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裔導演伍思薇執導的LGBT題材愛情喜劇片,《真心半解》上映小半個月後,口碑持續走高。
伍思薇,華裔才女導演,身為斯坦福計算機碩士她,在做過一段時間的軟體工程師之後,她開始對電影拍攝產生興趣。
身為華裔的她,從小就能感覺出在美國文化環境裡,東西方兩種思路和文化的衝突,這和李安有點類似,她的處女作《面子》,也和李安的《喜宴》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關於在東方思維下身為同性戀的孩子如何和傳統親人和解的故事,不過主角換成了母女。
在《真心半解》中,伍思薇一如既往地展示了對華裔生存狀況的思考和對LGBT群體的關注,但這兩個關注點融合在一起時,問題就更加複雜了,可這畢竟是部商業片,因此不同與《面子》的複雜,這部電影在內容清新之外,其實也有著滿滿的「套路」。
01人物角色設定很套路
由於這部電影的定位是愛情喜劇片,怎麼能把這部LGBT電影處理得不晦澀是首要難題。
伍思薇把角色定位為高中生,這就簡化了很多由人物自身生活背景帶來的複雜心理,或者複雜的社會關係。
艾麗:華裔女主,校園女學霸一枚,自卑,朋友少,給其他學生代寫論文賺取生活費,因為幫保羅為送給弗洛伊斯的情書潤色,而在無意之中愛上了弗洛伊斯。
保羅:體育生,善良,開朗,傻大個一枚,家裡製作有祖傳秘方的炸香腸,因為想追弗洛伊斯而找到艾麗,求她幫自己的情書潤色。
弗洛伊斯:校花,愛看書,萬眾矚目,內心細膩,無數人暗戀的對象。
特別是女主角艾麗的設定,展現了一種華人的「刻板印象」。
聰明好學,吃苦耐勞,自尊要強卻有些自卑,不懂得何為花花世界,難以融入當地白人的生活。連她的衣著打扮也是如此的……程式設計師。
到了保羅,純情可愛傻大個,活脫脫一個人形哈士奇,經常擔心他是不是說著說著話就要吐舌頭了,人設雖然簡單,但異常討喜,這也側面說明男主不會給我們的兩個女主造成什麼太糟心的困擾,畢竟喜劇嘛!
至於弗洛伊斯……
聰明,漂亮,明明被很多人愛著,卻一直不喜歡這種被愛的感覺,努力尋找一個靈魂伴侶,好的,知道這些就夠了,也不要問明明是高中生,怎麼卻像比艾麗大出一輪的樣子。
通過這幾個簡單的人物設定我們會發現,伍思薇將人物的多面性在不耽誤劇情發展的情況下儘量削減了,雖然也有艾麗的老媽、保羅的老爸、弗洛伊斯的英俊男友作為讓人物豐滿的側面描寫,但不得不說,這幾個人設還是校園故事隨處可見的經典套路。
有了人物套路,一切就簡單多了。
02劇情走向很套路
當我們在說某部影視劇劇情很「套路」的時候,我們的意思當然是,這劇情很狗血。
但有一說一,喜劇,都是在狗血中求「喜」,因為喜劇最需要的就是「巧合」,可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巧合啊,這世界上本沒有套路,巧合多了,也就成了套路。
《真心半解》這部故事的愛情線,是一個三角戀愛情故事,一提「三角戀」,觀眾腦袋裡一個大字「俗」!但這部電影的處理還算巧妙,算是酒瓶裝新酒。
前文提到,女主角艾麗在幫保羅修改給弗洛伊斯的情書時,不自覺地愛上了弗洛伊斯,後來,弗洛伊斯成功愛上了保羅,艾麗黯然神傷,誰知保羅又忽然愛上了艾麗,弗洛伊斯黯然神傷,可艾麗不忍讓弗洛伊斯黯然神傷,她終於決定向艾麗表明心意,揭開代寫情書的事實。
是不是很繞,是不是很狗血?
好在導演的細節填充不錯,在劇情發展中,逐漸被完善起來的故事線有:
艾麗在保羅的帶領下走出自卑找到真我。
保羅意識到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的,而是可以改變的,並最終改變了自己祖傳秘方大香腸的製作工序。
弗洛伊斯因為太美了,陷入了找不到內心的迷茫,但最終似乎逐漸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了,反正不想要那個胸大無腦只有臉的前男友。
嗯,一句話概括,就是每個人通過這次三角戀,思想都升華了,這不是三角戀,這是思想教育課。
03結局跳出套路,實力證明何為「扭轉乾坤」
即便如前文所言,《真心半解》是一個充滿套路的喜劇愛情故事。
但是要知道,套路不是你想套,想套就能套。如果人人都能像伍思薇導演一樣玩轉套路,填充細節,這世界上也不會有那麼多大爛片了。
為了提高影片的文藝氛圍,導演也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
可即便把套路玩的很完美,一個完美的套路電影,也只能是一個二流電影。
還好,伍思薇導演沒能止步於此,在結尾處用了一招留白,巧妙地將電影的整體水平拔到了新高度。
看完前面的劇情,我真的以為快樂的傻大個保羅會是兩個女主的炮灰,但我完全想錯了,在鄰近結局的時候,保羅成為了整部電影最吸睛的人,他雖然沒有得到艾麗的愛,但他的純淨開朗的內心,已經將他和艾麗之間的隔閡徹底打開。
即便艾麗挨著弗洛伊斯,即便保羅知道她愛著弗洛伊斯,他還是上演了一次艾麗最討厭的「火車追逐」,艾麗真的討厭嗎?可是她看著保羅,明明留下了眼淚啊。
而我本以為一定以一吻定情的兩個女主,親是親了,可是遠不是我想的那樣。
弗洛伊斯並沒有愛上艾麗,而艾麗,似乎也不是那麼肯定自己喜歡弗洛伊斯,更多像一種曖昧的情愫,艾麗衝上去吻了對方後,她們便後會無期。可是這也不是傳統的感傷吻別,這場分別裡,自有一種青春悸動的欣欣向榮。
導演的收尾極妙,將之前有些橋段過於煽情帶來的酸味兒一掃而空,像吃了一口爽口的小菜。
或許這就是《真心半解》題目的來源吧,真心難能全解,尚在青蔥年月,解開一半,就已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