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討論一下運動。
運動都是相對的,要想研究運動,必須採用一個坐標系。
所有的運動,都是相對的,都是選取好坐標原點,並在此坐標系下的觀察研究。不同的坐標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方便和複雜的區別。也是初中物理知識。
例如說地球繞太陽運動,其坐標原點就是太陽。
說太陽系繞銀河系運動,其坐標原點,自然是銀河系中心。
可惜啊,古人沒本事站在太陽上,或者銀河系中心觀察,所以最初不可能採用這樣的坐標系。
渾天說,只是採用了古人最直接便於觀測研究的地球為坐標原點,地軸為旋轉軸的坐標系,這個坐標系,是科學合理的,沒有問題。
其實古代天文學中的知識,到現在還在應用,比如經度緯度,赤道黃道,北極定位等。地球天球的概念還在使用。地球儀天球儀,依然採用的是渾天說的模型。
為什麼是渾天說
那麼為何有渾天說的這樣的宇宙觀呢?原因是「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就有了自轉軸,這個軸的指向,就是北極南極。我們北半球主要是觀測到北極。北極點位置的星星,就是北極星。
北極星因為在北極點,地球上觀測,就是不動的,其他星星就圍繞著這個星星做同心圓運動。南極星也是如此。
這些同心圓,最大的就是天赤道,和地球的赤道是在同一個平面上。
渾天說的重要性
中國古代,在所有的學問中,首重天文。天文學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根。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即日月五星也。就是通過天文提煉出來的思想。
張衡云:"文曜麗乎天,其動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陽精之宗;月者,陰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
十二地支
古代在地面上,觀測天球,以天球北極為不動點,劃分十二份所得,也就是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時空一體
中國古代,渾天說系統裡,時空是一體的。即,四方上下謂之宇,古往來今謂之宙。
又如在我們熟悉的十二地支裡,子時是半夜,在北方;午時是中午,在南方。時間和空間也是統一的。
易經
易經來源於天文(古代圓周分365.25度。)
北宋司馬光集注太玄經:《易》卦氣起中孚,除震、離、兌、坎四正卦二十四支爻主二十四氣外,其餘六十卦,每卦六日七分,凡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數學和術數
勾股定理,就是基於觀測天文而發現的,而各類圓和球體的公式發明,最直接的動力,就在於天文計算。另外基於陰陽五行,天幹地支的所有術數類,根源都是在天文。比如,八字,六爻,大六壬,紫微鬥數等等。
治病養生
比如子午流注,還有中醫治病的時辰。
道教修煉
道教修煉乃至於道法應用,都要使用天文學,所謂掐指一算,多指這類計算。
當然,古代天文學的應用,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有志於了解學習古代文化的同仁,了解古代天文學。
不懂中國古代天文學,可以說很難從深層次上了解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