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90後,你首先會想到什麼?自信?充滿個性?愛上網?愛國愛追星?那你有想到過他們很會做飯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90 後女孩/男孩很會做飯,是種怎樣的體驗?】,小編表示看到此帖,內心受到一萬點暴擊!
96年,大三,天天做飯,一人扛年夜飯十個硬菜,自理能力Max!
調好餡兒,看著電視包一個小時就能包一百多個。
醃製一晚,低火烤制三小時的美式烤肋排和孜然羊排。
孜然羊排。
羊排多餘的肉片下來串串兒。
開烤箱熱風復炸的糖醋裡脊,更酥脆還省油。
百裡香烤翅。
學校活動準備的滷肉,四個灶臺火力全開。
灌湯包。
醬牛肉。
炸醬麵。
蛋糕。
這裡有一些給做飯新手的小建議 :
1. 初學者建議看視頻,少看文字方子,因為可以注意到做飯的流程、炒菜手法和之前被忽略的細節;
2. 從肉菜做起,比如可樂雞翅、紅燒排骨,失敗率低味道好;
3. 要有信心,一開始都是各種糟蹋各種難吃,失敗之後記下來好好琢磨,會越來越熟練、輕盈的;
4. 注意食品衛生,刀具餐具要洗淨,剩飯及時密封放冰箱保存,食品變質比我們想像的快得多。
吃好睡飽,幸福感蹭蹭地漲~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吃飯,有人管飯!
網友@YCen:
朋友圈有人每天在我早餐評論打卡籤到,哈哈~還有朋友說要把我備註成【早餐精選】(〃∇〃)
有些朋友會問我的早餐是在哪家店吃的,我說是我自己做的他們都很驚訝。
至於是什麼樣的體驗,大概就是發早餐的時候會看到類似以下的評論。
吃不飽的沙拉系列~
抹茶酸奶凍芝士。
芒果千層。
芝士吐司、烤布雷。
【草莓芒果三色奶昔】
上層:草莓+香蕉+酸奶
中層:酸奶拌即食燕麥
下層:芒果+香蕉+酸奶
藍莓奇異果菠蘿smoothie。
牛油果三明治。
法式吐司水果塔。
1.吐司切掉吐司邊,切四等份;
2.雞蛋打散;
3.吐司四邊和兩面都沾取蛋液,下鍋煎,用黃油比較香;
4.兩片吐司中間夾一片香蕉和酸奶或沙拉醬都可以;
5.頂部放水果。
等一等,為了證明我不是只會擺盤,放幾張我做的家常菜!做個石鍋拌飯來治癒一下大家的強迫症。
拌勻~
咖喱飯,很容易做又很好吃,還可以吃三碗飯。
可樂雞翅什麼的。
就醬~
網友@一隻大獅子:
94年妹紙一枚,從小就不會做飯(ps:更正,現在已經會填飽肚子了),我媽媽一直擔心我會餓死…...因為我不會做飯,每次她說到誰誰誰家的孩子比我小就會自己做飯,總是一臉嫌棄地看著我。我有什麼辦法,我也很絕望…...
我最先接觸的是烘培,一開始做餅乾。下面開始放圖~(ps:友情提示:最好別在晚上看)
一、麵包
全麥吐司(ps:平頂頭…...其實吧,不是很完美,有待努力)
好看又好吃的椰蓉麥穗麵包。
榴槤奶酪包(ps:前期作品,這個圖我都不忍直視了,但是它好吃啊(✪▽✪))
二、蛋糕
肉鬆蛋糕卷(ps:太厚了卷不起來,就切塊了,我還是挺機智的,噓…...)
木柴蛋糕卷(ps:顏值超級高,超級喜歡!)
草莓奶油蛋糕。
巧克力馬芬(ps:目前我唯一喜歡的一種馬芬~雖然它不美但是它很美味)
藍莓酸奶木糠杯。
三、各種酥、點心
這個真的顏值超級高了,前方高能!!!準備好了嗎?(●°u°●) 」我們開始看圖~
螺旋蛋黃酥(ps:超級粉嫩有木有!?老夫的少女心喲~今天剛剛做好,超級喜歡~裡面放了豆沙蛋黃)
抹茶螺旋酥(ps:奶黃蛋黃餡兒的~就是那個奶黃包裡的那種奶黃)
蛋黃酥。
各種花花酥。
老婆餅(ps:放了自己喜歡的餡兒~)
咬一口給你看!還有一種口味,掰給你看~
還有月餅,今年到現在做了兩種,看圖~
廣式月餅(ps:奶黃蛋黃餡兒的,切面是不是很誘人?)
四、各種零食小點心
奶油泡芙。
豬肉脯。
雪球核桃(ps:被我做的像非洲大裂谷…不過很酥很香~)
以上都是用烤箱做的~
喜歡做東西,然後又慢慢喜歡上給它們拍照,雖然拍得很一般…...感覺這個又好玩,完了還能吃,還能把身邊的人餵肥。棒棒噠~
謝謝你一直看到最後。
看了上面三位90後「小廚娘」的作品,有沒有一種嘆服的感覺?!但是千萬別以為會做美食是女孩子的專利噢,90後男生的廚藝也不是蓋的,一雙巧手烹飪佳餚,可以說是魅力爆表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下~
網友@程祥:
我記得以前也是不會做飯,炒雞蛋也是經常弄糊。但到了大學,胃中的饞蟲一定是產生了變異,開始分裂生殖了!每天想的都是中午吃啥?晚上吃啥?
以上,你一定以為是我開始學廚藝的原因。
真實的原因是當時看到又一個大神做烘培的相冊,下面好多姑娘的稱讚讓一條單身狗份外羨慕,當時年輕的我以為學好廚藝就能找到女朋友嘞!
整體來說是研一開始弄的,當時買了冰箱,平底鍋,利用以前的小烤箱,就試了簡單的菜餚。
烤個布丁。
脆皮燒肉。
滷個肘子。
油燜大蝦。
弄點零食。
冬天煮點羊肉湯。
水信玄餅。
那時候有喜歡的人,雖然剛開始做,但能給她分享一下,從來都是樂此不疲~
自己也樂於做些下午茶。
麻薯紅豆派&&奶蓋奶茶。
巧克力酥皮泡芙。
牛奶小方。
新手的千層。
其他一些小點心~
香草冰激凌。
平時同學聚餐也都是被叫去當主廚,名字也慢慢變成大廚了T-T
冬天烤個肉。
煮個小龍蝦,貼個餅子。
每天都要點開各個菜譜,看這個,學那個,琢磨著這個拿來做不錯,那個看著也蠻好。
想著以後一定要買個大冰箱,做上好多好多好吃的,一盒一盒的都裝進冰箱裡!這樣即使我不在家,家裡人想吃什麼,很簡單的也能吃上好多好吃的。
不過我最愛做的還是燒烤,羊肉串、排骨串、烤生蠔之類的怎麼也吃不夠,有個陽臺的話,想想都爽。
或者沒事烤個羊腿羊排解解饞。
開家燒烤店?這個理想或許真的蠻不錯的!
後來我換了烤箱,試著做了幾個烘培,突然感覺這個路還是蠻長的
抹茶紅豆小四卷。
卡仕達醬的拿破崙。
乳酪杯子蛋糕。
過生日給自己做的千層。
還有每年要做的冰皮月餅。
我琢磨這以後工作做不動了,是不是要轉到餐飲業?
鍋包肉。
水煮蝦滑。
牙籤肉。
龍利魚。
麻將湯圓。
芝士排骨。
肉鬆蛋黃燒賣。
海鮮一鍋。
烤紅蝦。
鐵板烤肉。
生活嘛,多些煙火氣!
@上古天真:
大概從高中開始,我就會被各種同學約著去家裡做飯給他們吃。我有輕微潔癖和強迫症,而且極其擅長挑選蔬菜,所以去朋友家做飯時,基本包辦了買菜、擇菜、洗菜、煮菜、洗碗所有的步驟(真羨慕我的朋友們)。
承包了從高中到大學所有班級燒烤聚餐的燒烤職責,我烤,大家吃,他們吃得開心,其實我烤得也挺開心。
成就感最強的,是高中時期,帶著小夥伴去鄉下的河邊竹林,拿著一把砍柴刀,這邊敲敲那邊敲敲,根據聲音,告訴小夥伴們:「這根竹子竹齡太老」、「這根竹子差不多兩歲,大小也很適合」。
然後幾刀劈砍,鋸段,開口,河邊衝洗,加米加水,起灶生火。煮到恰好熟透的時候,用刀一劈,小夥伴們剛好餓了,聞到這一陣野烤竹筒飯特有的清香,飢腸轆轆地撲上來。
支教的時候,擔任隊伍的廚子。偏遠山村用的都是灶臺柴火,沒用過的當然覺得這太難煮粥炒菜了。
但剛好我很擅長。所以每天早早起床,生火煮粥。水先煮開,再下米,再煮開,再下一瓢水,最後一次煮開,滅火關蓋,不一會兒,清香粥味瀰漫,幸福感爆棚。
在貴州支教,有一次恰好遇見暴風雨,停電,一片黑暗。我跟著當地的小朋友去稻田釣了幾尾稻花鯉魚,殺好洗淨,生火下鍋,加上兩瓢山泉水,掌握好火候。不一會兒,一小鍋乳白色的稻花魚湯就好了。一片黑暗中,在破落的校舍裡,那是最好的慰藉。
好,接下來就是放毒環節,流量黨悠著點。
我很愛吃奶油類東西:
做小龍蝦兩小時,吃小龍蝦只用了半小時。
看到新鮮食材,會發自內心開心。
扇貝粉絲。
拔絲地瓜。
烤牛排。
烤全雞。
蛋包飯。
酒蒸蛤蜊。
蒸海鮮。
炸豬排蓋飯。
金不換炒薄殼。
椒鹽豬蹄。
紅燒排骨。
烤排骨。
麻辣雞翅。
一個晚餐。
偶爾做點甜品之類:
椰凍。
紅綠燈冰棍。
冰皮月餅。
買了一個小烤爐,偶爾吃一頓烤肉,還可以邀請小夥伴們過來做客。
我發現現如今,願意去做飯的人好像越來越少。
其實我也一樣,工作的這一年來,體驗很深。有時加班回到家裡已經十點鐘,連健身看書的時間都缺,更消說買菜做飯洗碗了。
但我認為食物太能撫慰人心了,特別是在都市生活裡的人。
要說旅行,很多人並沒有那麼多時間;要說書籍音樂,又有一道欣賞的門檻。而食物,最直接,最日常,它能滿足我們生理傳達的需求,有些時候,連形而上的空缺都能夠被填補。
有時開心,食慾大振;有時傷心,能夠被食物撫慰。
以一張醬油白飯結尾。生活平淡,願見到這裡的你,在擾攘塵世獲得幸福。
這些可愛的90後,他們正值青春年少,卻仍能卸下浮躁,細心經營自己的生活,熱愛生命中的細枝末節,享受每一刻。
即使你的生活是琴棋書畫詩酒花,其中也少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願有人陪你立黃昏,你也能體貼地問他粥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