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17是人類隱身武器概念的先驅者,作為一架參加過多次局部戰爭,甚至是局部高強度戰爭的先進隱身飛機,F-117無疑是非常先進的。但是,這個神話在1999年3月27日夜間,被南聯盟用蘇制SA-3飛彈終結了。然而最近美國媒體爆出的消息稱,當時南聯盟防空部隊的SA-3飛彈其實不止擊中了1架F-117,只不過由於第二架飛機福大命大,僅僅是被擊傷,並沒有墜毀。
(F-117是人類第一種以隱身性能為首要指標而設計的作戰飛機,不過雖然它也被稱為戰鬥機,但其實並沒有空戰能力,稱其為攻擊機更合適)
環球網12月2日引述美國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的文章,披露了1999年南聯盟防空部隊擊落F-117隱身戰鬥機的很多細節,並且爆料稱,"除了已知的一架被擊落的F-117戰鬥機外,還有一架F-117也被南聯盟的防空系統擊中,但該機最終成功返回了基地。"
前美國空軍中校、F-117戰鬥機飛行員查理·漢林證實了這則由來已久的傳聞,他表示確實有一架F-117被飛彈擊中,但幸運的是,該機並未墜毀,而是掙扎著返回了基地,這架被擊傷的F-117正是查理·漢林的僚機。
(科索沃戰爭,打破了F-117不可戰勝的神話)
查理·漢林對媒體表示,他被分配到了綽號"飛行騎士"的第9戰鬥機中隊,並被部署到了德國的斯潘達萊姆空軍基地。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飛行騎士"中隊的F-117戰鬥機通常在夜間從德國斯潘達萊姆空軍基地起飛,在匈牙利上空接受一次空中加油,然後進入南聯盟領空執行轟炸任務,然後再原路返回,並在匈牙利上空再接受一次空中加油才能返回德國基地。平均每次飛行的時間長達6個小時,當時的作戰任務"相當艱苦",查理·漢林如是說。
(用空氣動力學的眼光看,F-117確實不像能飛的玩意)
就在編號82-0806 的F-117戰鬥機被擊落後,查理·漢林和其戰友依然駕駛著F-117穿梭在德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的領空。他回憶稱,僚機被擊傷的那天晚上其實和平常差不多,由於已經有一架F-117被擊落,所以漢林和他的僚機被命令保持10英裡(約合16公裡)的距離,以免他們被一枚飛彈"一鍋端"。按照當晚的規劃,他們要轟炸位于貝爾格萊德西北部城郊的一處目標。由於受設計限制,F-117隻能攜帶2枚雷射制導炸彈,為了能夠確保摧毀目標,通常是2枚炸彈全部扔在通過一個目標上。
(F-117投擲雷射制導炸彈)
按照計劃,在兩架F-117之前,還有一架F-16CJ型戰鬥機,這架戰鬥機攜帶有專用的電子壓制吊艙和"哈姆"反輻射飛彈,主要用於壓制地面上的南聯盟防空飛彈和雷達系統,必要時可以使用"哈姆"飛彈將其摧毀。
(F-16CJ"野鼬鼠"飛機,專門執行空對地壓制任務,負責摧毀敵方防空雷達和防空飛彈陣地)
就在漢林正在駕駛飛機向著目標飛行,還有大概半分鐘就要扔下炸彈時,F-16CJ戰鬥機突然發出警報。隨後漢林就看到一枚飛彈向他的飛機飛來,同時還有另外一枚飛彈向著他的僚機飛過去。那枚飛彈在我看來就像"土星5號"那麼大……漢林如是說。但是他卻不能做任何機動動作,這是因為:F-117是第一代隱身飛機,其機身設計和現在的隱身戰鬥機有很大的區別,當時的F-117還不能做到"全向隱身",因此一旦改動飛機的飛行方向或者做機動動作擺脫飛彈反而可能會增大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RCS),從而讓飛彈更容易捕捉目標。
(裝載在卡車上的SA-3飛彈,這種防空飛彈還曾經裝備在蘇聯的巡洋艦上,構成蘇聯海軍第一代艦空飛彈系統)
不過漢林很走運,攻擊他的SA-3飛彈脫靶後飛向更高的天空,但是他的僚機就沒那麼走運了,在漢林脫離攻擊返航經過匈牙利領空進行空中加油時,他的僚機並未按時出現。他們在等待多時後,這架F-117才跌跌撞撞的出現在視野中,而且這架飛機沒有打開任何航行燈(應該是受損後熄滅了)。漢林說,在返回德國基地的途中,這架F-117僚機"又消失了"一段時間,但兩架戰機最終都安全回到了斯潘達萊姆。最後漢林因為確保他的僚機安全返航被授予了"傑出飛行十字勳章"。
(漢林強調:F-117並不是「隱形的」,只是「低可見性」罷了)
有人可能奇怪,F-117不是隱身飛機嗎?怎麼會被雷達鎖定,並遭到攻擊?這裡要澄清的一個說法是,F-117是一款使用隱身技術而設計的飛機不假,但是也正是由於F-117是第一款隱身飛機,因此設計上並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成熟經驗,這導致F-117本身帶有很大的試驗成分,因此其各部分設計都不是特別成熟。
(F-117進行空中加油)
再加上,所謂的隱身技術,並不是雷達完全"看"不到,而是通過技術手段降低飛機的雷達反射信號,讓雷達會把目標當作雜波自動過濾掉,這在客觀上證明"隱身飛機"並非無敵。而對於飛行員而言,大概沒有什麼比眼睜睜看著飛彈向著自己飛來,還不能做任何規避動作更可怕的事了。
(F-117投擲雷射制導炸彈)
當時F-117所使用的雷射制導炸彈還是第一代雷射制導炸彈,因此投擲距離最多只有15公裡,為了確保命中,通常需要飛到目標大約10公裡左右投放,這麼近的距離,使用防空雷達系統就有一定的概率可以發現F-117戰鬥機,而在其彈倉開閉的一瞬間,飛機的RCS信號會突然增大,南聯盟軍隊就是利用了這幾秒鐘,使用飛彈的"近快戰法"(近快戰法是中國543部隊在多年和美制U-2高空偵察機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發明的一種全新的防空作戰戰法,目前已經成為各國地空飛彈部隊的基本戰術之一),將F-117一舉擊落,而漢林的僚機被擊傷,也是因為相同的原因。
(隱身飛機的時代或許很快就要終結了,因為"它"出現了……)
SA-3型防空飛彈是蘇聯在1960年代研製的第一種具備野戰防空能力的防空飛彈武器,而從SA-3能夠擊落F-117可以看出,從來沒有絕對落後的武器,哪怕是老式裝備,只要戰術得當,依然能夠發揮出強大的作戰能力,從這個角度上說,如何發揮現有裝備的最大作戰潛力,是一個永遠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解放軍如今的各種防空系統越來越多,如何發揮這些武器的最大威力,南聯盟使用SA-3飛彈擊落F-117的思路,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