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有人曾經總結,發現求人有三難:
第一,開口難。只要是要去求的人,肯定和你存在某種關係。可能是昔日的同學,可能是你的親戚,也可能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無論在同學、親戚面前,還是在朋友面前,張嘴求人辦事都是很難的,因為那樣會讓兩個人的關係立即變得緊張起來。
第二,等候回復難。開口求人後,就要等候回復,給人一個思考的時間。此時,求人者會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厚著臉皮伸出手的乞丐,在心理上比他人低一等。
第三,結果難。如今,每個人都很聰明,遇到任何事都不會立即答應或拒絕你,就算是舉手之勞也會考慮一番,嘴上說著「我一定盡力幫你辦」,實際上卻不見行動。等你心急火燎地催促時,他又告訴你遇到了什麼難處,然後一拖再拖,拖到你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問為止,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人生在世,誰敢說一輩子不求人?有時為自己,有時為別人,人的一生總是有求人的時候。不過,有的人求人時總是碰釘子,而有的人卻順風順水。
比如,拿借錢來說,有些人一提到去和別人借錢就會感到害怕,不知道如何張口。其實,只要從借出者的角度考慮問題,運用一定的語言技巧消除對方的顧慮,開口借錢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首先,和對方交談時,要用商量的語氣,說話的口氣不能太硬,更不能說一些傷害對方的話,而是要保持一種有求於人的姿態。比如,孩子生病住院了,手頭上一時缺錢,不得不向對方張口借錢時,可以說:「我的孩子生病住院了,還差5000元,如果你手頭寬裕又沒什麼急用的話,我想從你這借點,下個月我發工資了就還你。」如果對方猶豫,擔心到時候空口無憑,你可以主動要求寫借條,消除對方的顧慮,並對對方說:「如果你沒有閒錢,就當我沒說過這話,我再到別處借借,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都可以理解,咱們今後還是好兄弟。如果你有閒錢,這是我提前寫好的借條,你一定要收下。雖然咱們的關係非常好,不需要寫借條,但是都說『親兄弟明算帳』,咱們交情歸交情,金錢歸金錢,我覺得咱們關係好才開口找你借錢,借條你收下,不然我就不好意思找你借了。
用這種商量的語氣,會消除對方的顧慮,只要別人手頭上有閒錢,一般都會慷慨相助。可是,有些人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向別人借錢時竟然說:「誰都知道你卡裡存著幾萬塊錢,借我幾千還不是小事,又不是不還你,怕什麼?」向別人借錢時,和比較熟悉的人這樣說還無可厚非,和關係一般的朋友這樣說就不太合適了,因為這種說法太生硬,沒有人願意聽這種話。另外,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向別人開口借錢時,一定要說出你準備什麼時間歸還,過後還要準時還給對方。明確說出歸還時間,可以消除對方的顧慮,讓他知道借出去的錢有了保障,就會放心地把錢借給你。
求人辦事,為了不碰釘子,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過自己心理這一關。在心中告訴自己,既然求人是無法避免的,倒不如理直氣壯一些,心中舒坦。不用謊話連篇,也不用乞哀告憐,更不能任人奚落而無動於衷。
第二,要有足夠的耐心。開口求人不一定什麼事都能辦,如果對方面露難色,或者對你態度冷淡,不要覺得自己失了面子,更不要覺得受到了侮辱,從而失去了耐心。
第三,選擇最佳路線和方法。現代社會專業分工明確,如果到處去求人辦事,未必能成,所以一定要摸清具體情況,找準能幫助你的人。
第四,要理解別人。有些人求人辦事時,總覺得對方神通廣大,沒有辦不了的事,對對方的期望值過高。其實,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短板,都有自己的難處,如果你能理解別人這一點,就不會覺得求人辦事太難了。
第五,對他人的要求不可太高。開口求人無可厚非,但是不能死纏爛打,逼著對方必須答應你的要求。也就是說,求人辦事不可強人所難,別人能辦多少就辦多少,不能辦也不要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