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相信到重倉拼多多:景林的15路調研大軍究竟發現了什麼秘密?

2020-12-11 華爾街見聞

2018年7月,新電商拼多多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市值達到300億美元,鮮花與爭議紛至沓來。

因為拼多多平臺的「便宜」超出了部分精英的想像,有關拼多多的質疑聲在上市前後達到了頂峰。有的投資人被爭議嚇退,有的投資人則認為拼多多毫無價值。

兩年後,管理著1000億以上規模的資金、中國最大的私募基金景林資產在重倉拼多多之後,再度刷新私募行業的收益回報紀錄。拼多多也成為了景林資產在持有京東、新東方、好未來等企業之後,又一個重倉的新企業。

為何景林資產能夠在2018年果斷重倉拼多多?近日,一篇媒體專訪報導揭露了景林資產背後的投資方法論。

與外界對拼多多「看不懂所以看衰」的狀態不同,在拼多多上市後,僅有30多人的景林資產先後派出了15路調研團隊,沿著三條鐵路幹線,分別奔赴攀枝花、延安和惠州等15個不同省份的內地城市調研拼多多的核心消費者,以及前往義烏、武漢和廣州等地走訪平臺商家和產業人士。

▲2018年7月,成立僅三年的拼多多登陸納斯達克,首日市值就達到了300億美元。

出發之前,景林資產總結了當時五環內投資圈對於拼多多普遍的質疑點,並歸納為「五大假設」,涉及到拼多多的模式優劣、低價策略、用戶決策、未來發展等方方面面,但無一例外,這些假設都是負面和質疑。

為期兩周的調研,景林資產形成了上百萬字的調研紀要,最終徹底撕碎了輿論偏見中的「五大假設」。拼模式的新電商在中國市場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忠誠度,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力和消費觀念也突破了他們的想像。

看到了基本面的景林資產最終選擇在當年的四季度開始投資拼多多並逐漸重倉,據2020年Q2景林提交美國SEC的報表顯示,景林所有產品持有拼多多的倉位金額已高達5.2億美元。按照拼多多市值的增長速度,景林資產的投資帳面回報率達到了數倍以上。

儘管關於拼多多的15座城市調研已經過去兩年,但回頭去看,景林資產調研前提出並在調研中一一否定的「五大假設」,至今對網際網路行業仍有借鑑和思考意義。

以下根據相關的公開報導採訪和其他行業資料進行了整理。

假設1:用戶因為低價才選擇拼多多,儘管能忍受低品質,但滿意度的絕對值是不足的。

真相:中國製造業供給端的充盈,確實能夠創造15塊錢的高品質牛仔褲,而拼多多通過需求側的改革,創造了高性價比的線上模式。

低價就意味著低品質?事實上,這是典型的精英偏見。

在河南商丘,景林的分析師採訪了一位月薪2600元的文員小妹。她每天在沒有暖氣的辦公室裡打字,手指凍得受不了,她就想買一件羽絨服,但天貓上太貴,就上拼多多花了兩三百塊買了件充絨量不算最多、但足夠保暖的羽絨服。

景林資產分析認為,消費者的需求不應該用價格來衡量。很顯然,文員小妹花費了儘可能少的錢但同樣滿足了自己保暖的基本需求。這樣的需求真實存在,但很難被五環內寫字樓裡吹暖氣的白領輕易理解。

因此,消費者對於「同比價格更低」的需求並不意味著普通消費者享受低品質、低滿意度,而更多追求的是商品功能價值,追求商品的性價比。

而認定「低價等於低質」,背後是對中國製造產業鏈和中國零售行業的誤解。一方面,經過數十年積累的中國製造產業帶,早就擁有了把商品做到低價高質的能力,「中國製造業供給端的充盈,確實能夠創造15塊錢的牛仔褲」。

另一方面,拼多多的模式則是在拼單模式下驅動供應鏈變革,相當於是在線上創造了一個巨大的需求端,使得商家可以在用戶的海量需求之中去想辦法穩定生產、降低成本,從而最大化把工廠的產能進行改革,用來為消費者生產高性價比的商品,例如15塊錢的牛仔褲。

舉例來說,傳統的工廠因為沒有掌握需求端的信息,因此,極有可能盲目採取「高定價」策略,將10塊錢的牛仔褲賣到100塊錢,導致商品與消費者的真實付款意願不匹配,造成貨物積壓,資金鍊斷裂。

而拼多多聚攏了一大批消費者,拼團模式使得工廠提前接觸到了「15塊錢牛仔褲」的購買需求,工廠只需要調整生產線為消費者生產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就成功轉化交易。這樣的轉化效率,使得拼多多逐漸驅動供應鏈向性價比的方向變革。

從零售行業發展史來看,高價從來都不是什麼競爭優勢,恰恰相反,性價比才是新商業模式的起點。

以國外零售企業的發展來看,沃爾瑪的崛起關鍵在於一直堅持「天天平價」,而Costco的發展則是靠著會員體系來倒逼品牌商實現性價比。

拼多多通過「打掉中間補兩頭」的方式,同樣幫助消費者實現了低價優質的性價比體驗。

▲山東高密的孚日家紡,曾給愛馬仕、無印良品、宜家等知名品牌代工。現如今通過跟拼多多等新電商的合作,一條優質毛巾的價格僅為十元左右。

假設2:有關拼多多的負面新聞會對用戶產生負面影響,影響購買決策。

真相:在體驗過拼多多的用戶中,95%的消費者並不在意外界輿論,在貨比三家後依然選擇拼多多。

拼多多上市前後曾遭遇空前的質疑聲。因為處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之下,因此,拼多多遭遇了網際網路史上最大規模的黑公關。在微博、知乎等各大社區論壇上,充斥著專業營銷號創作的抹黑性段子內容,儘管拼多多花了一年時間不斷闢謠,但負面影響已經造成。

這也造成了很多並沒有真實用過拼多多的用戶和投資人,張口就判定拼多多是假貨平臺,並因此對平臺產生了唱衰的判斷。

但景林在調研中發現,真實的拼多多用戶對於外界輿論中的負面新聞頗為寬容:95%的用戶都不在意外界輿論,依然會在拼多多平臺繼續購物。

在真實的用戶購買和社會情緒之間或許存在巨大的反差:沒有用過拼多多的人受競爭對手的公關戰影響,堅持認為拼多多是假貨平臺,而真實體驗過拼多多的用戶,則有超過95%選擇了相信拼多多。

為何會出現輿論與用戶真實選擇之間的分裂?

景林調研認為,消費者寬容的原因,是拼多多的購物體驗。

一方面,拼多多退貨非常方便,如果消費者有不滿意,可以立即退貨,因此,就算偶爾買到不滿意的商品,用戶也可以便捷退貨,保證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另一方面,和熟人拼團等模式,使得拼多多用戶更相信朋友的信用背書,大幅降低了用戶的決策成本,因此,儘管外界有抹黑輿論,但用戶更願意相信社交信用,願意買來試試。

最後,同比其他平臺價格更低的體驗,也使得用戶更願意「買來試試,大不了就退貨」。

假設3:拼多多崛起是因為淘寶沒有完全覆蓋到,現有用戶終將流入淘寶。

真相:(1)阿里系電商在低線城市的滲透率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2)在淘寶和拼多多同時覆蓋的人群,用戶也更傾向於同時使用兩者,而並非拋棄拼多多(3)在使用場景中,用戶送禮會上天貓,但自用消費更願意選擇拼多多。

在攀枝花等三四線城市,一些用戶在調研中向景林的分析師展示手機裡的購物APP,分析師發現,使用拼多多的用戶更多。

景林認為,這證明,阿里系電商在低線城市的滲透率沒有外界想像中的那麼強大。

而另一方面,即使在淘寶和拼多多同時覆蓋的人群,景林也發現,用戶也更傾向於同時使用,而並非拋棄拼多多。

為什麼會造成這些想像和現實的差異?不同的消費體驗造成了用戶場景差異可能是重要原因。

在攀枝花,景林資產的分析師調研了一位月薪3000元的英語老師。這位中年男人表示,自己穿的衣服大都是拼多多上買的,價格不貴;而給女兒穿的衣服,不少都是天貓或者附近商場買的。

這或許證明了真實的消費者使用場景。淘寶天貓在走向線上商場轉型後,已經成為了「高端商場」的代名詞,而普通消費者其實不會每天都在商場購物。恰恰相反,他們會在日常購物場景中選擇市場、雜貨鋪、超市和菜市場,後者正是拼多多為他們創造的線上價值。

因此,拼多多成為了消費者的日用購物場景,而天貓則成為了「送禮採購」的線上商城。

▲2020年5月,上海五五購物節開幕。上海各大商場外已經湧入了大量消費者,拼多多的55折購車、現金消費券等活動前面均排起了長隊,這從側面證明了拼多多在超一線城市用戶心中的真實影響力。

2018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了上面的差異,「我們和淘寶是錯位競爭」。

近日,拼多多CEO陳磊在採訪中表示,目前拼多多發送的日均包裹數已超7000萬個,日峰值超過1億單,約佔全國日快遞包裹總量的三分之一。此前,2020年二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了6.83億。

假設4:用戶在拼多多上只買便宜的東西。

真相:不要低估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力,他們也會在拼多多上搶購蘋果手機、投資金條。

電商強調多快好省,這其中,省錢一直是拼多多的標籤之一。

但拼多多消費者只會在拼多多上買低價商品、不買高客單價商品嗎?

在調研中,景林資產就發現了這一偏見站不住腳。這些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消費力同樣旺盛,他們有著很強的消費力和購買慾,比如,購買金條。

在河南開封,景林的分析師看到一些手上有著閒錢的小學老師和公務員,因為看中了拼多多的補貼和保險公司的承保,選擇在拼多多上購買中國黃金的投資金條。這些按克計算的金條,動輒都是幾萬甚至十數萬的客單價,在調研中並不少見。

中國的普通消費者不缺消費能力和購物慾望,但缺乏的是觸達渠道。因此,只要有平臺能夠給消費者足夠的信心,形成消費慣性,就能激活這些潛在的消費需求。

很多投資人、外企都曾犯過一樣的問題:忽視或者輕視中國的普通消費者。

以蘋果手機為例,早期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堅持走高價策略,主要在一二線城市設立門店,但隨後,在市場壓力之下,蘋果發現了中國普通消費者的潛力,因此,在渠道和產品上紛紛進行了下沉戰略。

再比如,拼多多於2019年上線的「百億補貼」,除了直接補貼消費者之外,更重要的戰略價值是首次讓很多品牌商意識到了中國普通消費者的存在。拼多多將原本高昂的iPhone、戴森、海藍之謎、特斯拉等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便激活了無數的普通消費者的購買潛力。

據拼多多此前數據顯示,拼多多百億補貼的iPhone數量早已超過200萬臺,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流向了一二線城市之外的下沉市場。

假設5:用戶對「拼團」新鮮勁過了以後,熱度就會下來。

真相:拼單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新模式,是以人為中心,通過社交和算法來驅動的電商變革。

拼多多的重要模式之一,是拼單。這一模式在初期,也引發了很多討論甚至質疑。其中之一認為,拼單不是長久模式,消費者的新鮮勁兒過了,就沒人玩了。

在景林調研中發現,不少商品都是在家族群、好友群裡「人傳人」的:一些高性價比商品的火爆並不是單純依靠買廣告、做直通車,而是通過微信群等的用戶主動拼單分享,並逐漸擴散開來。這樣的拼單分享自帶信任背書,因此成交率更高。

拼單看上去是用戶端的一次簡單操作,多動一次手指而已。但實際上,已經有多個網際網路觀察者指出,拼單的背後,意味著商品流通的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過去傳統電商的商品分發主要靠「貨架」,依賴的是用戶主動搜索,而藉助拼單,商品分發變成了以消費者個人為節點,依賴的是消費者的主動分享。

中國網際網路的「產品女神」梁寧此前在演講中也曾分析過這種全新的模式。梁寧認為,拼多多的「用戶對用戶更有價值」。拼單模式使得拼多多能夠在線上創造一種「社交購物」的場景,用戶之間的分享行為反哺算法,使得拼多多的算法更加精準,能夠捕捉和滿足人的需求。

淘寶是PC網際網路時代「人找貨」的貨架模式,以商品為核心,只要積累和壟斷足夠多的商品和品牌,就可以吸引消費者來購買。拼單則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新模式,以人為中心,通過社交和算法的方式驅動。

事實上,回到線下場景來看,「搜索式購物」也並非日常線下消費的主流場景,更多的場景是「和朋友一起逛街、一起買」,社交+娛樂+購物,才是消費的真相。而拼多多的拼單模式,將娛樂和社交場景搬到了手機端,比起單純的「淘」和搜索,社交場景下的拼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2018年投資人質疑拼單模式的持續性兩年後,2020年開始,購物拼單、出門拼車、遊戲拼團已經全面在移動網際網路普及,拼單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移動網際網路生活方式。包括李善友、葉檀、吳曉波頻道、秦朔等財經觀察者和媒體也認為,拼的時代已經到來。

人們很容易忽略,拼多多成立至今僅有5年,放在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之中,也是一個仍然剛剛起步的新企業。儘管2018年拼多多已經上市,但仍然有很多還不夠完善的地方,這些地方也招來了猛烈的商業競爭和輿論偏見。

景林資產調研拼多多的案例證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尤其是對於新生事物,激烈的市場競爭、傳統偏見和巨頭打壓,往往會導致大眾理解上的偏差,這種偏差往往需要數年才能被證偽。

別忘了,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階段,大家認為在網上社交是個笑話,也認為在網際網路上購物都是騙局,經過了十年的發展,這些傳統偏見才被一一消除。

而所謂投資,是要用腳踏實地和客觀中立的研究,跑在輿論偏見前面。而給新生事物、新生企業以成長和表達的機會,才是一個社會成熟發展的標誌。

商業視角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華爾街見聞觀點,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產品為何便宜?這家機構做了調查,補貼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大家看到拼多多的拼單模式,看到拼多多不惜成本的補貼,這只是表面上,大家沒有看到拼多多真正厲害的地方——在供給側,在供應鏈的升級方面。上海有一家管理著1000億上資金、國內最大的私募基金叫景林資產,他們曾在2018年其他人「看不懂」拼多多的時候選擇重倉拼多多,結果取得了豐厚的回報。
  • 兩年前就有市場調研,這才是拼多多的真面目
    兩年前就有市場調研,這才是拼多多的真面目大家平時怎麼購物呢?我相信大部分的朋友都使用過網購吧。隨著科技推動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人們的購物方式就被這麼硬生生的改變了,電商就成了這個時代的最大"獲利者"。截止到11月16日,我國的快遞業務量已首次突破了700億,而"躲"在其背後的便是龐大的電商市場。
  • 從電商第一鎮,到最大實木家具基地,這裡的商家紛紛開始拼多多
    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位來自江西南康家具工廠的老闆身上,他在拼多多開設店鋪,依靠一款具備極致性價比的中式實木沙發,用時20個月,成為年銷達2億的行業黑馬,店鋪也名列平臺家具類目第一。在保持產品質量與性能的同時,這家叫做聯圓世家的商家堅持做減法,只賣工廠價。
  • 拼多多市值超萬億,百億補貼竟被阿里收割?
    在上市之初,市場對於拼多多的認知分歧非常大。這種分歧也反應到了資本市場中,股價寬幅震蕩。對於這麼一個「怪物」,很多資本大佬一臉茫然,隱隱覺得可能是機會,但是又不確定。對於位於上海浦東嘉裡城的景林資本來說,同樣的猶豫。不過,為了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拼多多,他們開啟了為期近一個月的實地調研。他們深入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拜訪了幾百家拼多多的供應商,以及眾多拼多多的用戶。最後花費百萬元,最終整理出了上百萬字的調研紀要。在綜合分析之後,他們覺得拼多多被「誤解」太多,存在很大的投資機會,於是重倉買入。
  • 結果發現了秘密,網友:淘寶不香了麼?
    和別的同類產品對比,拼多多平臺的價差從幾塊到幾百元,乃至上千。你永遠不知道,這種差別化產品真的是一模一樣嗎?在這裡短視頻興起的時期,有blog專門針對通過視頻比價,比產品,協助消費者能夠更好地發覺真相。
  • 百億私募三季度重倉股曝光!高毅、景林、林園買了哪些股?
    由於私募無需披露其持倉偏好與重倉股,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通過上市公司財報數據窺探私募重倉便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三季度披露接近尾聲,私募基金重倉股也是隨之浮出水面。雖然有意跟隨績優私募「抄作業」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但是更建議投資者理性看待私募重倉股。
  • 高毅、千合、景林、重陽、星石、淡水泉6大百億明星私募調研頻次...
    摘要 【高毅、千合、景林、重陽、星石、淡水泉6大百億明星私募調研頻次加快 三季度重點持倉或與被調研股共振】數據顯示,三季度以來,高毅資產、星石投資、重陽投資、景林資產
  • 一口氣買齊了各大平臺的紙尿褲,我發現了拼多多人氣高的秘密!
    不過,最近618到了,母嬰產品也跟著做起了活動,比平時便宜不少,各位寶媽寶爸們,現在不囤些尿不溼、拉拉褲備起來,更待何時呢?不過在三大電商平臺上買了好幾款熱門紙尿褲,我竟發現了一個大秘密……比如這款好奇金裝紙尿褲,在母嬰市場一直很受歡迎,L129型號在京東的價格是156元,在天貓的價格是154元,而在拼多多的價格只要131元,折合下來一片只要一塊多,挺白菜了!
  • TWS耳機扎堆拼多多,高通調研顯示:價格是第一因素
    半個月後的復工大潮,王路戴上了第二副降噪耳機踏上了前往洛陽的航班,這次顛簸的行程讓他感到佩戴舒適和續航的重要性,於是回來又下單了朋友推薦的款型。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三副耳機到手,一共沒超過500塊錢。 在拼多多平臺上,原價1200多元的蘋果AirPods經過百億補貼,到手價只需要799元,累積銷量已經突破幾十萬。
  • 速度太快閃了腰,拼多多想要「活下去」,能走的路就只有一條了
    同一個品牌的奶茶店,第一家10元一杯,第二家也是10元一杯,但是如果你找到一個小夥伴就可以參與拼單,兩杯15元,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去第二家購買。這就是拼多多的狡猾之處: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用拼一拼的方式開創了市場。並且這個「拼」的過程非常簡單,並不需要找熟人,而是直接下單,系統自動為你匹配同款產品的買家,並且分開發貨。
  • 馮柳新進34家公司林園再買一家中藥股 高毅、景林等持倉揭曉
    高毅、景林、淡水泉、重陽最新持倉揭曉記者 | 劉增祿二季度以來,在滬指漲幅超過20%的牛市背景下,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行業分別累計上漲了71.8%、45.96%、40.75%,明顯強於市場平均。而分析二季度私募基金重倉行業,可發現其倉位最重的三個行業恰恰正是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電子。
  • 拼多多股價大漲逼近歷史高點
    2018年底,拼多多在全行業率先推出「新品牌計劃」,聚焦中國中小微製造企業成長,為企業提供研發建議、大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幫助中小企業以最低成本對接平臺消費者真實需求,培育新品牌。一年半時間,拼多多平臺已湧現出貝嬰爽、凱琴、家衛士、三禾等多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優質代工廠自主品牌。
  • 高瓴、景林和淡馬錫
    根據36氪不完全統計,一眾知名投資機構中,景林資產、高瓴資本、淡馬錫尤其青睞中概股。而這3家投資機構中,只有景林資產一家的持倉總市值環比增加22.25%。這或許與整體投資環境相關,36氪統計的10家投資機構中,僅有2家持倉總市值環比有所增加。
  • 拼多多首次盈利,陳磊做了什麼?
    多位農業相關員工證實,陳磊本人在接任CEO後也長期在各大農產區調研,在陳磊的帶動下,幾個月下來,農產品部門的人都黑了三層,「下鄉出個差回來,大家都不太認識了」。 而據拼多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拼多多已經直連了1200萬農戶。
  • 從代練到刷單,拼多多還能火幾年?
    這些數據經我們仔細調研後,發現並不是誇張,而是網際網路不為人知的一面。 陳忠不是沒想過自己開一個代練店,但要交給拼多多的30萬元保證金成了最大門檻。他向父母爭取過投資,但60年代出身的普通人哪看得懂這種生意。當其父親問到「你如何保證成功時」。他說了一個高深莫測,但又是網際網路潛規則的答案:刷單。
  • 拼多多「拼」了!
    近日,一位網友查詢物流狀態發現,他在辛巴直播間搶到的230毫升SK-II神仙水,竟然是從拼多多溫州保稅倉發的貨。老鐵們恍然大悟,原來不僅是庫克,快手一哥也要從拼多多進貨。一身江湖氣,靠搞笑和真性情吸粉的辛巴,是目前最不遺餘力做供應鏈的帶貨網紅。他經常教徒弟,「沒有好的貨帶不來的人,貨比什麼都重要」。
  • 趙軍、鄧曉峰、蔣錦志、王亞偉、馮柳、吳星等私募大佬們重倉...
    趙軍、鄧曉峰、蔣錦志、王亞偉、馮柳、吳星…私募大佬們重倉這些股! 摘要 【最新!趙軍、鄧曉峰、蔣錦志、王亞偉、馮柳、吳星等私募大佬們重倉這些股!】隨著年報的逐步披露,多家大牛機構的最新持倉也浮出水面!
  • 淘寶449元的拉杆箱,拼多多一模一樣只賣254.7塊,還是我天真了!
    最近,在某平臺刷到一位小姐姐對商品進行測評的視頻,感覺自己平時網購還是「天真了」。原來,這位小姐姐專門針對同家店在淘寶、拼多多的同款產品做測評,結果發現拼多多基本都比淘寶便宜不少。以一款拉杆箱為例,在淘寶上價格要449元,在拼多多上則只要254.7元,差價達到194.3元,但發貨地址一樣,材質、顏色、拉杆、拉鏈、細節、內裡、輪子流暢度也沒差別,整體觀感也一樣。再來看看這款格子連衣裙,顏色面料,標籤都一樣,就連合格證的信息都一模一樣,在拼多多上的價格是76元,而在淘寶則要價123元,相差47元。
  • 同賣家同地址,小姐姐把淘寶拼多多一盤貨的秘密,公之於眾了
    拼多多東西賣得便宜,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但看到和淘寶的差價時,還是被嚇了一跳。昨晚看到一位博主,在比較淘寶和拼多多東西的價格。她選了羊羔毛外套、上衣和馬甲三樣商品,淘寶都要比拼多多貴點。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虎嗅網
    本文,我們將從深度揭秘拼多多產業鏈的真實情況開始,致力於回答三個犀利的追問,力求展現多面而複雜的拼多多。追問一:屠刀和慈悲為何同時存在?調研中我們發現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4~5月疫情中恢復最快的是拼多多,其次是京東和阿里。可見拼多多同樣是受社會大環境波動的,並沒有因為其商業模式的先進性獲得明顯抗周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