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一些變化,膝關節退化也會出現一些預兆。
本來膝關節是直的,但是由於身體出現了變化以後就變成了O型。
其實這種現象就是膝蓋關節出現的退化造成的。如果是膝關節比較腫脹就會出現很明顯的關節腫大。
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也會出現肌腱發炎這些疾病,膝關節退化怎樣該怎麼預防?
今天,跟大家詳細聊一聊這個膝關節的問題: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可承重35公斤),在人類的直立行走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的磨損是不可避免、無法逆轉的,且磨損程度和承受重量呈正比。膝關節承重越大,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關節周圍的肌腱越容易勞損,這些都加速了膝關節的退化。
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爬樓時,每上一個臺階,膝蓋約要承受210公斤的重量(70*3倍),因此骨科醫生不建議通過爬樓梯鍛鍊身體;而當他下樓時,每下一個臺階,膝蓋約要承受280公斤之重(70*4倍)!這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的科學道理。
如果是膝關節出現了腫大並且有發炎的情況,基本上都是膝關節退化的現象。
並且膝蓋的後面出現了腫瘤,這些腫瘤如果比較嚴重就會形成小球,這種現象也叫做關節炎囊腫,也叫關節積液。只有把這些液體抽出去才會讓關節減少重大並且減少疼痛。
在上下樓梯的時候都會很費勁,感覺腿部發沉,腿軟並且疼痛。這都是由於關節退化出現的現象。
在躺下的時候膝蓋彎曲超過90度。
並且在走路或者做事情的時候經常摔倒,也屬於膝關節退化的原因。
有的時候蹲下去很難站起來,這是韌帶和肌肉出現了問題。這幾種情況都是關節退化的現象。
基本上膝關節退化都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者關節腫脹還會有麻木的現象發生。
為了讓膝關節更加健康,我們就要儘可能預防這些退化。
首先,膝蓋退化是由於年齡的增長、身體缺乏一些營養,再加上不進行鍛鍊,就會出現膝蓋退化。
基本上到了40歲的時候就會有很明顯的變化。尤其是60歲以後就非常嚴重。
建議平時就要做好預防膝蓋退化的工作,尤其是養成多走路,多鍛鍊的習慣,還要適當做合理的運動保持腿部的柔韌性。
其次,還要注意風溼關節炎疾病。要做好膝蓋的保暖工作,不要讓膝蓋受風。
並且要重視膝蓋的健康,注意運動的合理性,並且少做一些傷膝蓋的運動,如爬山,跳繩,快跑等等。
在40歲的時候就要多吃一些補鈣的食品,尤其是在飲食上加以注意。一定要讓飲食搭配合理注意保養並且可以多吃一些養關節骨頭的營養食品。這樣就會讓關節能夠得到很好的滋養,就可以減少關節疾病。只有膝關節和周圍的肌肉強壯了,才能很好的維持正常的膝關節功能。下面通過一組真人動圖,向大家傳授膝關節的科學鍛鍊方法。每個動作10次,換邊進行後為一組,堅持每天每組最少一次。
雙手雙膝蓋撐地
左手與右腳同時伸直成一直線
(注意:要在膝關節下方放置軟墊予以充分保護)
站立
雙手伸直平行
兩腳成丁字步
一腳向前抬起
仰臥
雙腳儘量伸直交叉壓向上身
雙手輕扶小腿
頭部微微抬起
側臥
雙手支撐上半身
一腳緊貼地面
一腳儘量抬起
雙手雙膝蓋撐地
一腳抬起向後蹬
雙手雙腳尖撐地
一腳抬起向後做蹬腿動作
雙手雙膝蓋撐地
一腳抬起
大腿與上身平行
小腿儘量向大腿方向貼近
站立
微微側身
雙手舉起,工步
後腳抬高同時兩手彎曲向腰兩側運動
基本上膝關節退化是老年性的疾病,為了讓膝關節更加健康就要多運動並且多補充一些鈣元素。這樣就會讓骨頭更加堅硬,也會讓關節有營養減緩膝關節退化的現象。
來源: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