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藝術中的「鼠」:從羅馬青銅像到沃霍爾絲網版畫

2020-12-14 澎湃新聞

今年是鼠年。在十二生肖中,老鼠似乎是最「不受待見」的動物,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迄今已來的人類歷史中,它始終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老鼠是奇妙的生物。它的嗅覺甚於貓狗,它擅長遊泳,人們發現它還能以超聲波唱歌。關於鼠的諺語比比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老鼠是無足輕重的生物,但不少藝術家卻捕捉了它的特徵,通過對鼠的生動刻畫描摹出人性的特點:這些特徵往往大相逕庭:善與惡、勤勞與懶惰、膽怯與勇敢。鼠年將至,澎湃新聞從國外藝術中找到了一些與鼠有關的作品,從中能夠看到這個渺小的生物如何在藝術史上得到了不同的描繪與理解。

古羅馬的青銅鼠雕像

羅馬青銅鼠像,約公元1到3世紀

在古羅馬藝術中,時常能看見小型的青銅鼠雕像。公園1世紀至2世紀,很多古羅馬人都用青銅鼠雕像來裝飾自己的家。龐大的羅馬帝國崩塌後,這些雕像埋在帝國的灰燼中,在過去的兩三百年間,人們從義大利、土耳其、敘利亞、南非以及地中海沿岸各地挖掘出大量的青銅鼠雕像。這些雕像通常用來裝飾油燈的蓋子或是食品容器,雕像高約1到1.5英寸,大多呈現蹲伏的姿勢,爪子之間夾著堅果、餅乾或是水果。事實上,這樣的裝飾功能頗具諷刺性,畢竟,老鼠向來是偷燈油和偷食物的「能手」。

藝術家眼中的老鼠:來自自然的母題

《鼠》,柴田是真

柴田是真是江戶時代後期至明治時代初期的日本漆藝家、水墨畫家和版畫藝術家。他在技術層面對於漆藝進行了各種實驗,將漆和各種物質相混合,以達到不同的色彩和紋理,並保持其一致性與靈活性。他被西方油畫中濃烈的油彩所吸引,創造出紙上漆繪。以《鼠》為例,耳朵的黑色厚實利落,具有體積感。「鼠」是柴田是真最愛的主題之一,一方面,他曾接受圓山四條派的繪畫訓練,其創始人圓山應舉正是擅於從自然獲取靈感;另一方面,這或許是對於當時封建日本的商人階級的支持,因為老鼠被視為「繁榮的象徵」。

柴田是真既是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又是保守主義者,這一點也體現在他的繪畫中:雖然從西方繪畫中汲取養料,進行了各種技術上的實驗,但他所描繪的始終的日本藝術中的傳統母題。

《老鼠和一塊奶酪》,約翰·康斯坦布爾

老鼠作為來自自然的母題,不僅經常出現在日本藝術中,也常常是西方藝術家們寫實的對象。19世紀最重要的風景畫家之一約翰·康斯坦布爾(John Constable)也曾將視線聚焦於小小的老鼠:在他1824年的作品《老鼠和一塊奶酪》中描繪了一隻引人憐愛的小老鼠,據說他甚至還曾給它起名傑克(Jack)。前拉斐爾派畫家約翰·艾佛雷特·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在1851年的作品《瑪麗安娜》中用畫筆捕捉了一隻正在悄悄移動的老鼠,陽光透過有色玻璃投入房間,光芒圍繞著一位美麗的女子,營造了一片靜謐,而她身後不起眼的小鼠則為畫面增加了一絲趣味與真實感。

《瑪麗安娜》,約翰·艾佛雷特·米萊

「米老鼠效應」

作為美國重要的文化符號,誕生於1928年的米老鼠影響過不少當代藝術家。

2012年,受迪士尼邀請,英國藝術家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以米老鼠為靈感創作了繪畫《米奇》(Mickey)。畫中,赫斯特僅以12個不同的圓點勾勒出米老鼠的形象,而圓點也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在他看來,米老鼠的魅力在於,「他經歷了千變萬化,卻始終是永恆的」,即使將其轉化為如此簡單的圖像,人們依然能夠識別出來。2014年2月,這件作品在倫敦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以90萬英鎊成交。

《米奇》,達米安·赫斯特

米老鼠同樣是波普藝術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繆斯」。1981年,沃霍爾不再進行名人肖像的描繪,轉而創作了一組由10個虛構角色的絲網版畫組成的作品集,命名為《神話》,其中就包括米老鼠。在這組作品中,他表現了那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主題,它們如同遠古神話中的人物那樣,引發著現代人的想像。沃霍爾沒有追溯遙遠的文明,而是回歸到電影誕生的年代,演繹了那些耳熟能詳的角色。

《米老鼠》,安迪·沃霍爾

藝術家們在米老鼠溫暖的形象中找到了兒時回憶與創作靈感,但或許更重要的是,藉由米老鼠所產生的廣泛認同,他們的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價值。KAWS也是其中之一。他最著名的「玩伴」(Companion)便是由米老鼠的形象轉變而來。

《玩伴》,KAWS

老鼠與街頭藝術

班克斯也許是如今世界上最受爭議的街頭藝術家。對於班克斯而言,老鼠與街頭藝術具有某些共通之處,對其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法國巴黎第一代街頭藝術家老鼠布萊克(Blek le Rat)曾說,老鼠是出沒於城市中的唯一一種野生動物,即使人類滅絕,他們仍將繼續生存。和老鼠一樣,街頭藝術機智而頑強,卻被視為社會的「毒瘤」。人們捕捉老鼠,政府則企圖清除街頭藝術。但是,正如老鼠時常能「躲過一劫」,街頭藝術家的創造力也難以被囚禁。班克斯繼承了老鼠布萊克的這一主題,用模板印刷在英國各地留下「黑色老鼠」的蹤跡。在一幅塗鴉中,他描繪了一隻拎著油漆桶的黑色老鼠,另一隻手抓著油漆刷,老鼠的上方用紅色油漆寫道:「因為我一文不值。」(BECAUSE IM WORTHLESS)這樣的畫面引人駐足思考:究竟是誰一文不值?

班克斯塗鴉中的「鼠」

班克斯塗鴉中的「鼠」

在社會的普遍認知中,老鼠代表著地下世界裡的骯髒形象,但另一方面,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它也被視為獨立的思考者與靈活的行動者,此外,作為一種聰明的物種,老鼠常被用於心理和藥理上的各種實驗。而對於班克斯來說,老鼠象徵著街頭藝術的再生力,無論人們如何批判或毀滅他的藝術,他都能重新找一面牆來讓其「重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從「帝國大廈」到「天鑾之眼」| 安迪•沃霍爾版畫藏品展暨...
    或許我們能從這位「波普藝術」的教父級人物安迪•沃霍爾的藝術作品中找到某種答案。10月25日,合景泰富•天鑾Galaxy雲際美學館,正式對公眾首次開放,給山城敬獻一場安迪•沃霍爾版畫藏品展的視覺盛宴。 △展覽現場圖片然而,意義在安迪的作品語境中被消解了,藝術品對於受眾,有了哲學的內涵。之前高高在上的藝術門檻大門,在安迪•沃霍爾的視覺衝擊中,轟然坍塌。他消弭了藝術的邊界,讓藝術成為生活的日常。
  • 【PSA | 絲網版畫工作坊】香蕉 & 抱枕,印 & 哇哦!
    :「香蕉&抱枕」活動時間: 2018年4月7日 周六13:00-16:00活動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三樓絲網版畫工作室適應人群:18歲以上活動人數:20名,名額有限,欲報從速。如何取票:預約成功的觀眾將會跳轉至「預約成功」頁面,你也可在PSA官方微信服務號「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票務信息」—「我的門票」中查看預約憑證。活動當天,以此憑證入場。
  • 波普名家沃霍爾傑作《鮮花》成為領銜珍品
    原標題:舊金山邦瀚斯:波普名家沃霍爾傑作《鮮花》成為領銜珍品    其中,由二十世紀波普藝術領導者之一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於 1970 年創作完成的一整套《鮮花》 (Flowers) 系列傑作順利成為了本場拍會的領銜珍品,錄得 42.5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259.9 萬元),基本符合其拍前預估。該系列作品中包括 10 幅署有沃霍爾親筆籤名的布紋紙彩色絲網印花傑作。
  • 始於1962——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他開創了一個繪畫的新領域,這一領域成為20世紀中後期美國消費文化的鏡像。從繪畫到絲網印刷,從攝影到錄像,沃霍爾善於利用各種媒介進行創作。他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高雅藝術、通俗文化、先鋒藝術融合,打破商業藝術和純藝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締造了波普藝術的不衰傳奇。他對藝術的革新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
  • 藝術人物|盧治平:讓版畫具有詩歌澄澈的意境
    這段經歷,對他此後曾先後從事的版畫展覽的組織工作、在油雕院從事的壁畫雕塑創作、在華東師大環境藝術研究所承接的各類大型項目,乃至以後籌建、運作半島版畫工作室,都有莫大幫助。版畫如同詩歌 版畫家更像是一個工匠盧治平接觸過很多藝術門類,談及為何青睞版畫,他說道:「版畫的製作工序雖然較為複雜,但呈現效果卻極為簡潔明快。
  • 潮眼te丨今日3.15,來認識一下潮流藝術限量版畫怎麼製作的
    ///「版畫」當然也是有標準的,藝術家利用材料參與製版,通過原版轉印成畫面;藝術家本人監督指導下,在原版直接印刷所得的作品;完成的版畫原作上,藝術家籤名責任,並附加限定版次記號;版畫是如今我們最常見的潮流藝術購買到的主要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潮流藝術常用的版畫印刷技術吧
  • 自然絮語-劉麗萍作品-| 獨山版畫
    199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研究生。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版畫院研究員在近30年的教學及創作過程中,自己對版畫藝術的創作熱情始終不減,雖創作過程艱辛而清苦,但在藝術的追求道路中,從藝術理念、藝術手法,再到藝術形式自己都有了豐厚的收穫。因為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是我始終不渝的追求。 在大學上學期間,我就在絲網版畫的學習實踐中大膽吸收了套色木刻的一些藝術特點,將幾大塊顏色進行平印後,產生了與以往不同的藝術特質。
  • 【青年畫家推薦】版畫·觀看——吳明儒
    附中四年,版畫系七年的系統學院訓練,現在看來最重要的不是讓我解決了繪畫中的色彩,空間,造型,構圖等基礎問題,而是學會了如何讓所有知識融匯貫通,在各個學科中吸取不同的學習養分,不斷地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獨立思考、自我反思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正是我在藝術創作的「自我建立」中一個很重要的原點。
  • ...理論淺釋|喬治·迪基|亞瑟·丹託|藝術世界|藝術作品|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布裡洛盒子,1964年,丙烯酸、絲網印刷、膠合板。丹託以安迪.沃霍爾的《布裡洛盒子》(Brilloboxes)為例,提出為什麼A盒子可成為藝術品,B盒子只能普通物品? 「布裡洛生產廠家可以在成本稍微增加的情況下,用膠合板來製作他們的盒子,但不會成為藝術品[2];沃霍爾也可能用紙板來製作他的盒子,而不會不成為藝術品。」
  • RoSSo x 印物所 | 絲網印刷DIY ,創造你的專屬作品!
    這次的校外課程,RoSSo同學們來到印物所體驗絲網印刷DIY。印物所2013年成立於上海。是一家集手工版畫創作、印製、發行為一體的版畫藝術機構。也是中國國內少有的同時具備木版畫,銅版畫、絲網版畫及石版畫四大版種印製能力的新美學機構。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嘉德拍賣中的吳冠中版畫專場
    Lot 12502吳冠中 《中國城》2007年(原作年代1993年)紙本 絲網版畫 E.A版2/2073.5×57 cm籤名:E.A.版2/20 吳冠中(左下)展覽:吳冠中版畫觀摩展,嘉德藝術中心,2020年10月15日-23日出版:《吳冠中絲網版畫集》,P5及
  • 從沃霍爾到村上隆:波普藝術的靈魂沒有丟失,只不過是被賣了
    當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在後來給一幅畫起名為「向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致敬(Hommage à Chrysler Corp)」時,他就開始變得像一個「雙面派」了。遠離了對安迪·沃霍爾稱之為「所有偉大的現代事物」的毫無意義的讚美,上世紀50年代及60年代早期的波普藝術對當時那個仍然是全新的、充滿了消費品的世界進行了嘲弄、間接的觀察。
  • 王六一:張禎麒版畫藝術中的兩個世界
    他到尼科西亞後即投入作品的布展中,我因幫忙,在開展前先睹為快,欣賞到了他的作品。2月16日張禎麒畫展在奧普斯畫廊開幕,來自賽普勒斯、美國、加拿大和奧地利等國的藝術家和文化界人士蒞臨展廳。賽普勒斯著名藝術家蘭尼蒂絲·特麗沙女土致開幕辭。特麗莎女士在張風所留學的大學教藝術史。她家庭富裕,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先後到英國、美國讀高中、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是位藝術修養很高,對東方藝術頗有研究的女藝術家。
  • 絲網印刷,最時髦的版種
    Rick Berkelmans 作品因為絲網印刷除了可以印製出顏色美妙的版畫作品以外,還可以廣泛地應用於製作產品!做為商業應用性最強的版種,除了工廠,個人設計師插畫師藝術家用起絲網印刷也是666。印布,印本子,印塑料,印金屬等等等,幾乎任何較為平滑的表面,都可以用絲網印刷印圖案!
  • 「他山之石」的肌理美——淺談石版畫的藝術語言
    【藝境觀象】   作者:鄭峰(石版畫家,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公共藝術教研室主任)  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石版畫一直是較為冷門的藝術表現語言,即便是在版畫家群體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全面了解石版畫的肌理特點和繪製、印製等步驟及方法。
  • 藝點︱版畫思維在美育中的重要意義
    與傳統版畫「以一化千」的功能相似,銅版、石版、絲網版等西方外來版種,全都以複製性為技術基因,在世界印刷文明進程中留下印記。毫不誇張的說,若要拓展學生創作領域的廣度和深度,就必須在版畫的教育理念中開展版畫複製功能的研究。
  • 探訪7家適合駐地學習&插畫師合作的版畫工作室合輯.
    他們不僅是學習基地,更像是一家家藝術創作的實驗場,幫助藝術家/插畫師們將他們的作品進行創作延伸、復刻、視覺創新等。甚至有的工作室還留有一個世紀以前的機器工具,曾被畢卡索、馬蒂斯等藝術家使用過,而今,它們還在為現代藝術工作者繼續工作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