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領域向來是個保守行業,到現在普遍使用的槓桿式擒縱已有悠久歷史而未大變,創新主要由漸進的進步來定義。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重大而又令人驚訝的飛躍,從較長時間段回顧,就能發現這種飛躍改變了制表行業的運行軌跡。
1.卡地亞Santos
卡地亞Santos
創新的Cartier Santos是第一隻飛行員手錶。在20世紀之交,手錶是女性的珠寶首飾,男人更不愛戴;隨著第一架飛機的問世以及為無畏的飛行員製造的手錶,這一切都被改變。
巴西裔發明家阿爾貝託·桑託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是路易斯·卡地亞(Louis Cartier)的好友。他向好友抱怨在實驗飛行時,無法從口袋掏出懷表看時間。卡地亞收到需求,1904年為其研發了第一隻飛行員手錶:卡地亞稱其為「桑託斯(Santos)」,原始功能包括著名的凸圓形錶冠,羅馬數字和鐵軌樣式標記。擋板上獨特的裸露螺絲(比愛彼皇家橡樹早幾十年了)可以看作是飛機鉚釘。在推出之時,其正方形形狀有助於強調其腕戴目的,並將其與圓形懷表區分開。
卡地亞Santos最不尋常的功能是它是男士手錶,也是引領了未來潮流。
2.勞力士Datejust日誌型
常見的3點鐘日期窗口源自1945年推出的勞力士Datejust日誌型。
在Datejust出現之前,日曆手錶通常會在錶盤的外圍顯示日期,並使用居中的指針進行指示。
勞力士Datejust日誌型
勞力士的貢獻既簡單又務實,相對於相對複雜和昂貴的日曆手錶而言,勞力士的目標市場更多是面向普通消費者(儘管首款Datejust腕錶是金表)。1945年的勞力士Datejust Ref.4467為36毫米表徑,在三點鐘位置布置了獨特的日期窗口---下方是一個31天的日期盤,日期盤在午夜前後跳動,通過錶冠來調整日期。
自此,3點鐘日期窗成了標配,現在你去問任何表行Sales:一定是簡單且真正有用的日期顯示功能的手錶最好賣。
3.漢米爾頓文圖拉(Hamilton Ventura)
Hamilton Ventura在1957年成為技術上第一款以電池供電的手錶時,在技術和美學上都領先於時代。
漢米爾頓文圖拉(Hamilton Ventura)
在此之前,手錶完全是機械式的,依靠發條的能量慢慢鬆開。二戰後,電子技術持續發展,電池終於變得足夠小,可以裝入時計中並取代發條作為動力,但這需要開發一種新型機芯。漢米爾頓是第一家將這種手錶推向市場的公司。
Ventura由Cal.500機芯驅動,在某些方面看起來像傳統的機械機芯:它使用了齒輪系和擺輪,其振動方式類似於傳統的機械機芯。這顯然是個過渡技術,漢米爾頓沒有在電子表的潮流中笑到最後,最終精工發明的石英機芯改變了整個行業的遊戲規則。
4.雷達DiaStar
DiaStar是第一款陶瓷腕錶。
DiaStar於1962年問世代表了手錶行業的一個裡程碑,成為了 「世界上第一隻防刮擦手錶」,雖然材料是碳化鎢,而不是鐘錶陶瓷中最常見的形式二氧化鋯。
雷達DiaStar
直到1980年代,制表業中的陶瓷才真正開始興起,而該技術實際上僅在最近幾年才起步。如今,幾乎每個大品牌都推出了全陶瓷外殼的手錶。(甚至Apple Watch都帶有陶瓷表殼選項的高級版本。)1962年的DiaStar還使用藍寶石水晶表鏡,直到它成為當今豪華手錶水晶的標準。不由得讓我們佩服雷達在材料領域的遠見卓識。
5.歐米茄超霸計時錶
歐米茄超霸計時錶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進入軌道。四天後的1969年7月20日,它降落在月球表面。搭載了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指揮艙飛行員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登月艙飛行員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歐米茄Speedmaster超霸計時錶伴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
歐米茄超霸計時錶
太空人佩戴的超霸是NASA經過嚴格測試篩選的結果:歐米茄(Omega),浪琴(Longines-Wittnauer),勞力士(Rolex)和漢密爾頓(Hamilton)都參加測試,只有歐米茄計時碼錶的表現令人滿意。這應該是計時碼錶的最高榮耀。
6.精工Astron石英表
1969年推出的精工Astron是世界首枚石英表。
精工在自動計時錶的市場競爭中奪冠的同一年,它還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隻石英手錶!
精工Astron石英表
精工Quartz Astron代表了突破性的技術突破。這款手錶的音叉形石英振蕩器為Astron機芯提供了3每月僅+/- 5秒的驚人精度,遠遠超過任何機械機芯。機芯的小巧,纖細的步進馬達通過每秒只移動秒針來節省能量,這是手錶的一項新發展。事實證明,該振蕩器具有很高的抗震性,並且可以在非常低的電壓下工作,從而確保了一年的電池壽命。有趣的是石英表以價格便宜的鐘表聞名於世,而第一隻石英表絕對是豪華轎車的價格,擁有18k金表殼。
後話就不用說了,精工引發了整個行業的石英危機,一大半瑞士品牌消亡!
7.西鐵城X-8
1970年問世的創新型Citizen X-8是世界上第一隻鈦合金腕錶。
大多數手錶都是由不鏽鋼製成。這是一種很好的制表材料,但是重量更輕,更堅固的金屬肯定更好,應用於航空領域的鈦合金就是佼佼者,輕巧,不易過敏,也不易磁化;但在70年代之前,從未有制表品牌設想過這一點。因為鈦合金的焊接加工在當時還是陌生的高科技。
西鐵城X-8
這一榮譽屬於日本制表商西鐵城,1970年僅生產了約2,000枚鈦金X-8計時碼錶。X-8的表殼,表圈和錶冠據說是用99.6%的純鈦製成的。價格為45,000日元(大約當時匯率421美元),是該品牌推出時最昂貴的手錶之一(按2020年的美元計算,約為2,788美元)。時至今日,鐘錶行業的鈦合金專家還是西鐵城,瑞士同行可能推出了一個又一個鈦合金腕錶---但其實他們都沒有鈦合金表殼的加工能力。
8.愛彼皇家橡樹腕錶
1970年,Genta接到了AudemarsPiguet董事總經理George Golay的電話。愛彼(Audemars Piguet)已接近破產,需要一些奇蹟才能生存。Golay要求Genta為法國和義大利的經銷商設計一款防水鋼製運動手錶,他希望第二天就完成。Genta在一夜之間用鉛筆和紙張設計了皇家橡樹。
愛彼皇家橡樹腕錶
這款手錶與愛彼所知的一切相悖。
這款鋼質運動手錶帶有一體式表鏈,八角形表圈上可見八個大螺絲。AP的高管們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在這個未經證實的設計上賭博。數年後,愛彼表博物館館長 Martin Wehrli回憶到,「1972年的巴塞爾鐘錶展上,主道旁的愛彼小展廳,一個展示小窗口內對外展示皇家橡樹腕錶,每個人都看到它說真大,然後他們走出10米,說'在六個月內我們可以收購愛彼了。AP一定會破產」。
設計的革命性天才在於表殼和表鏈的融合:手錶和表鏈設計為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個帶有表鏈的表頭。鋼材經過拉絲,拋光和刻面處理,就像珠寶商可能會對待黃金一樣,而表圈中螺絲釘的突出再次反駁了正統觀念,即謙卑的部件應該被偽裝和隱藏。
皇家橡樹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奢華運動腕錶!雖然當時頭1000隻銷售緩慢,但此潮流幾十年來愈演愈烈,新款皇橡15500ST溢價都已一倍了,真是令人唏噓。
9.雅典Freak
矽是機械錶行業的未來,它由Ulysse Nardin首次用於前衛和革命性的Freak腕錶。
雅典Freak
Freak是2001年推出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是手錶中的省略號,既沒有指針,也沒有錶盤,也沒有錶冠。機芯本身顯示時間,表殼內含藍寶石正面和背面。主板每十二小時旋轉一次,可以兼用作錶盤和時針。分針由箭頭形的橋代替,該橋每小時旋轉一次,指向環上的數字。與機芯接合的主表殼被重新用作錶冠。
Freak的長期可靠性和較少的服務頻率。一切始於矽的雙重擒縱機構。雅典(Ulysse Nardin)是第一位利用矽的非凡性能並將其用於腕錶核心的制表商。
10.蘋果手錶
2015年,Apple推出了首代蘋果手錶,到2017年 Q4,Apple Watch 的出貨量已經比瑞士主流鐘錶品牌出貨量的總和還要多。可以說,蘋果的手錶銷量,已經打敗了瑞士的手錶產業。2019年Apple Watch全球銷量為3100萬塊,而所有瑞士手錶品牌的總銷量為2100萬塊。說明這一趨勢仍在不斷擴大。
蘋果手錶
蘋果對健康和健身的重視,使Apple Watch的定位不同於瑞士手錶,後者的市場定位是作為首飾和時尚配飾。然而,與時尚和魅力相比,蘋果主張的健康和健身對用戶更具吸引力,這兩種價值主張也正是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上,沒有人能夠比蘋果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Apple Watch的熱銷,還受益於iPhone、iPad和其他蘋果品牌產品所打造的更強大的生態系統。雖然瑞士手錶公司也銷售智能手錶,但它們運行於Android生態系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