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時尚並舉,京城冬至文化活動豐富

2020-12-23 藝綻

12月21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這天時數九第一天,也是一年中白日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清晨到夜晚,從冬至歌會、民俗舞臺演出到中外藝術家共同賞京劇、聽古琴,再到原創群眾文藝節目的匯演,多個冬至主題文化活動相繼舉辦,傳統與時尚並重,滿足人們的不同文化需求。

北京民俗博物館後罩樓舞臺21日一整天都異常熱鬧。10時,2020年文化朝陽四季歌會之冬至頌火熱開演。頌黨心曲、民族歡歌、感恩祖國、冬至頌四大篇章共21首觀眾耳熟能詳的名曲接連唱響,其中民族歡歌篇章裡,納西族歌曲《淨土》、瑤族歌曲《織花帶》、蒙古族歌曲《鴻雁》、彝族歌曲《情深意長》等風格多樣,尤其具有感染力。

《二十四節氣》大型系列民俗文化演出在同一方舞臺上亮相。《冬天祭天儀式》再現了古代冬至日祭天的隆重儀式。中國古人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故歷朝歷代祀天大禮的日子便在冬至。在北京,皇家於冬至日去天壇祭天更是無比隆重。直到今天,天壇負載的文化中,冬至文化仍然是其重要內容。由於冬至是數九第一天,頗具童趣的兒童歌曲《九九歌》在這個時候就顯得非常應景。二十四節氣文化演出不僅關注北京的習俗,也兼顧我國其他地方習俗。南方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就被演員們搬上了舞臺。

下午,網紅文化產業園區E9,迎來了京劇、古琴、繪畫領域的眾多中外藝術家,共同參與「光陰的故事——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體驗活動。古琴名家王鵬的《平沙落雁》、北京幽蘭劇團的《貴妃醉酒》,以及中央美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中心邀請眾多藝術家創作的書法、繪畫、雕塑、陶瓷、影像、平面設計、首飾和時裝設計作品均在現場展出,呈現出多維視角下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傳承。

入夜,北京喜劇院內又傳來舞樂聲。東城區的冬至暖心慰問活動,採取群眾創作、群眾演、群眾看的群文文化節目匯演形式,將全年區內文藝愛好者創作的節目匯聚在專業大舞臺上。建國門街道居民帶來的舞蹈《心聲》在藏族舞蹈動律基礎上運用了現代舞元素,別具新意。天壇街道原創的京味演唱《百姓有奔頭》唱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前門街道京韻前門藝術團的舞蹈《不放棄》向疫情期間戰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社區工作者致以敬意。

相關焦點

  • 冬至暖陽 情暖京城 滎陽市京城路街道開展冬至系列活動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按照中國傳統習俗,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象徵全家團圓、和和美美。12月21日冬至節前後,滎陽市京城路街道及轄區各社區開展包餃子活動,讓轄區黨員和群眾感受到節日的濃厚氛圍。
  • 西南大學研支團舉辦含弘班冬至傳統文化活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李彥龍)12月18日,在2020年冬至到來前夕,西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市第五小學共同舉辦了「情暖冬至,愛有傳承」含弘班中期小結暨冬至傳統文化活動。
  • 吉幼冬至主題活動——「情暖冬至 傳承文化」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270°(冬至點)時開始為"冬至"。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為我國一個古老而又重要的節日。千百年來,冬至祭祖等民間風俗,至今仍有流傳。達此佳節,我園開展了一系列迎冬至的活動。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領略冬至文化 傳揚百年非遺 五華區圖書館舉辦冬至雅集活動
    五華區圖書館舉辦冬至雅集活動五華區圖書館舉辦冬至雅集活動又到一年冬至時,冬雪雪冬,歲暮天寒,黃鐘應律,冬至陽升。12月18日,由五華區圖書館主辦,雲南樂達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迎冬至,雅韻雅集」活動在五華區圖書館二樓大廳舉辦。本次活動以「觸摸雲南非遺文化」為主題,邀請了雲南非遺嗚嘟傳承人楊德雲、麵塑傳承人劉麗春、剪紙傳承人汪元、拼布繡傳承人王雲華四位大師到場,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非遺文化展示活動。
  • 青島敦化路小學弘揚傳統文化迎冬至
    2020/12/21 8:49:25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
  • 順安鎮多措並舉紮實做好「文明祭祀,平安冬至」工作
    公曆2020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期間有群眾祭祀祭祖的習俗。為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確保冬至祭祀安全有序,順安鎮提前部署,結合森林防火工作和本地祭祀風俗,多措並舉紮實做好「文明祭祀,平安冬至」工作。
  • 獵德街冬至圍餐活動,「老外」也來了
    12月22日,由獵德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獵德街道團工委、獵德街社工服務站承辦的「黨群共建新時代,鄰裡共享獵德情」2019年獵德街第二屆冬至圍餐活動圓滿完成,近200名轄區長者、居民代表和外國友人齊聚廣粵新天地,享用傳統中華美食,觀賞中西文化表演,共同度過了一個歡樂溫暖的冬至。
  • 冬至喝雞湯送餃子 南京餐飲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倡議
    南京餐飲商會會長沈加華表示:「要讓傳統節日富有生命力,就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的變化,挖掘和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商會號召全體會員單位推出『2020冬至祝福套餐』,可以讓我們的年輕人更好地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在南京餐飲商會發出倡議後,南京知名自媒體「硬腿子工作室」主動參與到行動中,積極推動倡議落實。
  • 記溮河區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讓孩子了解並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感受溫馨與快樂,2020年12月21日,溮河區幼兒園開展了「小小餃子香,濃濃冬至情」主題教育活動。
  • 「濃情冬至 溫情相伴」——鹽關街幼兒園舉辦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暖暖和和吃一碗!」在「冬至」來臨之際,鹽關街幼兒園開展了「濃情冬至,溫情相伴」主題活動,旨在讓師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與幼兒相伴、歡度佳節,體驗融融暖冬情。
  • 駐馬店市驛城區諸市鎮開展「情暖冬至 愛在機關」冬至包餃子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宋瑩瑩 通訊員 崔玉中)在冬至當天,為了活躍機關文化生活,增進機關幹部之間感情,豐富黨員幹部的精神文化生活,駐馬店市驛城區諸市鎮黨委、政府精心組織了「情暖冬至 愛在機關」冬至包餃子活動。
  • 藁城區西馬村幼兒園:喜迎冬至,樂品民俗文化
    本網訊(通訊員 郝豔豔)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熱鬧和重要的節日。古代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使孩子們更好的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培養他們動手能力,豐富孩子們的日常生活。12月19日,西馬村幼兒園開展了「喜迎冬至,樂品民俗文化」的主題活動。
  • 南京:一場冬至雅集添彩「我們的節日」
    論冬至文化、品節氣美食、賞傳統歌舞,與會嘉賓們在濃烈的文化氛圍中感受「冬至的味道」。這也是建鄴區「詩禮中的四時八節」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之一。一曲終了,文化學者徐克明款款走進燈光營造的莫愁湖景,為大家講解冬至由來和莫愁傳說。隨後,琵琶、崑曲、古琴、焚香、書法、詩朗誦……圍繞「莫愁」「冬至」,一出出節目營造出的典雅的藝術氛圍。穿插其中的美食品鑑,更是讓現場觀眾品味到了舌尖上的「冬至味道」。
  • 「情暖冬至,洋溢歡樂」——濟南市歷城區華山第二小學冬至主題隊活動
    「(通訊員:於華洋)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冬至來臨之際,濟南市歷城區華山第二小學組織開展了「情暖冬至,洋溢歡樂」為主題的隊活動。
  • 【晉檢 動態】晉寧區人民檢察院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冬至餃子溫暖人心
    我們的節日——溫暖冬至 又是一年冬至到~ 俗話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 12月21日上午,晉寧區檢察院全體幹警齊聚食堂包餃子
  • 冬至-福至——天橋區實驗幼兒園冬至活動小記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又叫「冬節」、「長至節」等,我國民間對冬至很重視,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習俗,繼承優良傳統,天橋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冬至•福至」主題活動。
  • ...大學城市經濟與管理學院「情滿冬至,愛在經管」冬至日主題活動...
    經管學院「情滿冬至,愛在經管」主題冬日活動於12月17日在臻園三層如約而至。本次活動旨在弘揚優良傳統,感悟冬至文化習俗,豐富經管學院師生校園文化生活,增強經管學院的凝聚力,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讓同學們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溫暖。
  • 冬至,傳統節日如何傳承? - 巴彥淖爾新聞門戶網站
    冬至又叫「冬節」,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北方有吃餃子的風俗,而南方有吃湯圓的風俗,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這天,怎麼過,傳統節日如何傳承?請大家來說說。
  • 溫情暖冬至 喜樂八裡臺——八裡臺鎮舉辦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如大年,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讓廣大群眾體驗節日的愉快氛圍,12月21日,八裡臺鎮公共服務辦(文旅)在西小站村舉辦「溫情暖冬至、喜樂八裡臺
  • 「活動預告」「最美冬至 搖曳生姿」——手工髮簪製作體驗活動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這個冬季,運河文化博物館舉辦「最美冬至 搖曳生姿」手工髮簪製作體驗活動,通過PPT、小視頻等相關資料,介紹冬至的來歷、冬至的傳統風俗,並帶領青少年們親手製作古風髮簪,體驗「穿越」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