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大學「女博士在宿舍放布娃娃,逾期不整改將取消獎學金」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最近為了迎接檢查,學校做出一系列規定包括不掛蚊帳、不用窗簾、不放收納箱和布娃娃等限制。據了解,如果宿舍不達標被通報3次,獎學金資格將會受到影響。同時,校方也針對此事做出了回應,稱近期學院的檢查是為了讓學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營造良好的環境,這樣的檢查工作還會繼續推行下去。
此消息一出,讓眾人紛紛對學校的檢查和規定提出質疑:這樣苛刻的檢查標準是否有些強人所難?而對學生用獎學金作為威脅又是否過分?很多人表示,這是形式主義過頭的表現。學校為了迎接檢查,保持整齊統一的環境,就勒令所有的學生宿舍都不掛蚊帳和窗簾,這樣的行為就過於嚴格了。蚊帳和窗簾本就應該是一個宿舍的基本配置,更是學生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另外,因為床上放了布娃娃就被學校通報批評,甚至還有可能取消獎學金,這樣極端的管理方式也是不合理的,會引起學生的牴觸心理。但也有一些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有很多女生都習慣在床上放布娃娃,但唯獨這位女博士被學校通報批評,肯定有其自身的原因。通常學校進行檢查前都會提醒學生,並將有關規定強調多次。倘若在三令五申後仍堅持自己的喜好隨意擺放東西的人才會被校方通報批評。
回想大學時光,想必有很多人都經歷過被一系列校規約束行為的事情,有些不僅嚴苛甚至還有些奇葩。那麼學校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到底是用心良苦,想要整頓校風?還是為應付檢查,顧全學校「面子」才做的形象主義工程呢?
想必大家剛上大學的時候,都以為能在學校享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卻發現總有一些校規,讓你們頻頻為此感到苦惱。什麼早餐不能帶進教學區,學生會帶人每日檢查;放假離校需要班主任,甚至副院長籤字;每次出入宿舍都要登記貴重物品和行李箱;大一大二甚至還有早讀早操和晚自習……這一系列的規定,讓不少小夥伴表示,這莫不是上了一個假大學?記得高中老師明明告訴我們,高考結束後大學四年就是用來享受生活、揮霍青春的。這些規章制度,雖然會令人感到一些不自由,但大家都還能體會到校方的善意初衷。但有些檢查時的苛刻要求,就令眾多同學不解。類似這次內蒙古大學的事件,也有小夥伴曾經歷過。在學校衛生大檢查中,被要求宿舍垃圾桶不能有垃圾,陽臺衣架上不能晾衣服。很多人認為這樣的規定簡直不合乎常理。如果垃圾桶裡不被允許放垃圾,陽臺衣架不被用來晾衣服,那還如何讓人正常生活休息。他們認為這過於形式主義反而不近人情,更是對學生自由的一種鉗制。學校如果總是為了應付檢查,顧全自己「面子」工程,而忽略學生的真實生活感受,會影響學生學習做事的積極性,甚至出現反抗情緒,完全有悖於現在高校提倡的教育模式。
其實也有一部分同學表示可以接受這一系列嚴苛的措施。為了迎接檢查,學校有時候會添置和更新一些設備,況且宿舍按要求擺放物件也不是一件那麼難以接受的事情。大規模的整頓行動之後,整個校園反而煥然一新,也有利於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畢竟現在不少大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宿舍常常被弄得一團糟。學校開展長期檢查工作,就是希望能敦促同學們逐漸樹立起熱愛勞動、整潔衛生的綠色生活觀念,和學校一起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對此,我認為學校應該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合理的制度規範,不能一味通過扣學分、取消獎學金等懲罰措施打壓學生的違規行為,而是用積極地方式鼓勵學生自覺遵守。同時,學生也要理解學校合理的制度規範,畢竟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只有人人遵守,才能共建美麗和諧的校園環境。
那麼大家對於大學的一系列嚴格規定有什麼看法呢?當年在學校又經歷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不得不逐一吐槽的校規?歡迎大家和小編一起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