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我們共同探討五味雜陳的人生,共同撥開人生的迷霧!
據報導,2020年3月22日,在經過33天的搶救後,「國標舞女王」劉真仍舊因心臟病遺憾去世,風華正茂的她,生命定格在44歲。
劉真是一名專業的舞蹈家,最擅長國標舞,被稱為"國標舞女王"。除了跳舞,劉真還是一名主持人,她曾和吳宗憲一起主持《愛上九點半》,還多次做客《康熙來了》。
今年2月份,劉真因主動脈瓣膜狹窄症病危住院,期間經過多次搶救,情況曾一度轉好。自從患病後,劉真就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一直在和病魔作鬥爭。
3月初,劉真病情出現惡化,她的丈夫辛龍在社交平臺向外界公布了劉真的病情。22日,劉真遺憾去世。據悉,他們夫婦曾被稱為"美女與野獸"組合,生活中兩人十分恩愛,還有了可愛的女兒。至今在一起生活六年。
劉真的離開讓我們再一次提醒自己: 愛,時不可待!特別是對自己的父母。
詩經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這句詩的意思是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餵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願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從古至今,父母之愛無與倫比。
孝敬父母,等不及,等不起!
朋友小張的故事讓他終身遺憾。
我的朋友小張是一個踏實勤懇的工作狂,也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好人。
工作前,家庭條件不太好,父母吃盡苦頭,傾盡所有供應他到大學畢業。讓父母欣慰的是,近30歲的他也逐漸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
小張父母也都是50多歲的人了,要說還算年輕,這麼多年由於工作原因,和父母也是聚少離多。因為在他心裡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 父母還年輕,等自己發達了,再好好報答父母。
小張父母也怕影響孩子的工作和前途,對家裡的事總是報喜不報憂。這讓小張也形成了一個對父母幾乎不管不問的習慣。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小張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城裡買了房,談了女朋友,眼看就要談婚論嫁,小張就想著給家裡打電話,讓爸媽參考一下。
那天早上剛睡醒,小張剛要準備打電話,突然自己的電話響了,一看是媽媽打來的,小張高興地接通了,但是瞬間,小張的臉從笑容慢慢地變成了悲傷,最後變成痛哭。原來,小張爸爸因突發心梗於昨夜凌晨不幸去世了。小張馬上懵了,不停地哽咽著:「爸爸,爸爸,說好的過兩年一起住呢,怎麼先走了!」
後面的事就不用說了,自然是小張萬分的悲痛、自責、遺憾和後悔!
在小張的心裡,父母還年輕,來日方長。還有很多的「兩年」可以等待,在小張看來,只有等到自己發達了,才能很好的孝敬父母。但是,你的發達在父母心中真的很重要嗎?父母需要的只是和你平淡的相處,要的只是你眼前背後的陪伴,而我們為了工作,為了發達,為了這為了那,最終讓父母的心越來越涼,最終換來的只是那句: 一切都好,不要掛念!
「子欲養而親不待」!小張是這樣的人,難道你不是嗎?
同樣,對待愛人,對待孩子又何嘗不是?
很多在外打工的朋友也是因為工作忙,為了發達,為了多掙點錢常年在外拼搏。和家裡的愛人也僅僅是電話偶爾問候,到頭來,錢有可能也沒掙到多少,愛人的心卻逐漸冷漠,甚至出現了很多感情破裂,到了分手離婚的地步。
這難道不是在做「撿到芝麻丟了西瓜」的虧本買賣嗎。誠然,掙錢是重要的事情,但孰輕孰重一定要等到後悔那一天才能明白嗎?
也有很多人為了工作為了掙錢遠走他鄉,把年幼的孩子甩給年邁的老人照看,讓孩子從小缺疼少愛,直到孩子長大他們才發現,自己的孩子不知何時開始已經不再親近自己。在父母眼中孩子們變得叛逆,不服管教,甚至好吃懶做,不求上進。
這麼嚴重的後果又是因為什麼呢?
你對孩子的愛不可否認是真的,但他們也等不起,等不了,他們一天天長大了,你的愛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過程,這讓他們拒絕接受。
國標舞女王劉真離開的是生命,留下的是更珍貴的奉勸: 因為心中有愛,我們才有動力有激情去拼搏,去努力。但是,如果失去了愛的機會,失去了想要去愛的人,我們的拼搏和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呢?
您的點讚、留言和轉發會讓我心懷感恩,砥礪前行。提升自己,與君共勉。關注我,期待下次分享!
孝敬父母是不能等待的,您認同這個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