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衝是《水滸傳》中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受高俅迫害時,他試圖委曲自己,而終不能求全;當不得不落草為寇時,那個落第的白衣秀士,讓他受盡了屈辱。招安後,他奮勇廝殺,正當平定方臘班師回朝時,他卻患了風癱,半年後死去。 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忍」,忍權貴,忍強盜,忍病痛。其實,作者讓這個人物出場亮相的時候,已經埋下了他日後一系列遭遇的伏筆。
出場時,林衝是一個對生活很滿足且能夠享受生活的人。
他一身軍官打扮,手搖摺扇,靜靜地站在牆外,欣賞另一個高手在嗖嗖的使禪杖。這個場面裡,牆內是一個胖大和尚使得一條五尺長、六十二斤重的鐵禪杖虎虎生風, 牆外是一個瀟灑英俊的軍官手搖摺扇面帶微笑盡情觀賞。一動一靜,互相襯託。一個用心在盡情揮舞裡,一個沉浸在品味的滿足裡。單看此時的林衝,既有對自己身份和生活的滿足,也有對欣賞到精彩武藝的場面的滿意。
出場時,林衝很得意自己的教頭身份。
「這官人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武師,名喚林衝。」這句話出自眾潑皮之口,其中「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幾個詞語,傳達著潑皮們的恭維和仰慕。林衝對這一介紹沒有異議和補充,欣然接受中透露著一份自得與滿足。
出場時,林衝是一個對生活有期待的人。
我們看一下林衝站在這裡的原因:不是聞名而來,而是路過這裡;不是上下班路過,而是陪妻子路過;不是陪妻子回娘家路過,而是去嶽廟還香願路過。注意這幾個詞語:陪妻子,說明家庭生活和諧,夫妻恩愛,這是林衝感到滿足的生活源泉;還香願,說明對目前的生活有所期待,有所憧憬,這是林衝目前追求的希望。既甜蜜又有希望的日子,是林衝目前的生活狀態。
出場時,林衝是一個武藝高強希望結交好漢的人。
他陪同妻子去嶽廟還香願,卻被使棒的聲音吸引,於是停下來看。因為魯智深使得好禪杖,便看得入眼,不走了,然後又情不自禁的叫起好來。一聲「端的使得好」,體現了英雄相惜的武人情懷。
當看到魯智深武藝高強,又為人坦蕩,還與父親林提轄有舊,便大喜而結拜弟兄。習武之人的豪爽,在遇到值得欣賞的人時便體現出來了。
這樣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只是個槍棒教頭,滿意嗎?這樣一個見到好漢就希望結交的人,只是一個教頭,如意嗎?對生活的滿足、對身份的自得,是出自內在的心願呢,還是上進無門的無奈掩飾?
後文中,林衝跟陸謙說過: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臢的氣。這正是林衝的心聲。可見,林衝一直以來就在「忍」中工作,在「忍」中生活,在「忍」中尋求平衡。
但是,緊接著就有一件事徹底打破了這個平衡,讓林衝不得不在痛苦中,面臨選擇:林衝的娘子被頂頭上司的乾兒子調戲了。
這是一個林衝左右不了的死局。林衝面對妻子被調戲的情況,已經舉起了拳頭;如果不是高衙內,林衝的拳頭是毫不猶豫的,他可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啊!可是面前那個潑皮偏偏就是高俅的乾兒子,讓林衝的手「先自軟了」,是啊,林衝畢竟只是高太尉手下多如牛毛的槍棒教頭之一啊!
這裡軟下來的不僅僅是手,更有內心的志氣。
如果說,這個變故之前的「忍」,還是在潛意識裡,還是能夠通過表面的平靜掩飾的話,這個時候軟下來的「忍」,已經從林衝的內心走向林衝面前,無可迴避,無須遮擋。後來,對高衙內無恥行為一再容忍,對陸謙失信不義的無法追究,都是林衝的性格使然,是林衝的追求使然。
林衝一出場,就表現出了武藝高強的他,對生活一直處在「忍」之中的特點,對平靜的生活,他苟且隱忍;對飛來橫禍,他選擇忍氣吞聲。於是,一忍再忍,直到無法再忍,便是林衝一生的宿命了。
掩卷回味,作者設置的這個場景,這些人物,這個變故,直接決定了後面的故事走向,真不愧為一個好的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