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交配時,為什麼叫聲悽慘?公貓為什麼要咬母貓的後頸?

2020-12-26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生活中我們一般很少能看見貓的交配,除非家裡養了一公一母,在外面的野貓一般交配行為都發生在夜間,這是它們最活躍地時間段。

也就是我們為啥能夠聽見晚上貓咪能發生各種叫聲的原因,有像嬰兒的哭聲、有悽慘的叫聲、有憤怒的吼叫聲,這三種叫聲分別代表了母貓的發情、公貓和母貓的交配、還有打架。

不過我們偶爾還是能從各種圖片、視頻上看到貓交配的過程,你應該能注意到公貓往往會在過程中咬住母貓的後頸肉,然後沒過多長時間母貓就是一聲悽慘的叫聲,然後轉身就會給公貓一巴掌。

難道公貓咬母貓的後頸肉,把它咬疼了?其實並不是,這還是為了抑制住母貓,讓它們乖乖地待在原地不要動。

因為我們知道在貓的身上有一個Bug,這個Bug特別好玩,正好就位於後頸上;

不管是再兇的貓咪,你只要一把抓住它的後頸,它就會瞬間被制服,變得緊張、一動不動,乖乖地蜷縮著身體,任由你擺布。

這是貓咪的鎮靜反應,像是打了一針鎮靜劑一樣,屬於動物們的條件發射。那麼為什麼貓咪的後頸上會有這種奇怪的Bug呢?

其實不僅僅是貓咪,整個貓科動物們都一樣。

這是所有貓科動物們小時候遺留下來的條件反射,因為它們在幼崽時期,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往往需要在母親的引導下生活;

有時調皮的幼崽會跑到其他地方離開母親的視線或者是母親覺得有危險來臨了,這時母親只能通過嘴巴叼這種方式來搬運幼崽。

使它們趕快回到巢穴、或者是安全的地方,如果幼崽在被叼起來以後並不會鎮靜,而是胡亂地擺動,喊叫,不聽從母親的指揮,那麼危險來臨時就會因此喪命。

如果母親強行搬運的話,那麼母親就不能在不傷害幼崽的情況下快速地搬運它們。所以說在進化的過程中配合母親的搬運,對幼崽的成長來說是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根據研究,幼崽在被母親叼住後頸以後,它們的心跳會明顯地減慢,哭鬧行為會受到抑制,身體就緊繃並且向內蜷縮,像是被定身了一樣。

這一系列的行為是由分布的後頸的交感神經以及小腦來配合完成的。當後頸受到抓握,交感神經就將這個信號傳遞了小腦,然後經過大腦處理,貓咪就認為時母親在引導它們,就安靜下來的。

而貓咪在長大以後雖說這種鎮靜反應會減弱,但是貓咪依然會對這種行為具有一定的記憶。不管是誰抓住它們的後頸,它們都以為是媽媽在叼它們,要把它們搬運到安全的地方;

還記得上次我們在短視頻上看到,貓咪的主人將貓咪幼崽後頸抓住,在空中提了幾下,然後將它們放下來,幼崽們就會乖乖地躺在那裡,一動不動。這就是很強的鎮靜效應。

不過你不要妄想著用這一招對付像獅子老虎這樣的大貓,還沒等我們抓它們的後頸肉,它們巨大的下顎會先咬住我們的頸部,看誰先制服誰!

不僅僅是貓科動物,其實大部分哺乳動物幼崽們都有這樣的行為。

2013年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就研究了人和齧齒動物幼崽的鎮靜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1-6歲的幼仔也有鎮靜反應,而這個鎮靜反應並不是抓後頸肉,而是人類母親將幼仔抱在懷裡並且移動或者晃動。

這個行為比讓幼仔躺在搖籃裡或者是簡單地抱起來,能快速地讓幼仔平靜,不哭鬧。這也是進化過程人類的鎮靜行為,因為這種行為正是來自母性的保護本能、以及搬運幼仔的本能。

這就解釋了為何孩子一哭,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抱起來來迴轉,這樣孩子會很快安靜下來,這兩者之間其實是進化中相互協同的行為。

也是在古代當幼仔遇到危險的手,媽媽會迅速抱起幼仔快速逃離,這時幼仔就會很快地安靜,以免引來捕食者。

我記得以前有人說,孩子哭的時候不能抱,高興的時候再抱起來,這樣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讓他們少哭鬧,這完全就是在胡扯,逆自然進化而行。

同樣的幼鼠也有這樣的反應。而且科學家還主動麻痺幼鼠的後頸的交感神經以及小腦皮質的信號接受,幼鼠就失去了這種鎮靜行為,在被母鼠叼起來以後,會變現的異常暴躁。

了解了貓咪後頸的Bug,我們現在就能知道公貓在交配的時候它們咬母貓的後頸,其實目的就是讓它們鎮靜起來。那為什麼非要這樣呢?

這其實跟貓科動物們交配的方式有關係。這也能解釋為何母貓會撕心裂肺地叫,以及為何會反手就給公貓一巴掌。

貓科動物的交配有發情期,貓咪也不例外,貓咪的發情期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每次發情的時間大約為3天到7天不等。

母貓咪發情的時候就會出現比較怪異的叫聲,就是我們夜晚聽到的嬰兒般的叫聲,而且還喜歡在地上打滾,做下面的這個動作。

各種異常的行為都是在吸引公貓,不過貓咪在發情的時候並不會排卵,而是只有在和公貓交尾的時候才會;

公貓為了讓母貓在和它交尾的時候快速排卵,它的丁丁已經進化的帶刺了,就像是貓咪舌頭上的那種倒刺,這可以刺激母貓排卵,但是又會給母貓帶來疼痛。

這就是母貓叫聲悽慘的原因,就算是公貓在母貓的後頸用上鎮靜劑,也難以阻擋母貓因為劇烈的疼痛,反身過來給公貓一巴掌。

不僅僅是貓咪,整個貓科動物界都是同樣的交配方式,獅子老虎它們在交配的時候,雄性也會給雌性來一下鎮靜劑,雌性也會因為無法鎮靜攻擊雄性。

其實人類的這種擁抱式的鎮靜行為,在成年身上又有殘留,這就是為何我們求安慰、傷心、開心的時候都會擁抱的原因,而擁抱也會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安全。

相關焦點

  • 夜裡嚎叫的貓是公貓還是母貓?貓交配時叫聲為什麼這麼悽慘?
    在天氣較暖的季節裡的夜晚,無論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還是生活在鄉村裡的人,都能夠聽到貓悽慘的叫聲,而這種叫聲就是貓叫春的聲音。貓叫春並不罕見,但在我們的認知裡,動物交配之後要麼會共同撫養後代,要麼雄性會一走了之。但為什麼在貓的世界裡,母貓在交配之後會轉身攻擊雄性呢?
  • 夜裡叫的貓是公貓還是母貓,為什麼叫得那麼悽慘?
    為什麼我們在別的季節很少聽到這種聲音呢,一般小貓的叫聲不是都很溫柔,很奶氣的叫聲嗎?據記載,人類在3500年前就馴服了貓。但貓和狗的不同之處在於,傲嬌的貓咪並沒有像狗一樣被完全馴化。狗總是對主人很忠誠,很聽話;貓總是很任性,不那麼善解人意。就像有的人也不太理解貓為什麼會發出那麼難聽刺耳的聲音。
  • 夜裡叫的貓是公貓還是母貓?為什麼慘叫?
    有些貓叫得跟孩子哭一樣,實在是受不了。很
  • 貓交配時叫聲為何這麼悽慘?
    第一: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非常悽慘?貓在交配時,叫聲非常的慘烈,它們的性行為在人類看來,如此怪異,但其實,如果從貓科動物的角度來看人類的話,人類的性行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怪異的。獵豹、獅子、老虎和貓都屬於貓科動物,同屬於貓科動物的家貓,其性行為也十分的奇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夠聽到貓的慘烈叫聲,這其實都是雌貓在交配時發出的叫聲。貓的叫聲為何如此慘烈?因為公貓的丁丁上帶有很多鉤子一樣的刺,這些刺如同指甲一般,在交配的過程中,會劃傷雌貓,雌貓只有經受過如此痛苦的劃傷之後,體內才會釋放荷爾蒙,從而排卵。
  • 夜裡叫的到底是公貓還是母貓,為什麼叫像嬰兒哭,還那麼悽慘?
    但很多愛貓人士肯定也為貓「叫春」煩惱過,受此困擾的還有很多「無辜人士」,因為他們不養貓,卻要為整夜恐怖的「貓叫」付出無法安心睡眠的代價!夜裡嚎叫的到底是公貓還是母貓?首先我們直接給出答案,有公貓也有母貓,但第一個叫起來的絕對是母貓!
  • 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這麼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何不同?
    第一: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非常悽慘?貓的慘叫是有交配時候的疼痛引起的。具體原因如下:  公貓生殖器上有由蛋白質構成的倒刺,因為雄性貓科動物的生殖器前端大多長著用來刺激異性排卵的倒鉤,沒有公貓的刺激,母貓不可能排卵,但是副作用是母貓會感覺到特別疼痛,所以會叫得比較恐怖。
  • 最近貓為什麼在夜裡叫得那麼悽慘???​
    貓與其他的貓科動物有著相似的習性,它們也是晝伏夜出的,並且它們也是獨居動物,因此,在發情期尋找配偶就需要用叫聲來吸引對方。通常,雌性的聲音比較尖而且叫的持續時間較長,也就是我們聽到的最明顯的悽慘的貓叫。貓有著發達的聽覺系統,因此,雌性用如此高頻的聲音在叫時,會吸引到附近的雄性貓咪。
  • 怎麼可以讓母貓接受公貓的
    讓母貓接受公貓,要看母貓和公貓是否有過配貓的經驗,如果雙方都沒有,配種自然就困難,其次要看母貓在不在發情期,發情就不會太牴觸公貓。想讓貓咪成功配種,寵主可以參考下列的做法:1.陪看貓片:讓母貓接受公貓,寵主可以撫摸貓咪,念叨貓咪為什麼不找對象,或者讓貓咪看「貓界愛情動作片」,而後讓它們在一個獨立且空間相對小的地方,相處一段時間好互相熟悉,之後,看看母貓有沒有接受公貓。當然,可能有的母貓性格比較孤僻,公貓突然出現可能會出於領地意識把它會胖揍一頓。倘若如此,寵主可以考慮換一個貓試試。2.
  • 夜晚呼喚的貓是母貓還是公貓,為什麼叫得那麼悽涼?
    夜晚呼喚的貓是母貓還是公貓,為什麼叫得那麼悽涼?是母貓在觀察朋友。母貓發情並嚎叫,把發情的訊息傳遞給遠處或周圍的公貓。母貓會發出類似嬰兒哭泣的聲音,說明它們正在交配。貓在發情期的夜晚叫春,可以肯定的是,母貓。
  • 科普 | 為什麼貓交配時,叫聲這麼悽慘?原來我們人類才是異類.
    貓在交配時,叫聲非常的慘烈,它們的性行為在人類看來,如此怪異,但其實,如果從貓科動物的角度來看人類的話,人類的性行為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怪異的。19世紀,人類飼養獵豹獵豹、獅子、老虎和貓都屬於貓科動物,同屬於貓科動物的家貓,其性行為也十分的奇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夠聽到貓的慘烈叫聲,這其實都是雌貓在交配時發出的叫聲
  • 貓交配為什麼叫聲悽慘?狗為什麼背靠背?人類和它們有什麼不同?
    不過貓科動物都一樣,天生孤僻、獨來獨往、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因此即使是現在的寵物貓也處在半馴化狀態,要知道你家裡的貓可沒把你當主人看待,在它的眼裡,你最多是夥伴的關係。貓咪的交配不管是在野外還是家養都和其他大部分的哺乳動物一樣,有著發情期,母貓大約是每年的春季,每次發情的時間不確定,大約就是10來天左右。如果母貓沒有受孕,它會再隔一段時間再次進入發情期。
  • 為什麼母貓交配過程中撕心裂肺,狗狗卻不依不舍?看完終於明白了
    也就是我們為啥能夠聽見晚上貓咪能發生各種叫聲的原因,有像嬰兒的哭聲、有悽慘的叫聲、有憤怒的吼叫聲。為什麼母貓交配過程中撕心裂肺,狗狗卻不依不舍?看完終於明白了!由於倒刺的存在,所以貓科動物在繁衍時會非常痛苦。一般情況下,在過程中,公貓會咬住母貓的後頸處,讓其能夠配合,所幸貓科動物一般時間比較短,大約只有幾十秒就可以完成。
  • 為何母貓在交配時,會發出悽慘叫聲?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什麼不同?
    ——《謝周元之送貓詩》為了更好地應對工作和學習上的壓力,當代人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按照原定的規劃成功入睡。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會在半夜聽見悽慘的貓叫,聲音之大,令人倍感不適,許多人因此睡不著覺。在人們的印象中,貓慘叫一般都是因為被人踩了尾巴,或不幸遭受傷害,但很少有人知道,那其實是貓正在繁育下一代的緣故。
  • 寵物小知識:知道母貓已經發情了,貓交配最易獲得成功的條件
    有的貓,如波斯貓叫聲不大,加之不思飲食,不注意觀察時,常誤認為貓生病了。母貓發情時活動增加,喜歡外出遊蕩,特別是夜間,顯得焦躁不安,發出粗大的嚎叫,藉以招引公貓。俗話說「好種出好苗」,種貓的優良與否將直接關係到下一代&貓的優劣。因此,純種貓交配前沖貓的選擇很重要。在選擇種貓時應儘量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 選擇品種相同的貓進行交配,並儘量由血統相同的公、母貓交配,以免品種退化。(2) 選擇體質健康的公、母貓進行交配,其中公貓要求體型大,外觀各部勻稱,腹部緊縮,姿態端正,毛色純正、密而光亮,反應靈敏,精神飽滿,兩側睪丸發育正常,繁殖力強。
  • 母貓不和公貓接近
    如果母貓與公貓不熟悉,又沒有發情,對於公貓的靠近是有可能表現出敵意的,就會讓母貓不想和公貓接近。母貓沒有發育成熟也不會發情。寵物主人能做的,就是幫助母貓產生對愛情的欲望,可以參考以下幾點措施,看能否幫助到母貓。
  • TNR進行時 ‖ 在流浪貓TNR中,為什麼要強調公貓母貓都必須絕育呢?
    為什麼要強調TNR中,公貓母貓都必須絕育」的問題。一般來說,母貓比公貓發情早,大約4個月就性成熟可以發情了,母貓一旦性成熟就會散發信息素,導致那些性成熟的公貓(一般是6個月左右)也會發情,開始交配。所以有些公貓看上去沒有發情的跡象,但是一接觸母貓,尤其是發情的母貓,公貓就開始發情了。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公貓發情是受母貓影響。
  • 貓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割蛋蛋
    你可能有這樣的體驗:春天或者秋天的某些晚上,即將入睡之時,窗外突然傳來悽厲的叫聲。叫聲一陣接一陣,如泣如訴,往往持續很久。初次聽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哪個嬰兒的哭聲,可為什麼出現在窗外……如果大著膽子走出家門,在昏黃的路燈下,可能會看到一隻貓躺在地上,不斷地呻吟著。有過養貓經驗的人或許知道,這是一隻沒有絕育的流浪貓發情了。
  • 養貓選公貓還好還是母貓好,公貓篇
    還是有很多的家長在初期沒想好養公貓還是母貓,這次我來分開說一下公貓和母貓的利弊方便各位家長選擇。先說公貓,公貓在市場上的需求並不是很大,一個公貓可以配很多的小母貓,所以公貓往往多被個人家庭領養。公貓體形更大,看起來會更威武,或是敦實?就是吃的太胖。
  • 養貓選公貓還好還是母貓好,母貓篇
    養貓選什麼性別的好呢?光說公貓了,下面來說一下母貓。母貓一般都被稱為妹妹,賣家通常都會用弟弟和妹妹來表示貓咪的性別。母貓的好奇心和好動性相比公貓要多一些,這也是為什麼胖貓多是公貓的原因,畢竟不愛動,只會越來越胖。母貓的發情期是階段性的,一般間隔15-21天,如果太頻繁發情,家長又沒有想繁育的想法一定要儘快給貓咪安排絕育,一般養母貓的家長一般都會有一定的猶豫,猶豫的原因當然是沒有人能拒絕一隻小奶貓!
  • 初次養貓是選擇公貓還是母貓?老鏟屎官的心裡話:建議養公貓
    1.公貓提醒會比母貓大很多,會更加健康。同一窩出生的貓咪中,公貓會比母貓長大的更壯、更大,更肥一些。新手養貓總喜歡腦袋圓溜溜虎頭虎腦的貓咪,這時候選擇一隻公貓是正確的選擇。雖然母貓絕育後可能看著會比公貓胖很多,但是腦子還是沒有公貓圓。發腮是什麼?發腮就是貓咪的腮部與頸部出現的垂肉,這是公貓交配時為了防止被咬傷頸部動脈發展出來的,也可以說是過剩的皮膚角質層,再直白一點講就是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