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會議現場
12月1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舉辦,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承辦的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國內各行業協會、產業界及國內外專家學者代表相聚中國傳媒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共商我國音樂事業繁榮發展的新格局,探討音樂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近年來,音樂產業的發展面臨新的形式、新的任務和使命,如何去推動音樂產業和其他行業的融合共生,構建音樂產業的智能化生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屆論壇圍繞音樂科技、版權管理、商業模式、新興業態等話題,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副總幹事國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全民K歌總經理計鳴鐘、中國唱片集團總經理樊國賓、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高偉雲、迷笛藝術傳播公司執行長劉歡等業界人士認為,面對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運行帶來前所未有的深刻挑戰,中國音樂產業未來將從持續高速增長轉向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模式,通過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的全方位創新,必將激發出音樂產業全新的創造活力。
音集協副總幹事國琨女士在論壇中進行主題演講
作為論壇首位演講嘉賓,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副總幹事國琨女士做了《當代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對音樂產業的價值》的主題演講。她概述了音像集體管理組織存在的必要性。音樂作品、製品的數量龐大,使用場景眾多。獨立、分散的權利人在面對特定場景時難以有效行使權利,需要依靠集體管理組織集中行使。作為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集體管理組織是受到嚴格監管的。公平性、高透明度是音集協追求的目標。音集協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多家音樂公司、版權代理公司、音樂人成為音集協的會員,音集協與音樂產業共同成長和發展,會員覆蓋了市場上大多數廠牌。音集協成立12年來,共為中國的音樂產業帶來了20億元的版權收入。音集協的信息公開、透明,財務公開數據在協會的網站、年報上可以查詢。音集協管理費用逐年降低至5%-25%(按不同業務類型比例不同),接近發達集體管理組織的水平。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音集協響應國家的號召,在疫情期間對KTV的從業者提出了減免方案,受到了全行業的好評和支持。
國琨女士分享了她對當代音樂產業價值的一些理解與思考。一是集體管理組織的初心不變。音集協為海量的權利人面對海量的使用者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橋梁。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的版權解決方案,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獲取授權,合法使用版權的成本。二是新形勢賦予音集協新的功能。權利人面對音像作品新的使用方式,需要依靠集體管理組織集合流量去談判,掌握話語權。近兩年來,音集協幫助權利人為音樂產業發聲、協商、談判,成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短視頻配樂等新興使用方式版權保護問題的討論與思考;依據會員授權,為權利人特別是中小權利人第一次從短視頻平臺收取了著作權使用費,逐步建起行業良好的版權秩序。三是音集協將提供多元化服務,代表音像行業反映心聲與訴求,推動著作權法修改,為音像產業爭取更多合法權益。此外音集協每年給會員提供更多的宣發資源,促進優秀音樂作品的傳播。
近年來,音集協建立大數據管理平臺,並於今年8月進行公測。音集協計劃通過大數據管理平臺把封閉的卡拉OK場所連成一個動態的網絡,讓使用者獲得準確的數據,給權利人反饋信息,更加精準的分配作品,為音樂作品提供了暢通的傳播環境。今年12月2日,在音集協主辦的中國國際著作權集體管理高峰論壇上,音集協發布了全國卡拉OK歌曲「金麥榜」,這是中國第一個由公立非營利性組織來發布的音樂排行榜,音集協希望能以此鼓勵創作,給市場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指引。
最後,國琨女士講到集體管理組織的工作,需要大家一起來推動和完善。音集協每年通過會員大會和理事會,讓會員和產業從業者充分參與進來,共同商討協會的決策。同時,也通過舉辦高端論壇、座談會等形式來傾聽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的聲音。音集協這兩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獲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版權領域最高獎項——中國版權金獎。音集協願同眾多行業從業者一起攜手,共同推動音樂產業的繁榮與發展。
本次論壇還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並進行了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暨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是經國家版權局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成立的非營利性的社團法人,是我國唯一的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主要管理音像節目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自身難以行使的權利;向使用者發放許可及收費,定期向權利人分配使用費;向權利人和使用者提供法律服務;開展行業交流研討活動。
歡迎廣大權利人的加入
//入會諮詢
///
會員部電話
010--66086442 / 6427 / 6468 轉 268
郵箱
wangcheng@cavca.org
協會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38號院3號樓安聯大廈22層22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