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妻子把手中的家庭財政大權主動轉交給丈夫,如今,妻子後悔不已,因為丈夫獨攬經濟大權管錢很緊。可是丈夫卻理直氣壯的說,妻子花錢如流水不能給。沒錢的妻子過得委屈,想方設法拿錢,但被丈夫圍追堵截。管錢的丈夫算得精明,千方百計捂住錢袋子,卻難擋妻子見縫插針。因為錢夫妻倆明爭暗鬥,二十多年的婚姻亮起了紅燈。到底是夫妻間的經濟模式出了問題,還是兩人的矛盾另有隱情?
之前王珍和李康一直在外打工,掙來的錢都由王珍管理,做什麼事也會尊重王珍,徵求她的意見。看到丈夫對自己這麼好,王珍主動交出了財政大權,讓丈夫管帳。可自從丈夫開始管帳後,王珍就慢慢察覺丈夫變了,需要用錢的時候丈夫都不給了。
有一次王珍頭痛,問丈夫要錢想去醫院檢查,可丈夫卻說:「沒錢,你都沒工作,你還要錢看病,我們頭痛都還要去做事。」丈夫每天給她一百塊錢買菜,哪天要是生氣了錢也就不給了,就連買個衛生巾,丈夫也不情願給錢。李康承認自己說過這些話,之前妻子看病他都有給錢,但妻子到處和別人說他很惡,不給她錢用,所以李康乾脆就不給錢了。
伸手要錢的生活,讓王珍感到十分憋屈。可覆水難收,王珍只能另想辦法。夫妻倆在海南開了一家建材店,由於王珍要照顧三個孩子,店鋪經營以李康為主,王珍為輔。王珍有時候會從店裡拿一些貨款來貼補家用,可是隨著電子支付方式的盛行,她的這個來錢渠道也完全被丈夫堵住了。
拿不到錢花王珍很痛苦,她甚至不惜尋求外人的幫助。有一次王珍把自己的困境告訴了一個客戶,希望客戶在下次結工資時跟她說一下,到時候可以從丈夫手中截掉一部分錢。沒過多久客戶就通知她去結帳,客戶將兩萬工錢給了李康。王珍在裡面抽了一萬塊,想要放到自己口袋,沒想到被丈夫發現了,逼她交出來。吵不贏也打不贏丈夫,王珍只好作罷交出了錢。
李康否認妻子說的一切,據李康說,在用錢方面,妻子並不像她所說的勤儉持家。相反妻子經常衝動性消費,曾經花了五千多塊去做美容。王珍說丈夫在老家買了一輛車,買完以後才電話通知她,所以她才賭氣把生活費拿去做了美容。
王珍覺得在這個家裡她完全沒尊嚴,連兒子都防著她,有時候丈夫把買菜錢放兒子身上,讓兒子每天給她100塊。王珍覺得自己在家一點地位都沒有,這麼多年丈夫沒為她花過一分錢。
聽到妻子這句話李康笑了,他說妻子用的穿的都是他給的。顯然,李康對妻子的認可度確實不高,王珍也一再強調,不管她怎麼付出,都得不到丈夫的尊重。丈夫還曾在收廢品的工人面前羞辱她:「你們收廢品還收人嗎?幫我把這個垃圾(王珍)清走,放這裡礙眼」。
丈夫一次次羞辱,讓王珍寒了心,她沒和丈夫打招呼,就出去找工作了,準備自食其力。找了三天都沒找到工作,王珍只好灰頭土臉地回了家,一回到家丈夫就把她行李丟了出來:「我這裡是賓館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說完還對王珍拳打腳踢。
調解員認為,錢在婚姻生活當中是繞不開的現實,在中國大多家庭當中,大多數是女人管錢。而王珍選擇了退讓,讓丈夫去管錢,那管理者應該心生出感激和珍惜。在管錢的時候,如果雙方都能公開公平公正,那彼此才會心服口服。夫妻因為錢吵得不可開交,恰恰暴露出夫妻情感上的疏離。男方在妻子生病時,不給予幫助關心,還冷嘲熱諷羞辱她,這種做法真的很傷人心。其次,男方貶低妻子的價值和付出,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她的付出不亞於丈夫在外的奔波。但凡丈夫情商高一點,是完全能掌控局面的,妻子要的只是認可、尊重和愛。
李康說,自己不讓妻子管錢,是因為在妻子管錢期間,自己也沒有話語權。前幾年家裡買房急需用錢,可妻子非但不肯掏錢,反而還要他去向親朋好友借錢。李康硬著頭皮向家人借錢,可要到還錢的時候,妻子卻只還娘家的債,不還婆家的債。
一聽丈夫重提買房的往事,王珍大聲指責丈夫不說實話,沉默片刻後她起身離開調解現場,下場後她情緒失控,放聲大哭。王珍說每次過年回娘家,丈夫都不給她錢買東西,兩人總是空手回家,現在丈夫還冤枉她給娘家錢。
在老師的安慰下,王珍回到了調解現場,隨著調解的繼續展開,王珍內心隱藏的秘密,家庭內部積累的更深層次的矛盾得以解開。看似由錢引發的矛盾,卻不全和錢相關,看似是經濟大權轉交之後,引爆了諸多的紛爭,似乎又有很多事情,是在此之前就埋下了伏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王珍對丈夫身邊的人都充滿了敵意?
下文在節目播出之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