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搭提升
大家晚上好呀!長假結束,好開心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來聊一個既有趣又實用的話題吧。
之前我在知乎看到一個好問題——如何避免「精心打扮的土氣」?
好多人關注這個問題,大概被戳中痛點了。當時我從「過度設計」的角度來聊,收到1.6w贊同還上了熱榜:你的品
後來我繼續思考了一下,覺得還可以展開聊聊,那今天我們就從圖案的設計感這個角度來講,扭轉一些思維誤區,避免越精心打扮越土氣!
精心打扮卻土氣,
問題到底出在哪?
討論選款搭配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幾個典型錯誤,大家可以對照自己有沒有踩中。
▍ 眼光落伍,選款過時
都說「流行是個輪迴」,其實很多細節都在變化。
就比如年初西裝外套、針織開衫和皮衣很火,但款式和前幾年其實完全不一樣:
上排是幾年前,下排是近兩年。如果沒有提升眼光,照搬以前的款式,很容易穿得土氣。
眼界很重要,如果不知道現在有更好的選擇,就很可能一直穿著十年前的落伍搭配。
下面兩個就是非常典型的穿搭選款誤區。比如想要酷一點的休閒風,卻穿著十年前的韓流,緊身褲+緊身字母T/寬鬆衛衣。
上排是十年前的韓流照片,下排是現在淘寶依然能看到的穿搭。是不是一點進步都沒有?
再比如想要減齡、有女性感,卻穿著十幾年前的阿依蓮風:
上排是古早阿依蓮,下排最新單品還是甜膩。
▍ 身上元素太多太雜,沒搭配好
有的可能在選款上問題不大,但搭配得太雜沒有重點。每個單品都是精心選擇,穿起來卻顯土氣。
元素太多可能會導致風格衝突,看起來特別亂又沒有美感:
單品多也可能導致顏色之間缺少呼應,沒有整體感。
左邊碎花、鞋包帽子全都是不同顏色,看起來就很散。右邊色彩多又缺少呼應,也很凌亂。
▍ 髮型妝容沒有整體性,拖了穿搭的後腿
精心搭配卻不好看,還可能是被妝發拖了後腿。
妝容不用多說,即便只畫眉毛口紅,塗個防曬,也能增加不少明豔度,整體看起來更精緻。
更多人忽略了髮型的重要性,如果頭髮油膩貼頭皮,不論穿搭多好,還是很難留下驚豔印象。
把直直的長髮隨意披下來,毫無打理感就很拉低顏值。
之前寫韓系小姐姐的時候,也提到她們對頭髮有多重視。這種風格的單品比較基礎,能營造出溫柔精緻感,一頭微卷深棕發真是功不可沒。
光看背影和側面,都覺得很精緻了。
髮型還要和風格匹配,才能有整體和諧的美感。比如類似的復古墨綠長裙,左邊是一位讀者的穿搭效果,乖巧蘑菇頭完全體現不出復古感:
鄭素敏特意做了長捲髮,整體才和這條裙子比較搭。
聊完這三個最普遍的問題,我們來具體看看怎麼提升選款能力吧。
什麼才算好的設計?
之前丁丁還收到一個好問題:設計感到底從何而來呢?
有的人想擺脫基礎款,就去買設計款,卻也容易轉身掉進「精心打扮卻土氣」。
比如這幾條裙子,確實有豐富的設計,也是昂貴的設計師款,但很少人駕馭得了。
在回答留言的過程中,丁丁也發現大家對設計感的認識還不夠全面。
上次說到休閒T+柔軟長裙容易土氣,有讀者提問:
那該配什麼上衣呢?女性化T恤就是指泡泡袖、V領方領嗎?
其實女性化T恤也可以是挖肩修身剪裁,表達女性化的設計元素有很多形式。
但被思維局限住的話,想要女性化就只會選荷葉邊,想不到有更適合的選擇。
那下面我們就由淺入深聊聊設計感,從圖案、剪裁、材質這幾個方面依次說起。
▍ 圖案也分初級 & 高階
圖案是最直觀的元素了,我們就先從它說起。
圖案也分為初階 & 高階,之前看過一個有趣的裝飾品牌 Fornasetti ,這個牌子的家具用品很多是從這個人臉圖像延伸出來的:
這個就像是基礎款,非常直白了當,你不需要去思考他用了什麼設計。
下面這些則是有設計感的單品了,加入了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融入了設計的巧思,可以吸引你去反覆欣賞:
放在衣服上也是如此,特別初階簡單的設計感,就是直白的圖案,風格指向很明確。
上排搖滾酷炫,下排可愛甜美,一看即知。
這類圖案容易顯土,需要設計得比較有意思,搭配上也要順從這種明了的風格。要是酷炫T搭一條溫柔長裙,就容易顯土了:
更含蓄一點的,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搭配的:
上一排是存在感較弱的簡筆畫設計,下一排是糅雜色彩的視覺享受。
這種含蓄圖案好不好看,也比較考驗色彩之間的搭配:
左邊有點像右邊 COS 的仿版,但選的灰色太深,和溫柔的嬰兒藍不搭,幾處黑色更讓整件衣服變得壓抑老氣。
結合色彩關係和線條來挑,就能選到適合自己風格的圖案了:
衣服有了這樣的圖案,就不要再加太多元素了,下面就是個錯誤示範:
用了雙色拼接,還加蕾絲花邊、蕾絲拼接、麻花編織,穿起來就很容易顯土。
▍ 怎樣篩選出更顯高級感的剪裁?
大家比較熟悉的剪裁,可能是明顯的裝飾物、膨脹感的袖子。立體存在感強,一下子就能被注意到。
這些剪裁要仔細判斷,不一定適合所有風格。
更低調一些的剪裁是這種不明顯的褶皺,打破平面的單調感,又不會太膨脹:
右邊就是很好的例子,更乾淨利落好駕馭。可以對比一下左邊,加入多個立體裝飾的剪裁就很繁複了。
最利落的剪裁是縱向露膚剪裁,比如裙子開叉,單是這個就能有很多變化了:
前、後、側開叉,窄窄的一字型開叉或者更大膽的人字形開叉。
褲腳開叉、上衣削肩、傾斜裙擺等等也是縱向剪裁:
這種設計接納度比較高,也更好駕馭。
▍ 材質也能左右風格屬性
平時大家對材質關注可能比較少,其實材質也可以成為設計感的一部分。
看材質時,不只辨認用的是什麼原料,還要看紋理、軟硬、彈性、光滑度等等。同樣的棉、毛、絲、化纖,不同比例和織法出來的效果也會不同。
兩件都是100%棉,但材質的觀感還是不一樣,一軟一硬。
不同材質能營造不同的氣質,比如秋冬常見的高領打底,羊毛薄針織有種柔和女性感,換成彈力網布就比較運動休閒了,風格更歐美也顯氣場:
再看看這三條長裙,羊毛給人優雅的感覺,挺括的純棉更利落,光澤好的粘膠纖維比較華麗貴氣:
下面這三條黑色百褶裙就更相似了,氣質上的不同基本就是材質造成的:
羊毛垂墜感好比較優雅,聚酯纖維飄逸輕盈,人造皮革比較挺括酷感。
把不同的材質拼接起來,會產生新鮮的設計感:
不過這種對設計和製作的要求都比較高,如果預算不夠不建議輕易嘗試。
那過了選款這一關後,我們再來看看如何搭配吧。
從不出錯到很出彩,
怎樣迅速上手搭配?
▍ 不出錯的搭配,可以抓住顏色和材質
不少讀者留言說,看完丁丁的文章後不會選衣服了,只敢買基礎款。
如果想要達到不出錯的目標,只穿基礎款完全可以,只需要考慮顏色材質就能穿得耐看了。
比如明亮少女風、韓系小姐姐風、大家閨秀風等等,都很適合選簡單的款式,在顏色上營造氛圍。
基礎款只買黑白、卡其色的話,確實會穿得很正式,也凸顯不出風格。丁丁在幫你選款裡給讀者搭配的衣服,經常會選更有特點的顏色,完全可以穿得基礎卻不單調:
材質也可以放大風格,把溫柔、小性感、酷感等氣質體現出來:
▍ 控制好設計款數量,懂得取捨
如果已經掌握了基礎款穿搭,想要再進階,那可以把設計款融入基礎款,解決「穿得不出彩」的問題。
簡單來說,把穿搭分為上身、下身、鞋、包四個部分,設計款最好不超過2個,亮點集中在一處,主次分明。
這麼說有點抽象,我們來看看一個實操性超強的例子,來自丁丁的讀者群。
讀者姐妹說她想穿左邊這條裙子,配右邊這個包行不行呢?
大家先想想自己的答案,再繼續往下看。
我們先來分析這條裙子,本身的設計已經很複雜了,女性感很強:
那其他搭配最好簡單,把重點留給這條裙子。
但她選的包包設計也很複雜,上面提到的三類設計感「圖案、剪裁、材質」全用到了:
丁丁給的建議是包包選全皮,不要金屬鏈條,把重點留給裙子。於是她又選了三款相似的包包:
這種包簡潔多了,但設計感還是比較強,因為側面弧線明顯有膨脹感,疊加在膨脹感的衣服上就會顯得太滿太擁擠:
這種胖胖的包可以搭配利落修身的單品,會更有格調。
行動力超強的姐妹又找了第三個包,是最簡單的扁平直線條:
這次相對好多了,平衡了裙子的女性感,同時讓裙子成為主體。群裡讀者也說「包一換,我 get 到了這件衣服的
看完這個例子,大家有沒有 get 到控制數量的關鍵呢?
不僅僅是件數少,還要學會判斷一個單品的設計元素數量。留出一個主體就夠了,不用滿滿都是亮點。
▍ 處理好娘 man 平衡 VS 娘 man 衝擊的關係
設計款在搭配時除了注意數量,還要注意娘 man 平衡。
有老讀者說不理解娘 man 平衡 VS 娘 man 衝擊是什麼意思,其實兩者是包含關係:
娘 man 平衡的搭配裡,一部分是衝突感更大的娘 man 衝擊,更有挑戰性。
舉個例子,利落簡潔碎花裙+帶點女性感的襯衫,是娘 man 平衡。複雜碎花裙+特別中性的皮衣,就是娘 man 衝擊了:
娘 man 平衡
娘 man 衝擊
大多數人穿好娘 man 平衡就能很出彩了,對高手來說可以嘗試一下娘 man 衝擊。
我們先來聊聊娘 man 平衡。意思就是每個單品本身娘 man 平衡,搭在一起時娘 man 程度也統一,風格有共通性。
選了偏女性感的上衣,那麼下裝最好也偏「娘」。
換一件休閒中性感上衣的話,下裝也要跟著調整:
上衣休閒中性,那下裝就對應選偏「man」的。
再舉一個常見例子,碎花裙+T恤很多人穿不好,怎樣才能不俗氣呢?
首先要確保碎花裙本身娘 man 平衡,才更好搭配:
老讀者應該一眼就看出右邊才娘 man 平衡:線條利落,顏色簡單,都平衡了碎花裙的娘屬性。忘記怎麼判斷可以
選好裙子後再來確定上裝。裙子是娘 man 平衡且偏娘的,那上裝也按這個標準來選。
很多人隨便搭一件寬鬆窄圓領T,風格太休閒太 man 了,和碎花裙的女性感差別太大:
帶有可愛或酷感圖案的,休閒感就更強了。
換成修身白T、V領、吊帶都會更好,確保有一點女性感,和碎花裙呼應。同時不要有多餘裝飾,這樣就能實現娘 man 平衡,不會太娘:
左邊上衣加太多蕾絲、木耳邊,女性感就太強,容易顯土。
如果你看到這裡,發現平時都已經用得爐火純青了,妝發也很厲害的話,那就是穿搭高手了,可以嘗試娘 man 衝擊。
更建議從簡單的娘 man 衝擊開始,比如女性感的修身上衣+破洞褲+老爹鞋。
上衣純色還是好駕馭的,如果換成右邊這種特別女性感的上衣,就更難駕馭了。
衝擊感更強的搭配,對選款、個人駕馭能力(妝發、身材)要求都很高,最好是向高階博主多學習,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好啦,不知不覺又寫得很長了。如果發現自己確實踩坑的話,千萬不要自我打擊,因為變美過程中,每個人都會走一些彎路的。
一開始打扮的時候,我們總會想要很多元素,而越到後面才會越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有取捨才有風格。
聰明地用好「設計感」,衣服本身就可以為你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