐工程,擴大布點,特別是大型居住區和園區。聯合提供的「共享早餐」,而且店內還提供網訂櫃取服務,趕時間的消費者可以提前點單,到店立取。
  • 打造上海早餐工程新場景!可預定可即送、暖心早餐從此不重樣!
    「好好吃早餐」,感受「上海早餐」溫度。12月24日上午,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普陀區人民政府指導,普陀區商務委員會、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主辦的「餓了麼」數位化助力上海早餐工程暨「暖心早餐-春暖計劃」啟動儀式在近鐵城市廣場近鐵e站舉行。
  • 民心工程帶來冬日裡的熱乎早餐
    上海正全力把早餐工程打造成體現城市溫度、彰顯城市品質的民心工程。去年11月《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正式對外發布。未來三年,上海將構建起「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供應盲點。
  • 上海人的早餐圖鑑 請看「三年行動計劃」
    今天上午,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未來三年,上海將建起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新(改)建網訂櫃(店)取門店1000家,新增早餐複合門店1000家,共享早餐門店(點)覆蓋率達到85%以上,實現早餐工程標識全覆蓋,推出更多早餐示範點。
  • 上海創新早餐預定服務造福上班族
    今天,數位化助力上海早餐工程暨「暖心早餐-春暖計劃」啟動,東方網記者獲悉,為滿足上海市民在早餐到家和自提等各使用場景,打造數位化的「身邊早餐」,電商平臺餓了麼推出早餐創新預定服務,消費者可在前一晚通過餓了麼APP首頁「早餐預訂」頻道進行預訂,自由選擇第二天上午任何時段送達。
  • 上海首家「跨界便利店」誕生,現做的煎餅果子、油墩子好不好吃?
    便利店是食品銷售經營者,賣的是預包裝食品。飯店是餐飲服務經營者,製作加工食品後出售。這是兩種主要的食品經營主體業態,以往,經營者在上海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時,只能申請其中一種,要麼開便利店,要麼開飯店。鼓勵新生代食品經營者健康平穩發展,這道隔閡在上海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