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Wendy~
在前不久Wendy發了一篇關於力量訓練的科普後,無論是在評論區、還是在群裡,都有不少夥伴問我:
剛開始去健身,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力量訓練動作呢?
腹部肉好多,有什麼動作可以甩掉腰腹部的肉?
腿好粗,怎麼瘦腿?
我的回答永遠都是:
沒有局部減脂,你想要瘦腰腹、瘦腿、瘦你想瘦的任何地方,你想自學力量訓練,都離不開大肌群、多關節的自由複合性動作。
1:複合動作會練到到身體多個大肌群部位,全身發力消耗量大,高效地幫你達成減脂、增肌的需求。
2:符合人體本來的功能和狀態,人體的動作模式基本不會涉及單關節。
3.所有複合全身性發力動作都會刺激到腹部核心,只要配合合理的飲食,就能練出馬甲線、腹肌。
而最經典的自由複合性動作就是三大項:深蹲、硬拉(連結)、臥推。
這篇文章就來講解健身中的力量訓練動作之王:
槓鈴深蹲
如果你沒有請私教,這篇文章能讓你掌握自學槓鈴深蹲的規範動作;如果你請了私教,可以更好地分辨你的私教是否專業。
在練槓鈴深蹲前,建議先閱讀自重深蹲點擊藍字複習,了解和學習最基本的徒手深蹲。
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自重深蹲,才能讓你更快地上手掌握槓鈴深蹲。
自由槓鈴深蹲有很多類型:高槓深蹲、低槓深蹲、SSB深蹲、槓鈴前蹲等等。
下面主要介紹的是最基礎、也是健身房裡大部分人都會練錯的:
高槓深蹲
很多人都說練深蹲危險,其實是他們不懂得使用深蹲架的保護槓來保護自己,假如這個重量你蹲不起來,把槓鈴往保護槓一放,你就安全了。
保護槓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比例來調整,Wendy的身高比較高,所以保護槓需要調得低,否則蹲到底部的時候槓鈴容易被撞到~
槓位設置得太高:
出槓的時候要踮起腳尖,一旦重量加上去了,很有可能會因為踮起腳尖這個小動作出了誤差而深蹲失敗。
如果槓位設置得太低:
出槓費力,腰椎很難處於一個中立位置。
槓位設置得剛剛好:
槓鈴架高度調整得比肩膀略低是最好的,槓鈴對著胸部正中間的位置,出槓最省力也最安全。
調節好架高之後,我們就可以入槓了,高槓深蹲的槓鈴位置是剛好卡在斜方肌上,雙手握距比肩膀略寬,手腕保持中立,不要過度下壓也不要上抬
保持上背部肌群緊張是深蹲極為重要的環節,無論是進行自重深蹲,還是槓鈴、啞鈴深蹲,我們都應該把整個背部和核心肌群收緊,從而保持上身軀幹的穩定。
第1步
肩胛骨互相靠攏並下沉
(上圖第一行箭頭)
第2步
肘關節互相靠攏並下壓
(上圖第二行箭頭)
肩胛骨和肘關節儘可能互相靠攏,你的上背部一定會有很明顯的緊張感,上肢也會十分穩定,此方法適用於所有類型的自由深蹲。
淺蹲蹲起後,左右兩隻腳各退一步,然後調整站距。如果是初學者,建議站距與肩同寬,再根據自己的下肢柔韌性調整。但健身房總有不少人是這樣出槓的:
Emmmm,Wendy每次看到這種傻了吧唧自殺式出槓法,只能長嘆一聲接著戴上耳機默默訓練。
呼吸:
深吸一口進腹腔,保證你的腹部隆起但是胸部不動,吸滿氣進腹部後,憋氣下蹲,此時你的核心和整個軀幹肯定都是收緊的。
這種呼吸方式也是Wendy一直提到的腹式呼吸。
下蹲:
保證膝蓋對準腳尖方向,上肢背部收緊,槓鈴重心穩定在你的足中,動作全程保持勻速下降。
蹬地發力蹲起時,膝蓋也要對準腳尖方向,甚至可以不斷向外打開調動更多臀部、大腿內側肌群,也能避免出現膝內扣現象。
蹲起後換氣,整個槓鈴深蹲動作就完成了。
完整的深蹲動作流程
文章的最後,Wendy想挑幾個深蹲常見問題來扒一扒~
因為不僅僅是群裡的小夥伴,還有大部分健身愛好者都會對深蹲這個動作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
1.自由深蹲看起來不安全,還是練史密斯深蹲吧?
有很多小夥伴都是用史密斯機器來練深蹲或者臥推,因為覺得「安全」。
但史密斯機讓你感覺的「安全「、」穩定」、「有效果「,只是表象而已,我甚至還覺得史密斯機是眾多健身器械裡的綠茶婊,害人不淺。
就是下面這貨↓
以深蹲為例,我們在練自由槓鈴深蹲下蹲過程中,需要同時彎曲膝關節和髖關節,軀幹也會微微前傾,蹲起時需要伸髖和伸膝。
就算是深蹲高手,槓鈴的軌跡也不可能做到直上直下。
(槓的位置是有變化的)
然而史密斯機的軌跡是完全固定的,意味著你在下蹲時腿部要往前放,人往後倒,只有這樣你才能完全伸展髖關節和膝關節。
這樣蹲的結果就是大部分阻力都要由你的膝關節來承擔,根本沒辦法很好地鍛鍊臀部肌群,腿部不僅越練越粗,還傷害膝蓋。
難道你在做正常的自重深蹲時,腿部要放在前面去蹲?這根本不符合人體功能模式!
靈魂畫手Wendy
那你會說,我把腳放在槓鈴正中間不就好了?
史密斯軌跡是固定不變的,如果你把腳放在槓鈴正中間,那你的腰椎要過度反弓才能滿足史密斯直上直下的軌跡。
如果長期地進行史密斯深蹲,你的腰恐怕是要廢掉。
長期使用史密斯器械鍛鍊不僅沒效果,還容易受傷。
畢竟人不是機器,自由器械才是你的最佳選擇,它不會局限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和身材比例。
你只需要按照自己最本能的身體反應,去學習適合你的動作模式,這才是最有效的~
每次看到這個問題,我都想說:「深蹲傷膝,硬拉傷腰,那吃零食傷不傷嘴?」錯誤的深蹲模式才傷膝蓋,如果你掌握了槓鈴深蹲,它還有利於保護你的膝關節。
下肢在站立、走路、跑步時時刻刻都要承受自己的體重,如果你臀部、腿部力量不夠,那麼膝關節就會代償,像膝超伸、假胯寬導致的腿粗等問題有一部分原因是臀部無力導致的,要解決這類問題除了要糾正以外還得加強薄弱肌群力量。
而槓鈴深蹲是伸膝伸髖主導發力的動作,發力時能強化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的膕繩肌、大腿內側的內收肌、身體後側的臀大肌。
所以正確的深蹲動作除了能燃脂瘦腿以外,還可以強化我們的下肢,增加肌肉力量,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膝關節。
就算你一直練自重深蹲,蹲100個、1000個,時間長了身體也會適應,畢竟沒有額外的負荷重量施加在你的目標肌群上,到後期肯定達不到瘦腿、塑形、增肌的效果。因為卡路裡的消耗、肌肉的增長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負荷量,自重深蹲只是你掌握深蹲動作的初級動作而已,僅此而已。
所以該學還是要學的。
實際上,膝蓋是否超過腳尖,取決於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以我的結構為例,我下蹲到底部時膝蓋一定會超過腳尖的。
如果強行膝蓋不超過腳尖,那會摔啊!
槓鈴深蹲的幅度應該是髖關節低於或者平行於膝關節,也就是B點低於A點時,才能被認可是一個標準的幅度,不然深蹲為什麼要叫」深」蹲呢?
而且,決定臀大肌的發力程度正是髖關節的摺疊角度,屈髖角度越大,那麼臀部的發力越多,更能刺激到臀部。
-懶得回答了。
如果你仔細閱讀Wendy以前寫的文章,那你應該知道多關節、大肌群力量訓練動作的好處。
但如果你是出於對器械的害怕、對於完成動作缺少自信心,那麼你更應該主動地去克服,而不是逃避不練。
只有主動去碰槓鈴,你才能明白健身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
當你克服了這種恐懼,主動去學習動作,最終收穫的不僅是身材上的改變,更多是能夠看到自己內在的運動潛能。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用
祝深蹲愉快~
-end-
一個不太重要的ps:
瘦Club上新了好多變瘦變白變漂亮的好物
點擊下面的小程序圖片
一鍵變美!
👇👇👇
↓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