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喪屍電影」再度刷屏,讓人想起之前的《釜山行》。絕大多數觀眾看過之後,統一認為主演孔劉不應該被導演寫「死」。但實際上主演的去世並非導演偶然,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結局!
這部有關於「喪屍」的電影算是之前國際上都十分出眾的災難影片,就連導演都沒想到這部2016年上線的電影竟然會爆火起來。最近有關於《釜山行2:半島》也是定檔,不再是原班人馬出演,劇情發生改變,預告片看完之後,只有一種感覺:是真的變味了!不再期待第二部續集之作,反倒是對《釜山行》的回憶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孔劉最後的死亡到底是不是該劇的遺憾?
單親爸爸帶著女兒坐上高鐵,去釜山前妻。卻因為突然混亂的暴動導致這次平淡的行程變得充滿殺機。孔劉飾演的爸爸形象,實際上在劇情剛開始就決定了悲劇的結尾,這一點是觀眾必須要清楚的,導演也並不是故意將孔劉寫死,只是這樣的劇情就需要他來推動。身為證券公司管理層的小領導,孔劉很明顯在劇中的人設是一個見利忘義、看中金錢的人,就連妻子、女兒都不喜歡他所以才有了這次特殊的旅行。
病毒的蔓延、喪屍的增加這件事和男主角孔劉都是脫不了干係的,這樣的災難間接上說是他一手釀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劉不應該活下去的原因之一。為了金錢和利益,並且身為資深證券投資人,孔劉當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本來就應該倒閉的生物公司,因為他的幫助有了資金繼續研究。起死回生的小鹿、被病毒汙染的海鮮都是造成這場災難的源頭,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生物製藥公司的研究,這也多虧了孔劉的「幫助」才行!
觀眾被劇中父女情深的畫面感動這是必然的結果;厭惡上流人的卑劣人性也是應該的;羨慕馬東錫和妻子之間的愛情也存在。但是卻不應該先入為主認為男主孔劉是無辜的,列車上給他打電話的手下,言語之間也是透露了這次生物感染和病毒傳播和孔劉脫不了干係。就算是男主僥倖活下來,迎接他的估計只有慢性死亡,但是他發瘋般的保護女兒,也終於扛起了作為父親的責任和義務。
親情、愛情、友情;信任、背叛、人性這些人類的情感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表現的淋漓盡致。吐槽聲最大的無非就是那個只想著自己活下去的公職人員,不顧任何人的死活,只在乎自己實際上是沒錯的,人性是自私的這是需要理解的,只是在影片中,這樣的人物並不討喜歡。
孔劉在火車上的一跳,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最深層次的愛,我犧牲自己成全你,也是父親對女兒最好的保護。不得不說導演這樣的創作成就這部《釜山行》,不然這部電影並沒有這樣的高度。孔劉在劇中的犧牲是必然的結果,不存在遺憾只說,從故事的一開始就已經交代了結局。對於這部經典的喪屍災難片,大家覺得還有什麼遺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