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一詞,念在嘴邊,便帶著一種浪漫。
在秦漢時期,江南曾被統稱為「百越」,包括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康熙、乾隆兩個皇帝,都曾六下江南!自古以來,江南就以其迷人的風光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
如今的江南,有時尚大氣的上海,有詩情畫意的蘇杭,有歷史悠久的南京,以至於讓人忘了,還有這樣一座充滿江南風韻的小城——無錫。
無錫市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臨長江,南瀕太湖,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依山傍湖的無錫,藏著秀美的江南園林,和悠久的歷史。
上千年歷史的古運河、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江南四大名園之一、古代名臣的豪宅故居……都在這裡。著還有「江南小京都」和「小上海」之稱。
最美太湖——黿頭渚
如果只能選一個地方最能體驗無錫這座江南小城的柔美和文化底蘊,那一定非太湖第一勝景——黿頭渚莫屬。這裡曾被著名作家郭沫若讚美道:「太湖佳絕處,畢竟黿頭渚」。
這裡是縱觀太湖山水組合最佳處,曾是一座私家園林。此外,這裡還是春天裡最佳的賞櫻地和最美秋景去處。每逢三、四月份,黿頭渚便成了櫻花國度,這裡是除了日本和華盛頓之外,世界的三大賞櫻勝地之一。
長春橋是黿頭渚最經典的賞櫻地,稱「長春花漪」。石橋高聳湖面,堤岸遍植櫻花「染井吉野」,垂下的櫻花枝頭幾乎鋪滿了湖面。
無錫的名片——靈山大佛
位於太湖之濱的靈山勝境,是目前國內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這座通高88米的靈山大佛,是無錫的標誌之一。
景區主要包括釋迦牟尼佛青銅立像「靈山大佛」,千年古剎「祥符禪寺」,大型動態音樂群雕「九龍灌浴」和世界佛教論壇會址「靈山梵宮」等,一直香火鼎盛。
無錫-清名橋古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與萬裡長城齊名的中國奇觀,算起來已有2500多年歷史。被譽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無錫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其中一段,更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運河。
橫貫於無錫市的古運河段以吳橋經西水墩、南門至清名橋這個河段是最具江南水鄉風情。而清名橋,是這條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
無論是白天還是傍晚,古運河都是一幅水墨江南畫卷的模樣,坐上老船,穿過千年古橋,經過一間間百年老屋,沿岸的水弄堂、槳聲、燈影。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禪寺
多少人會想起那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位於無錫運河畔的南禪寺,是目前為數不多僅存於世的四百八十寺之一。
一千五百多年來,南禪寺的名字也數次更改。從名滿天下的「護國寺」,到「江南最勝叢林」,到後來的「靈山寺」,再到被宋仁宗賜名的「福聖禪院」。最後,因為寺院地處無錫的南門,老百姓喜歡叫它「南禪寺」。
寺裡香火鼎盛,每逢初一、十五,香客絡繹不絕。夜晚的寺廟褪去白日的喧囂,燈火闌珊下更顯寂寥。此外,在南禪寺碼頭還可以乘船遊運河喲~
江南四大名園-寄暢園(又名「秦園」)
坐落在惠山橫街錫惠公園內的寄暢園,與南京的瞻園、蘇州的留園和拙政園並成為「江南四大名園」。從一座疏野小園出落為冠絕江南的天下名園,寄暢園自然也有許多文人墨客息息相關。
比如乾隆皇帝寫詩:「江南諸名勝,唯惠山秦園最古」。之後,這位皇帝在北京仿建了他心中最好的五處江南園林。頤和園的諧趣園,圓明園的雙鶴齋,都是仿照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
除了江南四大名園被人們熟知,江南還有三大私家名園之一的蠡園,同樣藏在無錫。蠡園以水景見長,千步長廊,水榭亭臺,風景美如畫。園內建築多以範蠡、西施為主題,布景精緻,春夏季還可來此賞花。
小京都—拈花灣度假村
位於雲水相接的太湖之濱,佛光普照的靈山之畔!一花一世界的拈花灣,像極了日本京都,山水石竹,清幽小巷,唐宋風韻的香月花街……
拈花灣一磚一瓦,一山一石都是經過了匠人的精心設計,木製的唐風建築,宋代的飛梁結構,路過那一間間古樸的店鋪,仿佛穿越到了唐宋時期,瞬間移動到了京都~
香月花街是拈花灣的禪意主題街,最高點就是地標——拈花塔,非常像京都的清水寺!「懶度庸人意,且拂明鏡臺。我自拈花笑,清風徐徐來。」處處都是東方禪境......
除了精緻的景點,口味清淡帶甜的無錫菜、豐富的水產也會讓你夢魂牽繞!歷史上四大米市之一的城市,讓我們看到了積澱已久的韻味——江南城市的柔美中多了些鮮活的人情味……
江南的青瓦粉牆、杏花煙雨,是一種水墨畫般的美麗;轉眼看向太湖上,遠處的帆影點點、波光粼粼,自然組成一幅絕美的江南水墨畫;白牆黛瓦的老房子,滄桑容顏背後,是說不盡的往事,值得細細品味~
吃一口小籠配一碗餛飩,靜靜地走在無錫的街頭,看小河流淌,看杏花煙雨,靜靜感受獨屬於江南的慢步調~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於原作者,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