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人加班與工資那點事
凌晨打開「朋友圈」,總會刷到那麼幾條好友們關於加班的動態,一開始還會好心地安慰幾句,慢慢就無暇顧及了,因為自己也被加班折磨得焦頭爛額。當遊客們流連於陸家嘴、國貿等地夜景的時候,他們不曾想過,在這些在夜半三更還燈火通明的辦公樓,埋藏著多少加班狗的辛酸。
房企加班的「潛規則」,也正在擠壓地產人的生存環境。「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地產人在無休止的加班中收穫了能力上的成長,但日漸疲憊的身體與緊張的家庭關係卻讓地產人苦不堪言。
文章來源/ 博志成地產觀
地產人工作時間,全國第一
近段,而且市場下行的形勢下,目前投資難度加大。
公司調整投資結構,集中兵力去做收併購、工程轉讓、合作開發、舊改等這些項目。
但是,這些項目的談判周期比較長。因此,目前暫時沒有項目開工。那麼,很多完成交付項目的人員就要另謀高就了。
因此,公司有位工程部經理,也是加入了這個行業,按照勞動法規定,除非員工主動離職,如工作強制淘汰員工的需要對員工進行賠償。
公司為了,不浪費這部分的人工工資,開始約談這個工程經理。
在約談這個過程中,這個工程不經理要求按照合同法要求進行N+1的賠償,加上4年的加班工資賠償。
最後,公司說只能按N+1賠償,加班工資沒有證據不賠。
這工程經理也是精明之人,在進公司以來每次加班都打卡,而且都上系統,只是工資人力做薪資時,一直沒有把加班工資算上,以為可以轉補休。
但是,行業人知道,地產行業工程線條,補休的機率很小。
最後這工程經理把證據提交了勞動局。最後,公司被判定按照要求補償加班工資22萬元。
這工程經理進公司四年,按照公司規定加班工資為15元/小時計算,這工程經理四年加班了14666個小時相當600多天。可怕呀!他原來沒有去算加班時間,後來一算,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時間,我們不去刻意的記錄,我們的加班時間無法當中已經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
這也是體現了,地產人加班時間量的巨大。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白領996工作制專項調研報告顯示》,房地產行業在「加班」問題上已經超過網際網路、汽車行業,名列各行業「996」工作制第一位,佔比20.73%。
提到地產開發商,很多人腦海中首先冒出的就是「財大氣粗」四個字,地產行業員工的收入在各個行業中都是數一數二的高。很多年輕的地產人也表示加班多少無所謂,加班費到位就行,但是接下來的數據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
報告數據顯示,在「每周加班十小時以上」的數據比例中,地產行業「榮登」第二,而在「加班沒補貼」的相關數據中,地產人以86.31%的數據傲視群雄。
根據勞動法規定:在工作時延長勞動時間的,應支付不低於勞動者工資的150%的勞動報酬。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超過七成白領加班並沒有加班補貼,瘋狂加班,無償加班已經橫行職場。
另外,關於「加班」,業界也流傳著這麼一則笑話,一個網際網路人向地產人抱怨公司開始實行「996」工作制,但地產人並不明白「996」是什麼意思,經過網際網路人耐心解釋後,地產人大聲疾呼:「什麼時候房企也能夠推行這項福利?」地產行業的加班怪狀可見一斑。
加班的背後是各種無奈
中國地產發展幾十年,政策變化節奏周期快,地產企業要生存,也必須要把控好政策變化周期,同時也要趕超對自己不利的政策。
那麼,地產企業的高速度,高周轉自然就出現了。
高速度就要求各線條人員必須要實現高效率,高的工作強度,比如投資你前期拿地前,你必須要把測算全部搞定,甚至規劃方案都要完成。
那麼,要想儘早定案,必須和時間賽跑,自然而然,每天加班做測算表,加班做投資分析,加班熟悉項目指標,加班如何優化方案爭取利益最大化。
項目摘牌後設計就要通宵出圖,否則滯後一天都是要拿設計祭天,這樣就必須要求設計長期的加班,辦公室配摺疊床、泡麵、被子和換洗衣服已是常態化。
本人也參與高周轉項目,那時到設計院盯圖,設計院專門給設計師配有專門的洗浴間和洗衣機,同時還有烘乾機。就是為了給加班的同事生活提供便利。
工程、營銷這些線條更不用說了,在項目開放開盤前,工程基本都是在24小時幹,項目現場都是猶如白天,燈火通明。營銷每天的拓客不下14個小時,只要有人在街上,那麼就會有營銷的身影。
HD也曾提出過著名的「70,80,90」制度,即「底層員工每周至少工作70小時,中層員工80小時,高層90小時。「夜總會」也是恆大人內部互相調侃的三個字,原因是因為經常晚上9點以後開會,凌晨結束是常有的事情。雖說地產行業加班是普遍現象,但把加班變成量化指標的非恆大莫屬。
RC一直以來以「狼性營銷」聞名業內,「狼性營銷」成為RC快速生長的核心動力,也成為其在業內的重要標籤。「末位淘汰制」也在堅決地實行,以一個80人規模的渠道團隊為例,招聘時會納入160名左右新人,首月沒有業績要求,次月業績不達標工資減半,第三個月業績不達標則會直接淘汰。面對每天都有的考核指標,融創營銷團隊一月無休也是常有的事。
地產白銀時代,尤其是政策的高壓調控之下,房企們通過裁員降低管理成本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提升組織內部的工作效率、提升人均效能才能夠在行業疾風驟雨的變化中屹立不倒,「加班」則是這些提升過程中的衍生品。
奢侈的休息時間在加班中度過
小米雷總曾說:如果不是出自富貴家庭,忠誠和勤奮是普通人成就事業的唯一機會。每個地產人都希望通過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在大小房企不約而同推行「高周轉」的現狀下,無數地產人投身其中,以時間換業績,以努力換成長,行業的規模競爭也讓大量的地產人獲得了升職加薪的機會,遠遠超過同齡人。
現在社會上流行,這樣一個現象,成功人士都是帶雙表,而地產人,流行背雙包。
難得的一個假期或者周末,你約一個帶地產的朋友出去玩,你上他的車或者他坐你的車,必備兩個包。這兩包,其中一個肯定是筆記本。
為什麼呢?很多時間,地產人在上班時間後,都是要處理很多緊急的事情,就算你休息,還是會有很多流程給你去過,還有很多方案讓你去修改。
所以,自然也流行了「休息比加班還累」,這也是很多地產人,如果家不在本地,基本都不願休息,因為,休息的那種折磨比上班還痛苦。
但是,這些休息中的加班,正常上班外的加班,地產人是無法拿到加班工資,說白了就是白幹。
而且,休息是加班的效率是非常低,因為你在不熟悉的環境或者影響很大的環境下工作注意力是很難集中。
所以這部分的工資最後也是白白丟失。
所以,我還是建議,如果真要休息,地產人先把自己手上的重要的工作或者後突發可能的工作梳理一次,把問題先行解決掉,不至於影響你的休息質量,當然一些電話接聽這種影響不大。
所以,還是建議地產人,做好高效的工作方式,這樣對自己的身體也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
減少加班建議
用以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遠離加班,不僅有助於你的身體健康,維持家庭和諧,更有助於提升自身競爭力。
細分任務,列輕重緩急列表。如果你有一個大項目或者任務需要完成,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其細分成多個小項目或小任務,並為其制定必須要完成的時間節點。並把這些任務分輕重緩急排序完成。
養成深度工作的習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深度工作的含義:在無幹擾的狀態下,專注於某種專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要將深度工作變成日常工作習慣,儘量減少其他事物對於工作的幹擾。
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經常遇到因自身能力問題導致工作進度緩慢的現象,那麼你應該考慮一下提升自身的能力了。對於公司內部組織的崗位培訓活動,不要因為工作忙而敷衍了事;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地產行業專業書籍,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另外,適度參加外部培訓也有利於跳出舒適圈,從多維度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