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在遼寧鞍山海城市南臺鎮,一處不起眼的民居裡,可能存放著上千盒「奢侈品牌包包」。
這些印著蔻馳 、迪奧、巴寶莉等Logo的名牌包,並非進口,卻有「海關報關單」;從南臺鎮快遞出去,包裹顯示的卻可能是「廣州白雲區發貨」;並非出自正規廠家,而是在南臺鎮的作坊裡生產包裝;品牌官網出新款後,這裡很快就能「上新」。
南臺鎮擁有著被稱為全國三大箱包市場之一的箱包專業市場,澎湃新聞近日暗訪發現,當地市場內多個商家在做著製售假名牌包的生意。
從做版到生產、包裝,再到假冒報關手續及防偽晶片,假冒名牌包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藏在民居的「工廠」
澎湃新聞近日暗訪了三家分別生產蔻馳、迪奧、巴寶莉假包的「工廠」。
開車不到5分鐘,距離南臺箱包市場和精品箱包城三四千米,南臺鎮東越公寓、向陽大街、前柳河村一帶很多民居白天時間大門緊閉,街上不時駛過裝著貨物的電動三輪車或麵包車。一些樓下或街道岔口處的垃圾堆裡,可以看到裁下的箱包面料邊角料,其中部分印有LV、MCM、蔻馳等品牌Logo與花紋。
崔君家的「工廠」和倉庫就位於這一帶。
為了降低風險,防止被「一鍋端」,他將進行生產的「工廠」和存放貨物的倉庫分別設在不同的地方,兩者隔了幾條街,走路幾分鐘就到。和當地其他生產品牌假包的「工廠」一樣,崔君家只單獨仿製一種品牌。「款式太多,做不過來。」他解釋。
在他生產蔻馳假包的民居,面積二三十平米的兩個房間裡,一間放了一臺專門裁料的液壓機,周圍擺著一捆捆生產蔻馳包所需的各類色號面料,地上的筐裡滿是五金配件,房間隨處可見裁下的邊角料。
另一間房子裡,一男一女兩名工人正在將縫製好的蔻馳假包和海關報關單、發票、合格證等資料配齊打包。地上、床沿邊擺著幾十個已經做好的「新包」。
崔君介紹,做蔻馳包,寬135cm的料一米平均也就二三十元,LV、巴寶莉等品牌的料價格差不多,貴一點的五六十元都有,主要看做的那一款包材質是什麼,提供料的上遊廠商如何定價。至於包上所需五金配件,按量走,一件幾元錢。
崔君稱,做假包的步驟其實和做小牌子的包步驟一致,但利潤空間更大。
他說,一般為品牌官網出新款後,有人根據官網圖片「製版」,將包的每一個部分按照比例做成紙格子。要做這個款型的老闆到做版的人手裡買版,「幾百元,主要看做得精準不精準。」
崔君說,待有了版,就是進面料和五金配件,兩者大部分從廣州那邊進,會有人專門做這些。之後便是用液壓機裁料。裁料後,他們將一個包所需五金配件和裁好的料發給下遊「工廠」,經過粘合成型、美化油邊、車縫、包裝等步驟,最終返到他們手裡就是成型的包。
郭佳的假包倉庫,準備發出的假包。
他們配置包裝盒、海關報關單、發票、合格證、防偽晶片等,最後塑封。「防偽晶片容易被追查,一般客戶很少要。」崔君說。
在附近另一處民居的二樓,記者見到了崔君家的「倉庫」。
其中一間房子擺著一臺塑封機和上千件已經包裝好的蔻馳假包。一些因為有邊線泛黃、邊角微鼓的包被當作「有問題」的包整齊擺在地上,崔君打算另行處理。「不能讓客戶受損。」他稱,南臺專門有人做回收問題包的老闆。
「我這個都有風險,倉庫放了這麼多,一般情況下不能超千件。」崔君也不是沒有擔憂,時不時颳起的「打假風」像一柄時刻懸在他頭頂的劍,但他還是選擇冒險。
在同一個區域的另一處民居,何偉敲開一處緊閉的大門,裡面的人探頭看到是熟人後打開了門,待人進去後很快又關上了門。
進門左手邊的一間房被何偉做成了「樣本間」,主要展示他們家仿製的各類迪奧包,各類熱銷款式整整齊齊擺放在木質櫃檯上,櫃檯邊放著一個魚缸,裡面一條金龍魚遊曳著。
何偉介紹,迪奧各類包最近一兩年賣得很火,尤其是「馬鞍包」,更是熱銷。說話間,何偉讓妻子從櫃檯拿起他們家仿製的「馬鞍包」,講起了做工。
「包主要看做工細節,你可以仔細看。」何偉對產品很有信心。這款「馬鞍包」正品在官網售價上萬元,何偉稱可以100元發貨。
挨著「樣板間」,一處敞開式的房子便是何偉家的裁料間,幾名工人正在用液壓機裁料。機器旁邊擺放著一捆捆做迪奧假包所需各類面(皮)料,房子對面是一摞摞空著的迪奧包裝盒。
何偉帶記者參觀了這處民居後面的「倉庫」。兩間房擺放著已經塑封好的各類迪奧包,粗略估計有上千件之多。「這些都是客戶下單的,隨時發出。」他說。
何偉稱,整個南臺做迪奧貨的不多,他們家的做工和價格口碑都很好,和崔君家的一樣,也都是裁料後,將五金配件和裁好的料發給下遊」工廠。「都是親戚做,質量肯定保證。」他稱。
何偉介紹,在南臺,做假貨生意的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箱包市場中那種沒有「工廠」,專門從廠家取貨的微商,一類便是他們這類「工廠」。區分兩者主要看「上新」速度快不快,一般來說,每天都更新很多款式的,基本都是微商,「工廠」沒有時間仿製那麼多。
何偉稱,微商從他們這類「工廠」取貨後加價出售,手中一般掌握著大量客戶資源,「上新」很快但是質量不能保證。真正的「廠家直銷」,質量和售後有保障,而且相比市場中的微商,走量價錢也相對優惠。
何偉在南臺箱包市場也有檔口,但很少過去。每天下午,他也會開著電瓶三輪車往精品箱包城送貨,微商的客戶下了迪奧的單,微商又過來到他們家下單。
距離何偉家不遠的南臺鎮前柳河村一處民居,郭佳家主要生產仿製巴寶莉的各類熱銷包。因為才幹這行不久,郭佳家的「生意版圖」不是很大,最近在找新客戶。
和何偉、崔君家一樣,郭佳家的「工廠」也很普通,一間房是裁料的「車間」,一間便是包裝成型的倉庫。在倉庫,郭佳向記者推介他們家最新仿製的「BURBERRY小號Horseferry 印花棉質帆布斜背包」,這款包有白色和棕褐色兩種顏色,官網售價7500元。
「120元拿走。」郭佳展示了這款包的做工細節和裡面配置的海關報關單、合格證書、防偽晶片等正品所需的手續。一番還價後,價格降到了100元。
郭佳解釋,因為前一陣打假,市場上十幾家店被查,其中一家經營「MCM」品牌仿貨店家的貨被打假的人拉走了一整車,他們對於新客戶都保持警惕,怕被「釣魚」打假。所以很少將客戶帶到「工廠」和倉庫。
就在郭佳家隔壁,一處收廢品的院子裡堆滿了各類裁下的箱包邊角料,一輛叉車不斷將捆住裝好的邊角料運往停在路邊的大型卡車。仔細辨別,這些邊角料很多還印著LV、蔻馳、MCM等品牌包的Logo和花紋。
造假「流水線」
南臺鎮箱包產業成熟,工序完善,被部分制假售假者利用。
在南臺鎮走訪期間,記者發現很多寫著折邊、過膠、壓字、燙金、摁釘、穿鏈子等字樣的「作坊」,多位於老式單元樓、普通民居內。
南臺鎮一家做零活的店家打出的廣告
記者聯繫到兩家南臺鎮做「包包零活」的團隊,其業務涵蓋專業摁釘、擰螺絲、編片子、穿鏈子、壓字、燙金等。
兩家均表示,可接做假包的零活。其中一名加工商稱,「高仿包南臺很多地方都在做,南臺什麼牌子都能做。」
一名加工商稱,假包材料在送往他們這裡之前,承包商需要找廠家打樣,最後將樣板提供給他們,他們就可以開始後續如摁釘、穿鏈子等零件活。
關於收費,他稱,有些大牌包上面有鉚釘裝飾,他們會用專業的機器釘一圈鉚釘,摁70多個釘,價錢在7.5到8元。串鏈子價錢與鏈子的長度和操作難易程度相關,正常鏈子長度一米收費一塊,長度每加10釐米就貴一毛錢。如果鏈子「眼細」,每1米收費6.7毛,因為細的好穿。「鏈子好穿,價錢可以便宜,不好穿,價錢會貴一毛錢到兩毛錢。」他解釋。
而另一家做零活的老闆直接在廣告布上寫著「縫成品包、MCM釘、蔻馳釘」。她告訴記者,她們家都是手工上釘,上小釘價格比大釘貴。
崔君加工包的地方,工人正在做最後的包裝。
待假包成型,到最後出售前,還有一個包裝環節。
正貨所具備的包裝盒、防塵布袋、海關報關單、進口增值稅繳款書、防偽晶片等物件,南臺鎮也專門有人訂做出售。
一家禮品盒店內擺放的各類品牌包裝盒。
在南臺鎮的精品箱包城正門口,一家禮品盒店內,LV、普拉達、古馳、蔻馳等品牌的包裝盒、盒內配飾、海關報關單、合格證書、防偽晶片等應有盡有。
店面負責人告訴記者,包裝盒根據品牌款式型號,大小可以訂製,「LV盒子小的3.5元,大的稍微貴點」。在這家店,海關報關單、LV新款專櫃盒與抽拉盒、香奈兒證書等均可以訂做。
一家禮品盒店內成套出售的假海關報關單與發票,一套只需幾元。
店面負責人稱,有的貨,如包裝盒當地可以做,防偽晶片、海關報關單等都是廣州那邊訂做發貨。一般當天取貨,要的多可能晚幾天。至於價格,像證書、海關單、發票一套下來,有的品牌需要8元一套,有的7元。「海關單你需要多少,上面每一張數字可以隨意改。」他稱。
記者在店內待了不到20分鐘,先後有兩個分別出售蔻馳和LV假包的店面老闆前來取訂做的貨。
在精品箱包城正門邊另一家禮品盒門店,店內同樣擺滿了各類品牌的包裝盒。
其負責人亦表示各類品牌包裝盒都可以訂做,根據款式盒型大小价格不一,平均也就五六元。海關報關單一套是0.45元,防偽晶片一個也就0.6元。「大部分普通盒子都是自己做,少部分特殊點的廣州做。」對方稱。
「一般當天下單,明天就能拿,但是現在打假,盒廠周一到周五停工,周末才開工。」對方提醒,具體看客戶要的數量和緊急程度,晚上也可以開工,看值不值得冒這個風險。
記者在何偉、崔君、郭佳以及另一個商戶處分別購買來迪奧、蔻馳、LV、巴寶莉四種品牌熱銷款式假包,除了與正貨外型一致的包裝盒,盒內也配備了海關報關單、發票、合格證等物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蔻馳包內,海關報關單上蓋有「深圳市隆興進出口有限公司」(下稱「隆興公司」)報關專用公章;LV包內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的繳款單位以及海關報關單上的收貨單位均是「隆興公司」,並蓋有該公司報關專用公章。巴寶莉包內的海關報關單上同樣是「隆興公司」。
但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未發現該公司登記備案信息。
除了製售假包外,南臺當地甚至有專門收問題假包的回收生意。他們一般打著「數量不限,收各種處理包、樣包、庫存包」的名號,以小廣告的形式出現在不同地方的電線桿上、牆上甚至房門上。
一名專門收處理包的商家表示,他們收的包多為「牌子貨」,如果包的質量沒有問題,價位可以有上升,但一般存在像拉鏈泛黃、部分地方出現脫膠等問題的,基本不會收,除非價位特別低。
該商家稱,一個包最多也只能給幾塊錢,且往往論斤來收。因為收過去的包包,他們後續會掛在朋友圈進行販賣,如果包存在問題,是不容易被賣出去的。「我們也是走大貨,並不是一個個的賣。」
記者注意到,該商家售賣的包多為香奈兒、古馳、LV等大牌假包,他們會將包的圖片和庫存數量發在朋友圈,少則百來個,多則上千個。
打樣、用紙做版型、市場採購面料和五金配件,然後裁料、粘合成型、美化油邊、車縫、包裝,經過流水化作業,南臺鎮的一些作坊生產出一個個與原廠正貨高度相似的假包。
採訪期間,幾家經營假包生意的老闆均表示客戶來源廣泛,除了微商,也有其他渠道銷貨的客戶。但被問及都是哪裡的客戶,在哪銷售時,幾人均以「保護客戶隱私」為由拒絕透露。
記者在箱包城內的快遞物流點發現,這些假包包裹流向地包括瀋陽、成都、南京、上海、廣州等各地。其中一個包裹顯示的是「廣州白雲區發貨」,寄往新疆沙灣縣,但實際由南臺發出。
一家在電商平臺經營香奈兒、普拉達等品牌假包店鋪的一位店家則告訴記者,他們的包在國內主要流向南方地區,特別是浙江和廣東兩個地區。此外,也會被銷售到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外地區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只要拍下,平臺會有直接對應的物流公司。」店家稱。
假貨何以橫行
仿冒名牌包等奢侈品,並不是南臺鎮的「專利」。
奢侈品研究機構要客研究院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奢侈品假貨市場規模大約為4000億人民幣,大約是正品市場的1.2倍,預計2020年中國奢侈品假貨市場將達到5000億人民幣,增長率超過25%。
數據表明,除奢侈品牌官網官微等渠道外的奢侈品牌線上銷售渠道假貨率達到80%以上、奢侈品牌微商渠道假貨率超過95%、奢侈品代購假貨率達到80%以上。「在大街上見到的奢侈品牌商品,大部分為假貨,真貨只有15%左右。」報告指出。
利潤驅使制假者鋌而走險。採訪期間,在南臺鎮從事假包生意的前述幾位老闆雖未直接透露制假成本,但均表示「利潤空間大」。
當地多名從事制假售假的老闆告訴記者,打假基本是外地市場監管部門根據發出去的貨追查到南臺,很少看到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主動打假。
不過,暗訪期間,澎湃新聞接觸的多名老闆表現得十分謹慎,稱當地正在打假。
就在5月中旬,南臺箱包市場一家製作假包的檔口被查處,這一幕被網友拍下發到了網上。視頻中,工作人員將包裝好的假包裝箱,一輛箱式卡車內堆滿從市場搬出的貨。
「風頭緊了。」6月22日,一位售賣假包的微商在朋友圈寫道。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彬向澎湃新聞分析,假包產業鏈的上遊存在主觀制假造假的故意,而客觀上未經商標權利人許可非法生產製造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涉嫌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罪。
劉彬說,對於產業鏈中下遊而言,由於假包售價遠低於真包的銷售金額,經銷商從價格上也可以分辨出其拿的貨的真偽,非法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涉嫌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
而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上述兩種情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現行法規的處罰和量刑無法動搖制假售假者攫取高額利潤的野心。」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專家周婷向記者介紹,國內杜絕不了假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違法成本低。
周婷分析,奢侈品假貨得以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造假售假者的暴利空間,以及買假用假者的愛慕虛榮和貪圖便宜,而在中國奢侈品假貨可以大行其道還有兩個重要原因,「較低的違規成本和強大的製造能力。」
周婷說,奢侈品包的鑑定真偽的決定權一般在品牌商手中,而且沒有正規購物發票或收據品牌商不會進行鑑定,消費者維權目前也只是去消協投訴。
「我國並沒有官方奢侈品鑑定機構或得到國際奢侈品牌對鑑定結果的認可,這是目前一個管理難點。」周婷指出。
(文中何偉、崔君、郭佳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