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公司持股後,這家日本家電巨頭股票飛漲
參考消息網1月22日報導日媒稱,日本象印株式會社的股價正在上漲,近日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最高值。而上漲的契機並不是春節前市場期待訪日外國人增加,而是因為獲知中國家電巨頭持有象印股票。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17日報導,據預測格蘭仕「可能會增持股票或開展業務合作」,象印的股價1月7日快速上漲,一度比前一交易日上漲298點,至2360點,漲幅約14%。6日該公司向關東財務局提交的大量持股報告顯示,作為大股東的投資基金的共同持有者中出現了格蘭仕日本公司(大阪市)的名字。持股目的也從之前的「純投資」變成「將實施重要提案行為」。
-
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的中國公司或被這家佛山民企收購
8月23日晚,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而浦(中國)」)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公司於21日收到廣東格蘭仕家用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書面告知函。據這一告知函,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同,格蘭仕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公司的上市地位為目的,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據公告稱,由於本次要約收購事項存在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今日(24日)早盤起停牌,停牌不超過兩個交易日。
-
藏在中國42年日本家電隱形巨頭,打敗格力、美的,年入超5300億
日本百年家電巨頭:別人都以為它沒落,實際年營收5100億是美的2倍推薦語: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種家用電器的需求量可謂大增。由此,也助推不少國產品牌開始崛起。本文要介紹的這家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深耕了42年不久。不僅每年賺取5200億元,更擊敗格力、美的等巨頭,它就是松下電器。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中國消費者對於松下這個家電品牌,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畢竟在中國品牌也沒有崛起的時候,它是很多國人的選擇。
-
低調的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撈金42年,年入5300億超越格力和美的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國人開始追求更加高品質的生活方式,於是能夠直接體驗生活品味的家電產品也成為了市場上的熱銷品。因此,在用戶消費不斷升級後,也使得家電廠商之間的競爭變得越發激烈,但即便如此,中國家電市場也基本都是由海爾、美的、格力為主導。
-
這家劉詩詩、趙麗穎持股的影視公司,要上市了!
若隨後的發行認購股份順利,這家四年前折戟A股的影視公司,終於成功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家影視公司背後也不乏大咖「坐鎮」,除了有國內視頻平臺巨頭愛奇藝為公司擔任第二大股東,更有劉詩詩、趙麗穎等明星加持。
-
敗退的日本家電巨頭,隱藏中國42年,超越格力美的,捲走近5000億
然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家電市場卻幾乎被東芝、夏普、三洋等日本品牌壟斷。直到進入2000年後,隨著我國產家電品牌的崛起,這種情況才開始有所好轉。」。時至今日,我國的本土家電企業強勢崛起,並且憑藉超高性價比優勢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曾經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也在逐漸走下坡路,甚至很多已經被國內消費者「遺忘。 但「遺忘」這也並不意味著真的被「打敗」,也並不意味著已經退出市場。
-
這家民營五百強公司籌劃要約收購惠而浦
8月24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惠而浦,600983)發布公告稱,公司收購到了廣東格蘭仕家用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書面告知函,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同,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公司的上市地位為目的,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
從中國撤離後又乖乖回來了!日本巨頭投資2.2億,在華新建工廠
推薦語:說起日本的家電企業,很多國人都不陌生。在國產家電企業還沒有真正崛起時,日本家電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甚至還有專門去日本代購馬桶的荒唐事件。隨著國產品牌的不斷發力,日本家電品牌的日子並不好過,撤離的也不在少數。
-
中國家電不斷強大,可惜浙江誕生的這個頭部品牌已賣給外國巨頭
曾幾何時,家電行業是歐美日韓的天下,人們家裡的冰箱、電視、洗衣機多是日本東芝、德國西門子、韓國三星等品牌。那個年代,國產電器是有,但窮人用不起,富人不會用,所以市佔率很小。這幾年就不一樣了,中國家電不僅「佔領」了中國人的房子,也走向了世界,倒是國外品牌的家電很少看到了。
-
Line與雅虎日本籤訂合併協議 軟銀佔新公司50%股權
根據籤訂的協議,通過旗下控股公司Z Holdings Corp.運營雅虎日本的軟銀和Naver,將從Line的散戶投資人手中回購他們的持股。Naver目前持有Line 73%的股權,軟銀持有雅虎日本母公司Z Holdings Corp.45%的股權。
-
日本家電巨頭深耕中國42年,營收遠超格力美的,一年撈金超5000億
雖然松下電器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據筆者了解,松下電器已經在中國深耕42年之久,品牌影響力雖算不上出色,但其營收卻遠超格力、美的。早在2018年,松下就已經成為中國家電市場最能賺錢的電器品牌,一年撈金超5000億。作為對比,美的年營收在2782億元,海爾、格力分別為2007億元、1981億元。
-
日本電器巨頭巨虧啟示錄
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瑞薩電子除了裁減1.2萬人外,還關閉了日本的19家公司,委託臺積電代工,裁員人數相當於員工總數的1/3。昔日輝煌的手機廠商黑莓去年7月解僱其全球員工總數的10%——約2000名員工後,近日知情人士透露,RIM公司將於6月1日宣布又一重大的全球性重組,其中就包括至少裁員2000人,同時,法務長亦出走,可謂內憂外患。
-
得意與黯然 盤點2020年家電上市公司(上篇)
美的集團「轉型科技公司」的戰略構想給予了外界更廣的想像空間;事實上,美的toB端業務的擴展路線與美國通用、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等國際巨頭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些企業都以C端業務起家,最終形成了包括工業製造、新能源、交通運輸、樓宇建築甚至航空科技等在內的跨領域、跨行業綜合性跨國公司。美的集團能否成長為中國民營經濟中的通用、西門子,大家都在期待。
-
闊別數月 日本食品巨頭卡樂比重返中國
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吸引了眾多外資食品企業的進駐。除了億滋、好麗友、百事等公司紛紛加碼休閒食品領域外,日本食品巨頭日本Calbee株式會社(下稱卡樂比)日前也調整了對華投資戰略,去年剛剛結束與康師傅的合作,卡樂比再度捲土重來,挑戰競爭日趨激烈的休閒食品市場。
-
巴菲特公司第三季度出售3600萬股蘋果股票 價值40億美元
11月17日,最新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美國知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在2020年第三季度出售了約3600萬股蘋果股票,將其所持股份削減了約3.7%%。
-
中國平安自購公司股票,一年已花145億!
上證報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3月至今,通過核心人員持股計劃、長期服務計劃和回購等三種方式,中國平安自購公司A股股票的資金超過145億元。而自2015年3月核心員工持股計劃首次自購公司A股至今,中國平安通過以上三種方式自購公司A股股票,已耗資165億元。
-
三安光電:公司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完成股票購買
原標題:三安光電:公司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完成股票購買 三安光電
-
日本家電敗走中國,只因質量太好?中國家電的崛起靠的是什麼?
在現如今中國的家電消費領域,包括美的、格力在內的各大家電零售巨頭已經佔據了國內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家電的消費也更加偏向於這些國產品牌。時至今日,這些日本的家電巨頭雖然依舊在中國銷售,但幾乎已經被國產家電品牌打翻在地,大有敗走中國的狀態。那麼為什麼曾經如此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近些年會在中國逐漸沒落呢?事實上,日本家電在中國成功的秘訣是質量好,如今敗走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同樣也是因為質量太好。
-
一日本家電巨頭,國內市場份額前三都沒有,卻還每年撈走4900億?
對於家電,估計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固有印象吧,那就是進口的家電質量比起現在的國產家電要質量好,而且尤其是那些有一定年紀的人,這個想法就越發的頑固,但是其實也不怪他們,雖然現在國產家電的確是發展起來了,但是一些國外的巨頭,在家電這一塊的確做得還是非常優秀的。
-
荷蘭家電巨頭「敗走」中國?外資「撤離潮」出現,到底是為什麼?
我國的電器行業發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80年代的時候,國內的電器主要是歐美品牌競爭力很強,比如說惠而浦、飛利浦等等,2000年前日本的一些家電品牌也在我國的電器行業中立足了,比如說松下、索尼等等,2015年左右,韓國的三星和LG等品牌也在國內打開了市場,現在這個行業已經開始由國產品牌「當家做主」了,之前的市場份額也被「奪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