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是我國傳統的繪畫,具有悠久歷史和強烈的民族特色。
國畫從題材上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類,從表現形式上可分為工筆、寫意兩種。
工筆,用細緻的筆法製作,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苟,是工筆畫的特色。寫意,心靈感受、筆隨意走 ,視為意筆,寫意畫不重視線條,重視意象,與工筆的精細背道而馳。生動往往勝於前者。中國畫講究形式美,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畫面空白的運用獨具特色。多採用散點透視法 ( 即可移動的遠近法),使得視野寬廣遼闊,構圖靈活自由,畫中的物象可以隨意列置,衝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
荷花是我們的傳統名花,葉面大氣,莖幹筆直,花朵清秀豔麗,在人們的心裡,荷花就寓意著真、善、美。寓意著純潔美麗的女子,也寓意著「牽花恰並蒂,折藕愛連絲」這樣藕斷絲連又純真美好的愛情,古時候,人們也會對著荷花許願,祈求可以賜給他們一段美好的姻緣。
在古代詩歌裡,荷花一直是象徵堅韌不屈,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有"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句子,意思就是說荷花從淤泥裡生長起來卻沒有淤泥的汙穢,從清水裡長出來卻一點也不妖豔,這就象徵著清官,讚頌他們兩袖清風,為民服務。荷花也是佛門佛祖與菩薩的坐檯,對於信佛教的人來說,這代表著聖潔,並且他們極力宣傳荷花從淤泥裡生長出來,身上卻沒有一點汙濁的這種清白、高尚的精神,並以這種精神為人生信條。
寫意荷花
1.用大提鬥筆在畫面右下方闊筆重墨寫茶葉,水墨飽滿、沉厚豐潤;
2.提鬥筆調胭脂,寫盛開花朵,石綠點畫蓮蓬,深胭脂勾花蕊;
3.用胭脂色在右上方畫一花苞,重墨勾蓮蓬呼應盛開蓮花。
4.狼毫中鋒用筆寫荷梗,用筆要乾澀、濃淡、虛實來表現前後關係,補水草完成。
寫意畫法及注意事項
畫荷花要注意用筆和水分的控制,要體現出筆在紙面上行走的輕重、快慢和頓挫。用寫意方法畫荷花,是對真實荷花的提煉、誇張和概括。畫荷花,必須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體態大方,飄然若仙的精神表現出來,可雙勾,可厾筆,可勾厾並用。畫好的關鍵在於運筆和章法(構圖),尤其是運筆是畫好荷花的根本。
荷葉的畫法
先畫荷葉,取中號提鬥筆蘸墨或者三綠、三青,筆尖蘸花青及淡墨,一氣呵成,注意的是用筆的大小排列,不可均勻。要錯落有致。墨色要有濃淡變化,形狀不可太圓。畫荷葉一般要求邊緣實、中心虛。葉臍附近不可添滿,多留空白。葉的邊緣是顯露筆觸的地方,儘可能不加或少加修飾。同時畫出淡墨荷葉,還是不要太圓,殘缺美才是寫意畫的追求境界。
用此筆筆尖蘸濃墨畫出未開的小荷葉。注意疏密變化。
荷葉的筋脈似雞爪,要畫得有彈性。
荷花的畫法
換大白雲筆蘸朱膘、曙紅、筆尖蘸少許胭脂,邊勾勒邊染畫出荷花頭的形狀,先畫近處的花瓣,注意花瓣的大小,疏密和濃淡。也可以用淡墨勾勒白荷花朵。花朵要放在作品的醒目之處,花瓣的勾勒左右不要對稱,可一邊多一邊少,有松有緊。因透視的關係,花瓣的寬窄也要有所不同,要有變化多樣的姿態。畫花時要用鋒得當,水分適度,起落有度,快慢相宜。雙勾通常用中鋒或裹鋒,力求渾厚挺拔,厾筆要輕重有姿,力求滋潤有力。
荷梗的畫法
用墨色畫花梗和葉梗時,要做到花重、葉重,梗也隨之而重;花淡、葉淡,梗也隨之而淡。梗的變叉應避免出現垂直線和平行線,相交角度也不要過大,要有長短、粗細、濃淡、枯溼的變化。畫柄時要注意用鋒速度,通常以使用中、裹、逆、拖鋒為宜,力求圓潤挺拔。荷柄上的點要連貫,須疏密錯落。
點綴的物品的畫法
為體現作品的豐富,可輔之以葦草、菖蒲、水草和苔點之類,以營造點、線、面的變化,但要注意疏密、濃淡、乾濕、長短的變化和統一。
章法是作品的框架,把荷花和小葉卸任為點,柄看作為線,荷花看作為面,通過點、線、面在畫面上的開合、阻引、緊松、錯落的組合和切割以及流露出的濃淡、枯溼、前後的搭配,使畫面產生豐富的韻律效果,從而體現出荷花的多姿多彩。關鍵問題解決了,成功就有了把握,同時還須在筆墨、章法、詩文、書款、印章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及巧妙的組合,才會產生出一幅好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