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剪片是怎樣的體驗
自由剪輯師是怎樣的職業
當你成為自由職業者,自由與苦難伴隨
自由職業者的苦難
by 開眼
劉三歲@ 他是自由剪輯師 我也不曉得他的體驗是啥 感覺沒活就會閒得慌
@釋然 有朋友開公司,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活給到我,所以也可以說是有底薪,而且還不用上班,可以認識更多的人,不用待在公司。我覺得,未來的合作模式不再是公司或者一個比較大的團隊,而是一個個優秀的設計師,加上兩三人組成的優秀團隊,用網際網路思維說,就是做連結,每個設計師可以連結很多團隊,可以連結很多的協作群體!
@jimmy 我是屬於自由剪輯師,思想和行為都很自由,想怎麼切就怎麼切,想什麼時候去剪就什麼時候去剪 。同樣這樣代價是沒用什麼高深手法,自學和研究能力差的話 很容易造成都不知道在剪輯些啥……因為沒有一個平臺去指導你,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到底怎麼樣。
@視行戶外 我不知道什麼叫自由剪輯師,我自己拍片,自己剪輯,所以你說的社保,底薪,公司等都和我沒關係。電腦自己配,技巧自己學。我的剪輯體驗就是:小李飛刀,大刀王五都是我!
@雞汁鮮肉包包 我算是一名半自由的剪輯師。我的工作是動畫剪輯,但是動畫的製作中剪輯的作用更多的是整理文件。在工作之外我更多的喜歡剪一些類似預告片或者混剪,來保持對剪輯的新鮮感。個人覺得在工作之外的剪輯才是自己的愛好,這樣的剪輯才能表達我內心的真實想法。
@Da xin 希望有人可以打造一個自由剪輯師平臺,苦啊,報價不規範,物質基礎得不到保障,每個片子無論貴賤都要做出水平,亞歷山大
@Yoyo 自由剪輯師未必會輕鬆。我屬於外聘跟組,所有重活都是外聘幹,公司養著自己員工。照樣沒福利、社保,沒有黃金周。
@張瑞婷 熬夜加班非常苦逼,不過過了這個忙碌的時間節點 一切又都是那麼美好!因為所有的時間都屬於自己的!昨晚剛忙完 今天審片 改動肯定有,不改 客戶怕自己被懷疑智商和藝術鑑賞力不夠!
@神剪輯的朋友們
我一直認為剪輯和寫作是相通的
分享一篇自由作家的職業體驗
今天推送的第二條文章是自由剪輯師的來稿自述
記得收看哦
by 神剪輯
自由職業是怎樣一種職業?
by 維佳 (維佳寫字間)
我是一個自職業者。
這件事讓我在朋友中很受羨慕。因為從事自由職業,我確實可以享受到一些生活中的便利。
最大的好處莫過於可以錯峰出行,不用非得在早晚高峰出現在北京已經堵成shit的路面和擠成沙丁魚罐頭的地鐵。
如果休假,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可以錯峰出行,所以什麼黃金周之類的從來不用擔心會遇到。機票、酒店統統便宜,旅行體驗也會好上很多。
生病的時候,可以直接去看病,不用擔心請不下假。
或者像我今天這樣,碼完這些字,我就要出去玩啦!
有時候自己想想也會覺得還挺棒噠。
但自有職業當然也有很多缺點。
比如沒有底薪,沒有社保,如果自己不補充大病保險的話,萬一運氣實在不好,確實就會很麻煩。
比如沒有職業晉升計劃。你也許這個月收入還不錯,和你的朋友差不多;十年後你的朋友們的薪水是你的若干倍,你很可能還是這個收入水平。
收入不穩定。永遠是落袋為安,沒拿到手裡的錢如果先計劃著就發了出去,將來你一定會後悔的。
這些都是自由職業的困難之處。但最困難的部分,並不僅僅限於這裡。
自由職業,是一種最需要自我規劃意識和自律精神的職業。
普通的職業,因為大多有考勤限制,不管怎麼無法掙脫床的誘惑,還是到點就得起床,因為要打卡。
你的生活會被限定在一個作息表之內,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吃飯,什麼時間上班,基本上都有章可循。
就算不需要坐班,也總得背負一些硬性的指標,那指標像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又像是掛在眼前的胡蘿蔔,威懾也好誘惑也好,總能讓你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再退一萬步,哪怕考勤和指標都不能約束你,在一個公司中任職,也總會有其他人會在工作這件事情推一推你。由於很多崗位只是一個工作鏈條中的一環,所以就算是你想偷偷懶、想把這件事在手裡磨蹭磨蹭,上一個鏈條、下一個鏈條也總是會不時來騷擾你一下,不僅讓你內心不安,也會讓你情願行動起來。
總之,在一個正常職業體系內,完全閒散的生活,是很困難的。這也保證了你的生活不會出現完全脫軌的現象。像是有軌電車,哪怕司機偷偷喝了點小酒,也總是還有條軌道可以依賴。
但一旦踏入自由職業的領域,如果你願意,那生活簡直就可以如同脫韁的野馬,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你願意,做自有職業者你可以每天躺成「北京躺」,或者當自己是一塊無骨鳳爪永遠賴在床上不起來。拜發達的網絡所賜,你可以在家裡和所有的合作夥伴溝通,連續一兩個月不出門也是可以。
如果實在寫不出,可以不寫,反正編輯們對作者一般都非常nice,如果表示沒靈感,他們也不會硬逼,而是會和氣地等你什麼時候狀態好了再說。
一個人的身上是惰性佔優還是自制力佔優,一旦從事自由職業,就會變得無比明顯。
如果選擇自由職業,甚至要不要吃飯這件事都會變成一個需要用意志力去戰鬥的場景。你常常會待著待著忘了吃飯,或者根本就不餓——呃,一天都走不了幾步路的日子,能量消耗也是real少了吧!
我們常常說要追求自由,但完全失去一切約束完完全全的自由,真的是我們常說的那種自由麼?
自由職業者,反而必須是更加自律的一群。
像我這種寫字的,為了維持甚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就得幾乎每天不間斷地寫。
具體的字數,視當時的創作題材而定。
像今天這種短文,每天的字數就可以少一點。但一旦進入長篇小說創作期,每天五千字是必須的。
在創作最近即將發布的長篇小說的那段日子裡,我就曾經將近兩個月,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寫五千字,周末休息。
這儼然就是在上班的架勢了。
當然我還遠遠不是最勤奮的。
臺灣的九把刀,據說每天5000字,全年無休。他拍《那些年》時資金不夠,就是靠他硬寫才湊夠了錢。
寫諜戰的麥家老師,每天上午關手機寫2000字,下午雷打不動去健身房。
為了能夠保證寫作的體力,大部分職業寫作者都有健身的習慣。不是那種想起來去健健身,想不起來就算了的那種,而是和每天寫字一樣,有精準的計劃和安排。
為了寫字,不少人恰恰好不能太熬夜。雖然人們總覺得作家要吸菸喝酒談戀愛才能在深夜迸發出激情四射的靈感,但事實上,能夠堅持不懈一直出產作品的作家,更多是把寫作當成了一種類似於木工的工作,需要他們在每天精力最好的上午兩三個小時,摒棄一切雜念,端坐在電腦前,完成一天的活計。
這還沒算上在日常生活裡一刻不停在腦子裡跑的各種素材和話題。
我的手機備忘錄裡,全是我認為可以展開的各種題材和題目。想到就馬上記下,不然它就可能從腦子裡消失,再也找不到。
剩下的時間裡,我們才能像過去小作坊裡的師傅們那樣,放鬆一會兒,享受一點閒暇時光。但想要完全把思想精力放進消遣裡,還是很困難,因為你總是忍不住在想——這個,能不能寫?
自由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個雙關語。
大學的時候打辯論賽,在談到自由這一問題時,我引用了「帶著鐐銬跳舞」的說法。完完全全的自由,大概要等地球上剩下最後一個人的時候,才可能實現吧!
但那種自由,也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
受約束、受鉗制,妥協、掙扎、勞累,所有這些一般工作中的痛苦,在自由職業中都存在,甚至更多。
比如,背靠一個平臺,在和對方交涉的時候,你就不僅僅代表自己,而是這個平臺的一部分。君不見BAT的人,只要是有一定資歷和業績的,和人說話的時候總比一般企業的人員更有自信。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個人能力,更是因為企業平臺在背後的加持。
但自由職業者,只有自己。
和合作方溝通時,不管是工作內容還是涉及到敏感的款項問題,你能代表的,也只有你自己。除了問題的話,你甚至都找不到一個人能夠從更高一個層面幫你溝通,或者換個途徑再次切入。
你就是你自己的底線,因為你的背後沒有牆。
而你自己也不知道往後退到哪一步的時候,後面會是懸崖萬丈。
做自由職業是好還是壞?還是那句話,看個人是否適合。如果是習慣了生活在一個日程表中,或者習慣了有大公司在背後的感覺,那一下子進入自由職業的領域,可能會有點不適應。
更何況,適合做自由職業的工作,其實還是比較少的。
特別是如果你並不打算組建一個公司、自主創業的話,那這種自由職業的崗位,就更加屈指可數了。
無非就是撰稿、攝影、設計、模特等一些相對可以單打獨鬥的工作。
說實話,如果不適合做自由職業,真的也不用遺憾。人總是要在工作中消磨掉自己的一生的,不在這裡,就在那裡。越來越覺得馬克思說的是對的,工作確實是人的基本需求。哪怕不愁生活來源,總是還想要幹點什麼的大有人在。
職業,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我們選擇消磨我們人生的方式。
哪怕是那些看似並不自由的職業,也有可能帶我們到達期待的自由之地。
因為自由不僅僅是身體在什麼地方,更重要的是,心在什麼地方。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維佳寫字間 weijiaxiezijian
作者維佳,每天讀點故事App人氣作者,上海交通大學MBA,曾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職業經理人、媒介經理。現為全職作家,居於北京。行文洗鍊,不煽情,只走心。新書《姑娘,你不必討好全世界》正在噹噹、京東、亞馬遜等各大渠道火熱銷售。
轉載請授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