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實習記者 龐雨霞
近日,關於如何在家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宜家提出了未來家居的新主張。根據宜家的一項調查顯示,到2050年,世界上70%的人口將會居住在城市,這促使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更適宜的家意味著更適宜的生活,而要實現這點,我們就不能僅考慮個體的幸福,而要思考如何為我們居住的星球帶來福祉。
在波蘭什切青市,由宜家打造並將推出的「明日之家」(The Home of Tomorrow)正是這樣一個你可以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地方。
宜家「明日之家」是該品牌新的城市概念,訪客在這裡可以學習如何將環境友好理念應用到自己家中,而這些解決方案是想要應對未來的一系列挑戰,例如過度浪費、自然資源枯竭、乾旱和食品價格上漲,以及人類生活在更健康和更環保環境中的需求。
宜家「明日之家」位於一座有120年歷史的廢棄建築裡,它的設計考慮了食物、水、廢棄物和其他資源在不同房間內的循環,創新的形成了一種使物質間進行能量交換的新陳代謝系統。該系統的核心是採用無土栽培的家庭花園,它與傳統農業相比,使用的水少90-95%。由於採用耕養法、水培法和氣培法,人們可以種植西紅柿、辣椒、土豆、捲心菜、豆類、草莓、藥草、螺旋菌和幾種食用菌,換句話說,全方位的素食營養都包含在內。
負責家庭農場和光療法裝置的Paulina Grabowska說:「在家裡建立這樣的農場可以滿足超過一半的日常卡路裡和能量需求。」訪客可以從室內花園採到新鮮的食材,帶到廚房和餐廳,在那裡學習如何製作素食菜餚。
所有在食物準備過程中產生的垃圾被隔離在大容器中,形成室內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廚房產生的有機廢物被轉化為植物的天然肥料。植物用水灌溉,在養耕、水培和氣培農場,水必須不時地更換。然後,由於蒸發,水再次回到循環中。
Gustaw Jakubowski,宜家「明日之家」的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鼓勵什切青的居民對廢棄物負責任。我相信只有我們願意為支持環保方案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我們才能朝著可持續生活的方向邁近一步。」
據悉,此項目及所在宜家店將於2021年年初對外開放。
圖片來源:designb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