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部,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羅霄山區集中連片扶貧攻堅縣,同時還是庫區移民大縣,全縣14個鄉鎮中有10個鄉鎮屬於庫區。
脫貧攻堅成為上猶縣的頭號民生工程。2012年6月,《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2013年,上猶縣成為教育部對口支援縣。
教育部助力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攻堅效果如何?近日,記者深入上猶縣,了解到不少故事。
邊遠山區校的蛻變
紫陽鄉中心小學距離上猶縣城60多公裡,是上猶最遠的一所農村學校之一,也是全縣寄宿生最多的學校。學校教學條件一度十分艱苦。
「整個學校只有幾棟樓,全是土坯房,校門老舊,圍牆破損,幾百個學生圍在一起露天吃飯,學生宿舍全是木製大通鋪。」紫陽鄉中心小學副校長韓芳玖回憶。2013年,上猶縣投資220萬元,為學校修建了集寢室、廚房、餐廳為一體的生活服務樓,如今,學校已配齊鄉村少年宮、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場所。
不僅學生住宿條件改善,教師的教學和居住條件也大幅改善。2012年以前,學校僅有7臺辦公電腦,教師輪流使用;校舍緊張,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幾乎為零,教師只能用一支粉筆完成授課。如今,學校不僅新建了50套教工宿舍,還都配上了淋浴熱水和網絡。學校每個教室都配有一體機,每個辦公室都配有空調,每名教師都配備辦公電腦。「教師和學生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了!」在學校工作了30年的老教師劉華招感慨道。
對口支援上猶後,教育部各司局辦傾力幫助上猶縣改善辦學條件,受益的遠不止紫陽鄉中心小學這一所學校。
「教育部先後安排資金近1.2億元,用於全縣中小學建設及計算機、圖書、儀器等教育裝備購置。實施義務教育新改擴建項目110個,新增12所義務教育學校,增加學位2萬多個。」上猶縣教育科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華志介紹,此外,教育部還安排18萬元資金,幫助特殊教育發展,開辦偏遠農村學校特殊教育班;通過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幫助和支持上猶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建設,8年共建成20所公辦園,增加學位3780個。
為教師專業發展注入生機
「以前我常想,能被媒體稱為『全國最牛班主任』的老師,總該是威猛或嚴厲的,但她卻常常微笑著,態度十分溫和。她的從容淡定、誠樸謙和及其深刻的教育思想,給了我莫大的啟示……」剛剛從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跟崗回來,上猶中學教師郭潔和同事們說起感受。
郭潔口中的「全國最牛班主任」就是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教師範莉。2018年12月,郭潔前往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跟崗學習。這次「影子」式的學習,郭潔收穫特別多,尤其是在實踐與教學的結合上。
在教育部對口幫扶支援下,自2018年10月起,華中師大一附中與上猶中學結對。幫扶至今,華中師範大學及一附中先後6次共派出100多位名師到上猶縣開展幫扶活動。上猶縣先後10次派出管理人員、骨幹教師、優秀學生赴華中師範大學一附中跟崗培訓和學習交流。
教育部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在教師及教育管理幹部培訓、教育科研指導、優質學校結對等方面給予傾力支持,累計培訓校長、教師3萬多人次,同時積極協調10餘所名校及60餘位名師來上猶對口幫扶、講學,並與上猶二中、上猶五小、上猶中專等成為姊妹學校。此外,教育部還先後派出4名幹部到上猶縣掛職,他們各自整合資源,為當地教師專業發展注入生機。
職業教育不一樣的精彩
家住上猶縣油石鄉清溪村的藍鋒,中專畢業沒多久便已成為一家汽車銷售網點的合伙人。2013年,初中剛畢業的他卻因家庭貧困想要放棄讀書外出打工。
「符合條件的學生在上猶中專可享受國家免學費政策,同時還可享受每年2000元國家助學金,雨露計劃每年資助3000元……」藍鋒了解到這些優惠政策後,選擇了上猶中專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這是上猶中專引企入校聯合打造的專業。
藍鋒在無數次的水槍衝刷和扳手揮動中度過了3年的中專生活,在學校練就一身技藝的他在頂崗實習期就深受企業器重和培養,剛畢業年薪就近8萬元,開啟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上猶中等專業學校作為上猶縣唯一的普通中專,7年前,租用校舍辦學,學生數不到400人,得益於教育部的對口幫扶,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聯合辦學、擴大招生、產業幫扶、科研指導……教育部充分發揮智力和人才資源優勢開展幫扶工作。
「職成司還協調華夏基金會為我校捐贈了價值10萬美元的數控工具機設備;促成南昌理工學院、江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援建我校建築專業實訓樓;2018年上猶職業中專升格為普通中專。如今,學校通過『培育一生』,實現了『就業一人,致富一家,帶動全縣』,這些都離不開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上猶職業中專校長劉科陽說。
現如今的上猶中專校園面積擴大近4倍、學生規模擴大5倍、專業實訓設備價值擴大30多倍,給上猶貧困學子提供了更多享受職業教育和實現夢想的機會。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21日第3版
版名:新聞·要聞
作者:本報記者 甘甜