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致癌?歐美人都不吃?這回終於弄清楚了

2021-02-13 生態中國網

疑點:看你個頭這麼小,一定不是大番茄親生的吧~

聖女果:首先,大番茄是我親生的……

聖女果味道濃鬱香甜可口,比滋味寡淡的大番茄勝出幾條街去。這樣的優勢怎麼看怎麼像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做的弊。其實,美味可是番茄家族的優良傳統。

500多年以前,歐洲人初次在南美大地上發現番茄這種植物時,它們就是這般嬌小可人的模樣。

後來,歐洲人把小番茄帶到了歐洲,成了義大利人的最愛。經過不斷地選中培育,當年的小番茄變成了現在的大番茄,味道也漸漸失去了它原有的特色,變成了一枚清清淡淡的蔬菜。

我們現在食用的小番茄聖女果就是大番茄500年前的祖先,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經過馴化的原始品種。這一點在對小番茄的DNA序列分析中也得到了證實。

疑點:道理我都懂,但是你就不能安靜地做一個普通辣椒嗎?

彩椒:不能。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彩色的甜椒又稱菜椒,民間也把它們叫做燈籠椒、柿子椒。這種辣椒沒有辣味,入口微甜,很適合做配菜,連小朋友也可以常吃無壓力。

市場上彩椒的顏色十分多樣,常見的有紅色、綠色、黃色、橙色,就連紫色和白色這樣獵奇的品種也不難見到。

其實與前面幾種植物類似,彩椒也是由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的辣椒演化而來的。長期的人工選擇和雜交培育,才使它呈現出如今五顏六色的外貌。

值得一提的是,彩椒不僅不屬於轉基因食品,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優質的日常蔬菜。吃不吃就看你啦~~反正生態君我是不會拒絕的。

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紫薯、番木瓜、黃金大米、棉花等……

不難發現,多數被貼上轉基因標籤的食品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外表。它們骨骼清奇,或小巧玲瓏,或色彩豐富。其實自然界的物種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性狀,我們常見的蔬菜水果其實也都是經過選育後才進行大規模種植的。人們見慣了這些傳統的品種,突然看到畫風突變的新產品就當做洪水猛獸,其實大可不必。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蔬菜水果們也要注重顏值,外表美麗也不妨礙咱有真材實料呀~

既然這些重點懷疑對象都是謠傳,我國難道就沒有轉基因產品嗎?

答:有。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孔明介紹,目前我國批准投入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兩種,一是轉基因抗蟲棉花,二是轉基因抗病毒番木瓜。此外,我國還批准從國外進口轉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這些作物僅用作加工原料。這些真正的轉基因農產品通常並不如大家想像的那樣外形奇特,只是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基因,如:抗蟲、抗病毒、便於保存等,其他性狀與一般品種無異。因此從外表上是無法區分的,只有通過基因檢測來鑑別。

說了這麼多,轉基因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說,轉基因是一種打破物種界限的技術,與傳統的雜交育種方式截然不同;轉基因技術是通過此技術將某個基因從生物中分離出來,再植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物體內。  

農民不懂什麼是轉基因的種子,售賣種子的商人,只會跟農民說:「轉基因種子,比傳統的種子抗蟲害能力強,可以增加農作物產量。」農民們被誤導,就高高興興地買回去種。以生意角度來說,把基因改造之後,種子種下去抗蟲害,不怕除草劑,農作物長得又大又甜、顏色又好看,它當然更有經濟價值了。

科學界也就開始來研發這些轉基因種子,當然,他們的初衷是希望轉基因產品做出來之後,能提供高產量,使人類免於飢餓。

現在全世界有56個國家食物短缺現象嚴重,如果有產量更高,營養又豐富,又易於種植的種子,來代替傳統的種子,肯定會大受歡迎。

不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引發爭議。轉基因作物要撒一種除草劑,除草劑撒下去,所有的草都死掉,轉基因作物不會死,轉基因是抗除草劑的,因為它裡面就有除草劑的基因,除草劑累積到一定高的量,對人體會有傷害。

如何分辨是否轉基因?

1、豆

非轉基因大豆:為橢圓形狀,有點扁。肚臍為淺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來的豆漿為乳白色。

轉基因大豆:為圓形,滾圓。肚臍為黃色或黃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來的豆漿有點黃,用此豆製作的豆腐什麼的都有點黃色。      

2、胡蘿蔔

3、土豆

4、西紅柿


5、其他鑑別方法  

進口水果的標籤。

一般來說,在標籤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國的名稱,中間的英文字母標明水果的名稱,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標識的是出口企業的名稱。在每個標籤的中間一般有4位阿拉伯數字:3字開頭的表示是噴過農藥。4字開頭的表示是轉基因水果;5字開頭的表示是雜交水果。


在各種營養學廣泛傳播的今天,大家專注健康的心情生態君是完全理解的。但是也要謹防受到一些謠言的蠱惑,科學地養生才能使身體獲益。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相關焦點

  • 聖女果是轉基因食品?寶寶不能多吃?
    聖女果(俗稱小西紅柿)因為營養豐富、口感好、便於食用而成為市民十分喜愛的一種農產品,但最近網上有傳言說聖女果是轉基因食品,
  • 什麼是轉基因和轉基因食品?
    經過多年的發展,轉基因生物的種類已經令人眼花繚亂。CRISPR是一種新型的基因組編輯工具,通過該技術,遺傳學家可以將水母的發光基因片段插入豬的DNA中,培育出能在黑暗中發光的轉基因豬,CRISPR為基因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 從美國的轉基因蚊子到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真的安全嗎?
    比如重組DNA、克隆、轉基因等基因工程技術。在醫學界,也開發了基因工程藥物,以及未來可能實現的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這為我們展現了無數可能發生的美好場景。然而任何一個理性的人都知道,從理論到實踐,必然經歷無數的嘗試、失敗和修正等。而每個環節都必須足夠嚴謹,否則很可能就是一場禍及人類的災難。
  • 中英對照:轉基因食品的誤區
    「我其實不知道科學的轉基因生物(GMO)是否安全,但我從朋友那裡和網上聽說這類食品不安全,」安說。「所以我在想,為什麼不買有機食品,圖個心安?」顯然,對消費者來說,通過「修改」基因的轉基因食品似乎使食品的安全性受到影響。最終,有關轉基因食品會潛在的危害人體健康,包括可能致癌的傳言充斥於網際網路上,引發了華裔消費者的擔心和憂慮。
  •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是轉基因食品
    我國的轉基因食品有哪些?購買時如何區分? 凡是和常見的食品不一樣的都是轉基因的?比如小西紅柿、色彩斑斕的彩椒,紫薯……錯了! 至於紫薯,之所以呈紫色是因為富含天然花青素類色素,屬於甘薯的一種,而所有的甘薯都是天然的轉基因植物,已經存在8千多年了,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吃了轉基因食品8千年,所以,對轉基因的擔心根本就是多餘。
  • 轉基因BT蛋白與草甘膦,對健康有危害嗎?
    近智者智:非轉基因糧食作物的體內不含有Bt生物農藥成分和內吸傳導型的除草劑成分,安全不用擔心。而轉基因作物性質則不同,抗蟲抗除草劑轉基因糧食作物,其內部含有的Bt生物農藥成分和草甘膦等除草劑成分,這些都導致食品安全風險。轉基因植物是人造物種,可能與自然物種雜交,而危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轉基因之困_中國政協傳媒網
    正是因為生物技術的發展,這個種子產生什麼樣的形狀,長出什麼樣,這個基因是越來越清楚了。美國人將種子作為一個平臺,將所有好基因和形狀全部整合到這個平臺上,弄出來的東西競爭力非常強,如果我們不去做,很快就要被打垮。舉個例子,入世以後,美國的農產品可以自由進入中國。那麼不需要一年的時間,所有的種業全部被打垮。
  • 轉基因食品應該強制標記
    美國數百名民眾10月16日在白宮周邊地區集會和遊行,要求政府實行所有食品清晰標記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的政策。「作為美國公民,我們認為有權知道我們吃的是什麼、買的是什麼。」活動協調員之一的扎克·卡森告訴新華社記者,「但在這個國家,這種權利被剝奪了,因為政府沒有執行強制性的轉基因食品標記制度。這就是我們在此集會的原因。
  • 全國電視臺都在報導的恐怖食品暴光!可以不吃,但不可不防.
    廣州市工商局官網日前發出警示:「儘量不要買散裝的即食食品」。工商部門抽檢發現,熟食不合格十分普遍,街邊小店不可靠,知名大超市也出問題,而且問題都出在很容易致病的大腸桿菌、菌落等項目上。「中式熟食」還能吃嗎?金漢斯,你還能吃嗎?
  • 聖女果到底,到底是不是轉基因?
    不過,有謠言說:這種小番茄是轉基因產品,吃多了有致癌風險。可事實真的如此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番茄的家史說起。番茄名字中的一個「茄」字確實貼切,它跟茄子是一家,同屬茄科植物。番茄的老家遠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
  • 關於轉基因,這十個知識點你需要知道
    食品法典委員會、糧農組織、經合組織圍繞轉基因安全性制定了一整套準則來進行評價,我們的評價從基因的挖掘開始,主要是食用安全和環境安全評價兩個方面。我們對傳統食品的評價靠的是經驗,有些人對牛奶、花生過敏,那你吃完了就不吃了,是自己的經驗,毒蘑菇會中的、發芽的馬鈴薯不吃了是別人經驗的結果。轉基因食品呢?
  • 科學探秘之轉基因食品(農作物)
    若以人口加倍成長換算,糧食的需求量就要增加4倍,而且大部分人口急增地區集中在印度、中東、北非、亞洲、南美等地,該地區特色都屬待開發糧食生產不足,耕地少氣候不加瘠地, 且多採落後耕作方式;因此目前的人類,在人口極速增加後,帶來糧食供應不足、全球糧食生產分配不均、提高農作物產能產量、工業生產大國販賣操縱糧食謀利,是轉基因食品背後主要動因。
  • 食品包裝擬出新規:轉基因食品應顯著標示,保健品明示非藥物
    北京日報客戶端7月29日消息,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食品標識上應顯著標示「轉基因」字樣,否則無需標註「不含轉基因」「非轉基因」等字樣。此外,「零添加」「特供」「特製」「特需」等詞語也不允許出現在食品標識上。為規範食品標識的標註,《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將一直持續到8月26日。
  •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對不起,蛋白組學連蛋白質的分離鑑定都不算利索,不可能100%清楚所有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那這樣的話,反轉基因豈不是成功了?告訴你一個悲傷的事實,你以為在沒加入新基因前,這杯豆漿的所有成分就清楚了嗎?人類本來就是稀裡糊塗過日子的啊!那可咋整?別急,還能反。
  •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
    這是美國在轉基因食品方面出臺的第一個全國性強制標註規定,但相關各方對此褒貶不一。  總原則:強制標註  美國是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和消費第一大國,轉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在美國的種植面積均佔這些作物總種植面積的約九成。美國市場上70%至80%的加工食品含轉基因成分。
  • 誠實營養學:關於轉基因食品的真相與謠言
    今天這篇《誠實營養學》欄目中,我們將探索事實並消除最普遍的誤解。轉基因食品,通常被稱為「生物工程食品」或「基因修改食品」,一直在民間是一個有爭議的討論話題。儘管它們歷史悠久,用途廣泛,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並不總是能夠獲得關於這些食品的充分和準確的信息。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環境和健康影響產生了進一步的懷疑。
  •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意見 「非轉基因」擬被禁用
    以前食品標識上一些讓人頭疼的問題,在《徵求意見稿》中都提出了新規範。比如,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食品標識上應顯著標示「轉基因」字樣;「零添加」「特供」「特製」「特需」等詞語都不允許出現在食品標識上。此次的《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應當顯著標註,可以印製在白底色的包裝面上;採用雷射蝕刻方式標註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的,文字應當清楚。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的文字高度不得小於3毫米。食品保質時間不超過72小時的,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日期應當標註到小時。
  • 香港環保組織提供的轉基因食品品牌,震驚!
    即使忽略轉基因食物的生物有害性問題,若大量引進外來轉基因農作物,則將威脅中國全體國民賴以為生的長遠食物和種植業的國家安全。這並非危言聳聽! 因為轉基因作物有三個主要生物特點: 一是對原始的野生農作物具有逐滅作用,一旦大規模種植了轉基因作物,當地原始野生農作物將被驅逐絕滅,這一點已被國內外大量種植地的實踐證明,不再屬於理論問題;
  • 教你認準這些轉基因食品.太嚇人了,不看還真不知道!
    簡單的檢驗方法:轉基因大豆不發芽!可以用水檢測!轉基因大豆不會發芽,只不過是個體膨脹而已。從這個發芽試驗過程,人們可以發現,這些轉基因大豆是一次性產生的果實,它們的胚芽是不具有生命本質活性的,因此,就沒有延續後代的能力。相當於一個人可以正常懷孕,但是每一次都是死胎,這就意味著生命的延續到此為止了。
  • 15樓財經 轉基因、保健食品……「食品標識」如何標?市場監管總局...
    根據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市場監管總局對《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再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26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該意見擬要求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食品標識上應顯著標示「轉基因」字樣,否則無需標註「不含轉基因」「非轉基因」等字樣。「零添加」「特供」「特製」「特需」等詞語也不允許出現在食品標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