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助力脫貧攻堅」從江汙規村:讓繡娘將「指尖技巧」變為「指尖...

2021-01-14 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繡娘就是靠著這一針一線脫貧的。未來,我想接更多的訂單,賺更多的錢。」1月13日,在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汙規村刺繡產業合作社裡,27歲的龍筆英一邊刺繡,一邊說著打算。

龍筆英的媽媽是當地有名的繡娘。小時候放學回家,龍筆英不喜歡出去玩,就愛跟在媽媽身旁,看她刺繡。龍筆英時常看到繡花針在媽媽的指尖飛舞,一針一線間,美麗的圖案就躍然衣服上。

龍筆英:未來,我想接更多的訂單,賺更多的錢

龍筆英沒想到,多年後,她憑藉這份手藝賺到了零花錢。「有一次,我們34個繡娘為3000個包包繡上LOGO,我得了600多元的工資。多虧合作社,讓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龍筆英笑著說。

2019年6月,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系統選派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程序到汙規村擔任第一書記。以前,汙規村耕地面積十分有限,外出務工成為了當地人謀生的主要方式。留在村裡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

程序到汙規村走訪發現婦女們平日在家,都會做著手工活——刺繡。為什麼不發展刺繡?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刺繡給繡娘們帶來了收入

說幹就幹,2019年9月,通過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幫扶,汙規村成立了「民族刺繡坊」。刺繡坊一共有34名繡娘,年紀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20幾歲。

「沒想到,大家都會幹的手藝活兒還能賺錢。」有繡娘說。程序鼓勵大家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我來到村裡就是要想辦法帶領村民致富。」程序說。2019年至2020年汙規村共銷售15批刺繡產品,繡娘收入共計4.3萬元。

繡娘的刺繡產品

駐村一年多,程序最大的感受就是村裡人更注重教育了。村裡的大學生龍金林,2017年大學畢業之後留在北京工作,現如今一個月收入1.7萬元。村民都以龍金林為榜樣,鼓勵自家孩子好好讀書。

23歲的潘生林是貴州交職院大二的學生,2017年中專畢業之後回鄉工作,工作一段時之後,他還想繼續讀書,通過貴州交職院的自主招生,潘生林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現在村民們都希望家裡出大學生,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村民思想轉變,重視教育,我打心眼裡高興。」程序說。

程序(右):村裡人更注重教育了

扶貧先扶智,扶智抓教育。駐村後,程序與幫扶單位貴州交職院共同制定「一組一品」文化扶貧項目,實施汙規村一組二組七彩書屋、三組蘆笙連心橋品牌文化室、四組陽光書屋共計三個文化書屋,為村民尤其是少年兒童提供了良好的求知環境。文化扶貧項目不斷完善,豐富了汙規村村民業餘文化生活,「智志雙扶」效果不斷顯現,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

程序駐村幫扶加勉鄉汙規村是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系統幫扶從江縣的一個縮影。

潘生林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2016年以來,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累計選派300餘人,設有專班、工作隊、攻堅隊等10支常駐隊伍,在從江一線工作的幹部最多時達170人,選派第一書記最多時達28人,增派幫助工作的駐村隊員最多時達76人。

2016年至2020年,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支持從江縣資金達到34.17億元,其中有項目計劃的資金32.02億元,其它渠道籌集的2.15億元。其它渠道籌集的2.15億元資金中,廳本級籌集的0.67億元,廳屬各單位籌集的0.91億元,勞務就業務工人員工資0.57億元。

一審:朱若嵐

二審:林萌

三審:王幸韜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丨楊春妹:指尖繡出「美好生活」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專欄我叫楊春妹,布依族人,現任紫雲依鄉春民族手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由於從12歲就跟著母親接觸繡花,這幾年,我就憑著一根針、一把剪刀、一臺織布機,在九嶺村織著布、剪著紙、繡著花,把「指尖技藝」變為「指尖經濟」,不但自己脫了貧,還帶領村裡的婦女繡出了「致富路」。
  • 浙江紡織服裝職院利用人才、技術、資源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專業幫扶...
    原標題:浙江紡織服裝職院利用人才、技術、資源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專業幫扶強了產業興了傳承不久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收到貴州省黔西南州山區一個小村傳來的好消息——學校和當地繡娘共同開發的土布刺繡手包「山海戀」等4款產品,已批量銷往上海,同時企業還接到一批公文包和手柄包的生產訂單。
  • 張義瓊驚豔亮相:把指尖脫貧的故事講給世界
    張義瓊 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苗族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黔南州婦聯兼職副主席,貴州省巾幗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她從貴州的大山深處走來、帶著富有藝術美感和文化內涵的民族技藝,向世界展示著「穿在身上的史詩」的中國魅力,更用創業脫貧的精彩故事讓人們感受到,我國婦女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中的貢獻和力量。 《中國婦女》記者第一時間採訪張義瓊,聽她動情講述變指尖技藝為指尖經濟,讓民族文化飛出大山,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的故事。
  • 91科技集團:打造「鄉村工坊」 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迎來了歷史性的跨越和巨變。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境內切割縱深,山高坡陡,自然環境惡劣,發展滯後,石門是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也是貴州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通過調研發現,90%的農民工為了生計湧入大城市打工,隨之而來的是子女入學難的問題,更甚者將子女留在家中成為留守兒童。鄉村孩子的教育機會隨著城鄉差異問題而奄奄一息,貧困代際傳遞也愈演愈烈。
  • 針線刺盤繡 繡娘巧增收(走村串戶探脫貧)
    原標題:針線刺盤繡 繡娘巧增收(一線調查·走村串戶探脫貧)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將如期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豆盟科技短視頻小程序弘揚「攻堅脫貧」故事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對於我國來說,正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驗收之年、攻堅脫貧的關鍵之年,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脫貧攻堅工作阻礙重重。雖然在此時,這場疫情中國已然取得了勝利,但為了攻堅脫貧,付出了艱苦卓越的努力。
  • 最美的人生 學習的楷模——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
    ■ 海南日報記者 陳雪怡  有苦有樂、有笑有淚,這是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點滴,也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的生動註腳——  10月22日,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在海口舉行,第八報告團的7名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和1名獲獎單位代表帶來他們扶貧脫貧的「種」與「果」、分享扶貧脫貧路上的苦與樂
  • 「藺商風採」民辦鑄大愛 助力脫貧情
    古藺鎮黨委政府將原四屏小學舊址交給成龍學校辦學。王進理想中的學校即將變為現實,在這機遇與挑戰面前,王進卯足勁,向著心中的目標向前!差經費怎麼辦?王進變賣了在二郎經營多年,生意紅火的超市,將自己的房屋抵押貸款建學校。差教師怎麼辦?王進校長把自己的女婿張璠從西南師大團委書記的崗位上喊回,不惜成本高薪聘請專業人才。
  • 「原創」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
    」,決戰脫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聚焦脫貧攻堅原動力,決戰脫貧攻堅。,組織專題宣講3000多場次;學好一篇家訓,大力開展「曬家風·醇化家訓」活動和設立善行義舉榜,打造了和順家風長廊等一批示範點;用好一個載體,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功能,使其成為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建立一支志願服務隊,全市476支志願服務隊81017名志願者,圍繞脫貧攻堅等發布各類志願服務項目1026項,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00多場次;建設一批「愛心脫貧超市」,通過「愛心脫貧超市」
  • 指尖勾勒出來的誘惑!
    如果你還是很難克服恐懼,不如試試現在韓國很流行的「極簡甲」熱潮吧!利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各種設計,再利用巧思搭配各種底色或亮片,讓指尖更有個性,更帥氣。在甲面上只要描繪簡單的線條,就能完成質感滿分的簡約風格指彩!假如想要在極簡中保留一點奢華感,以金色線條來取代指甲油,也能完成截然不同的新鮮造型。
  • 四川:傳承非遺奔小康,彝族繡娘飛針走線繪出脫貧之花
    從學生到老師,從繡娘到工匠,48年來,她獲獎無數卻始終專注,她實現了人生目標卻不忘同胞姐妹。她始終堅守初心,運用自己勤奮的成果,助力脫貧攻堅、倡樹文明新風,繡出了新時代的文明之花。她就是涼山州嘿嗎咔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和甘洛縣彝針彝線刺繡專業合作社創始人——阿西巫之莫。
  • 「銀髮生輝——助力脫貧攻堅」「我看脫貧攻堅新成就」徵文選登 ⑩
    產業扶貧催開小康花2020年國慶節前夕,我們3位縣老促會正副會長驅車來到林寨鎮明星老區村,逢人問起該村脫貧攻堅的情況。村民們像數家珍那樣,講述村裡脫貧奔康的新成就。創辦雲外賞山莊的退休幹部我們在村幹部的陪同下,走進明星村雲外賞的山旮旯裡。
  • 「2020·指尖城市」揭秘武漢交通「智慧大腦」 大數據賦能讓城市...
    10月24日,「2020·指尖城市」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武漢市交管局,揭秘武漢交通「智慧大腦」,探秘武漢市交管局如何通過構建的系統化、精細化、智慧化的現代交通管理模式讓城市交通治理變得更聰明。「最強大腦」「最亮雙眼」,科技賦能助力智慧交通正值早高峰,一臺小車在二七長江大橋突然拋錨,橋面交通眼見受阻,這時,響應及時的漢警快騎迅速到場處置,交通很快恢復,那麼這一系列有如雷霆之勢的出警處置是如何做到的呢?武漢市交管局大數據指揮中心。
  • 「廣安」畫出最大「同心圓」聚力決戰脫貧攻堅
    一、圍繞中心大局,在「集結號」中奏響脫貧攻堅「協奏曲」(一)全篇謀劃,形成整體合力。廣安市委、市政府思深益遠、謀定後動,組織動員全市各民主黨派開展「為廣安做一件脫貧攻堅好事」活動,匯聚起發揮政治優勢、聚力民主監督、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廣泛力量。
  • 從指尖流出的沙畫 -- Thisissand #Android #iOS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匈牙利的動畫大師弗蘭克在作品中首次使用沙畫,並通過影視媒介將它傳播給世人,自此沙畫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 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省內幫扶單位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
    原標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省內幫扶單位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省市縣各幫扶單位充分發揮行業部門優勢,幫扶成效顯著。不丟下一戶,不落下一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號角全面吹響。泉坪村是內官營鎮的深度貧困村,截至2018年6月,貧困發生率22.18%,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情況複雜,人居分散,土地均為旱山坡地,是脫貧攻堅主戰場最難啃的「硬骨頭」。像這樣的村子,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的幫扶點還有6個。作為21名派駐駐村幫扶隊員之一,劉文祥到村後發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村「兩委」班子不齊,村幹部力量薄弱,幹事創業信心不足。
  • 【指尖上的啤酒瓶】超強美甲師 手繪技巧出神入化
    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把啤酒瓶做在指甲上的「啤酒美甲」,但還是第一次因為太逼真而一度誤以為是印上去的花紋,直到看了YouTube上的影片才更對這位美甲師MARINA(@marilyn
  • 潼南「潼掌柜」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9月8日,「潼掌柜」消費扶貧平臺負責人接到電話後,立即安排工作人員發貨運輸,及時準確地將這批生活物資送到了蓮花幼兒園食堂,保障了師生就餐使用。「開展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購買貧困戶生產的農副產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潼南教育人一份力量。」蓮花幼兒園園長雷波介紹,學校需要的食品比較多,每次只要幼兒園有需求,「潼掌柜」都會及時送到,提供的產品也物美價廉。
  • 抗疫| 貴陽市黔西南商會助力望謨縣打贏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抗疫 | 貴陽市黔西南商會助力望謨縣打贏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2020-03-27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元公司: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消費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的重要抓手。為激發員工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東元公司積極動員員工參與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職工踴躍在線購買愛心消費扶貧產品,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農戶緩解農副產品滯銷壓力,支持、助力脫貧攻堅;公司積極履行扶貧合作協議,每月定點在扶貧單位採購扶貧蔬菜。 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東元公司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採取有效措施,推進消費扶貧工作常態化,讓更多職工了解和參與到消費扶貧行動中來,共同推動並逐步形成良好消費扶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