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拉拉的含義不了解的話,但從表面是很難了解其意思的。那麼,拉拉是什麼意思?
女同性戀,又稱女同、拉拉、蕾絲邊、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女性。
儘管自古以來女同性戀曾被記載於多處文化中,但是直至今日才出現蕾、蕾絲邊、拉拉等字詞,用以形容女同性戀者。十九世紀晚期,性學家發表了他們對同性慾望與行為表現的研究,標明了女同性戀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屬於獨立的群體。因此,意識到自身新醫學身份的女性逐漸在歐洲與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
黑色三角形代表著女同性戀的身份標識,它來源於納粹德國,當時使用它在集中營中區分被認為是「反社會」的女性(例如:對納粹家庭價值觀構成威脅的人)。如果有女人反對生育或反對傳統家庭價值觀,則會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現在黑色三角形是作為女同性戀自豪的標誌。
發展
在1890年,醫學辭典開始使用該詞語,以「蕾絲邊之愛」等字詞形容女性間的性愛。據1870年文件記載,「蕾絲邊」亦被用來描述女性間的情感關係。約至二十世紀時,開始出現了「薩福主義」等可互通的詞語。
女同性戀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維洛克·艾利斯等性學家以醫學問題的方式著手分類女同性戀關係。
沿革
在西方同性戀平權運動的60年代,同性戀不分男女,都叫做gay。換句話說,男同性戀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戀也同樣可以稱為gay。
時至今日,在西方社會中,gay仍然是男女皆可的一個稱呼,如果需要特意區分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的話,則男同性戀者用gay,女同性戀者用les。當一個女同性戀者說:I'm gay。意思就是說:我是同性戀者;而如果說:I'm lesbian,則是在說:我是女同性戀者,兩者的區別僅限於此。
但在東方社會,仍然不宜用gay來形容女同性戀者,因為絕大多數東方人並不清楚gay其實通指男女。該單詞在傳入東方之時,語意並沒有準確的完整傳遞,因此gay在東方社會只等於男同性戀者,即便是信息傳播發達的現今,依舊只有少數人才知道gay的準確用法和語意。不過,正是因為gay=男同性戀者的語意已經根植於東方社會之中,所以在東方用gay來稱呼女同性戀者,會帶給對方男同性戀沙文主義傾向的感覺。即便在西方社會,使用Gay Woman或只肯用gay指稱女同性戀者,也是一種挑釁的表現。
然而,由於同性戀運動中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戀沙文主義現象,使得女同性戀者們越來越感到不滿。比利提斯的女兒(美國早期重要的女同性戀組織)的創始人之戴爾·馬丁,在1970年撰文聲明與同性戀運動分道揚,繼而擁抱與女權主義理論和運動的結盟。
拉拉是女性同性戀的意思,這種性取向的說法有多種,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懂得尊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