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每一次誕生,都是億萬分之一的奇蹟。從卵子到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兒。
生命之初的孕育場所「子宮」又是如何孕育生命的呢?
子宮到底是什麼模樣?
人類子宮到底長啥樣?
子宮像一個可伸縮的倒置梨形囊袋,縱徑6~7cm,前後徑5~6cm,橫徑4.5-5.5cm,子宮頸長3~4cm。
前三個值相加,一般女性子宮大小在15,生過娃的女性在18。算起來,子宮也就半個拳頭到1拳頭大小。
盆腔充當牆壁圍護著中央要腹之地——子宮。在母體懷孕時,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求,盆腔內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
子宮內膜和肌層進一步增生發育,子宮會像氣球一樣,吹了起來,不斷擴容,懷孕足月時,能增大到5000mL,包裹著著胎兒。
子宮的各部分在整個胎兒孕育過程中又充當什麼角色呢?
子宮從上到下是子宮底、子宮體、子宮峽部和子宮頸。由外到內可分三層:子宮外膜,子宮肌層,子宮內膜。
來自:重症超聲
內腔部分有子宮腔、子宮頸管。胎兒發育的場所就在宮腔內。未成形的胚胎細胞,常常愛附著於子宮前後或左右壁。
若是胎兒發育位置不好,就有可能在兩側宮頸部位安家,也有可能在偏下靠近宮頸口發育。這時候就要尋求醫生的意見。
當孕婦進入產程時,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呢?孕婦是產科剖宮的話,那麼,子宮峽就是取胎的地方。
奇形怪狀的子宮?
子宮的孕育作用是重中之重。雙角子宮、單角子宮、雙胎子宮,這些先天性子宮異常的女性,流產或早產的機率會加大。有著這些類型的子宮的孕婦剖腹產較為安全。
雙角形子宮
雙角子宮長的一副「心」形模樣。雖然擁有雙角子宮的婦女在受孕或懷孕初期沒什麼困難,但是她們流產和早產的風險略高。
此外,英國醫學雜誌早年的研究顯示,雙角子宮會引起的明顯的小頭畸形。
單角子宮
單角子宮較罕見,因為一側無法發育,僅有正常子宮的一半。一旦異位妊娠(懷孕),流產或早產的風險會增加。
擁有獨角子宮的女性可以懷孕,但有研究表明不育女性的單角子宮患病率較高。
雙胎子宮
雙胎子宮指雙腹子宮被一分為二,每側都有自己的空腔。通常,「copy"過來的空腔會影響子宮和子宮頸。甚至外陰,膀胱,尿道和陰道也會被影響。
雙子宮子宮的婦女在受孕方面沒有額外的困難,但是與早產風險增加有關。
常見的宮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或三維盆腔超聲掃描可以儘早發現子宮狀態異常,以免早產或流產。
280天的生命孕育之旅
擁有健康子宮是基礎,那麼,受孕後,280天的孕育期,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通往子宮的路上,第一大關卡就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
一次2.5億的精子大軍「攻」向卵子,一個月大部分時間精子會因為堵塞的粘液困死。
卵子釋放(孕2周)
所以,它們需要等待一個機會。當女性處於排卵期時,子宮頸管的分泌物,那些阻礙精子前進的粘液會被荷爾蒙軟化,變成有利於精子通過的稀薄、水樣、和彈性好的黏液。
受精(孕3周)
這個時機到來時,子宮入口打開,精子細胞在穿過管道時部分會被選中,多餘的細胞被白血球、吞噬細胞消除。僅存的幸運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內結合,形成單細胞受精卵。
隨後,受精卵在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種植著床,不斷分裂,胎兒大腦開始發育,附著於子宮的內壁。
著床(孕4周)
孕婦進入妊娠黃體期,孕激素分泌,噁心、嘔吐、乳房脹痛等症狀隨之而來。受精卵不斷分裂,最開始的六天失敗率達到七成。很多女性都不知道自己曾經懷過孕。
胚胎形成(孕5周)
第五周,胚胎形成,細胞不斷複製,隨機聚集,隨後第6周,胚胎開始驚人的變形,原腸胚形成。
人體開始奇蹟般地構造,心臟、大腦、腸道等,一個單一細胞就能分裂為數十億獨特的細胞。緊跟其後,五官發育、生殖器發育,胎兒開始動作,抓臍帶、吮吸手指。
最初的3個月,胎兒細胞,分裂成一個完整、有形,但尚未成熟的人。
再3個月,胎兒生長迅速,每月大約增長5釐,開始有面部表情、會吞咽、有聽覺、會踢腳。
最後的3個月裡,胎兒迅速增重,出生時平均重達3.4千克,終於,280天的孕育迎來了分娩的時刻,我們,呱呱落地了。
生命的孕育是不平凡的,一個搭建籌備完成的孕育的場所,億萬大軍中殺出的「血路「,280多天的漫長等待。還有,一切未知的不可控因素。
你站在這裡的時候,那就是個奇蹟。愛護,尊重使你成為奇蹟的子宮吧。
參考消息:
1、J David,Steer P et al(2010) 高危妊娠,管理選擇,Elsevier Saunders
2、Chan YY,Jayaprakasan K等人(2011), 先天性子宮異常婦女的生殖結局:系統評價。超聲Obstet Gynecol,38:371-382。doi:10.1002 / uog.10056
3、RCOG(2011) 反覆流產,夫婦的調查和治療,綠頂指南17,皇家婦產科學院
4、Reichman D.單角子宮的妊娠結局:綜述。Fertil Steril。2009; 91(5):1886
5、《人體的奧秘》 英國/ 紀錄片/ 2011-05-05(英國)
6、謝幸, 苟文麗. 婦產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6-27.
編輯:小魚
審編:10
MED24醫學傳媒面向廣大醫生及醫學生,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視頻資訊平臺。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