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點:看你個頭這麼小,一定不是大番茄親生的吧~
聖女果:首先,大番茄是我親生的……
聖女果味道濃鬱香甜可口,比滋味寡淡的大番茄勝出幾條街去。這樣的優勢怎麼看怎麼像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做的弊。其實,美味可是番茄家族的優良傳統。
500多年以前,歐洲人初次在南美大地上發現番茄這種植物時,它們就是這般嬌小可人的模樣。
後來,歐洲人把小番茄帶到了歐洲,成了義大利人的最愛。經過不斷地選中培育,當年的小番茄變成了現在的大番茄,味道也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特色,變成了一枚清清淡淡的蔬菜。
我們現在食用的小番茄聖女果就是大番茄500年前的祖先,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經過馴化的原始品種。這一點在對小番茄的DNA序列分析中也得到了證實。
疑點:道理我都懂,但是你就不能安靜地做一個普通辣椒嗎?
彩椒:不能。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彩色的甜椒又稱菜椒,民間也把它們叫做燈籠椒、柿子椒。這種辣椒沒有辣味,入口微甜,很適合做配菜,連小朋友也可以常吃無壓力。
市場上彩椒的顏色十分多樣,常見的有紅色、綠色、黃色、橙色,就連紫色和白色這樣獵奇的品種也不難見到。
其實與前面幾種植物類似,彩椒也是由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的辣椒演化而來的。長期的人工選擇和雜交培育,才使它呈現出如今五顏六色的外貌。
值得一提的是,彩椒不僅不屬於轉基因食品,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優質的日常蔬菜。吃不吃就看你啦~~反正生態君我是不會拒絕的。
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紫薯、番木瓜、黃金大米、棉花等……
不難發現,多數被貼上轉基因標籤的食品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外表。它們骨骼清奇,或小巧玲瓏,或色彩豐富。其實自然界的物種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性狀,我們常見的蔬菜水果其實也都是經過選育後才進行大規模種植的。人們見慣了這些傳統的品種,突然看到畫風突變的新產品就當做洪水猛獸,其實大可不必。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蔬菜水果們也要注重顏值,外表美麗也不妨礙咱有真材實料呀~
既然這些重點懷疑對象都是謠傳,我國難道就沒有轉基因產品嗎?
答:有。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孔明介紹,目前我國批准投入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兩種,一是轉基因抗蟲棉花,二是轉基因抗病毒番木瓜。此外,我國還批准從國外進口轉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這些作物僅用作加工原料。這些真正的轉基因農產品通常並不如大家想像的那樣外形奇特,只是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基因,如:抗蟲、抗病毒、便於保存等,其他性狀與一般品種無異。因此從外表上是無法區分的,只有通過基因檢測來鑑別。
說了這麼多,轉基因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說,轉基因是一種打破物種界限的技術,與傳統的雜交育種方式截然不同;轉基因技術是通過此技術將某個基因從生物中分離出來,再植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物體內。
農民不懂什麼是轉基因的種子,售賣種子的商人,只會跟農民說:「轉基因種子,比傳統的種子抗蟲害能力強,可以增加農作物產量。」農民們被誤導,就高高興興地買回去種。以生意角度來說,把基因改造之後,種子種下去抗蟲害,不怕除草劑,農作物長得又大又甜、顏色又好看,它當然更有經濟價值了。
科學界也就開始來研發這些轉基因種子,當然,他們的初衷是希望轉基因產品做出來之後,能提供高產量,使人類免於飢餓。
現在全世界有56個國家食物短缺現象嚴重,如果有產量更高,營養又豐富,又易於種植的種子,來代替傳統的種子,肯定會大受歡迎。
不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引發爭議。轉基因作物要撒一種除草劑,除草劑撒下去,所有的草都死掉,轉基因作物不會死,轉基因是抗除草劑的,因為它裡面就有除草劑的基因,除草劑累積到一定高的量,對人體會有傷害。
如何分辨是否轉基因?
1、豆
非轉基因大豆:為橢圓形狀,有點扁。肚臍為淺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來的豆漿為乳白色。
轉基因大豆:為圓形,滾圓。肚臍為黃色或黃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來的豆漿有點黃,用此豆製作的豆腐什麼的都有點黃色。
2、胡蘿蔔
3、土豆
4、西紅柿
5、其他鑑別方法
進口水果的標籤。
一般來說,在標籤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國的名稱,中間的英文字母標明水果的名稱,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標識的是出口企業的名稱。在每個標籤的中間一般有4位阿拉伯數字:3字開頭的表示是噴過農藥。4字開頭的表示是轉基因水果;5字開頭的表示是雜交水果。
在各種營養學廣泛傳播的今天,大家專注健康的心情生態君是完全理解的。但是也要謹防受到一些謠言的蠱惑,科學地養生才能使身體獲益。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