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說端午節了,寫寫菖蒲吧。
因為端午時節,進入仲夏,
各種蛇蟲(五毒)都活躍起來,
最容易發生疫病,
這個時節惡疾橫生、瘴氣遍野,
而菖蒲、艾草氣味芳香,可祛除毒邪,
所以在端午節時,
以菖蒲為劍、以艾草作鞭,
將菖蒲、艾草懸掛於門庭,
或浸水沐浴,或飲菖蒲酒,
可趨避邪魅。
寫成的時候,端午節早已過去,
但菖蒲的季節還在,
我看鄰居家門上的菖蒲也是沒有要摘掉的意思。
so自我安慰一下:不算晚不算晚。。。。
要說菖蒲,
能寫的還真多,
因為在古代,
它可是受萬千寵愛的一株奇草。
縱橫各個圈子,
文人愛它,道家愛它,醫家也愛它。
我們來小小了解一下。
為啥叫菖蒲?
李時珍說是因為它是蒲類之昌盛者。
《呂氏春秋》說因為它是冬至後百草中第一個萌生的,
看見菖蒲生長,就可以開始耕種了。
《典術》說菖蒲又叫「堯韭」,
一是因為它長得像韭菜,
二是它和堯還有些關係:
傳說堯的母親懷孕時,天下一直大旱,
直到他降生,才普降甘露,
甘露落到地上,生出碧草,
這草就是菖蒲。
(「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
菖蒲種類很多,
按《本草綱目》記錄,
菖蒲分五種:
生於池澤溼地,蒲葉肥,根高二三尺的,是泥菖蒲;
生於溪澗,蒲葉瘦,根也是高二三尺的,是水菖蒲;
生於高山水石之間,葉有劍脊,瘦根密節,高尺餘的,是石菖蒲;
人家以砂栽養一年,到春天剪洗,越剪越細,高四五寸,葉如韭,根如匙柄粗的,也是石菖蒲;
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是錢蒲。
現在的菖蒲分得更細,
既然主題是本草,
也就不再贅述分類了。
只須知道可入藥的只有石菖蒲就好。
端午時節,
掛在門庭的是葉片龐大的水菖蒲。
養在家中觀賞的一般多為石菖蒲、錢菖蒲。
文人圈中的菖蒲
文人所謂的「花卉四雅」猜猜是哪四雅?
蘭、菊、水仙、菖蒲。
(「花有四雅,蘭花淡雅,菊花高雅,水仙素雅,菖蒲清雅。」
文震亨《長物志》)
四雅當中,
因為菖蒲能「小隱於野、大隱於市」,
被文人墨客譽為「天下第一雅」。
古往今來,
喜愛菖蒲的著名文人很多,
獅子媽雖然不認識幾個詩人,
但是李白、杜甫、陸遊、鄭板橋、蘇東坡的名字還是如雷貫耳的。
在他們的作品裡,
都能找到對菖蒲表達喜愛之意的詩詞。
下面會貼貼這些文豪大IP作為蒲粉,
為菖蒲作的詩,
不要嫌今天的詩多,
陶冶一下~
寒泉自換菖蒲水,活火閒煎橄欖茶。
自是閒人足閒趣,本無心學野僧家。
陸遊《夏初湖村雜題》
在寫了30多首菖蒲詩的蘇東坡眼中,
菖蒲是這樣一株草:
凡草生石上,必須微土以附其根。
惟石菖蒲濯去泥土,漬以清水,
置盆中,可數十年不枯。
節葉堅瘦,根須連絡,
蒼然於几案間,久更可喜。
有延年輕身之功,
忍寒苦,安淡泊,
與清泉白石為伍,不待泥土而生。
又有明·王象晉在《群芳譜》裡贊:
「不假日色,不資寸土,不計春秋,
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
可以適情,可以養性,
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
道破了文人騷客如此喜愛它的原因:
安於淡泊,能忍寒苦
不假日色,不資寸土,
與清泉白石相伴,
風吹雨打之後,
依然清香如故。
它的「清」、「雅」,
正好契合了文人雅士的風骨。
道家圈的菖蒲
菖蒲氣味芳香,可避邪穢,
葉片像劍,自帶鋒芒,
方士隱為水劍。
道藏有專門一篇《菖蒲傳》,
記錄如何服食菖蒲可得道,
《神仙傳》也有食菖蒲得長生的故事,
修仙之人都偏愛菖蒲,
似乎吃了菖蒲,
就可以離成仙更進一步。
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
嵩嶽逢漢武,疑是九嶷仙。
我來採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終忽不見,滅影入雲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李白《嵩山採菖蒲者》
菖蒲一寸九節開紫花為最佳,
可是,古時菖蒲花開卻難得一見。
正因為花開難見,
古時還認為菖蒲開花是吉兆。
《梁書》記載:
太祖皇后在家裡,忽然看見庭院的菖蒲開花,
光彩照人,很不真實,
就問旁邊伺候的人:
「看見菖蒲開花了沒?」
其他人都說沒有看見,
皇后就說:「我聽說能看見菖蒲花的人會富貴。」
然後就摘下吃掉了,
之後就生了高祖,
最終當了太后,確實是富貴了。
(「太祖皇后張氏嘗於室內忽見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後驚異之,謂侍者曰:『汝見否? 』皆雲未見。後曰:『嘗聞見菖蒲花當貴。』因取食之,生高祖。」)
後來雖然也有人專門植菖蒲以待花開,
可依然難得一見。
有詩為證:
五年十年種法誇,白石清泉自一家。
莫訝菖蒲花罕見,不逢知己不開花。
清·金農
上面的詩是題在這幅畫上,圖片出自網絡
菖蒲的紫花圖片我真沒在網上搜到圖,
只搜到黃花的圖片。
搜到的紫花菖蒲都是現在稱為「花菖蒲」的圖,
和我們所說的菖蒲並非一類。
菖蒲是天南星科,有香氣,初夏開花,花黃色;
花菖蒲是鳶尾科,無香氣,春季開花,原種的花呈紫藍色。
醫療圈的菖蒲
冉雪峰說:
菖蒲在《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且位置在人參、黃芪、白朮、茯苓之前,
說明它在古代,也很受醫家重視。
藥用的菖蒲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莖。
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秋冬季採挖,除去葉、鬚根及泥沙,曬乾或鮮用。
《名醫別錄》說:菖蒲一寸九節者良。
所以後世都叫它「九節菖蒲」。
為啥九節的好?
陳士鐸說是取九竅俱可通的意思。
菖蒲的性味:
性溫,味辛,
入心、胃經。
菖蒲的功效:
1.開竅寧神,益心智
菖蒲可以開心竅,
心竅閉的表現?
痴呆,癲狂,昏迷,神志不清,健忘……
因為心主神明,
神志方面的問題多與心有關,
上述症狀很多都因為痰濁阻滯心竅,
菖蒲入心,滌痰開竅作用卓越,
宣通陽氣,
痰濁去,氣血通,
心氣豁然貫通,
心竅就開了。
《金匱要略·雜療方》治療昏不知人,
而脈搏仍跳動,
氣息閉塞如屍,
靜而不動的屍蹷,
用菖蒲屑放在鼻中,
肉桂末放在舌下治療。
也是取菖蒲可開竅的作用。
《溫病全書》中的菖蒲鬱金湯,
是治療溼溫證痰濁蒙蔽心包的,
這一類的患者表現為神識呆鈍,
有時清楚有時昏昧,
喉間痰鳴,舌苔白膩,
方中用菖蒲化濁闢穢、滌痰開竅。
現代研究證實,
單味菖蒲或石菖蒲提取的α-細辛醚治療癲癇有效。
水煎劑也顯示了明顯的鎮靜、抗驚厥作用。
除了用於治療神識方面的問題,
也可治療心本身的問題,
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治療心律失常的心肌炎或冠心病患者,
如果夾有痰濁,舌苔白膩的,
常以石菖蒲、遠志各3g,泡湯送服「刺五加片」,
寧心化痰,調暢心氣,
一天三次,效果挺好的。
2.明耳目,治健忘失眠
菖蒲能通心竅,
心竅通,則九竅俱通。
九竅包括眼、耳、鼻、口、前後陰,
冉雪峰說九竅通,則清道濁道鹹賅,
則有形無形俱暢。
有形的濁道嘛,
就是小便,大便的通道,
身體裡的濁物排出通暢,
算是通心竅的附贈效果,
專門用菖蒲來通濁道二竅的並不常見。
常見的還是用在聰明耳目上,
《千金方》載:
甲子日,取菖蒲一寸九節者,
陰乾百日,為末。
每次以酒衝服大約1g,一天三次,
久服耳目聰明,益智不忘。
《本草綱目》還說,
將菖蒲葉上的露水,
清晨取來洗目,可以明目。
《遵生八箋》也記錄了用菖蒲朝露清眼,
看來這是明朝一項流行的眼目保養項目。
哪怕不經口服、外用,
只是把菖蒲放在房中,
也對眼睛有好處。
《臞仙神隱書》就有記錄,
因為古時候照明,
都用油燈、蠟燭,
燃燒的煙塵多少會對眼睛有礙,
將石菖蒲置於案几上,
夜間觀書,
可吸收煙塵,
避免眼睛受到損傷。
3.除風溼痺痛
風寒溼合而成痺,
痺,就是閉的意思,
俗話說「不通則痛」,
所以「痺」會痛,
原則上把閉塞的地方打開了,
痺痛就會減輕。
菖蒲辛溫走竄,芳香搜剔,
有開的作用,
所以能除風寒溼邪,止痺痛。
4.治咳喘上氣
咳喘,是因為氣痰痺阻,
對的,又是閉,
所以氣痰痺阻一開,
咳喘自然就平了。
朱良春先生使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發現菖蒲可以使患者的痰量銳減。
5.止小便利
先講一個大家都熟知的醫案故事:
陸遊與原配夫人唐婉婚後不久,
唐婉就患了尿頻症,
每天起夜多達二十次,
把唐婉折磨得日夜不寧,
多方診治,效果都不好,
後來有一老叟給了一處方:
石菖蒲、黃連各等份,
研末過篩,
每日早晚用黃酒送服 6 克。
唐婉服用後,
病竟痊癒了。
陸遊十分感激老叟,
寫下《菖蒲》詩相贈:
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節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發揮,高僧野人動顏色。
盆山蒼然日在眼,此物一來俱掃跡。
根蟠葉茂看愈好,向來恨不相從早。
所嗟我亦飽風霜,養氣無功日衰槁。
這個故事裡菖蒲的作用就是止小便利
因為菖蒲性溫,
可溫腸胃,
溫膀胱之虛寒,
則小便不禁自止。
冉雪峰對菖蒲的功效進行了很簡潔的總結:
就是一個「開」字貫徹到底。
最後要注意一下:
現在市場上售賣的九節菖蒲,
是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根莖,
功效類似,
但它與石菖蒲的有效成分不一樣,
不含揮髮油類成分,
且有毒,不要搞混了。
冉雪峰將這些草木擬人化的時候,
並不像文人寫的那樣清雅秀氣,
反而是帶著一股俠氣,
上次形容薄荷為紅線、聶隱娘之流,
這次說菖蒲:
性清勁,
辛而不燥,溫而不烈,
剛健含婀娜,
純陽中別具一種清勁氣概,
不愧是水草中的精英。
怎麼樣?
這麼多圈子追捧它,
是有一定道理的吧!
這幾天我騎車,路邊大樹下,在一叢叢的草葉間冒出來的長長穗子上,掛滿了一串串的紫色小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小花花?這個也是一味中藥哦~
要不下一期本草就說這個吧!
下一期的中藥主題就這麼愉快的定了,這次沒跑過時間,看看下一次怎麼樣,估計還是跑不過,不過只要大家不放棄我,我就不放棄繼續奔跑,先離開一會兒,下期見!
【科普漫畫】高血壓你了解多少?
【小動畫】五行與五臟
【漫畫中醫】春季養生
【漫畫中藥】薄荷
漫畫中醫|夏季怎麼做才能養心
【漫畫中藥】菊花
【漫畫中藥】沙參
[小動畫]之胃食管反流病
如果你喜歡兩個獅子的內容,
點個「在看」,讓我知道,
鼓勵一下我吧,
更新不易,
有一期,
看一期,
珍惜~
謝謝您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